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人类伟大奇迹
2019-10-28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新中国70年研究》课题组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新中国70年研究》课题组
从成立之初的“一穷二白”,到现在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产品制造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70年砥砺奋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奇迹。近几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左右,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稳定之锚。
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新中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成立的。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增加到90万亿,占世界经济比重近16%,人均国民总收入9732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按不变价格计算,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52年增长了175倍,年均增长8.1%。
1951—2018年,全国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5%,2018年达到183352亿元。1952年我国外汇储备仅有1.08亿美元,1978年为1.67亿美元,2018年底增加到3.07万亿美元。2018年外汇储备在3万亿美元以上,连续13年稳居世界第一位。2018年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9732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7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万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24.3倍。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度关注民生和就业,城镇新增就业已经连续6年超过1300万人,2018年末,整体就业人员增加到7.76亿人。到2018年,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7%,对全球减贫贡献超过70%。
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科技进步成果举世瞩目
人民的需要和呼唤,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时代声音。
新中国成立之后,一切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最重要目标和衡量发展的标准,科技创新突飞猛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我国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领域经历了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技术突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技术引进模仿、攻占科技制高点和自主创新等并行发展的三个阶段。
多复变函数论、陆相成油理论、高温超导、中微子物理、青蒿素新治疗法、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纳米科技等基础科学突破,“两弹一星”、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等工程技术成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为我国成为世界大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自2013年起中国就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居发展中国家前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排名中,2018年我国综合科技创新力排在第17位,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8.5%。2018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到1.97万亿元,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8%,超过欧盟15国的平均水平。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量子科学、深海探测、超级计算、卫星导航、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高技术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超临界燃煤发电、特高压输变电等世界领先,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掘进装备等跻身世界前列。
如今,我国已建成包括光纤、数字微波、卫星、移动通信、数据通信等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电信网络;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4G网络;5G发展无论是标准制定还是试验进程,都走在世界前列。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井喷式发展。
建立世界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目前我国已发展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的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
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实现了由单一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转变,现代农业体系初步建立和完善。仅用占全球不到10%的耕地,解决了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工业发展向中高端迈进,门类齐全、独立完整、有较高技术水平的现代工业体系正在形成。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占全球制造业的总产出接近20%。服务业层次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
建立健全世界上领先的基础设施体系
从交通运输看,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2018年末,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13.1万公里,其中,高铁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三分之二以上;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84.6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世界之首;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23919个;定期航班航线总条数达4945条。
在电信网络方面,目前我国已建成包括光纤、数字微波、卫星、移动通信、数据通信等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电信网络;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4G网络;5G发展无论是标准制定还是试验进程,都走在世界前列。
2018年11月6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
此外,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跃居世界第一,全国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分别达到99%和98.02%。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高居世界首位,水路国际运输航线和集装箱班轮航线往来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个港口,民航定期航班航线通达港澳台地区及65个国家(地区)的165个城市。百万千瓦的火电机组、水电发电装机容量等也位居全球第一。
建立健全现代金融体系,成为世界金融大国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历经70年的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后40年的艰辛探索,中国已建立起比较科学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有力的金融监管体系、齐全的金融组织体系、有效的金融市场体系。
据央行初步统计,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302.71万亿元,同比增長8%,其中,银行业机构总资产为275.82万亿元,同比增长7.7%;证券业机构总资产为7.78万亿元,同比增长9.6%;保险业机构总资产为19.11万亿元,同比增长10.9%。截至2019年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010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位。
中国金融市场韧性强,经受住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格局新动力
经过持续奋斗,我国各区域的经济总量不断跃上新台阶,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区域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区域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
当前,我国5G发展无论是标准制定还是试验进程,都走在世界前列。图为观众在体验基于5G技术的VR、AR立体视频。
“一五”“二五”时期,以156个重大项目为重点的重工业项目多数布局在中西部地区,探索了经济协作区建设。“三五”时期加强了“三线”建设,到1970年我国已建立起了独立自主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实现了对全国生产力布局的重大调整。改革开放后,统筹推进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東北振兴和东部率先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引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战略,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
70年来,我国区域差距趋于缩小,区域协调发展成效显著。2018年,全国各省份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地区与最低地区之比为4.5,1952年为8.1,2000年为10.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变异系数也明显缩小。
“一带一路”建设顺利实施,不仅开启了我国与沿线国家经贸投资合作新空间,同时,也带动中西部地区多数省份经济快速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硕果累累,雄安新区正高标准推进建设。长江经济带以省际协商合作为重点,合作步入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国家级新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由贸易区建设、自由港试验区建设等功能平台次第开花,区域发展活力日益彰显。
对外开放成就辉煌
70年来,我国坚持独立自主,提倡互利互惠,积极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2001年加入了世贸组织,以更加积极姿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得到16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贡献了中国智慧,展现了大国担当,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贸易结构不断优化。1978—2018年,我国贸易伙伴已由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到231个。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的6年里,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
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对外开放。1979—2018年,我国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03万亿美元,累计对外投资1.94万亿美元。2018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1205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了41.3倍。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至今,至少已有132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同中方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当前国际经济发展机制的重要补充。中国发起创建亚投行,推动成立金砖国家银行、丝路基金、南南合作发展基金等国际金融机构。截至2018年底,中国共签署了17个自贸协定,涉及25个国家和地区,自贸伙伴遍及亚洲、大洋洲、美洲、欧洲和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