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的创新研究
——以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9-10-30马红娟
马红娟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国语学院,河南信阳 464000)
面对教改的新时期,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也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依据高等职业教育涉及的专业培养目标以及英语学科的教学特点、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笔者从不同的视角范围探讨了高职公共英语课程需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内容及方法、积极参与新的教学模式变革,力争为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开辟出一条以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并存的新型教育之路。
一、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现状
回顾历程,我国高职英语课程改革,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交流能力的培养作为根基,坚持了科学的职业英语教改观,重视了信息技术在英语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但改革的实际效果依然不尽人意。探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创新型动力不足。如何跨越当前的窘态,顺应改革的潮流,是当下课程研究急需应对的问题,这也是与整个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息息相关的。[2]
以全面了解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现状,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水平为研究方向,于2017 年9 月对我校16 级普专计算机应用技术移动开发专业的1—4 班共200 余名学生,就传统型英语课程教学讲授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相应满意度进行了学生版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的学生对固化式的、传统讲授的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方法颇为满意,14%的学生认为固化传统式的英语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达到的教学效果感到一般,80%的学生认为传统的英语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样式单一、内容乏味,难于掌握记忆,无法及时进行巩固练习,也不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此外,在对传统的英语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满意度问卷调查的同时,我们提出了“双向互动教学一体化”的英语课程教学方法创新改革。此方案通过课堂上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精选出相关教学内容的图片、视频、多维动画素材等,从视觉、听觉上大大刺激了学生的感官,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及实际应用英语语言的能力;课下让学生利用作为主流型的移动终端设备手机进行课下巩固训练与辅导,因其便携式的特点及无线网络覆盖领域的广泛普及应用,使学生通过手机对课堂上教学内容不明白的地方和课下辅导与教师即时沟通。对此方案的设定,90%的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80%的学生对创新改革的前景颇为乐观,95%的学生表示非常乐意成为创新试点班中的成员,来积极配合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改革。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学生对传统英语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不太认同,较倾向于“双向互动教学一体化”的创新教学模式。
通过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现状与问题,依据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进一步探讨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应以职业为导向,走向工学结合的创新之路。具体方案要做到:1.教学内容多贴合职业岗位提出的需求及学生自身的自我需求;2.教学方法多倾向于学生自主性地学习;3.实践内容大幅度提升应用交际技能;4.考核评价体系真实反映实践技能水平。[4]
二、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一)设置教学大纲
修订适合专业特色的教学大纲。研究定位专业的培养目标,精确查找专业对英语实践技能的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教学大纲,在实践教学中与学生的定位达成一致;课程方向倾向于语言实践应用,培养目标紧扣语言应用交际技能,学习过程力求主动参与。
(二)选用专属教材
依据教学改革目标,在充分调研、筹划准备之下,参照《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凸显课程实用性、应用技能性,筛选出明确知识要点、提升口语技能、培养创新能力点的指导性教材。按照“标准要求、一般要求、较高要求”的层次分类,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参考学生的所属专业分类和职业岗位对英语应用能力的需求,针对不同专业领域的学生,选用难易度不同的相关教程,进而体现教材资源的多元化与多样性。
(三)精选实践内容,务实提升应用语言技能
在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的创新研究中,发现课堂上,精选的一些教学环节在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前提下,从视觉、听觉上大大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从图片、视频、多维动画素材里让学生产生了共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进而为学生去主动思考问题提供了解决的路径,很大程度上集中了课上学生的专注力,最终搭建出通往解决方案的桥梁,大大增强了学生勇于探索的自信心。
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利用线下移动终端设备进行课下巩固训练与辅导。手机作为主流型的移动终端设备是有目共睹的,便携式的特点以及无线网络覆盖领域的广泛蔓延,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对课堂上教学内容不明白的地方和课下辅导与教师即时沟通,形成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的有效互动、协作学习。与传统课堂的师生对话形成强烈的反差。同时,类似于语音、口语的线下学习也可以借助手机来完成,既突破时空差异又方便快捷。
(四)明确考核内容,改进考核方法
依照课标,锁定学习内容,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精选出实践应用能力较强的相关考核内容,例如:词汇的语音、文本的阅读、单词的听写等项目,侧重于英语应用能力听、说、读这三大模块。在着重培养学生应用英语语言的实践能力的同时,改革对应的考核评价方式,凸显以考查应用技能(听、说、读)为主,采用分单元、分模块任务式考核,小组累加得分作为课程的最终考核结果,体现技能型、应用型的特色,最终形成科学、有效的公共英语应用技能考核办法。
(五)具体实施方案
按照随机抽取的原则,将我校16 级普专计算机应用技术移动开发专业四个班级的学生列为研究对象,其中两个班学生作为试点组,另外两个班的学生作为对比组,试点组学生采取“双向互动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对比组学生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通过平时的综合能力表现测试、任务型测试及考核,来评价以上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具体实施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准备阶段(2017 年7 月—2017 年8 月):查阅相关文献,成立研究小组,实施讨论与研讨,听取小组成员的意见,完成研究设计,确定教改创新方案。
教学实施阶段(2017 年8 月—2018 年1月):将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抽取其中两个班(1 班和4 班)学生作为试点组,与另外两个班(2 班和3 班)的学生进行比对,通过教师及学生反馈,针对遴选的中等水平的教学内容来进行授课。
阶段性总结(2018 年2 月):根据具体教学任务的实施,反馈教师与学生信息,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整改与修订实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及考核办法。
项目总结(2018 年3 月—2018 年6 月):对公共英语课程创新改革研究的相关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相关的结论,并进行项目梳理、结项工作。
三、基于“双向互动教学一体化”创新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通过对16 级普专计算机应用技术移动开发专业四个班级的200 余名学生进行的“双向互动教学一体化”创新课程研究实验,并进行以章节模块、分组累计的考核评价方式,取得的教学研究成果如下:
(一)“双向互动教学一体化”创新教学模式开辟课堂新境界
通过尝试性地在高职公共英语课堂,开展“双向互动教学一体化”教学方法创新式改革,在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引导下,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与发展,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水平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在互动式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培养了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大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信心,让学生从思想认识上改变英语学习难的观点。
(二)“双向互动教学一体化”创新教学模式挖掘学生新潜能
从对实验班级学生所进行的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创新改革的问卷调查结果综合分析来看,学生对新型的“双向互动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非常乐意接受,用这种方式教学,学生听得懂、学得快,巩固练习也能起到作用,认为这种方式既能激发学习兴趣又能提升语言应用能力。试点组的两个班级的学生在语言应用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与对比组的两个班级的学生相比较,有明显大幅度地提高。
(三)“双向互动教学一体化”创新教学模式发挥学习新效能
经过一个学期两种不同模式的实践教学,对比组与试点组的教学效果和考试成绩如表1、表2、表3 和表4 所示,其中,对比组是指运用传统教学模式的班级,试点组是指运用“双向互动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班级。
表1 对比组班级教学效果
表2 试点组班级教学效果
表3 对比组班级考试成绩
表4 试点组班级考试成绩
由表1、表2、表3 和表4 的数据可以看出,采用“双向互动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运用实践教学,产生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成绩分布(包括优秀率、达标率和平均分),明显比传统教学模式的授课班级要提高很多,试点组所在的班级的学生成绩总体上要高于对比组所在班级的成绩。
此外,上述数据还表明创新教学改革效果比较显著,归纳分析结果可以发现:创新教学改革确实可以通过改进教学模式更全面、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公共英语课程而言,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从之前对英语口语的“闭口不说”到现在的“会说一二”,从之前的“不认识”到现在的“略懂一二”。因此,从实践角度来说,具有向其他专业推广的可行性。
(四)“双向互动教学一体化”创新教学模式开启学科新研究
在项目研究中,通过查阅大量英语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并凭借网络资源查阅相关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英语学科科学发展方向与前瞻性的相关文献综合资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为校本部教材的编写或选用提供理论性的指导;同时,对现有的教材内容进行了集体探讨和修订,删掉了一些与应用性不大关联的内容,增加了具有学科代表性的理论知识点,重视突出教材的专业针对性与实用性。
综上所述,在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前提下,基于研究性的“双向互动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觉主动性,及发现问题、综合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从另一侧面,更加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也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技能。此外,这种双向性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相长,良性互动”的特色,既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语言应用能力,为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开辟了蹊径,又提升了任教教师的专业业务素质,促进了师资队伍的建设。然而,针对这种教学模式,教师需要能够容纳多人教学的大班教室以及颇为丰富的多媒体教学硬件资源,此外,学生与教师之间双向的互动需要花费教师和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对于教师与学生双方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挑战,如何持之以恒地探究问题,如何坚持不懈的沟通学习,这也是每一位学习者都会面临的问题。
四、创新课程教学研究及应用价值
笔者以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目前所面临的种种弊端作为切入点,分别从课程设置、教材资源、教学模式、教学目标与效果、学习能力与应用能力等方面分析现存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正视窘境,服从“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方向;尝试性地探求课程教学的创新改变之路。前期通过查阅大量关于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资料,从学生专业特点、层次水平、英语基础能力等角度着手,探索性地想通过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移动终端设备相互结合的方式,将课上的教授与课下的自学融合在一起,利用这双向途径不断刺激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期望以这种方式真正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作为一门基础文化课程,其价值取向是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的社会功能相匹敌的,这种功能的定位应该归结于职业应用能力的充分发展、满足个体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的需求等多层面来进行诠释。此外,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不仅是可以培养相关涉外类、高素质、实践型人才的关键途径,同时,它的语言范畴工具性与人文教育色彩性的相互融合,在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形成的各个方面都将发挥巨大的价值和潜能。
五、创新课程教学研究反思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项目研究取得部分预期的效果,但仍需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预期结论在可行性的前提下,可以应用推广到其他专业,同时也将会给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带来创新式的改变,解决当前高职课程改革所面临的困境,清除发展道路中的障碍,进而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英语授课水平,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在未来职场中所兼备的英语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