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要尊敬袁隆平

2019-10-29李少威

南风窗 2019年22期
关键词:庸人毒害豪车

李少威

自从“90后”的袁隆平先生获颁共和国勋章之后,骂他的人顿时就少了。

之前批评乃至“糟践”老先生的人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打着什么派的旗号,自以为合法代理“群众利益”,说杂交水稻其实就是转基因,故而袁隆平是在毒害中国人;另一种是还没有高大上到有个什么派,就是些热衷是非的庸人,有的是闲工夫盯着人瞧,一有机会就骂,比如袁隆平摸了一下豪车,就被“骂到飞起来”。

突然间,干瘦老者袁隆平后面站了个壮汉,义正辞严的人们就全都散了,洗洗睡了。

庸人是不值一驳的,因为驳不过来。袁隆平不能动买豪车的心思,但换一个场合换一个对象,同样是这些人,又会说钱是人家挣的,怎么花是人家的自由。真正堪忧的是那些说杂交水稻是转基因、袁隆平毒害中国人的人。科学问题且不讨论,究竟怎样才是毒害中国人呢?

黑格尔说中国无历史,大概的意思就是没有进步,不过是朝代的同质化更迭循环而已。他不够了解中国,但也不无道理。政治革命,只是推翻政权取而代之,没有改造社会,自有物证的商朝以来,一直到辛亥革命,中国历史的确就是政治革命循环的历史。

为什么会频繁动荡?归根到底,就是因为饥饿。中国的草木是全世界存活最艰难但也是最伟大的草木,因为草根、树皮常常被吃尽。每一次成功与不成功的政治革命,都与饥饿有关。

商末、汉末、唐末、明末,被称为历史上的四次小冰河期,小冰河期的意思是气候太冷,作物难以生长,人们没饭吃。所以这四次小冰河期都对应着惨烈的政治革命,前三次,人口减少80%,最后一次,即明末清初,人口减半,少折损一些,是因为玉米、红薯、土豆等抗寒作物在此之前传入了中国。

这些人让中国彻底摆脱了“马尔萨斯陷阱”,袁隆平接受央视采访的时候就自信地表示,过去那种饿死很多人的情形永远不会出现了。

除了这四次小冰河期,大大小小的农民战争与改朝换代,每一次都会给史书加入一句话:“赤地千里,饿殍遍野,人相食。”这样的记录,从尧舜时代到清朝,一共有113次。我们引以为豪的汉唐时代恰恰是最集中的,两汉有15次,唐朝有20次,唐末农民起义,黄巢的军粮一度主要是人肉。

一位知名学者讲课时,曾经梳理过历史上的战争、动乱带来的死亡数字,很有人文情怀,可惜最后却感叹了一句:有什么深仇大恨?

昧于现象。历史上的残杀,不是因为仇恨,而是因为饥饿—没有饭吃,揭竿起义,起來抢他人的饭吃。总之在那样的岁月,总要有人被粮食不足所消灭,与其等着被消灭,不如消灭别人。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时任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中国人口众多,历代政府包括国民党政府都没有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这是他们失败的原因。同样,共产党政权也解决不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它必然会因此而垮台。这大概是中国崩溃论的鼻祖。

数十年后,中国人宣告,以占世界不足9%的土地,养活21%的人口。这主要因为社会变革带来的生产关系变革,从而推动了生产力发展,而在这样高度概括性的叙述当中,隐藏着的就是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倾注毕生心血的研究与实践。当然,做出卓越贡献的农业科学家不止袁隆平一个,仅育种一个领域就有无数人在努力,还有农药、化肥、机械的不断改进。这些人让中国彻底摆脱了“马尔萨斯陷阱”,袁隆平接受央视采访的时候就自信地表示,过去那种饿死很多人的情形永远不会出现了。挨饿问题解决了,同时为工业化提供了剩余支持,国家方能强盛,才不再挨打。

且不说什么“有了英雄而不知道珍惜的民族很可悲”了,端起碗吃饭,至少不能放下筷子骂袁隆平。你还活着,还能骂人,很可能与他有关。

猜你喜欢

庸人毒害豪车
飞翔的豪车
毒害
豪车
豪车遍地,不可替代的普拉多
面对
以稀为贵 这些民国钱币能换豪车!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出来混,谁都有几把刷子
我倒在了职场“庸人”脚下
氨态氮对养殖鱼类的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