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矿企业应急管理和检查探析
2019-10-29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杨文义
☐文、图/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杨文义
规范、科学、高效的应急管理是现代工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风险辨识控制、隐患排查治理和应急救援工作的最后一道防线。应急检查是督导企业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管控体系、强化应急工作基础、提升应急响应和现场施救水平的重要途径。笔者结合近几年一些工矿企业应急管理和应急检查中反映出的问题,谈谈企业如何依照《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预案管理办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督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如何提高应急检查的质量和功效。
依法依规,建立应急组织体系
规范、完善的应急组织体系是工矿企业安全生产应急工作的构架和保障,工矿企业必须根据企业性质、规模和人数,建立健全应急组织体系。应急组织体系重点检查企业是否依法设置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包括应急组织领导、应急指挥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专兼职);是否建立应急管理制度体系和工作流程,是否建立应急管理责任体系,包括应急工作责任制、应急考核激励和应急失职追责问责体系;是否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包括同级党组织负责人)是应急管理第一责任人,分厂、车间主要负责人是各自单位应急管理第一责任人;企业及下属单位是否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等。
结合实际,完善应急预案制度
完备、规范、多层次的应急预案制度是工矿企业应急管理的依据和基础。要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性质、安全生产特点、安全风险和事故类别,完善应急预案制度体系。应急预案制度重点检查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否履行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单位应急预案的职责,各分管负责人是否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企业是否编制应急预案、处置预案和重点岗位应急处置卡;预案编制前是否开展充分的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预案发布前是否进行论证或评审;应急预案是否按要求向政府应急部门备案,是否定期开展预案评估,是否及时修订预案并备案;应急预案中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是否明确,应急程序和处置措施是否与本企业应急能力相适应,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是否准确;企业应急预案体系之间,以及与上级公司、与地方政府及其部门之间,应急救援队伍与涉及的其他单位应急预案是否相互衔接、联动;企业综合应急预案是否涵盖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应急处置方案是否涵盖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措施和注意事项等;应急预案是否由本企业主要负责人签署公布,并发放至本企业相关部门、岗位和相关应急救援队伍等。
突出重点,加强应急救援演练
应急演练是检验工矿企业应急管理体系是否合法有效、应急响应是否顺畅高效、应急装备物资是否齐全管用、员工应急技能是否合格熟练的练兵场和试金石。应急演练要突出重点预案和常见事故风险,强化演练质量,提高应急水平。应急演练主要检查企业是否制订应急演练计划,包括年度计划、分项演练方案和专项演练安排等;检查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是否能做到至少每年演练一次,专项预案也可采用桌面推演的方式进行;检查现场处置方案是否能做到至少每半年演练一次,应急处置卡是否张贴、悬挂到生产岗位,作业人员是否熟练掌握,是否正确处置;企业或车间是否对应急演练进行书面评估总结,包括总结报告、评估分析及改进措施。
面向全员,开展应急教育培训
应急教育培训是确保企业领导、管理人员和生产一线员工掌握应急知识和应急技能的主要途径。应急知识要全员培训、全员掌握,重点岗位要做到理论培训和现场实训相结合,培训到位,达标上岗。应急教育培训主要检查企业主要负责人、党组织负责人是否经过培训,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是否对全体从业人员尤其是生产一线员工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是否将应急处置与逃生救护知识纳入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和培训计划;企业是否开展应急预案培训,并完善相关记录;一线职工是否掌握本岗位现场处置方案和应急处置卡的内容,是否对从业人员的自救互救、避险逃生技能定期组织考核;是否建有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包含从业人员应急知识培训与考核等内容。另外,针对矿山企业是否按期对有关负责人、救援管理人员、矿山救护队及兼职矿山救护队指战员进行培训。
消防应急演练
注重实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是应急预案和应急制度体系的细化、量化,是便于岗位人员掌握和执行的具体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必须注重实效,有针对性,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应急处置主要检查企业是否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标明风险内容、危险程度、安全距离、防控办法、应急措施等内容;高风险作业区域的逃生通道是否畅通,应急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是否清晰;岗前安全交底和应急措施是否明确告知,应急知识提问是否合格达标;事故风险可能影响周边其他单位、人员的工矿企业是否将有关事故风险的性质、影响范围和应急防范措施告知周边的其他单位和人员;事故发生后,是否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报告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在险情或事故发生后是否第一时间做好先期处置,及时采取隔离和疏散措施,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救援;事故救援过程中,是否发生次生衍生事故,造成伤亡扩大。另外,要询问从业人员是否执行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停止作业,或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的权利。
专兼结合,组建应急救援队伍
应急救援队伍是工矿企业应急救援工作的主要人员保障,是应急施救、互救和现场救援组织的主导力量。应急救援队伍方面,主要检查企业是否按规定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应急队伍成员的从业资质、安全意识、应急知识、应急技能是否达标;应急救援队伍日常训练、演练情况;应急救援装备、工器具的配备、使用情况,应急响应和施救流程的熟练程度。因生产规模较小未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是否建立兼职应急队伍,是否与邻近救援队伍签订救援互助协议。针对矿山救护队伍,检查是否按照相关要求达到质量标准化等级,队伍建设和人员配备等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立足实战,配齐应急物资装备
应急工装器具、应急材料物资是企业应急救援的物质保障,是应急施救抢险和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条件。应急装备、材料、工器具及物资等必须根据预案要求,按需配备,定点存放,明确标识。应急物资装备方面主要检查企业是否按规定配备了应急救援器材、工具、设备和物资,是否按照现场实际需求和应急工作重要度足额配备到相关岗位;是否建立了应急救援器材、物资的台账以及储备物资台账,台账是否与实物相符;重点岗位应急救援器材是否定期检测和维护保养,有效期和有效性是否合格,出厂、领用、补充及维检修记录是否齐全;各种报警装置和应急救援设备、设施,是否处于完好状态,能够正常运转;重点岗位工作人员是否会正确使用应急救援器材。另外,应急装备存放库房等地点,检查是否按序编号,明确标识,加强通风和照明,确保消防安全。矿山救护队是否配备救援车辆及通信、灭火、侦察、气体分析、个体防护等救援装备,是否建有演习训练等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