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有声,以“大教育”培养“大医生”
2019-10-28黄祺
黄祺
上海交大医学院新生入学仪式上“白袍宣誓”仪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成绩单”,让很多人啧啧赞叹:
办学67年,上海交大医学院为社会输送了7万余名医学人才,她的附属医院构成上海1/5的临床服务力量,却处理着上海约半数的临床重大疑难杂症。迄今,上海交大医学院拥有“两院”院士17人,如此密度,全国医学院校少见。在全国30个招生省市内,上海交大医学院今年的录取分数线全部进入前十名,其中在六个省市进入前五。再看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情况,上海交大医学院斩获707项,项目数连续第十年位列全国医学院校第一。
很多人想知道,这所高校,是怎么做到出类拔萃的?
要读懂一所知名高校的成长“密码”,记者翻阅学校官方微信号的内容,试图获取蛛丝马迹。
官微报道,2018年3月26日,2014级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范佳磊成为上海市第401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而在他之前的400位志愿者中,还有6名是范佳磊的校友。范佳磊接受了近4个小时的外周血循环后,将采集到的233毫升造血干细胞捐献给宁波的一名亟待移植的血液病患者。
范佳磊捐献造血干细胞之前十天,发生了另一个更加让人内心震撼的捐献故事: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专家蔡体栋教授去世后,女儿遵照他的遗愿,将他的遗体捐献给母校,这位从医50多年的医生,以特殊的方式延续他对医学的贡献。
范佳磊捐献干细胞的同一天,交大医学院2016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李博参加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冲出百人团登上对战擂台,他最喜欢的诗人是苏轼。
范佳磊捐献造血干细胞之后的第六天,交大医学院10名学生获得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首届院士博爱奖学金。奖学金获得者人人都有一串耀眼的学术成绩: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多篇,以第一作者在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评论;已独立完成儿童遗传性疾病经历评估200余例……
医学是“人学”,医学是“有温度”的科学,其卓越不仅体现在知识和技能,更应展现在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高尚的医德医风。上面四个故事,叠加在一起就是“大医生”的丰满形象——他们学术扎实出色、品格高尚純粹、对人世疾苦充满同理同情之心。
医学教育在很多人看来神秘而复杂,上海交大医学院在教学改革中却从顶层设计开始,“化繁为简”,深入贯彻“将一批今天优秀、极具创新潜质的学生能够和不断超越自己、极具创新思维的优秀老师在一起相互激励,共同超越,使我们的学生更加优秀,使我们的老师更加卓越,产生使学生和老师都终身受益的创新能力和智慧”的教育教学理念,围绕培养“大医生”的目标,将医教协同、课程改革、教师人才培养、鼓励创新探索、学生思政和职业素养教育等分解为一项项细致入微的教育“课件”,贯穿医学生从入校第一天到毕业典礼的所有学习环节。
经过十年的实践,上海交大医学院器官-系统整合课程改革和教材改革都收获了明显的效果,新教材也成为国内众多医学院校学习的标杆。
都说教育是“润物无声”,但教育同时也需要“润物有声”。当教育有了目标,医学生有了不断完善灵魂、迈向卓越的驱动力,我们的社会才会涌现一批真正的“大医生”。
教学改革,改变医疗人才的“供给侧”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医疗服务能力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77岁,2018年上海户籍人口期望寿命达到83.63岁。新的时代,民众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优质的医疗服务就是重要的一项“需要”。
郭晓奎教授给学生上课。
内分泌系统教学团队正在集中备课。
社会需要更多的好医生,而医学教育,是医疗服务供给侧的重要基石。2005年,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强强合并,成立上海交大医学院。站在新的平台上,交大医学院遵循医学学科的特殊规律,围绕培养“卓越医学人才”的目标,开展全方位的教育教学改革。
上海交大医学院特聘教授、全球健康学院副院长郭晓奎,从教已经33年。当他还是一名大学生的上世纪80年代,高校的课堂几乎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而如今交大医学院的课堂则完全不同。郭晓奎介绍,2007年,医学院启动了"教育思想大讨论",针对临床专业的器官-系统整合课程做了设计,并于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开始试点器官系统课程改革,教材改革也随之开启。经过十年的实践,上海交大医学院器官-系统整合课程改革和教材改革都收获了明显的效果,新教材也成为国内众多医学院校学习的标杆。十年来,教材不断根据医学认识和医疗技术的更新而补充、修改,使之能够适应不断更新的医学实践。2019年,新版的器官-系统整合教材将陆续出版。
基于问题的学习即PBL课程,是教学改革中一个亮眼的典范。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一堂PBL课上,一般会安排一位基础医学教师与一位临床医学教师一起为十名学生上课。课堂上,学生们根据老师给出的材料自行开展学习,先是提出问题,然后以小组形式查阅资料、深入研究,站上讲台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同学、老师们一起开展讨论、答疑解惑。这种将被动学习彻底改变为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已经在上海交大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全面覆盖,上海交大医学院是国内PBL课程开展最早、覆盖最广泛的医学院校之一,近年来部分护理专业和公共卫生专业课程也已经开始采用PBL教学模式。
“大创”学生团队的工作,与真正的科学家团队几乎无异,学生们会在实验室讨论课题进展,一起攻克难关。参与“大创”的2012级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杨小茜说:“‘大创虽然需要花费不少时间,但反倒激发了大家的学习效率、使每个人的时间价值得以最大程度的体现。”杨小茜项目组不仅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中捧得二等奖,5名团队成员里有2人被录取为“直博生”、2人被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印证了“大创”与医学学习间相辅相成的良性互动。
新时代的医学生,必须要具备国际化的视野,掌握与世界同行交流的能力。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竟争力的高层次卓越医学创新人才,上海交大医学院不遗余力地支持本科生参加海(境)外交流,每年参加游学的本科生人数占当年度本科生招生人数的50%以上,这个数字可能远远高于其他医学院校。医学院每年拨出近250万元经费用于支持学生的海(境)外学习,每位学生可获得其参加项目总开支50%的资助;对品学兼优但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还特别设立了“远修无忧”助学金计划,给予额外补贴。
2014级临床医学八年制法文班学生王圣明今年夏天开启了他为期一年的法国学习时间。2006年,上海交大医学院与法国巴黎第五大学、里昂第一大学等法国医学院校开始合作举办医学生命科学专业master联合培养项目,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和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都可以申请,考核合格后就可以获得联合培养机会,完成学业后拿到法国医学院校的硕士学位。
初到法国,虽然就读的大学所在的格雷诺布尔市远远不如上海热闹,生活节奏也慢很多,但王圣明还是很快发现了这所大学不同于中国的教育理念。“我们这个阶段的学生必须要选一门商业管理课程,他们认为理工科学生一定要掌握商业管理和运营的知识。”在这一次长期海外学习之前,王圣明大二时到法国参加了一个月的语言学习,大五时参加过魁北克实验室为期七周的交流项目,还曾在里尔参加了一个月的医院实习。
范先群书记给新生上入学第一课《选择交医就选择了卓越》。
多种多样的实践机会、竞赛平台、海外交流和学习……上海交大医学院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国际视野提供了丰富的支持和广阔的舞台。
医生有灵魂,医学有温度
每年新生入学,上海交大医学院的新生要参加一项特别的仪式——授袍仪式。新生入学第一天,穿上白大褂,举起右手,郑重宣读“医学生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八个字从此成为医学生肩上的责任。从新生授袍仪式,到毕业典礼上的授帽仪式、医学誓言宣读仪式、人人期待的“强叔”毕业演讲,清明节对大体老师、实验动物的缅怀感恩仪式,贯穿医学教育始终的仪式,让学生感受到了作为医学生的特殊使命。
医学,关乎人类健康;医学生的人文情怀,关乎未来一名医生的医风医德。卓越的医学人才,不仅要有学识与技能,更要有时刻怀揣家国责任的精神境界。上海交大医学院在教改中,特别强调医学人文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医学生担当起应该担当的社会责任。
从2013年起,每年医学院新生的“开学第一课”都是从一出话剧开始的。话剧《清贫的牡丹》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的真实人生经历为原型,展现了王振义院士70多年从医生涯中坚守理想信念,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的感人精神。新生们不仅能在剧中看到王振义院士的故事,年已耄耋但精神矍铄的王院士还会作为最大“惊喜”出现在“开学第一课”上,与新生们面对面交流。
陈国强院长一年一度的“毕业致辞”总是金句频出、备受期待。
這一出“开学大戏”,拉开了医学生们思政教育的序幕,为他们的医学生涯涂上理想与信念的底色。
在国家“健康中国”战略规划指导下,2017年,上海交大医学院在原有的《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基础上,经过整合开设了《健康中国》课程思政,由国内顶尖医学教育学家、医学科学家、公共政策学者、医学卫生政策法规专家和临床一线医生组成课程教学团队,涵盖政治、经济、医疗、政策、医改、法治等领域。医学院党委书记范先群、院长陈国强也作为主讲,通过分享个人的成长经历、经验感悟,给学生剖析“健康中国”的目标与意义。教师在课上引领学生对医学及医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哲学伦理、法律道德、医患关系等问题进行思考,让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多维度来了解医学学科;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健康中国”战略相结合,激发学生投身医药卫生事业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医学院将思政课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无论是形式多样、易于接受的思政课程,还是将人文精神融入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强调的都是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他们精神境界的不断提升。
通常,研究生阶段的学生才会有导师,但上海交大医学院的学生们,本科阶段就有了自己的“理想导师”——“班导师”。2010年起,上海交大医学院率先实施“本科生班导师”制度,医学院院长陈国强带头师范,担任了首位本科生班级的“班导师”。“班导师”制度聘请学校医教研管等岗位带头人担任本科医学生班导师,与辅导员形成“双师联动”,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共同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近十年过去,班导师的队伍不断壮大,众多专业上非常优秀的“80后”海归人才加入班导师行列。
狄文教授带着学生们查房。他认为,人文导师最大的作用就是“为人师表”,在每一次教学、每一次与学生的交流中,将人文理念传递给学生。
医学生还有大量的时间在附属医院接受临床培训,为此,“班导师”制度在各个附属医院有了新的延伸。狄文教授就是仁济临床医学院的一名人文导师,他认为,人文导师最大的作用就是“为人师表”,在每一次教学、每一次与学生的交流中,将人文理念传递给学生。“医学人文的培养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手术台上,对器官的取舍;门诊时,对行动不便患者的搀扶;查房时,呼唤患者的名字,而非冰冷的XX床等等。医学人文的教育不需要轰轰烈烈,更不能生硬说教,一定是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
2017年7月10日召开的“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陈国强院士受邀作为全国唯一的综合性大学医学院(部)代表,在会上以《遵循规律,创新发展,深化综合性大学医学院发展模式》为题作交流发言。遵循规律而又突破陈规,保持特色而又不断创新,一所优质医学高校的“密码”,就在不断的自我突破之中。
而对于医学生的成长,陈国强进一步解读这份“密码”为十六个字——眼中有光、胸中有志、腹中有才、心中有爱,细化开来说,就是医学学科“不尽完美”,但医学人要“追求完美”,既要有赤子之心,又要在慎独、慎思、慎辨、慎微中把握历史和时代的发展方向,在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中成就自己的有灵魂的卓越,为人类健康福祉奉献自己的学识与才华。这是一种最高的教育理想,上海交大医学院一直在朝着这样的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