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一棵树到一片林

2019-10-28柳小梅

师道 2019年10期
关键词:兴华心理学心理

柳小梅

长成一棵树——张兴华其人

江苏南通,是一座滨江临海的美丽小城。

这里,走出了近代著名教育家、实业家张謇,践行“父实业,母教育”;走出了现代著名诗人卞之琳,写下“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也走出了一位小学数学教学专家——张兴华,钟情于研究“儿童学习心理”。

在张兴华的记忆中,在南通师范学校(张謇先生创办的全国第一所独立师范学校)读书时,教育学、心理学这些学科最不受同学们欢迎,甚至有的同学还戏称之为“玄经”。但从师二开始,因为曹祖清老师的心理学课堂生动有趣,张兴华开始对心理学情有独钟,他认真学习这门功课,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初步基础。

毕业实习期间,第一次上课,顺应儿童心理特点进行设计后产生的教学成功,让张兴华开始深入思考:儿童心理是什么呢?儿童有怎样的心理特点?教学怎样顺应儿童的心理特点才能成功?1960年,走上工作岗位的张兴华带着这些问题,在观察、学习、实践中,开始了适应儿童心理教学的尝试。工作没几年,他便在当地教育界小有名气,在中心小学一人任教六年级3个班,每班60人,很受欢迎,孩子都想到他的班上去。

然而,好景不长,命运似乎要故意考验他,就在张兴华准备大干一场之际,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他的教学探索被视为走白专道路,受到冲击,1966年他被发配到村小、农村“改造”。文革十年,是孤独而寂寞的十年,然而张兴华没有自甘沉沦,怀揣深埋心中的梦想,他静静徜徉教海,把除了接受批判以外的时间都用来读书,在此期间,居然写出《小学语文教学法》。1980年,沉寂了20年后,张兴华被调入海门县实验小学。禁锢得太久的能量一旦得到释放,该有多强的爆发力!张兴华聚力与时间赛跑,他贪婪地开始了学习,攻读作为上位理论的认知心理学,学习布鲁纳、奥苏伯尔,求教拜访邵瑞珍等国内专家学者。同时,在教学工作中,努力实践和探索着适合儿童学习心理的数学教学。有人劝他:“你一个师范毕业的小学教师要建树数学教学心理一门学科,恐怕是无功而返的。這事应该由心理学工作者去做。”面对困难,面对瓶颈,他选择了坚持,依托课题研究,在学科教学心理学这块处女地上,开始了自觉的拓荒。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张兴华围绕数学教学心理,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了实验与研究,“有意义学习与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可逆性思维的培养研究”“小学数学教学心理研究”……智慧之花必为勤奋者绽放,课题研究丰富和深刻了数学教学心理的理论和实践,“感知规律在计算数学中的运用”“变式在概念教学中的运用”“思维定势利弊谈”……数十篇课题研究成果发表于国家和省级刊物。1991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一书。这是他实践的深化,理论的凝练,更是他30多年人格、精神、知识的结晶。北师大周玉仁教授赞誉此书为我国学科教学心理学的奠基之作,中央教育电视台邀请其主讲20集1000分钟的电视讲座片《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将学科教学心理学的种子播撒到大江南北。张兴华也明确形成了自己的数学教学主张——基于儿童学习心理的数学教学。

在张兴华的身上,始终体现着一种可贵的理性品质,他始终把目标聚焦于儿童数学学习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从苏格拉底将教育的目光转向对人的重视,到卢梭、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等人的自然教育,杜威的儿童中心教育,再到柏格森、狄尓泰的生命哲学,以及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教育正在不断追求对于人的关注和重视、不断追求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基于儿童学习心理的教学具有鲜明的儿童立场,揭示教学应该以儿童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在具体的实施路径中,张兴华提出,数学教学要关注儿童的学习心理,要顺应儿童的学习心理,还要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因而,他的教学方式、教学语言、教学活动、教学评价都是精致而灵动的,在张兴华的课上,学生的内在数学学习热情总是能完全释放出来。

1984年,张兴华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1999年获政府特殊津贴,被评为江苏省首批名教师。

站成一片林——张兴华和他的弟子们

在当下的小数界,活跃着这样一批特级教师:华应龙、贲友林、许卫兵、徐斌、蔡宏圣、张齐华、施银燕……全国小学数学各种有口碑的教学研讨活动中必有他们的身影。有意思的是,这批小数教坛的“风云人物”都尊称张兴华为“师傅”,说自己是张兴华的“弟子”。聚焦这一现象,《人民教育》曾在南通主办了“张兴华和他的弟子们”专题研讨会,这一活动在小数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掀起了国内新一轮研究儿童学习心理的热潮。

这群弟子,是张兴华手把手地教出来的。

“1984年评上特级教师之前,我是个人奋斗;在这之后,我开始影响别人、培养青年教师。”张兴华用行动告诉我们,特级教师的“特”,不仅仅在于自己的优秀和出众,更重要的是在于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校长,他渴求人才,为了一个新教师可以坐一个多小时的车到农村去“家访”;他善于发现人才,为了鼓励一个“苗子”,主动让老师思考是否选择做自己的徒弟。无论年轻教师是来自城市还是乡村、校内还是校外,他都悉心指导,耐心指点,严格要求,手把手地教。相比于自己的进步,他把年轻人的成长看得更重要。

“教师是雕塑人的,要想潇洒自如地雕塑儿童,必得先雕塑自己。”张兴华是这么要求自己的,也这么要求他的徒弟们。张兴华用行动对年轻教师进行学术引领。他知道,小学教师需要学术理论,小学教育需要科学研究,这样,小学教育才是有深度的。他组建《小学数学教学心理研究》课题组,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华应龙、贲友林、许卫兵、徐斌、蔡宏圣、张齐华、施银燕……这个学习共同体成员分别来自南通市的海门、启东、海安、如东等不同县市区,但他坚持进行读书交流和实践探索交流,有时是晚上,有时是周末。成员们对那些“魔鬼式”学习心理学的情景历历在目,通常是前一周布置学习内容(《学与教的心理学》),先各自自学,集中时轮流做主讲人,进行研讨。张兴华对徒弟们说:“学了之后要交流,心得交流不要读,有的人洋洋洒洒写了好多,照本宣科。这种不是心得。你不要读,要讲,不能讲不是交流。”“心里得到的才能讲出来,讲出来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一次次的读书交流和研究探索中,张兴华个人的理念行为逐渐扩展成团队的理念行为。

张兴华兴趣广泛,他从事的是数学教育研究,却在哲学、文学和艺术上深有造诣。他在学生时代就是学校颇受欢迎的主持人与歌者,在他眼中,“诵读”是用心说话,“歌唱”是以情倾诉,他也经常要求年轻教师练习朗诵或唱歌。也许,这也是这个团队成员作为数学教师,身上却总多少有一些人文气质的原因吧。

张兴华对团队的影响还充分体现在教学探索实践中:

——许卫兵说,师父张兴华更多的是带领徒弟们进行实例研究,常常一节课一节课、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进行教学心理剖析,让理论与实践关聯。在一堂课的解读中,你会看到小学数学教学心理研究是那样的鲜活和有趣。

——“这是一堂研究课,既然是研究,就要有新的探索、新的突破。”“在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之前,尽可能不要去查找与本课有关的其他教学资料,它们会框住你,影响你对本课教学的创造性思考。”张齐华对师父和自己第一次磨课的这番话既感到振奋又倍感压力。

——徐斌更是记得在参加省比赛之前,张兴华一次次走进他的课堂,直截了当地指出他的语言不够生动,不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张兴华要求他每天至少听孙敬修、鞠萍的录音2小时,徐斌的课堂教学语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华应龙则是在张兴华指导上《年月日》一课中感悟到: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安排应当有明确的目的,“一句话,一辈子;一节课,一辈子”。这样的感悟他享用了一辈子。

…………

团队成员践行着共同的教学主张,在张兴华个人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合力出版了《走进儿童的数学学习》。“最要紧的是第一印象”“雪地里的野兔难以逃遁”“将新知之舟泊于旧知的锚桩”……每一条心理学原理都演绎成了一个个生动的数学故事,且运用于课堂中。

目中有人,但对儿童的观察与剖析不能仅仅从经验出发,而要自觉追求理论的关照,团队成员身上也濡染了张兴华的理性品质。儿童学习心理,从这一专业发展的根,生长出带有自身特质的教学主张:华应龙的“化错教育”、许卫兵的“简约数学”、徐斌的“无痕教育”、贲友林的“学为中心的教学”、张齐华的“文化数学”、蔡宏圣的“和谐数学”……

这种理性还表现在对自我的否定。团队成员都知道,师父张兴华“批”起人来,不留情面,有时当面批不够,还会电话中继续批。这种独特的团队文化,让大家聚在一起交流课例、文章时习惯更多关注不足,团队成员的开放意识、自我否定意识更强了。因张兴华一个“痛批”的电话,张齐华全盘否定了原先已获得省一等奖的课堂设计,在2007年“张兴华和他的弟子们”专题活动中,以新思路与华应龙同台竞上《圆的认识》,贲友林三次与自己同课异构上《平面图形的总复习》。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该团队自信、独特、开放的专业姿态,理性与激情并存的课堂生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志同道合者。当下,团队中多人成长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讲课身影遍布全国各地,“基于儿童学习心理”的教学主张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与推广,影响力与日俱增,放眼望去,在“基于儿童学习心理”的园地里,佳木葱茏,蔚然成林。

张兴华和他的团队,着力在心理学和小学数学两个学科的交叉处展开研究、实践,这些成果大大丰富和发展了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的理论,为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推进做出了前瞻性的探索,提供了大量值得借鉴的经验。他们,已然成为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群探索者、引领者。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   晁芳芳

猜你喜欢

兴华心理学心理
“没有用”的心理学
毛焰艺术风格中的自我表达
熊口余生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咏霜
锤子剪刀布
跟踪导练(二)5
心理小测试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