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惕“逻辑混乱”的高考作文题

2019-10-28杨先武

师道 2019年10期
关键词:高考作文作文题体育锻炼

杨先武

每年高考过后,作文命题都会引起热议,今年自不例外。尽管今年覆盖面最广的全国Ⅰ卷作文题赢得了许多人的赞赏,有位著名教授甚至给予了“历史性的巨大突破”的评价,但笔者实在难以认同。本不想凑这个热闹,但考虑到高考命题方向对平时的作文教学可能产生的误导,故不揣浅陋,就这道影响较大的作文题谈谈一己之见。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道题的材料: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笔者很难相信,这样的材料会出现在高考试卷中。它折射出当今(亦可说长期以来)语文教育的状况:对思维训练的漠视以及逻辑知识的缺失。这不仅表现在学生的思维能力十分匮乏,说话和写文章常常不合逻辑,即便是语文教师乃至语文教育领域的专家也普遍存在逻辑思维的短板。而这道作文题的命制受到不少人的赞赏,便将后者暴露得尤为充分。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考生对此并不陌生,但命题者所提供的材料是违背逻辑规则的。作文材料的开头连续引用名言,接着列举了一些轻视劳动的错误言论。从材料的上下文来看,命题者所说的“劳动”指的是体力劳动。但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劳动”,严格意义上的“劳动”是指“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见《现代汉语词典》),包括生产物质财富的体力劳動和生产精神财富的脑力劳动。虽然“劳动”在特定的语境(如与“德智体美”并提)和日常的言谈中也可专指体力劳动(《现代汉语词典》把“专指体力劳动”列为第二义项),但作为高考作文命题,必须注意思维的严谨,对关键词“劳动”必须给出尽可能明确的界定。从逻辑的角度看,“劳动”本是一个属概念,它包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个种概念。但命题者虽使用了属概念的“劳动”,却又预设了立场和观点,把脑力劳动(学习和科研)排除在外。这便造成了思维的混乱,很容易使学生在行文过程中无所适从。

让我们再来审视一下作文材料所引用的名言“夙兴夜寐,洒扫庭内”。命题者引用这两句话,意在说明“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但只要查一查“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的出处,就能发现二者可谓风马牛不相及。这两句诗出自《诗经·大雅·抑》,作者是卫国第11任国君卫武公。相传卫武公写此诗的目的有二:一是为了自我警示,二是为了讥刺告诫周厉王。但后世学者根据史实分析认为,这应该是写给周平王的(因作者看到自己扶持的周平王品行败坏,不禁忧愤难抑,故写下此诗)。《抑》诗第四节写道:“肆皇天弗尚,如彼泉流,无沦胥以亡。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维民之章。修尔车马,弓矢戎兵,用戒戎作,用逷蛮方。”“庭”的古义为“宫中”(《说文解字》:庭,宫中也),以后引申为厅堂、庭院等义。试想:偌大的宫廷,怎会由君王早起晚睡地去“洒扫”?作者之所以写下“夙兴夜寐,洒扫庭内”,是希望执政者早起晚睡勤于政事,为老百姓做出表率,并非劝诫周平王要“热爱劳动”,亲自打扫宫廷。后几句则是提醒平王加强军事部署,整顿国防,随时准备抵御外敌。可见,“夙兴夜寐,洒扫庭内”在诗中具有借代意义,指的应当是勤于政事,去除妄念,扫除奸佞,使政治清明。通览全诗,所言实际上皆与“热爱劳动”无关,和“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根本没有逻辑联系。而命题者却把“夙兴夜寐,洒扫庭内”拉扯到“热爱劳动”上来,实乃望文生义(如同把“七月流火”理解为七月天气酷热)。

因此,以思维的视角来观照,这道作文题所提供的材料在逻辑上是十分混乱的。考生在这种逻辑混乱的材料引导下去动笔,焉能写出道理充分、思路顺畅的好文章?

事实证明,今年的全国Ⅰ卷高考作文普遍存在着逻辑混乱的现象,即便是公开推出的“优秀作文”,也大多显得生硬做作,有些只是在言不由衷地唱高调。尽管命题者提出了“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的要求,但考生只能依据命题者对“劳动”的认知(这种认知是混乱不清的)和“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主旨来确定文章的立意,根本没有独立思考和自由发挥的空间,自然无法体现鲜明的个性。考生为了完成任务,只能“为赋新词强说愁”。

我们不妨摘录一篇优秀作文的片段,看看作者是如何对“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进行批判的:

学习忙当然可以理解,而且学习也是劳动,是脑力劳动。但是学习累了,需要休息,我们提倡劳逸要结合,要学习也要娱乐。同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也要结合,我们需要通过脑力劳动来锻炼我们的大脑,也需要用体力劳动来锻炼我们的四肢。也许你会说,我可以选择参加体育锻炼呀,而我想告诉你的是,在高度智能化的社会,体育锻炼就是体力劳动,体力劳动也是体育锻炼,只不过方式不同,何必要厚此薄彼呢?所有的舞蹈、运动方式,其实都脱胎于劳动。所以没有必要排斥体力劳动,学习太累也不是理由,正因为学习太累了,我们才需要选择运动或者劳动来休息调节。

文章强调“学习也是劳动,是脑力劳动”,并把体育锻炼也看作一种劳动,这无疑是在和命题者“唱反调”。作者根本没有围绕“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发“倡议”,而是把“劳动”当作一种可以缓解疲劳的休息方式,“提倡劳逸要结合”,并得出“正因为学习太累了,我们才需要选择运动或者劳动来休息调节”的结论。这实在与题目的要求相去甚远,但似乎不能完全归咎于考生,它是由逻辑混乱的作文命题所导致的。

笔者认为,高考作文既是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检验,也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作文命题为学生提供发挥其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条件,无论是所给的材料还是提出的要求,都必须做到思维严谨,经得起推敲。如果题目本身不合逻辑,漏洞频出,而且将思考的范围限定得太死,就不可能让考生发挥出应有的水平,甚至会产生误导。更重要的是,倘若高考作文命题漠视思维能力,就很可能使一些教师平时的作文教学误入歧途,其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作者单位:湖北荆州市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

猜你喜欢

高考作文作文题体育锻炼
被高考作文概括的年轻人
高考作文没有统一标准
本部两刊刊登的部分作文题与2016年中考作文题相同或相近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
高考作文“踮起脚尖”升格示例
就“题”取材 读写相连
小小“运动员”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