APP下载

从大学生党员就业满意度入手,探索建立党员就业帮扶模式

2019-10-30解加米

关键词:帮扶毕业生党员

解加米

【摘 要】党员是高校着重培养的优秀群体,其综合素质较高,在群体中的影响力较大。论文对党员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进行了分析,从发挥模范引领作用,正向引导学生就业;加强就业教育,创新党建活动内容;发挥临时党支部作用,加强就业教育实效性三个方面探究了党员就业帮扶模式。

【Abstract】Party members are excellent groups which are mainly trained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y have high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great influence in group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mployment satisfaction of Party members' graduates, and explores the employment assistance mode of Party members from three aspects: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exemplary leading role, guiding students' employment positively; strengthening employment education, innovating the content of Party building activities;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emporary Party branches and strengthen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employment education.

【关键词】党员;就业满意度;帮扶;毕业生

【Keywords】Party members; employment satisfaction; assistance; graduates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9)08-0121-02

1 党员就业满意度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就业满意度指的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获得的职业社会地位、工资水平、社会保障、发展空间等就业实际感知与就业期望之间的符合程度[1]。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是衡量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研究以华南某大学为例,2018届毕业生样本数共7382人,其中以共青团员为主(占比70.22%),中共党员或预备党员(23.58%)和群众(6.11%)次之,而民主党派人士(0.09%)占比相对较低。根据统计,在月均收入上,中共党员或预备党员为6080.80元,共青团员/群众/民主党派人士为5536.38元。党员或预备党员的工作总体满意度、工作内容满意度、职业发展前景满意度和物质待遇满意度分别为98.55%、98.01%、97.29%和96.21%,而共青团员/群众/民主党派人士则分别为98.31%、97.40%、97.18%和95.68%,党员或预备党员的满意度均高于共青团员/群众/民主党派人士。其中,工作内容满意度差别最大,毕业生对物质待遇的满意度相对较低(数据来源: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官方网站)。

2 党员就业满意度普遍较高的原因

2.1 党员群众基础好,社会认可度高

在党员就业满意度调查中显示,党员对工作内容、职业发展前景和物质待遇等方面相对满意。分析原因为党员有较为正确的择业观,工作稳定性较强,且党员作为学生群体中的骨干力量,在社会上有一定的认可度。在学校和学院的培养下,党员综合素质较高,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在企业中的评价较好,为学生党员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党员综合素质高,与企业双向匹配程度高

通过调查发现,相比于非党员的毕业生,党员毕业生在校期间更是收获良多,干部队伍的培养模式提高了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了组织、沟通、协调的能力,造就了他们强烈的集体观念和工作责任感[2]。党员是与教师接触较多的学生群体,经过教师的悉心引导,能够做到与时俱进,能够根据当前社会的需求提高自身的能力,从而增加与企业双向匹配的程度。

2.3 党员就业渠道通畅,有正确择业观

就业渠道通畅对毕业生就业十分重要。党员毕业生在校期间大多担任干部职务或者校外实践较多,接触面广,人脉资源相对较多,可通过多个渠道获得就业一手信息。在对党员的日常教育中,培养正确的择业观,帮助他们能随时调整自己的状态,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3 党员就业帮扶的模式

3.1 发挥模范引领作用,正向引导学生就业

党员作为学校重点培养的优秀学子,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政治信念,且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党员是学生中的一份子,对身边同学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作为一名党员要由点及面地发挥模范引领作用。首先,党员自我要求严格,做好周围学生的榜样,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好就业规划,坚持不懈,朝着目标努力奋进,尽早找到与自己匹配度高的工作,在同学中树立典型。其次,党员积极影响身边同学提升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早日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同时,多关注身边同学就业动态,积极给予支持和帮助。

3.2 加强就业教育,创新党建活动内容

党建活动是党员学习和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党建活动要注重创新、与时俱进、特色鲜明,同时兼顾党员的现实需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学生的目标。将就业教育渗透到党建教育中,既提升了就业教育的效果又创新了党建活动的内容。首先,通过党建活动,了解就业现状,培养党员的就业意识,促进党员的实现就业。其次,引导党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有针对性地找工作,提高党员的就业满意度,从而正向引导党支部的学弟和学妹,形成良好的就业循环体系。

3.3 发挥临时党支部作用,加强就业教育实效性

通过调查得出,党员联系就业工作得到了绝大多数党员和普通同学的接受和认可[3]。可见,党员联系就业工作的实效性较高。社区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且邻里之间较为熟悉,所以,要大力发挥社区临时党支部作用,让学生利用空余时间在“家门口”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具体措施包括:首先,党员获取就业信息能力强,就业渠道通畅。在党员联系就业工作中,要发挥社区临时党支部的作用,建立楼层的就业信息平台,分享就业咨询,促进学生就业。其次,在社区开展就业分享会,邀请非党员同学参加,分享实习心得,增强职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齐苗,沈航,周金华.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与提升研究——基于第三方評价数据的分析[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8(1):144-146.

【2】李敏仪.高职院校党员毕业生就业现状浅析[J].法制与社会,2016(16): 180-181.

【3】孔海棠,杨洋.党建与就业工作互动共赢模式实践研究[J].学理论,2016(11): 131-133.

猜你喜欢

帮扶毕业生党员
党员之家
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9514.8万 北京市党员总数:240.8万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做好农村帮扶工作的几点体会
党员标准是什么?
英语教学中对学困生的帮扶
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帮扶工作探索
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51万
正式党员人数减少至3人以下的党支部是否要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