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班导师“5D”管理工作模式初探

2019-10-28罗爽王波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8期
关键词:导师育人职业

罗爽 王波

摘 要:高职院校的班导师既是教学工作的主体,也是育人工作的主体。主要负责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班导师“5D”管理工作模式,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内在需要和有效途径。所谓“5D”工作模式,就是班导师运用建筑工程管理的5D模式和管理方法,通过设置专业实践活动、专业工作案例、专业微视频制作等项目载体,指导学生积极参与专业实践,着力解决学生在专业实践活动中“做什么、怎么做、做了吗、做多少、做的成果”的5D问题。在高职院校中,班导师“5D”管理工作模式有其独特的优势,应进一步探索和推广。

关键词:班导师;5D;管理模式

实行班导师制度是高职院校发挥专业教师全面育人功能,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的内在需求和必要手段,是贯彻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三全”育人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班導师的职责主要是负责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教育和培养。实践证明,高职院校班导师既是教学工作的主体,也是育人工作的主体。选拔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业务精、责任心强的专业教师担任班导师工作,可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打好思想基础、端正学习态度、激发专业学习兴趣、提高专业认识,提升职业素养和能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积极探索“五位一体”班导师“5D”管理工作模式意义重大。

所谓“五位一体”即学院、系部、专业教研室、班导师、班集体有机结合,协同育人。其中学院主要负责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政策的顶层设计,包括制定职业素养和能力标准、奖励机制、运行机制和成效评价机制等。系部主要负责制定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的活动方案和活动统筹,并负责提供条件保障和政策、资金支持。专业教研室主要负责联系校企合作单位、专家和专业社团,制定符合专业特点的有关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活动项目和活动方案,并负责项目成效考核。班导师主要负责设置任务、选拔项目成员,引领学生完成实践项目,对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全面指导、分析、改进和评价。班集体是项目活动的主体,主要是由学生干部和选拔出的项目负责人开展专业活动,负责组织学生参加相应活动并形成竞争模式。

班导师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专业素质、能力培养主要依托专业实践项目。在完成每个实践项目的过程中采取5D 的管理工作模式。所谓“5D”管理工作模式,就是班导师运用建筑工程管理的5D模式和管理方法,通过设置专业活动、虚拟工作项目、专业微视频等形式指导学生积极参与专业实践项目,完成相应的实践活动,解决学生在专业实践活动中“做什么、怎么做、做了吗、做的效果、做更多”的5D问题。“做什么”让学生在开始训练之前知道训练的方向和目标是什么,最终达到的效果怎么样?“怎么做”就是要班导师引导学生探讨通过什么手段、方法实现项目的最终成功。“做了吗”就是监督检查学生是否参与实践项目中,是否严格按着工作流程和工作进度完成工作任务。“做的效果”由班导师组织对项目参与者的工作成果进行定量分析,给予评价和成绩考核。最后通过汇报、观摩、交流研讨等形式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完成实践项目,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能够“做更好”。在5D管理模式中,班导师是专业实践项目的引导者、监督者和项目的开发者。学生是实践项目的活动主体。

以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专业为例。设置一个由建筑工程质量检查专业学生对全校建筑工程质量缺陷检查的实践项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利用检测工具、照片、视频等手段对校园建设项目进行工程质量检查,查找建筑质量问题并对发现的问题记录、分析,提出整改建议。在项目实施之前班导师先指导学生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包括完成这个项目需用多少人?每个人做什么?需要运用什么工具、手段?按着什么流程完成项目?需要多长时间完成工作?完成这个项目需要多少资金?在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之上,班导师运用5D的管理工作模式,确定人员、分工,提出目标任务和要求,引导学生相互帮助、协同完成项目任务。

D1是学生依据自身特点为自己定位分析,明确自己所要参与的专业实践项目的任务、职责和目标要求,知道要“做什么”,即检查某一工程项目存在哪些工程质量问题;D2是学生知道“怎么做”,能够按着目标要求,运用所学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专业知识和材料设备,利用图片、视频等手段对全校范围内的建筑工程项目分门别类进行工程质量检查和记录,查找原因;D3是班导师监督检查学生“做了吗”,是否运用所学工程质量检测知识,按着进度要求认真进行工程质量检查,并及时纠正学生的行为偏差和认识错误。 D4是班导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检查出的质量问题写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分析报告”,包括质量问题的种类、数量,照片、视频个数,参与人次,检查手段,问题原因,整改建议等,对学生完成任务情况进行验收和定量分析、成绩考核。5D班导师以交流、研讨、观摩等形式总结好的工程质量检查案例,展示学生的照片、分析报告、处置方案等,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激励学生改进思维方式和行为手段,能“做更好”。

学生经过为期二周的校园建筑工程质量检查,写出检测分析报告。一组学生所写《关于查找教学楼成型构件缺陷问题检测报告》中,仅“教学楼班级内部通水管与楼板间的缺陷”问题,就包括管道孔洞预留大,未进行添堵;相应的防水措施没做好,漏水导致表面出现水痕;楼板表面潮湿,出现表面脱落现象;楼板底面防水没做好,导致表面起皮;楼板底面等构件表面出现起皮、盐析现象,并附加多组照片说明。在“教学楼暖气管道安装质量问题”中指出:“稳定暖气管道的固定构件与混凝土连接不牢固,出现了松动,断裂的现象。”分析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构件是在混凝土成型后嵌入的,造成了局部混凝土强度降低,产生了裂纹,甚至产生了坑洼”。在D1到D5的五个环节中,学生按照目标要求和团队工作的需要合理安排资源,包括时间、人数、材料设备、手段、成本等。学生在检查建筑工程质量的实践活动中,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专业有了清晰和深刻的认识,对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有了长足理解,不仅夯实了专业知识,激发深入探索专业知识的兴趣和内在潜能,学生也在专业实践活动中提升了专业素养和能力,并愿意接受新的实践项目和挑战。

班导师“5D”管理工作模式,是以任务和行动为导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升级为以任务和行动为导向的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模式。班导师以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为学生搭建职业发展和能力提升的平台,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实践相结合,学会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活动的重点在实践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学生通过参与完成实践项目,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而且开阔了视野,在班导师有目的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参与专业实践,转变懒惰推诿不负责任的学习态度,学会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升了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在高职院校中,班导师“5D”管理工作模式有其独特的优势,应更进一步探索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南南,周频,余庆皋.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五位一体”管理模式探究[J].职业时空,2011,7(4):38-40.

猜你喜欢

导师育人职业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导师的猫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