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南平:全面覆盖避灾网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2019-10-29占锋

中国安全生产 2019年12期
关键词:南平市防灾减灾

占锋

武夷山市兴田中学避灾点

南平市位于福建省北部,辖延平、建阳两区,邵武、武夷山、建瓯三市,顺昌、浦城、光泽、松溪、政和五县,地处武夷山脉东南侧,全市总面积26279.7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21万。近年来,南平市大力开展自然灾害避灾点建设,在全市所有县(市、区)、乡(镇、街道)、建制村(社区)建设了2173个标志明显、安全实用的避灾点,形成全面覆盖县、乡、村三级的避灾网络,逐年提高管理水平,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整合现有资源,实现全面覆盖

南平市的市级避灾点建设主要是通过整合现有公共资源,利用经住建部门鉴定为安全的建筑设施,原则上不新建专门场所。县级避灾点建设主要利用人防工程、体育馆、影剧院、会场、学校和社会福利中心等公共建筑物。乡级避灾点建设主要利用乡(镇、街道)敬老院、文化中心、学校等符合避灾安置要求的公共设施。村级避灾点建设主要利用礼堂、村部、老人活动中心、学校及祖厝、祠堂等公共活动场所。一般1个县(市、区)建设34个县级避灾点,1个乡(镇、街道)建设2~3个乡级避灾点,1个建制村(社区)原则上建设1个村级避灾点,人口较多或居住范围较为分散的,根据当地实际建设两个村级避灾点。南平市共建设了2173个避灾点,实现了全覆盖。

抓好“12345”,规范五项管理

南平市应急管理局在避灾点管理上着重抓好“12345”,即“1个机构、2块牌子、3类物资、4个分区、5个上墙”。1个机构,即设立1个管理指挥机构,该机构下设接收安置组、生活保障组、卫生安全组等。2块牌子,即避灾点进出路口的醒目位置设置路线指示牌,避灾点建筑外墙设置“自然灾害避灾点”标示牌。3类物资,即重点储备三方面物资,餐具、炉灶等解决餐食问题物资,床、被子等解决休息问题的物资,一次性洗漱用具、脸盆等解决个人清洁问题的物资。4个分区,即要有办公室(值班室)、避灾宿舍、物资储存室、厕所4个分区。5个上墙,即张贴悬挂避灾点指挥机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职责、避灾人员守则、防灾减灾宣传图片。

多方面加强,提高建设标准

南平市应急管理局结合实际,多方面加强,不断提高避灾点建设标准。一是下拨资金,建设避灾示范点,通过示范点的示范效应提高总体水平。二是对重要点位重点考虑,对易灾频灾乡村的避灾点和辐射面广的避灾点重点加强,增加物资储备量。这些避灾点相当于小型物资储备库,一旦灾害发生,可以就近调配物资。三是整合各方面资金,将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资金重点用于加强社区内避灾点建设;将敬老院和农村幸福院建设与避灾点建设相结合,建设硬件条件好的避灾点。

分类管理,建立巡检制度

南平市将避灾点分为A、B、C三类。A类要求各方面功能完善,生活保障类物资齐全(饮用水、食品除外);B类要求功能相对完善,物资配备上能满足避灾人员饮食、休息需求;C类则对物资配备不作硬性要求。实行分类管理便于节约资源。另外,建立避灾点巡检制度,要求各地在每年4月中旬前对避灾点分类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在各避灾点自查的基础上,市抽查县、县抽查乡、乡抽查村,并做好检查记录。对避灾点巡检经验进行总结,制作了避灾点内页资料范本,要求避灾点制作《救灾应急预案》《避灾人员情况登记表》《物资储备登记表》《物资使用登记表》《避灾点自查情况登记表》《避灾点联系卡》《救灾物资紧急采购协议》等11项内页资料。

从近几年的工作实践看,南平市科学设置避灾点起到了四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防灾减灾宣传作用,2173个避灾点相当于2173个防灾减灾宣传点,警示民众注意防范灾害,告知民众避灾地点及如何避灾。二是提高了乡、村的防灾减灾能力,在交通中断的情况下,乡(镇、街道)、村(社区)可依托避灾点就近转移人民群众,并可以利用避灾点物资解决燃眉之急。三是促进了部门联动,通过事先制定的避灾点应急预案,让避灾点权属单位积极投入到救灾工作中。四是提高了灾民安置水平,解决以往临时搭建的安置点条件不理想的问题。

武夷山市兴田中学避灾点功能分区平面图

总的说来,科学设置避灾点,可以有效规范救灾安置工作,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但是,在工作中还有些问题值得探讨。一是避灾场所重复建设问题。目前,地震、人防、应急管理等部门都在建设避灾场所,难免出现重复建设、一处多建的问题。避灾场所应适度控制总量,能结合结合,能合并合并。二是避灾场所物资储备问题。南平市中心城区避灾点和乡镇级避灾点均作为A类避灾点进行建设,避灾点内配备了较多救灾物资。但从实践情况来看,因这些避灾点多为利用现有公共设施建设,产权主体分属不同的单位,物资配备出现了管理不便的问题。三是校园作为避灾场所问题。校园作为避灾场所的优点在于,校园多远离危险源,一般采用低密度开发,布置有一定规模的操场、绿地等开阔空间,在布局时已考虑了人口密度和交通情况,便于避灾。应高度重视校园的建筑标准应,确保安全。在新建校园建筑时,在前期规划阶段就应充分考虑其作为避灾场所的可能性,平灾结合,综合利用。

猜你喜欢

南平市防灾减灾
南平市4个脆李品种的引种表现及评价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防火防灾”大作战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健康扶贫是解决因病致贫返贫的关键——南平市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
农业减灾自救 刻不容缓
减灾就是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