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道德的劳动起源认识道德本质

2019-10-28李梦

理论观察 2019年8期

李梦

摘 要:马克思的劳动本体论认为劳动创造了道德主体,道德是主体在劳动关系中创造的文化形态,实现了主体对道德的需要,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重要历史前提和基础。道德本质是道德主体的良心自律和社会的导向作用所形成的一种调节社会关系的规范方式和实现人类人格完善的实践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道德起源和道德本质之间存在密切互释性,两者互为前提,一方面,厘清道德的本质有助于我们追溯道德的起源;另一方面,探究道德起源即道德形成的历程有助于我们深刻地理解道德本质。

关键词:道德主体;道德起源;道德本质

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8 — 0030 — 03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是人类与动物之间相互揖别而组成人类社会以后,在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发生并在长期的社会劳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人類所有的社会历史实践的基础是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即劳动。劳动是人类的基本生存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P373由此可以理解,在人类的所有活动中,人类的生产活动,即劳动是最伟大的、最有价值的活动,劳动不但创造了人本身,也创造出社会关系,创造出人的道德。因此可以说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和基础。

一、生产劳动实践是形成道德本质的基础

马克思认为人类的劳动创造了道德主体,也实现了主体对道德的需求。正是因为有了人类社会劳动出现,从而产生了人类社会的道德。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2〕P177劳动是“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进而是“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3〕P131通过探究马克思的劳动伦理思想,可以发现劳动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劳动主体需要为前提,劳动者依靠自身能力和生产资料对客观世界进行创造式的改造和生产,生产出满足自身需求的有形或无形的产品,其实质是劳动主体、劳动客体、劳动环境之间得的转换。

(一)劳动活动创造了道德主体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是劳动使类人猿最后脱离了动物界而变成人类。劳动不仅使类人猿的头脑变成能思维的人的头脑,而且也使动物的本能过渡到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自然的活动。道德是人的道德,劳动活动在人成为道德主体的漫长历史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一方面,类人猿为了维持生存进行一系列征服自然的劳动,在通过劳动获取食物或者应对自然威胁过程中发生了身体结构的变化,类人猿的手和足分开,开始学会直立行走,头脑逐渐得到发达,器官不断开放,从而使人的体质和脑力逐渐向高层次提升,不断适应自然,这是人类成为道德主体的自然条件。一方面,劳动活动不断加强了类人猿群居生活的本能。面对原始社会环境的恶劣和激烈的生存竞争,以及个体力量的薄弱,这要求劳动活动必须在群体中进行,这种劳动形式将社会中原本孤立的个体连结起来,形成了相互依赖和协作的劳动关系,这是人成为道德主体的社会条件。另一方面,劳动使人的意识在猿的本能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由于猿在劳动过程中经常使用劳动工具,使本来外在的东西逐步印在头脑当中,形成了内在影像,周而复始的劳动促使人类的意识初步产生,随之而出现语言和社会交往活动,这是人作为道德主体的主客观条件。

(二)劳动活动创造了人对道德的需要

劳动最初是一种涵盖人类一切领域的原始活动,是一种出于人类本性的自发性活动,这种自发性活动是人类起初未开化的生产实践,因此还不包含道德。随着人类生活资料需求的日益增多和随之生产实践活动不断探索,人们发现单纯的依靠自发劳动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生存需求,开始在劳动中团结协作共同创造生产生活资料。一方面,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低下,人们对抗其它生物和自然界的能力不足,获取食物以及其它基本生存需求难以满足,这就要求人类群居生活以共同抵抗外敌和获取食物,集体配合劳动、共同协作才能维持生存,这时互助协作的劳动关系开始出现,而此时的原始人还没有认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也没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道德,但人们之间已然形成共同合作的意识和情感,这种意识和情感即是道德的萌芽。另一方面,道德萌芽的出现会压抑个性的发展,但同时激发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这种的自我意识的发展需要道德规范和社会规则的引导。

(三)劳动分工是道德产生与发展的动力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劳动分工开始出现,早期的劳动分工是单纯的以年龄、体力来进行的,而此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建立在共同劳动基础上的两性分工随之出现。分工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固定在劳动中,劳动主体不再局限于自己创造的劳动成果,进而出现劳动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果实,这也使社会成员的关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随着交往的逐渐深入,利益冲突开始显现,为了维系社会稳定和交往的顺利,这就要求交往规则来规范原始人的行为,这是道德早期的表现形式。社会分工的不断衍化,必然会显现出人类之间的劳动差异性,劳动者之间的差异不断的凸显了个人在生产中的作用,形成了个人的利益需求,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的矛盾也随之出现,为了维系部落群体的长久发展,这就要求内部的规则和要求来平衡协调这种矛盾和冲突,这种在劳动中自发形成的劳动规则和交往规范推动了道德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尽管这种意识和要求在最初还很不完善,还没有成为道德的主要动力和基本内容,但它一旦形成,就孕育着强大的生命力,成为道德发生中的积极的肯定的动因,推动着道德的形成与发展。”〔4〕P31这里所说的法律就是习惯法,它发挥着一种控制作用,这个过程是道德法产生的过程,同时也是道德规范产生的过程。

二、劳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是道德本质的核心内容

人类的社会关系在极其漫长的原始劳动中逐步形成并趋于完善,社会关系首先表现为劳动关系,交往关系,进而表现为道德关系、政治关系等。社会关系的发展是道德起源的直接基础。而道德的本质就是实现自我人格完善和调节社会关系的规范方式,任何一种社会关系的维系都需要道德手段的调节。

(一)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发生的前提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离开了社会关系,便不会有人,也不可能产生道德。人类在劳动过程中,由于外在的客观环境和人本身能力的限制,结合成彼此交往的集体,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与此同时,为了满足劳动和他人交往的需要,也产生了语言和意识。社会关系的形成和语言意识的产生为道德的发生准备了条件。“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5〕P102道德从萌芽到完全形成,是在日趋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完成的。在原始社会初期,劳动过程中的分工还不明确,劳动者之间的没有形成的固定的劳动关系,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具有偶然性和临时性,建立在两性基础上劳动分工的出现是劳动者认识到自己的劳动地位的特殊性,和自己所擅长的劳动方式和劳动工具,这为当时的人类社会结成广泛且固定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提供了客观条件。人们开始认识到某种关系能为自己带来利益,哪种关系可以规避生存威胁和外界伤害,这些约定俗成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支配着个人之間、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劳动交往,并逐渐延续为风俗习惯,使原始群体能够长期的存在与不断发展。这些约定俗成的交往规则和风俗习惯,逐渐深入人心,内化为个体的自主意识,即社会发展要求的“他律”转化为个体的“自律”。

(二)社会关系中的利益分歧和矛盾要求道德规范的调节

分工的日益扩大和完善,交往的日趋紧密,使得个体的地位突出,人类意识在复杂的劳动和社会交往中得以不断的提升。一方面个人不仅意识到自己的需求和利益,也意识到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的整体利益,原始氏族内部形成较为明确的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要求,也就是说个人在面对集体利益时应该坚持某种原则,产生了维护整体利益的义务感和荣辱观念,目的是维护氏族群体的和谐稳定;另一方面,劳动者财富占有的差别和利益分配的不均衡要求构建关于道德的标准。个人之间或个人与集体之间存在的利益分歧和矛盾上升为当时社会的主导关系,为了适应社会关系的需要,对于协调个人之间或个人与集体之间的行为提出明确的准则或要求,这便成为社会发展和氏族部落得以延续发展的必要前提。这些准则或要求逐渐为当时的社会成员所接受,成为约束氏族劳动成员生产劳动和社会交往的准则,人们原来所遵循的“风俗的统治”逐渐被取代,在此过程中产生了人类社会所特有的道德现象。“无论哪种社会哪种阶级形式所对应的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规范,都是从一定的社会或阶级利益中产生的,更确切地说,是从一定社会或阶级所要求的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中引申出来的。”〔6〕P51也就是说,马克思所认为的道德生成并发展于现实的利益关系当中,道德是利益在社会关系中的分化、冲突、分配等现象的现实反映。

三、道德的劳动本质论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7〕P505-506因此,道德作为人类主要的社会现象,人类的劳动实践是分析认识其本质的唯一正确的理论出发点。

首先,道德本质上是一种实践着的精神。一方面人类的自觉意识是道德产生的前提,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所特有的行为规范。动物在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行为规范或默认规则不等同于人类的道德,其区别在于动物的生命活动是简单无目的的活动,而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不单受肉体需要而进行的生命活动,因此而形成的道德准则是人类所特有的。另一方面,道德是存在于人脑中的精神性的东西,需要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表现出来,道德作为这样一种精神,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活动使人们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在不断对个体意识的约束和社会总体意识的引导中形成全社会所认可的一种行为习惯,离开人们的实践活动,人类的道德便无从谈起,可以说道德是和是人类的实践活动融合在一起的一种精神,是一种实践的精神。从这个层面上来讲,精神和实践共同构成了道德本质的初级层面。

其次,道德本质上是社会物质关系本身,尤其是社会经济关系。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解读道德的本质,他们认为道德是物质关系的产物,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8〕P151-152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精神,孕育于社会经济关系之中,并受社会经济关系的作用与影响,这种决定道德产生并受其决定的社会关系构成了道德本质的初级层面。

再次,道德本质上是协调和解决个人与个人、个人与整体之间利益关系的产物。劳动所构成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生产力发展导致劳动产品剩余逐步增多,这就使得原始人产生了追逐利益的观念。原始人对利益的追求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整体的统一被打破了,为风俗习惯是维护氏族部落的统一和自身存在的职能,需要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多种其他形式的规则或要求来进行劳动过程中行为的约束,这就是道德现象的本身。道德能够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关系、利益矛盾。这就是道德本质更为深刻的层面。

最后,道德本质是主体良心自律和社会导向作用的结果。从道德起源的整个过程来看,无论是社会利益矛盾的解决,还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道德的本质都是主体良心自律和外部世界规律性、必然性和必要性之间的不断冲突及化解的过程。道德活动的目的是人的自我实现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其实现方式是对个体意识或行为的自我约束和限制,而这个实现过程就要求人们压制个人的欲望和利益需求,限制个人的自由和解放,这个主体良心自律的过程的不断地外化为个体的行为动机,道德本质就在人类本性的感性与理性中实现冲突和超越,这是道德本质的最高层次。

总之,深入解构道德的起源,道德的本质是层次递进深入、内涵丰富且具有内在逻辑的统一整体,是通过道德主体的良心自律和社会的导向作用所形成的一种调节社会关系的规范方式和实现人类人格完善的实践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31.

〔4〕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3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02.

〔6〕罗国杰,马博宣,余进.伦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51.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5~506.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1~152.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