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缆管预埋的工艺要点
2019-10-30王珊珊
王珊珊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机电安装事业部,云南 昆明650032)
1 概述
随着中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相比于以往水电工程建设中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严格的质量控制要求,成为了当代水电工程施工的特点。为了达到当代水电工程建设的高标准,两河口机电安装项目部在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运用丰富的施工经验、科学的施工方法结合电站前期埋件施工中的电缆管预埋安装总结出了高效、高质量、高标准的电缆管预埋安装技术,以此为实例为后续水电站电缆管预埋安装提供了参考。
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电气预埋管件工作主要包括各种规格种类的暗敷电缆管,以及设备基础预埋件的制作和安装。暗敷电缆管主要包括热浸镀锌焊接管、分线盒、接线盒、灯头盒以及过渡连接时使用的包塑可挠金属电线保护套管和金属软管等;预埋件包括设备基础预埋板、槽钢、预埋螺栓等。
2 施工准备
在施工前应做好充分准备,比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电气预埋专项方案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收集齐施工设计图纸并要熟悉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要求等。其次还要相关作业人员配置到位且具有相关资质,相关设备、工器具状况良好,满足施工使用要求。不仅如此,还要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技术交底,让每位施工人员了解和熟悉工作范围内的工艺和质量要求,保障施工安全。
除以上要求外,还应做好材料的准备,应根据设计施工图、合同进度计划和要求,做好施工材料的采购计划以及合格的供货商名单报送监理审批。收到监理审批的合格结果后,才能按计划实施采购工作,若监理审批结果为不合格,尽快更换供货商后再次报监理审批直至合格。如若施工过程中发生变更或需要修订合同进度时,亦应及时修订采购计划报送监理审批。材料到货后,编制验收签证单,通知监理进行验收核查,到货材料应外观质量完好,规格、型号及数量符合采购计划要求;相关合格证、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性文件齐备。若发现有问题或质量不合格的现象,根据合同规定的缺陷及不合格材料的处理办法处置。只有通过监理验收合格的材料才能用于施工,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进行施工。且大批量的材料进场后,应根据相关要求和规定进行妥善仓储。还应与土建建立良好沟通机制,合理安排作业面,保障施工进度。除此之外,在安装开始前,还应对领用的材料再进行检查,电缆管绝不能有穿孔、裂缝和显著的凹凸不平情况,电缆管内壁应光滑,镀锌防护层应无破损。
3 测量放线及安装
在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后方可进行施工,施工前通知测量人员对电缆管的安装位置放点,以现有的土建标志为参考点,标记好厂横厂纵桩号及高程,后续施工可用卷尺延伸,达到施工的方位精准。
(1)暗敷的电气预埋管件随土建钢筋网绑扎进行,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路径和方位进行敷埋,埋敷的管路应保证水平方向上的水平度和竖直方向上的垂直度,并与接地导体连接稳固,导通良好。
(2)对预埋管的所有出口位置和预埋件的位置应按设计图纸进行精确定位,对不能使用水准仪、卷尺等确定的方位和高程的,应使用全站仪进行放点定位。
(3)预埋管出口伸出地面或墙面的长度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若图纸无要求,原则上预埋电缆保护管在机电设备侧露出地面的长度不应小于300 mm,露出墙面的长度不应小于100 mm,且均宜与地面或墙面垂直;露出地面和墙面的管口应在安装完成后,使用3~10 mm厚钢板点焊周边进行封堵,并用油漆或挂牌进行标识,避免出现土建施工造成损坏和混凝土污染,致使管路堵塞,后续无法穿线或穿线困难等情况。
(4)预埋管材的下料:预埋电缆管应使用割管刀或手工锯下料;下料完成后,必须清理干净管口内、外壁的金属毛刺等物,防止损伤电缆。
(5)预埋管路需要进行弯制时,采用弯管机进行弯制,根据管径选用适合模具;弯制后,无明显裂缝和显著凹瘪现象,弯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径10%;埋设于混凝土内的电缆管,弯曲半径不小于6倍的电缆管外径;直埋于地下时,弯曲半径不小于10倍的电缆管外径。
(6)原则上每根电缆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直角弯头不应超过2个;施工过程中可适当增加接线盒以降低后续穿线难度。
(7)引至设备的管口位置,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且应便于与设备连接并不妨碍设备拆装和进出,并列敷设的电缆管管口应排列整齐。
(8)电缆管埋敷的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若无设计要求时,埋管表面埋设深度与建筑物、结构物表面距离不应小于15 mm。
(9)预埋的接线盒、分线盒、灯头盒应紧贴土建混凝土浇筑模板,有牢固绑扎且应填塞软性材料进行密封保护,避免混凝土浇筑时受到污染、受力挤压变形和位置偏移。安装完成,在盒体外表面涂刷红色油漆进行标识,以便于警示及土建拆模后辨识。
(10)电缆管与电缆管的连接:首先检查对接管口内、外壁是否有毛刺、刃口;若有,须清理干净,确保内、外管壁光滑,然后对准两管口,使用套接的短套管进行连接,而后满焊密封套管两端头,避免水和泥浆渗入;短套管及管接头的长度一般不应小于电缆管外径的2.2倍,电缆管不允许直接对焊。电缆管在与分电箱连接时,管口高出箱基面50~80 mm,在分电箱进出线处采用0.5 m长包塑可挠金属电线保护套管与热浸镀锌焊接钢管连接,连接时使用配套的接头进行连接固定,埋管成排进出分电箱时,管口应排列整齐且应根据设计要求或埋管直径,结合管子与箱体的接头尺寸,保留合适的间距,若无规定,并列管间隙一般不小于20 mm;电缆管、电线管在与分线盒、灯头盒、接线盒连接时,分别在盒子与电缆管两侧采用0.5 m长包塑可挠金属电线保护套管、配套管接头连接;示意简图如图1所示(参考于《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室内布线》(08 D800-6)P25方法)。
图1 预埋电缆管与接线盒等预埋盒的连接示意简图
(11)控制保护设备预埋基础件应按照制作图纸制作,尺寸、焊接及涂装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埋安装时,其位置应定位准确,位置、高程及水平偏差符合质量控制要求。
4 固定及防腐
预埋管路的安装应固定牢固,采用扎丝与混凝土钢筋网捆扎的方式固定。成排埋敷的电缆管,应保证管路排列整齐,间距合理、均匀。
预埋基础件的固定:如预埋基础件随土建钢筋绑扎进度进行,位置调整好后的预埋基础件可将埋件锚钩或型钢直接与钢筋网钢筋焊接固定;若预埋基础件埋设于土建预留二期孔、坑内时,位置调整好后的预埋基础件与土建预留钢筋头进行焊接固定或钻孔打锚后,与支撑锚进行焊接固定。
预埋管路的支撑固定间距应均匀合理,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支撑固定点间距一般不超过3 m;当电缆管有连接处时,应在连接处两端各100~200 mm处增加固定点;预埋基础件的支撑焊接应牢固可靠,外观美观,无药渣、飞溅等杂物。
若安装过程中对预埋管、基础件原防护涂层造成了损坏,安装完成后,需对损坏部位进行涂层修补。
5 标识及自检
预埋电缆管安装完成后,在伸出地面或墙面的管口部位做标识,详列预埋管的管径规格及功用,照明管标明其回路号;方便后续穿线工作的同时,也便于检验。
预埋管路及基础件安装完成后,严格执行质量控制要求的“三检制度”程序,按照图纸,仔细核对预埋管件、预埋盒的数量,严防漏埋情况发生;检查管路的弯曲半径、连接方式、紧固情况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检查标识是否清晰、完备、可靠。
6 整体验收
初检、复检完成后,由专职工程师通知监理进行验收签证。按验收依据在验收记录表中逐项检查验收,如若涉及设计变更,应在验收表中注明。
7 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把控进场材料的质量,杜绝不合格材料的使用。
(2)确保施工作业设备状况良好,作业人员具有相应能力和资质。
(3)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规定。
(4)严格执行质量控制“工艺流程卡”“三检制”等管理制度。
(5)完善考核机制,制定相应奖惩追责制度。
(6)与土建工作面交接实行纸面交接,注明须注意事项。避免验收合格的预埋管件遭受破坏。
8 结语
电缆管预埋虽说只是电气预埋施工中的一小部分,但其安装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后续厂房电缆线路的完整性及美观度。因而在平时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质量的把控,争取每一个回路的电缆管都安装到位,其管口高程不应有太大偏差,且管口的排列要整齐,在本仓施工完毕后还应及时对管口进行封堵,避免有异物掉落电缆管中,对后期的穿线造成影响。电缆管预埋是整个电站电气设备运行的“血管”,采用科学的埋设方法从过程中控制安装质量,始终是工程建设中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