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艳青:技术赋能媒体,改变内容生产
2019-10-29■张立
■张 立
商艳青
8月26日,目前国内最大的媒体机器人生产商和服务商新华智云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25款媒体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功能各异,有的可以进行文字识别,有的会自动生成字幕,有的能实时进行直播剪辑……这些机器人的发布,让人感到人工智能距离媒体日常工作越来越近,技术赋能媒体的前景格外开阔。发布会之后,记者专程来到新华智云北京办公区,围绕“技术如何赋能媒体”的话题采访了新华智云副总裁商艳青,并现场观看了操作演示。
“技术里最懂媒体的,媒体里最懂技术的”
“新华智云是由新华社和阿里巴巴共同成立的一家媒体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公司成立于2017年6月,总部设在杭州。”商艳青首先向记者介绍新华智云的情况。
新华智云的人员构成主要有两大来源,有来自新华社的媒体人,也有来自阿里巴巴的工程师,懂媒体的与懂技术的强强结合,这家公司一诞生就致力于技术如何赋能媒体的探索。商艳青告诉记者,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将成为所有行业和领域的标配和特征,要实现人工智能在传媒业的垂直落地,媒体就要适应并去拥抱新技术。“新华智云自成立就有这样一个初心,就是致力于把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到传媒业,新华智云可以说是技术里最懂媒体的、媒体里最懂技术的公司。我们的媒体人和工程师一直在努力。”
媒体是社会的瞭望者、时代的弄潮儿,对社会发展新动向非常敏感,媒体自身的变革往往会引发社会的变革。新华智云对媒体未来发展动向做出三大判断:首先,海量数据成为媒体最重要的财富,这个海量数据既包括媒体内部历史存量数据、新增数据,也包括外部数据,比如气象、环境、交通、人类行为等方方面面的数据,它们时刻准备着可能会变成新闻。媒体大脑正在为数据到新闻的发现,时刻准备好各种可能性和最快的处理通道。其次,对传媒业要有一个适配的算法,利用机器智能帮助搜集整理更多的数据和新闻资源,帮助媒体更快更好地处理数据和新闻资源。第三,影像化的表达方式像文字一样成为记者写作和表达的标配,过去是我手写我心,然后是一图胜千言,如今是一频胜千图。进入视频时代,视频是新闻主要的表达方式,成为受众接收信息的主要载体,影像化内容变得越来越重要。
正是基于上述三个判断,新华智云自成立以来,三年三大步,每年都研发并发布了重磅级产品。2017年,新华智云发布了中国首个媒体人工智能平台“媒体大脑”,2018年成功推出“媒体大脑·MAGIC短视频智能生产平台”,今年又发布了“智能新闻机器人第一梯队”,即25款媒体机器人,显示了其在媒体与技术交叉领域的独有优势。
直击新闻内容生产的痛点
媒体大脑、MAGIC短视频智能生产平台、媒体机器人,这些智能系统和产品结合新闻内容生产的特点量身定制,围绕采访和写稿,针对新闻资源采集和处理过程中面临的痛点,用技术手段减轻媒体人的工作量,极大地提升了新闻内容的生产效能。
媒体大脑是一个全新闻链路的媒体智能平台,MAGIC短视频智能生产平台、媒体机器人都可集成在媒体大脑,可提供融媒体平台建设解决方案。媒体大脑像一个具有高等智慧的管理者,它通过数据后台打通接口引入数据,在数据中台把数据汇集到一起,然后在数据前台帮助媒体做选题策划、进行传播力分析、生产数据化新闻、衍生出业务流程和使用场景。
MAGIC短视频智能生产平台主攻影像化产品。在传统的短视频制作过程中,从现场采集视频到后台编辑处理,整个流程都非常复杂、耗时耗力。运用MAGIC短视频智能生产平台,通过人机协作的生产方式,把现场采集到的图片、视频素材同步至编辑器,并经过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数据处理等工具,快速生成短视频,实现了边直播边剪辑,全面提升了短视频生产力。平台使用非常简单,只需开通一个账号,即便是零剪辑经验的人也能快速上手,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投入。
25款媒体机器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更好更快采集新闻资源,包括文字识别机器人、人脸追踪机器人、突发识别机器人等;一类是更好更快处理新闻资源,包括智能会话机器人、字幕生成机器人、数据新闻机器人、会议报道机器人等。商艳青特别介绍了数据新闻机器人。数据新闻信息量大,信息传递效率高,然而制作门槛相对较高,时间周期长。借助数据新闻机器人,用户只需上传一个Excel表单,即可一键生成对应的数据可视化视频,通过可视化展现复杂数据之间的关系,增加数据表现力。目前数据新闻机器人已成为平台上迭代最多的机器人之一,覆盖饼图、折线图、柱状图等18种模板样式,满足内容生产的大多数需求。在今年夏天利奇马台风报道中,多家媒体运用数据机器人制作了数说台风的报道,传播效果很好。
记者还观看了媒体大脑工作人员对多款媒体机器人进行的现场演示,有一款直播剪辑机器人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播剪辑机器人可以在直播场景进行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转文字等,帮助编辑在直播过程中精准定位,实现直播流快速剪辑,内容实时分发。与之搭配的另一款会议报道机器人,可以根据不同发言人自动生成人物集锦、会议集锦等。这些操作都是在电脑前动动鼠标即可完成,的确十分简单快捷。
商艳青告诉记者,媒体机器人操作都不复杂,学起来容易上手。比如山东济南章丘新闻中心,在今年地方两会报道前,新华智云的运营人员对其进行了简单的线上培训,四名零基础的编辑生产视频报道总计38条,包括数据可视化视频,两会报道很出彩。
机器与人不是替代和被替代关系
机器如此智能,让不少新闻人产生职业焦虑,甚至有人担忧,未来人工智能将会取代记者,记者将成为消失的职业。对此,商艳青认为,机器目前起到的是辅助作用,它不会完全替代人的劳动,但会促使记者去拥抱新技术,不断学习,以跟上时代的步伐。
她表示,技术做的是减少编辑记者的重复劳动,把编辑记者从繁琐事项和数据的处理中解放出来,单位时间内帮助编辑记者把内容产量发挥更大,使编辑记者有更多时间与精力进行深层次思考,进行更好的策划创意。要强调的是,编辑记者的把关能力非常重要,因为机器生产出来的产品需要进行审核之后才能分发,离不开编辑记者的审核把关。
虽然“媒介即人的延伸”,机器能够把外部的信息快速呈现到面前,延长记者的手脚,但到现场这个环节仍不可缺少。比如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记者到现场与不到现场的实际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自己采访结合机器,这样生产出来的新闻产品会更丰富更立体。再如深度报道,机器是不会思考的,它只能承担深度报道中简单重复、不太需要思想性的部分,或者把数据进行影像化呈现,至于分析、立意、架构、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等等,还是需要记者去完成。“新华智云的媒体机器人,是由记者和工程师共同研发出来的,这也说明了机器离不开人,目前只是人的得力助手。”
另一方面,技术突飞猛进,的确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需要媒体人不断学习。媒体人不一定要懂技术,但要会用技术,要全面树立人机协同的观念和意识。商艳青告诉记者,除了已经发布的25款媒体机器人,还有更多的机器人在路上。新闻业的未来,将是人机协作、媒体人和机器人一起高效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