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美地想,乐乐地做,每天有进步

2019-10-28郭毅浩

人民教育 2019年16期
关键词:南通范式吉林

郭毅浩

2019年7月18日15时08分,李吉林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当时我和同事们陪同她的子女就守在病房,难以名状的悲伤充斥着内心,泪水溢满了双眼。7月20日10时,我主持李吉林老师送别仪式,在李老师身边聆教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一时竟情不能自已……

我有幸与李吉林老师相识30余年,就任南通市教育局局长后,常常为情境教育的理论研究、实践推广与李老师在一起做调研、拿方案、抓推进。李老师生命的最后几年,我多次参加她的学术活动,受教良多,她那心系国家、心系学生、心系教育的大爱情怀和一如当初、一心治学、一以贯之的求索精神,深深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永远进取的“挖井人”

2013年12月25日,根据李吉林老师要求,我主持“35年改革创新、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成立15周年——情境教育成果展示会”开幕式并作会议总结。李老师为这次活动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深深的情感。在筹备活动期间,她一直和我讲,她要向关心她和情境教育的领导、专家作一次“汇报”,汇报35年来她的研究与实践、苦乐与坚守。她一直坚持要做的是“汇报”,我和李老师说,您是长者,德高望重,就不要用“汇报”了,用“报告”吧。那次,李老师作了题为《35年“快乐、高效”儿童情境学习范式的建构历程》的主旨报告。下午,大家观摩了南通师范二附小优秀教师的课堂展示,省内外的专家、学者还就“35年境教育成果”展开了研讨。专家们对情境教育的既有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也提出了宝贵建议。那是一次完美的情境呈现!这次会上,还成立了江苏省教育学会情境教育专业委员会。专门以某一种教育理念、教育范式命名的教育专业委员会不多,这本身就是一种创举,也很好地进一步确证了情境教育已成为一种成熟、完善、日益卓越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体系。在活动现场,我们充分感受和领略到李老师倡导的“美美地想,乐乐地做,每天有进步”的境界,老师们、学生们在李老师的带领之下,共同耕耘情境教育的沃土,共同演绎情境课堂、情境生活、情境人生。一天的时间,与会者形成了普遍的共识:南通师范二附小地处南通老城区,校园不大,但因为有李老师以及她的弟子、同事在这样的校园里学习、工作、生活,于是不大的校园便有了文化底蕴,有了道德情怀,有了历史使命,也有了群众满意!这就是教育家的力量、教育家的魅力!

“喝水不忘挖井人。”李吉林老師经常说,在她成长的道路上,离不开许多领导、专家、新闻媒体人的鼎力相助。而我们却觉得,李老师本身就是一个劳作不辍、永远进取的“挖井人”,她为教育、教师的科学发展,更为无数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挖出了一口智慧的深井,奉献了汩汩不断的智慧甘泉。情境教育作为本土原创的科学教育理论和实践范式,是我们南通教育最宝贵并将永远增值的教育财富,我们将进一步深刻认识、科学把握情境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不断汲取情境教育这口深井的甘泉,持续推动南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为了儿童的“竞走员”

2017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国情境教育儿童学习范式国际研讨会在南通举行,我主持16日下午的专家论坛。这次国际研讨会,距离上一次情境教育国际论坛已有9年。2008年,李吉林老师71岁,那年在南通举行的“李吉林情境教育国际论坛”影响广远。那之后的9年问,李吉林老师聚焦儿童学习范式的实践与研究,又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果,也产生了新影响。研讨会期间,举行了李吉林儿童情境学习专著(英文版)首发式。李老师的《儿童母语情境学习的理论与应用》《儿童情境学习范式建构的历程》《儿童情境学习课程体系及操作》三本专著此前由世界著名学术出版机构——德国施普林格出版集团购买了英文版权并印行,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界一线教师学术专著率先走出去的样本。

会上,中外专家围绕情境学习展开研讨。李吉林老师作了题为《中国情境教育儿童学习范式的构建》的主旨报告,回顾了“情境教学一情境教育一情境课程”的漫长实践和“中国情境教育儿童学习范式”构建的艰辛历程。主持过程中,我深感地域虽分东西,但学术聚焦却惊人的相似,情境学习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世界话语,中外的实践、研究既有基于课堂、学校、发展儿童的共性,也存在着研究立足点和发展脉络、理论依据和主要观点等方面的差异。对研究而言,差异是最重要的学术资源,往往蕴含着对话的价值、进步的可能。专家们的论述,使我们得以在更广阔的研究背景、更多元的学术视角,充分认识情境教育儿童学习范式的独特性、科学性。

李吉林老师不忘立德树人、教育报国初心,永远把孩子的全面、健康、个性成长放在第一位,永远把研究的脚步稳稳地踩在基础教育的大地和南通教育的热土上,这种坚守“道路自信”、寻求“中国方案”的文化自觉,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李吉林老师说:我“只是—直秉承着‘一切为了儿童发展的初衷和自己确立的主旨,深感‘为儿童研究儿童,易于发现规律……我从不敢懈怠,坚持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教育的思想和先进的理念逐步充实、跃动。总之一句话:儿童发展至上。”她又说:“我是一个竞走运动员,永不停步,一步一个脚印,从不离开大地。”从1978年主动提出从一年级教起,到生病入院直至辞世,她始终心系儿童,为儿童的发展操心不已。无论是起步之初的情境教学对当时小学语文教学“单调、呆板、低效”弊端的克服与超越,还是走向高远之时的情境教育对儿童学习秘密的孜孜探寻;从35年“快乐、高效”儿童情境学习范式到中国情境教育儿童学习范式,李老师始终秉持“脚踏实地”“一切为了儿童的发展”理念,探求着教育教学的科学规律和最佳路径,创出了蕴含东方文化智慧、具有中国特色的情境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从中我们体会到李老师的赤子心、民族魂和祖国情。正是因为来自实践又得到了实践检验,“重视情境教学”被写进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

原创理论的“拓荒者”

2018年11月13日至14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报刊社、江苏省教育厅、南通市人民政府主办的“40年情境教育创新之路展示交流活动暨中国教育学会情境教育研修与推广第三次培训”在南通举行。我再一次应李吉林老师要求主持开幕式。这次活动上,李老师两套最新力作首发,分别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40年情境教育在路上》系列专辑(三卷本)和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李吉林儿童情境学习丛书》(三卷本)。现在看来,两个“三卷本”已是李吉林老师生前出版的最后著作!

至今我仍清楚地记得,教育科学出版社副编审刘灿同志代表出版社向李吉林老师赠送新书时说的一个情况:教育科学出版社很少出版一位作者的系列文集,而出版李吉林老師的著作以及写李吉林老师的书却多达14本。为什么?因为李吉林老师的探索成果既蕴含了东方智慧,同时也与世界学术潮流相契,具有世界性的普遍意义,是回应世界教育改革的中国声音,出版社十分荣幸能把中国基础教育的原创理论推向世界。

李吉林老师作了题为《40年情境教育创新之路》的主报告。她从“时代催人奋进,勇当改革的弄潮儿;发现教育现实的弊端,创新从这里起步;脚踏实地继续前行,‘思、学、行、著攀上新台阶;心存高远之志,从民族文化寻根”四个方面介绍了自己40年教育改革探索情境教育的历程。李老师表示,回顾情境教育发展和个人成长历程,心中充满感激之情,“珍惜”“感恩”在心中涌动。中国的小学老师能够一个个、一群群如此幸运地登上教育科研的宽阔平台,并获得累累硕果,要由衷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李老师一生写了28本专著,依然如此谦逊,这是一个永远的学习者的情怀!我知道,李老师的习惯是早睡早起,一早起来在床上用铅笔在八开大纸上写作,笔耕不辍,这28本专著全部是她的呕心沥血之作,生动勾画出一名永不疲倦的创新者的美丽身影。在我看来,李吉林老师献身教育63年,创立情境教育41年,已然成为“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的现实样板,成为“四有好老师”的时代楷模。她是中国教育的改革家,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一条最优路径;她是中国原创教育理论的拓荒人,为中国教育理论宝库增添了一笔宝贵财富;她是新时代中国气派的教育学“走出去”的先行者,为中国教育对话世界赢得了一席应有之地,极大提高了基础教育界教师的学术地位和专业自信。

李吉林老师永远离我们而去了,但她不忘初心、立德树人的责任意识,牢记使命、教育报国的担当精神,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创新品格,提携后进、宽厚慈爱的长者风范,“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生命态度,“63年奉献一所学校——南通师范二附小、63年钟情一个身份——小学老师、63年热爱一项事业——教书育人、63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执着一个课题——情境教育”的坚守、忠诚和专一,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我们树起了教育的时代标杆,永远值得我们后来者学习和景仰!

(作者系江苏省南通市教育局局长)

责任编辑 程路

猜你喜欢

南通范式吉林
基于SCP范式的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分析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谨言慎行
从教师视角谈“读思达”课堂范式——以“百分数的认识”为例
工商银行与第四范式正式签约共建银行AI核心系统
展览纪录
吉林冬季之旅
吉林出版集团
吉林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及国际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