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区域经济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2019-10-30杨生举蒙杰连府

中国建材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著者论文文献

杨生举 蒙杰 连府

(甘肃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00)

区域经济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的发展变化规律,区域经济领域涵盖了地理学和经济学等多门学科。当前,区域经济研究是国内实践部门和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文献计量法是一种利用数理统计原理分析文献的定量分析方法,利用文献计量法对选定的专题文献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它的发展历程、基本特点以及发展趋势。以中国知网(CNKI,http://www.cnki.net/)学术文献总库[1]中收录的有关区域经济研究论文为样本,利用文献计量法综合分析当前区域经济的研究现状,便于了解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历程,分析其基本特点,预测其今后的发展趋势,以便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1 数据来源

论文发表状况通常被认为是衡量学科发展水平和科技产出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对特定学科科研成就与贡献的一种度量[2]。研究论文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学科研究的发展水平与动向。本文从CNKI的学术期刊、博硕士学位论文、会议、报纸等数据库中,以“区域经济”为题名和关键词进行精确检索,排除“中英文扩展检索”选项,截至2018年12月31日,统计得到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共收录53,894篇有关区域经济的文献。经过筛选,剔除掉部分重复文献,最后确定了53,062篇文献作为研究样本。

表1 区域经济领域的年载文量情况统计表

按照中国学术文献网络总库默认的分组分析方法(学科类别、中文关键词、研究层次、文献作者、作者单位、研究获得资助、文献出版来源、发表年度),分别从研究论文的年载量、著者、文献来源、研究内容等4个方面对区域经济研究进行统计分析。

2 论文年载量分析

研究论文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领域的发展状况和研究水平。

表1显示了从1979年至2018年国内区域经济领域内论文数量的年代分布情况。数据显示,1979年发表了区域经济领域的第一篇研究论文,在随后的几年里该领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1979-1988年这10年间的论文总数约占0.84%,说明在1989年之前对区域经济的关注度较低。从1989年开始,国内区域经济领域研究论文数量显著上升,尤其是1999年以后,研究论文的数量增长速度越来越快,2015年达到顶峰3911篇,揭示出国内学者对区域经济领域的关注度明显提高,并有了较多的研究成果。鉴于我国区域众多且区域特色明显的特点,发展区域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可以预测未来几年内区域经济研究领域的关注度会继续提高。

科学文献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根据“普赖斯数量文献指数增长规律”,在一个学科发展的初期,文献的数量处于非常不稳定的增长阶段,而当该学科进入发展期,其文献数量将呈指数型增长,出现“情报爆炸”态势[3]。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

1)1979-1988年,我国对区域经济研究的文献处于缓慢增长的阶段,1979年仅有4篇,1988年增长到153篇,这说明国内学者对区域经济领域的关注度还很低,区域经济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这一时期,我国的区域经济学并没有取得正式独立的学科地位,而是依附于国民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及生产力布局学。

图1 区域经济领域的年载文量分布图

2)1989-1999年,国内对区域经济研究的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研究论文数量不断增长。这一时期,国家先后组织并开展了长江中下游、环渤海、东北、西部以及南昆沿线、陇海和长江流域等地区的区域规划研究,极大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3)2000-2018年,国内对区域经济研究的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文献数量呈指数型增长,出现“情报爆炸”态势[3]。这一时期,在区域经济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出现了很多重要成果[4]。

3 著者分析

文献著者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领域的发展状况。采用文献计量法研究文献著者特征时主要对作者发文量与作者单位进行分析,从作者群的成熟程度与研究人员的来源来反映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5]。

3.1 著者发文量分析

著者发文情况往往可以看出在特定研究领域中作者群的成熟程度。根据普赖斯理论,核心著者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nmax为发文最多的著者论文数,m为核心著者最低发文量)[6]。根据本文的筛选甄别,发现发文最多的著者论文数为30篇,根据公式(1)得出m≌5.47,因此将发表文章在6篇及以上的作者界定为重要作者,统计得到的核心作者105名。由此可见,这样一大批的核心著者为区域经济的研究发展奠定了基础。

3.2 作者单位分析

通过对53062篇文献的作者单位进行分析,发现区域经济研究论文的作者大部分来自高等院校,作者单位情况分析如表3所示。如李国平来自西安交通大学,高志刚来自新疆财经学院,覃成林来自河南大学,许久文来自中国人民大学。这表明区域经济研究主要力量来自高校。其中吉林大学发文达到528篇之多,随后依次是,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暨南大学、兰州大学和四川大学,都接近三百篇,表明这些高等院校对于区域经济的研究重视程度较高,同时研究能力较强,并取得丰硕成果。

另外一部分作者来自政策咨询部门或政府管理部门,如陈栋生为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研究员,魏后凯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刘勇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区域经济研究所主任。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作者主要从理论和管理的视角关注区域经济,尤其是以高等院校为主的研究力量,使得该领域学科理论滞后于实践。

4 结论及建议

本文利用文献计量法分析了当前国内区域经济研究的发展历程,发现区域经济的研究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在国内得到了高度关注。国家和地方在资金和政策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并且有了很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高等院校是研究区域经济的主要力量。同时,区域经济领域还存在着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领域研究入门门槛低、对区域经济现象解释不够三个方面的问题。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缓解或解决这些问题:

表3 作者单位与发文量统计表

1)大力促进实践与研究的合作。高等院校是研究区域经济的主要力量,一方面,高等院校较高的科研能力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另一方面,高等院校也存在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大力促进以高等院校为主的科研机构人员与实践部门合作,使得理论指导实践,理论又可以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相互促进。

2)进一步壮大区域经济的研究队伍。从统计数据来看,区域经济领域内已经形成了有影响力的核心作者群,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仍需要进一步壮大区域经济的研究队伍。一方面,提高研究队伍的科研能力,可以带来更多创新,研究更多有深度的成果。另一方面,争取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加入到区域经济研究团队中,尤其是实践部门中的研究人员加入到团队中来,可以更好地反映区域经济研究的新需求,为实践及时提供支持。

3)加强对区域经济研究的实证分析,提高其对经济现象的解释能力。目前,区域经济研究中实证分析较少,多运用实证分析解释现状并对未来的趋势做预测,以便更好解释经济现象。

猜你喜欢

著者论文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范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第二胜者法王宗喀巴传》著者考
参考文献著录时“等”的西文应使用“et al.”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