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遗产保护中历史街区的改造研究
——以邯郸市串城街为例
2019-10-29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刘天颖
文/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梁 鑫 刘天颖
1 背景
如何利用有限的用地建设具有历史文脉和地方特色的城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现有“大拆大建”模式已严重摧毁了许多有价值的建筑遗产,使部分当地居民失去了历史和人文归属感。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当代人价值观转变,历史街区改造再利用不仅可避免盲目的拆除重建,还可保留当地的传统风貌和文化特色,对构建节约型社会有积极影响。
2 历史街区改造
2.1 发展现状
在国外,各国政府对建筑遗产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英国铁桥峡谷建筑遗产保护中,将街区中众多的工业设施、厂房、公共建筑等基础设施及建筑的形制和布局保留下来,与城镇的生态保护结合,尽可能展现街区的原始风貌,最大限度保护该遗产的历史真实性和完整性。法国巴黎的香榭里舍大街改造计划更注重公共空间品质,增加步行空间,鼓励各种传统公共设施,以减少商业化对街区的负面影响。各国遗产保护的方式虽不同,但最终目标都是为更好地保留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科技价值,反映建筑遗产的历史真实性和传统风貌。
我国对历史街区的保护起源于对文物建筑的保护,而后发展成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最后增加了对历史街区的改造与保护。不同城市的历史街区改造规划和策略有一定差异性,如上海田子坊和新天地,田子坊是自下而上的小规模渐进式改造,新天地则是自上而下的大规模开发。虽然在改造阶段面临的问题和利益主体不同,但对城市街区的特色和形象品质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北京南锣鼓巷改造保留了胡同中的原有聚落布局,以文化为基础,增添大量文化创意产业及餐饮、休闲等相关配套设施,激发了街区活力。大量游客和创意人才的涌入提升了原有居民的经济水平和素质。我国具有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历史街区改造中应秉持保留历史记忆和传承文脉的原则对街区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造再利用。
2.2 改造方式
2.2.1 文化保护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也是历史街区改造关注的重点。建筑遗产保护、活态利用和历史街区改造旨在保护历史文化印记。在历史街区改造中应尽可能保留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遗址,还原历史街区的文化魅力。
2.2.2 环境保护
历史街区往往面临现有居民的生活环境差、生活品质不高、老旧的公共设施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等问题。许多年轻人选择外迁到更高质量的生活社区中,导致历史街区成为“老人街区”。年轻人群外迁导致历史街区失去活力。历史街区改造应注重改善街区环境,增加生态景观比重,增设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以提升街区生活品质,更好地还原和营造传统风貌和生活氛围。
2.2.3 建筑保护
建筑遗迹是历史街区的文化来源和建筑遗产保护的核心,反映出城市特质和文化内涵。历史街区改造中对建筑遗迹采用拆除重建、拆除迁建、模仿新建3种模式。不同历史街区建筑遗迹的文化价值和考古价值有差异,改造前应对其进行充分了解,综合权衡建筑遗迹的历史价值和公众社会对建筑遗迹的综合关注度,选择适宜的改造方式来保护历史街区中的建筑。
3 邯郸市串城街改造
3.1 街区特色及历史沿革
邯郸市串城街又称“邯郸道”,串城街与丛台公园组成邯郸中央文化区,是邯郸八大景观之一。串城街汇聚回车巷、慈禧行宫、邯山书院、武陵阁、秦始皇故里、学步桥等历史人文景观,由战汉风格、明清风格和现代风格建筑组成,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传统人文风貌。串城街是邯郸文化底蕴最深厚、历史信息最丰富的一条古老街道。串城街改造再利用对于邯郸的历史文化传承、地方特色营造、城市活力提升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城市快速发展,邯郸市串城街已不再有昔日繁华的景象,水电系统老化、生活垃圾任意堆放、狭小而拥堵的交通空间、非机动车辆随意乱停等问题日益突出。邯郸市政府为巩固邯郸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于2013年启动了串城街文化旅游步行街项目。
3.2 现状分析
串城街的历史价值和传统人文风貌反映了邯郸的地方历史特色,代表着邯郸的人文理念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是邯郸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串城街改造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趋势,改造原因如下。
3.2.1 建筑风格不统一
由于串城街两侧的建筑风格和建造时期不同,造成建筑风格迥异,与历史街区的文化氛围相悖,破坏了街区的整体环境。街区内大多数居住建筑均为居民建造的现代建筑,建筑形式不统一,对历史街区风貌造成了负面影响。
3.2.2 交通空间不足
串城街始建时间较早,街道建设尺度小。随着街区内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机动车数量逐渐增加,街区内停车空间严重不足,原本狭窄的街道日益紧张(见图1)。街区内的沿街住宅和商铺时常存在私搭乱建、占道经营现象,消防车和救护车等救援车辆无法进入部分道路,存在巨大安全隐患。
3.2.3 居民对生活环境不满意
街区内的建筑分布过于密集,相邻居民因生活空间拥挤常有纠纷,不利于街区和谐,邻里关系弱化。生活垃圾乱堆乱放造成蚊虫增多和气味污染,对居民的日常出行和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图1 街区内交通空间不足
3.2.4 基础设施落后
街区内无集中的环境治理和设施管理机构,公共设施年久失修,许多设施已无法正常使用。街区配套的医疗、教育、养老机构不完善,景观和绿化较少,水电设施老化造成居民生活质量下降。
3.2.5 建筑遗迹保护不当
串城街内虽分布着多个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遗迹,但对其缺乏合理的保护与管理,具有历史价值的旧址被不同程度占用和破坏,影响了历史街区的文脉传承(见图2)。
图2 建筑遗迹缺乏保护与管理
3.3 改造建议
3.3.1 改造原则
1)文化传承原则 随着城市化发展,许多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和特色逐渐消失。串城街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改造应注重保护街区内原有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用文化产业带动文化传承,使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得到延续和传承。
2)遗产保护原则 建筑遗迹作为历史街区中重要的文化载体,具有丰富的美学和考古价值。历史街区改造应以保护为主,对历史街区的建筑遗迹进行保护性修复和改造,提升建筑遗迹周围的环境质量和人文气氛,以还原建筑遗迹的史实性。
3)公众参与原则 公众参与在建筑遗迹保护和历史街区改造中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公众参与的主体应涉及各行各业的企业和公民等。公众参与可有效缓解政府和公众之间的误解,使政府可充分了解公众的需求和诉求,为建筑遗迹保护与历史街区改造提供便利。
3.3.2 改造方法
1)对有价值的遗迹进行保留与复原 应保留串城街中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和时代特征的建筑遗迹的完整性,如回车巷、邯山书院。对破坏较严重的遗迹“就地保护”是还原历史风貌的最好方法。历史街区改造要尊重建筑遗迹中有价值的物质遗存和传统文化。建筑遗迹是历史街区中历史文脉和地域特色的载体,也是建筑遗迹保护的核心。对建筑遗迹进行完整性保护不仅可最大限度保留其历史原真性,还可更真实地再现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
2)对遗迹周围空间进行功能布局“置换” 因串城街位于邯郸的商业繁华地段,用地紧张,可采用“置换”方式更新再利用街区的部分功能,避免相互干扰。将街区内现有布局进行整合划分和置换,如分散居住空间与建筑遗迹的布局,可将建筑遗迹附近的居住空间置换为公共服务空间,避免游客对街区内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3)对街区内居民进行合理安置 生活水平提高和基础设施落后是街区部分居民外迁的主要原因,但街区内仍有大量居民,现有居民的合理安置成为串城街改造的首要问题。借鉴上海田子坊自下而上的小规模渐进式改造模式,最大程度尊重街区内居民的生活诉求和建议,共同参与还原串城街的传统历史风貌。
4)增设地方特色空间 串城街是邯郸历史悠久的街区之一,文化内涵丰富,历史特色突出。将文化符号融入街区特色空间改造是建筑遗产再利用的方法之一。街区内增设的地方特色空间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生活休闲活动,对营造邯郸的城市特色、弘扬传统文化也起到积极作用。
4 结语
串城街是邯郸重要的历史街区之一,代表了邯郸的重要历史文化和街区的传统风貌。串城街改造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邯郸打造文化旅游步行街的重要举措。建筑遗迹保护和历史街区改造存在众多共同点,将建筑遗迹保护措施应用到串城街改造有利于保护街区内的建筑遗迹,提升建筑遗迹的环境氛围,更好地延续邯郸的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