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事短信
2019-10-28
清华大学受赠66件吴冠中作品
“无论艰辛探索还是备受推崇,他始终过着简朴的生活,一心探索艺术。他最关心的,一直是自己的作品能被人欣赏、艺术能够为世人所了解。”目前,在清华大学举行的“吴可雨先生向清华大学捐赠吴冠中绘画艺术作品仪式”上,吴冠中先生的长子吴可雨动情地说道。今年是吴冠中先生诞辰百年。此次吴可雨向清华大学捐赠的作品共66件(本),均为《吴冠中全集》收录作品,它们将被珍藏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在当天的捐赠仪式上,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将设立“吴冠中艺术研究基金”的消息也被同时宣布。而今年11月,清华大学还将举办“美育人生——吴冠中百年诞辰艺术展”等活动,将求真、寻美的研究推向國际学术视野。
9月底去申城与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相遇”
今年9月底,为期近两个月的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将开幕。本届空间艺术季邀请国际策展大师北川富朗担任总策展人,以“相遇”为主题,呈现“百年工业/百年人文”“源自河流的艺术”以及“连接世界的网络”三个分主题概念。值得一提的是,策划方案包含分布于杨浦滨江5.5公里公共空间内的20件永久公共艺术作品和5件公开征集艺术作品,以及位于原上海船厂旧址地区的主展馆片区的临展作品。其中5件作品将面向全球公开征集,社会公众均可参与。日前征集作品的点位信息已经公开,作品方案如被选定,将有机会制作成成品留存在杨浦滨江。
大足石刻修复需耗时八年
前不久,世界最大石雕半身卧佛像一一大足石刻宝顶山全长31米的卧佛摩崖造像保护修缮工程启动本体修复,预计工程耗时8年,而这也是继千手观音造像修复工程之后的又一重大文物保护工程,且修复难度不亚于前者。据介绍,大足石刻始建于初唐,至两宋达到鼎盛,5万余尊石刻造像代表了公元9至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素有“北敦煌、南大足”之说。据悉,此次工程将坚持保持现状、最小干预的原则,目前启动的是第二阶段工作。大足石刻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涉及到潮湿环境下石质文物保护、彩绘及贴金、可溶盐病害和生物病害治理等内容,此次修缮是国内乃至全球文物保护行业中的难点和前沿研究内容。
古城平遥与雕塑再“邂逅”
日前,第二届平遥国际雕塑节落下帷幕。共有中外100多位艺术家创作的600余件雕塑作品与公众见面,这是古城平遥继国际摄影展和国际电影展之后,又一中西融合的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据了解,今年是该雕塑节举办的第二年,主题“之间”二字旨在唤起人们对中国传统智慧的记忆,意识到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巨大差异。与去年相比,今年雕塑节规模更大、艺术家风格背景更多元、作品题材和内涵也更为丰富。参展艺术家和作品横跨东西方、传统与当代,既能看到隋建国、岳敏君、王开方等中国当代艺术家经典之作,也能一览国内外新锐青年雕塑家崭露头角的成果,还有海外知名艺术家乔恩·伊舍伍德、贾米·普兰萨、巴拉特兄妹等带来的精彩作品。而在古建筑间享受着当代雕塑带来的视觉惊喜,使得观众仿佛见证了一场艺术的“超时空对话”。
据本届雕塑节中方策展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介绍,此次的作品征集挑选,国内知名艺术家、国外知名艺术家、青年艺术家各占三分之一。他坦言,雕塑艺术展的概念还可以拓展,“有公众的参与才能叫公共艺术。我认为可以做一些行为、平台让大家参与讨论,因为艺术作品不只是物质性的,也可以是行为、话语发生的一种事件,这样会更立体、更多样一点”。
青铜国宝迎来“回家的安宁”
7月,中国第一座省级青铜器博物馆、荟萃2000余件晋系青铜文物的山西青铜博物馆在太原亮相,包括晋公盘、龙形觥、兽形觥、雁鱼铜灯、义尊等在内的青铜“国宝”在此展出。据介绍,山西地处华夏文明的核心区域,出土文物数量众多,山西青铜器体现了商周王朝的文化脉络,反映了中国礼乐文明发展演变的进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馆的藏品中还有一大部分是山西警方近年来打击文物犯罪追缴的珍贵文物。这些昔日星散各地国宝,如今终于有了“回家”的踏实和安宁。最早北斗九星遗迹惊现河南
河南郑州青台遗址发掘出的“北斗九星”遗迹近日被专家确认为5000多年前仰韶文化中期的天文遗迹,这也是目前国内考古发掘出的最早的北斗九星遗迹。遗迹中,7个大小不一的罐子按照北斗七星的形状排列,另外还有两个罐子分别放置在两侧。河南省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表示,很多古书包括占星术里讲到的北斗九星,常见的是7颗,还有另外两颗,一般把它命名为辅星和弼星,此次发现的遗迹符合“左辅右弼”的认知。通过对照星图专家还发现,这处遗迹斗柄西南方的辅星在星图中并没有显示,而古籍《河图》中有“黄帝治,景星见于北斗也”的记载,专家推测这颗星有可能就是“景星”。目前相关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一旦被证实,将是中国天文学史上的重要发现。
瓯塑艺术走进温州社区
最近,由温州市收藏协会、温州市瓯塑艺术学会、温州市瓯窑陶瓷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瓯越书风、瓯塑艺术、瓯茶溢香2019年第二场“进社区、送文化”活动在当地举行。学习瓯塑文化、欣赏书法艺术、品瓯茶等丰富的内容使得观众们兴致盎然。而活动一开始,温州市瓯塑艺术学会带来的一批瓯塑作品就成为了现场的一大亮点。针对这一温州特有的民间艺术的传承,该学会会长郑央凡认为,一方面是要依托高校平台,通过开设课程,走出一条有别于“师徒制”的艺术传承与普及的新路子;另一方面也要以学会组织为纽带,通过送瓯塑下乡、进社区、进中小学校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其社会知晓度和美誉度。最后,温州市收藏协会还免费向社区居民赠送有关收藏、书画、艺术类书籍。
澳门城市大学设立刘光启奖学金
近日,“刘光启奖学金”签约仪式在澳门城市大学举行。据介绍,该奖学金是已故著名古书画鉴定大家刘光启先生的家属及学生于今年起在澳门城市大学设立的,用以支持该校艺术学及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在书画鉴定界,刘光启先生素有“刘半尺”的美誉,在其7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发现或鉴定的国家一级文物不胜枚举,例如唐摹王羲之《寒切帖》、宋代范宽《雪景寒林图》等。据悉,刘光启奖学金是澳门城市大学继“吴祖光、新凤霞奖学金”后设立的首个以内地著名文物鉴定家命名的奖学金。
世界各地都在纪念伟大的“一小步”
今年7月距离人类首次登月正好50周年,为此,近段时间以来,世界各地都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比如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阿波罗的缪斯:影像中的月球”主题展览,展出了月球相关的照片、物品及电影片段,揭示了照相术如何为诠释月球带来新的维度。此外,还有美国国家美术馆的“世纪月球照片展”、巴黎大皇宫及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的相关展览,均展示了天文学家对知识永不停歇的追求,以科技发展对太空探索的推动。
伦勃朗《夜巡》修复工程公开展示
如今慕名前往荷兰国立博物馆“荣誉画廊”(Gallery of Honour)欣赏伦勃朗名作《夜巡》(TheNight Watch)的观众会发现,这幅作品被从原画框中卸下后放在了专门设计的画架中,并且被罩进了一个由法国建筑师让一米歇尔·威尔莫特设计的,巨大且封闭的玻璃室内。在作品前,一部×射线荧光扫描仪以极慢的速度在高379.5厘米、宽453.5厘米的画作表面移动,检测颜料中钙、铁、钾和钴等不同化学元素,以及探测创作过程中构图的一次次变化。专家们正在一个液压升降机平台上辛勤工作。这是荷兰国立博物馆于7月8日启动的“夜巡行动”,是至今针对《夜巡》最深入和全面的研究和修复计划,目的是为了今天和未来的人们,能将作品长期保存下去。项目耗资300万欧元,预计将持续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