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备竞赛与太平洋战争的起源

2019-10-28徐传博

历史教学·高校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军备竞赛

徐传博

关键词 军备竞赛,“北进”,“南进”,太平洋战争

中图分类号 K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9)20-0044-08

一、绪论

关于太平洋战争的起源,有两个关键问题。其一,日本放弃“北进”转向“南进”的原因;其二,日本对发动对美战争的胜算考量。近年来,伴随“历史修正主义”逆流的泛起,有论辞认为,是美国的“经济封锁”致使日本陷于资源危机而不得不转向“南进”;同时又是美国的“石油禁运”迫使日本在毫无胜算之下被迫对美开战。①

马克思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日本之所以决意“南进”和对美开战,军备对比是其考虑的重点因素之一。对美海军军备优势和对苏陆军军备劣势使日本看到,“北进”已无法实现,遂转向“南进”;而后美国海军的急速发展又使日本明白,其正日趋丧失相对美国的海军优势,遂抓住最有利时机发动对美战争。

二、对美军备优势奠定“南进”实力基础

作為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日本一贯力求通过对外扩张手段夺取殖民地和殖民权益。而为保证扩张战争的胜利,自明治初期开始,日本即全力发展军事工业,扩充军备力量。其中,海军军备备受重视,海军造舰活动因此不断扩大。

与此同时,日本也不断加大对外扩张的步伐。一战期间,日本借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之际,积极扩大其在东亚的势力范围,这引起了美国的强烈不满,日美遂与其在东亚地区渐呈对抗态势。1921年华盛顿会议期间,日美围绕彼此海军主力舰吨位比例问题争夺甚为激烈。②日本认为,日美海军主力舰吨位比例应为7:10,而美国则要求为6:10。日美双方就此一问题僵持不下,会议几度陷于停顿。

此前,根据日本海军研究显示,海战胜负的结果取决于双方舰队吨位实力的对比。一方为取得胜利,必须具有相较于另一方50%以上的吨位优势,这被称为“决胜比例”。如果日美海军吨位比为6:10,美国海军就拥有相较日本66%的优势,这高于50%的“决胜比例”,则美国的胜算极大。而反过来,如果日美海军吨位比为7:10,美国海军就只有相较日本43%的优势,低于50%,则美国的胜算就较小。③据此,海军中将加藤宽治认为,6:10比例是“必败比率”,接受这一比例将削弱日本的海军实力。①因此,坚持对美7:10比例对日本至关重要,这关乎其国防安全。但日海军大臣加藤友三郎则表示,日本国力有限,并不具备与美国展开长期军备竞赛的实力,因此应接受6:10比例,以此稳定日美关系。在加藤友三郎的推动下,日本最终接受6:10比例。而在1930年伦敦海军裁军会议期间,维护裁军条约的滨口雄幸内阁又与美国达成协议,确定日美海军辅助舰吨位的比例也为6:10。②

此后,围绕海军舰艇吨位对比问题,日本海军内部出现“条约派”和“舰队派”之间的对立。“条约派”主张对美协调,维持海军裁军条约;而“舰队派”则力主废除裁军条约,扩大海军军备。在“舰队派”看来,日本经济薄弱、军备生产力有限,一旦对美开战,日本的造舰能力和速度无法与美国匹敌,因此日本在和平时期应维持一支强大的常备海军力量,以期在战争爆发之初集中兵力,迅速与美国海军展开决战。“舰队派”认为,日美围绕多项问题的矛盾无法调和,未来日美两国之间将不可避免地爆发战争。因此,日本必须强化海军军备建设,维持强大海军实力,进而为未来与美国展开海军决战作准备。

实际上,“舰队派”与“条约派”意见之争的背后,是两派围绕海军最高控制权的争夺。“舰队派”多为军令部人员,而“条约派”则以海军省人员为主。根据旧有军队条例,海军省高于军令部,军令部接受海军省的领导。对此,军令部人员长期不满,意欲扩充权力,而海军裁军问题则提供了实现其野心的绝好机会。裁军条约是在以海军省为主的“条约派”推动下签订的,这使军令部有了攻击海军省的“大义名分”。军令部人员宣扬裁军条约对日本国家安全的危害,将裁军条约斥为“卖国”条约。这得到了具有狂热民族主义倾向的民众的支持,“舰队派”的海军省因此备受舆论压力。1933年,军令部遂向海军省施加压力,迫使其同意修改条例,大幅扩充军令部职权。由此,军令部取代海军省掌握了海军的最高权力。1933至1934年间,“舰队派”推动实施了“大角人事”事件,大幅清洗军中“条约派”人员,更加巩固了“舰队派”对海军的支配地位。③

同时,1930年伦敦海军裁军会议后,“舰队派”还炮制所谓“统帅权干犯”问题。根据明治宪法,天皇统帅陆海军,规定陆海军编制和常备兵额,而这要以陆军参谋本部和海军军令部的“辅弼”为前提。因此在军令部看来,包括海军编制权在内的“统帅权”实际应由军令部所有。但滨口内阁却未经军令部同意,擅自签订海军裁军条约,这是对“统帅权”的“干犯”。此论一出,社会舆论为之哗然,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再次爆发,对滨口内阁进行谴责的声音不断。1931年滨口首相遇刺,而政界内的“条约派”领袖也大多在1932年的“五一五”事变和1936年的“二二六”事变中丧命。由此,“条约派”一蹶不振,而“舰队派”则空前壮大。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政党内阁遭遇颠覆,军部崛起,进而据有了日本国家政治的支配地位。此后,日本逐步确立起军部的法西斯专政。

实际上,“舰队派”的言辞实属炒作。当时,美国实行财政紧缩,大幅压缩海军预算,使其造舰进度缓慢。直到“九一八”事变前,美国海军一直未能达到条约规定的吨位水平。④但“九一八”事变后,美国预感到日本的军事威胁,遂开始强化海军的军备建设。1934年3月,美国通过“第一次文森法案”,力图将海军吨位扩充至条约规定的水平。⑤这使“舰队派”倍感焦虑。如不立即废除裁军条约,加速造舰工作,则日本将完全陷于对美海军的劣势。在“舰队派”推动下,1934年12月和1936年1月,日本先后废除《华盛顿海军协定》并退出“伦敦海军裁军会议”。另外需要指出的是,1931年和1934年,日本先后通过旨在扩充海军军备的“第一次补充计划”和“第二次补充计划”。

这种疯狂的造舰活动使日本海军实力急剧膨胀。到1936年末,日本海軍总吨位已扩充至美国的68%,而其中新锐舰艇吨位则达到美国的81%。⑥这为日本实施“南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对苏军备劣势推动“南进”全面实施

在取得对美海军军备竞赛优势的同时,日本却陷入与苏联陆军军备竞赛的劣势。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日本遭受巨大打击,经济发展陷于低迷。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日本的财政收入和军费支出,进而制约了军备实力的增长,尤其是陆军军备实力的发展。

而同一时期的苏联则迅速崛起。1928年后,苏联实施“一五计划”,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由于经济自成体系,苏联未受严重影响。到“二五计划”完成后,苏联工业产量已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这为苏军军备实力的扩充提供了物质基础。而1931年日本挑起“九一八”事变后,苏联倍感日本扩张的威胁,遂不断扩充远东苏军的军备力量。此前,远东苏军只有6个师,而自1932年后,远东苏军兵力持续增强。这使日本逐渐陷于对苏陆军兵力的劣势,而在坦克、飞机等新式武器上,日军的劣势更为明显。此外,苏联还在滨海省空军基地部署了可对东京实施攻击的远程轰炸机群。①日本驻苏武官在向国内的报告中疾呼,照此发展,日军很快将会被落下很远。②而自1932年后,“满”苏边境上日苏军队的局部冲突规模逐渐扩大,冲突次数急剧上升。③双方态势已是剑拔弩张(见表1)。

表1:远东苏军与日军实力对比

长期以来,日本陆军认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与日本天皇制“水火不容”,同时,苏联也在在华权益问题上与日本存在矛盾。因此,日本陆军一直视苏联为重大威胁,鼓吹“北进”进攻苏联。而现在日本对苏军备的劣势局面,更使陆军如感芒刺。关东军将领石原莞尔表示,远东苏军实力的增强使“满洲国在陆上几乎完全被苏联包围”,“满洲国的防卫正在陷于危机”。④为挽回劣势,石原于1935年主持制定“满洲国事业发展十年计划”,希望利用“满洲”资源,发展工业生产,进而强化对苏军备力量。然而,1937年后,日军逐渐陷入全面侵华战争泥潭,军费负担大幅加重,无力从事军备建设,石原计划遂遭夭折。日军的对苏军备劣势已成定局。1938年7—8月间,日军在张鼓峰地区与远东苏军爆发冲突。在交战中,苏军凭借飞机、坦克和火炮等重型武器方面的优势迅速击败日军,显示出超强战斗力。这使日本陆军遭受重大打击。

因此,1938年下半年后,日本陆军开始与德国接洽,意图与德结盟共抗苏联。陆军希望借此牵制苏联,减轻其对日本的“威胁”。不过,这遭到外务省和海军的反对。外相有田八郎与海相米内光政表示,对德结盟将恶化日本同美英等国的关系,日本可能被卷入德美冲突之中。一时间,两派意见僵持不下。陆相坂垣征四郎扬言,如果内阁不同意结盟计划,他就辞职,迫使内阁倒台。⑤陆军此时已打定主意,推翻平沼内阁,进而由陆军人员组阁。⑥陆军还策划对首相、财阀以及天皇近臣实施暗杀。甚至有人风传,天皇也在被暗杀之列,这迫使米内光政决定,一旦有事,即将天皇转移至海军军舰上。①面对陆军的咄咄逼人气势,外务省、海军均又气又怕,天皇也极为不满。②但陆军毕竟势力强大,在斗争中渐处上锋,平沼首相无计可施。一时间,“二二六”兵变似将重演,平沼内阁陷于风雨飘摇之中。

与此同时,日本陆军还轻率与苏军发动冲突,酿成诺门坎战役。而由于重型武器的不足,日本陆军遭受到较张鼓峰战役更大的惨败。1939年5至8月间,参战的关东军第23师团付出了伤亡1.1万余人、伤亡率超过70%的巨大代价。8月23日,德国突然与苏联订立《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对精疲力尽的日本陆军而言,这犹如“晴天霹雳”,嚣张气焰大受打击,而陆军的反对派也借此发难。在天皇和海军的推动下,包括陆相板垣在内的陆军高层人员均遭到撤换,陆军势力的强势局面被终结,而陆军的对德结盟计划也随之流产。

到1939年末,日本陆军深陷对华战争泥潭,无力强化对苏军备,而德国又“变节”与苏和解,日本遂陷入空前的危机局面。这使日本陆军的对外扩张战略发生重大转变。陆军明白,日军对苏的军备劣势已无力挽回,“北进”政策基本丧失实施可能性,因此应对苏联采取守势为主。此后,日本陆军对采取“北进”的态度愈发消极。“北进”政策由此丧失了在日本国家战略层面上与海军“南进”政策的并驾齐驱地位,愈发沦为“南进”政策的补充。更重要的是,此前叫嚣“北进”的陆军一直对“南进”多方掣肘,而此次转变后,陆军逐渐与海军一道,共同推进“南进”政策的实施。

时隔不久,欧洲形势突变。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0年4月后,德军以“闪电战”横扫西欧。荷兰、法国相继沦陷,英国也岌岌可危,而荷、法、英在南洋的殖民地也陷入群龙无首之势。这在日本看来简直是“天佑”,③南洋地区业已“半壁无主”,只要稍加武力,即可唾手而得。这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的“南进”风势。7月27日,陆海军合议通过《伴随世界形势推移的时局处理要纲》,其中规定:“利用形势变化,捕捉良机,努力推进南方政策的施行。”④9月,日军即武力“南进”,强占法属印度支那北部。

四、对美军备渐趋劣势加速对美开战近年来,日美两国的“历史修正主义”学者肆

日本的扩张迅即遭到美国回击,美国开始禁止向日本出口航空汽油和废铁。当时,日本的主要资源大多需从美国进口,因此美国的经济制裁确使军部一时感到不安。但军部的“南进”扩张政策已定,仅此制裁一项无法促其改变。更重要的是,在军部看来,南洋蕴含丰富资源,一旦日本“南进”拿下南洋,即可将南洋资源掠为己有,从而实现资源的“自给自足”,便无需依赖美国的资源供给。可见,美国的制裁并未对日本产生重大影响。

此时的日本确已抱定一心“南进”、对美一战的决心。在军部看来,一方面,德军不日即可登陆英国,称霸欧洲,⑤“美英制霸”局面即将崩溃,日本可趁此机会将南洋“收入囊中”;另一方面,美国海军军备的迅猛发展也使军部感到,日本正在丧失既有的对美海军军备优势,因此必须趁自己实力尚存之时,将美国“一网打尽”。

前文谈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后,日本废除《日美裁军条约》,退出“伦敦裁军会议”,日美海军竞赛随即拉开帷幕。在这期间,日本曾一度取得军备竞赛的优势,但随着美国海军造舰活动的不断扩大,日本的造舰速度遂逐渐趋于劣势。尤其是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美国朝野深感日本扩张的威胁,遂开始加速进行海军军备建设。

1938年后,美国相继通过“第二次文森法案”“第三次文森法案”和“斯塔克法案”,其造舰速度日益加快,造舰规模也日趋扩大。美国上述计划的造舰总数是日本同一时期实施的“第三次补充计划”“第四次补充计划”合计的四倍,而新造飞机总数也是其四倍。⑥作为对抗,日本海军曾计划实施“第五次军备扩充计划”,但终因国力的限制而被迫放弃。⑦事态已很明朗,长此下去,日本海军相对美国的实力对比的劣势将逐步拉大(见表2)。

表2:日美海军军备扩充对比

不过,在日本军部看来,相对美国海军而言,日本海军仍具有暂时优势(见表3)。与日本海军专据西太平洋相比,美国海军则是“两洋防卫”。同时,美国海军又必须负担协助英国抗击德国入侵的任务,无法集中所有舰队对付日本。事实上,当时在太平洋上,日本海军已据有相对美国及其盟国的压倒性优势。到开战前夕,日本海军实力超过美英荷三国部署在太平洋的海军力量的总和。②而日军在航母数量和航空兵质量上的优势则更为明显。当时,日美航母数量之比为10:9,日军实力强于美军。而日军飞行员的平均飞行时间已达800小时,其中有10%的人经历对华战争,实战经验丰富,强于“初出茅庐”的美军飞行员。③另据日本海军研究,美海军能够投入对日作战的战机不到2600架,而日本海军战機则为3300架,在战争初期,日军势必在空战中居于优势。④实际上,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正是据此认为,日本可凭借现有航母战机优势,突袭珍珠港,一举全歼美太平洋舰队。在取得初期胜利后,日本即可转入防御,建设长期稳固的国防圈,最终迫使美国与其和谈,接受其扩张的既成事实。这一计划受到军部的赞赏,从而提升了军部对美开战的信心。⑤

表3:美国和日本在太平洋上海军力量对比

这样,军部高层在对其长期实力地位愈发担心的同时,对其当下具有的暂时军备优势却仍具信心。他们认为,美国的造舰速度正在加快,现在动手,胜算最大,拖延下去,则愈发对日本不利。

事实上,1940年9月14日,军令部次长近藤信竹即在大本营政府联络会上谈到,对美开战准备工作将于1941年4月完成,届时立即对美开战,即可有望取得战争胜利。否则,一旦美国得以喘息,日本海军相对美国的吨位差距将日益扩大,因此,现在开战最为有利。⑦1941年4月,军令部情报部长前田稔少将与渡名喜守定中佐在视察南方战线后均表示,当前日美海军军力对比对日本最有利,如果战争推迟四五年爆发,则日美海军军力对比将变为1:7或1:8。⑧这标志着日本进一步扩大对外战争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因素已经成熟。靠引发危机的战争边缘政策已然不能实现自身的霸权目标,于此,军部遂谋划对美一战。

在军部看来,当前应首先夺占法属印度支那南部,以此作为“南进”的据点,进而为对美作战作准备。军部认为,占领南部印支将便于日后对新加坡实施空袭,同时也可为攻击菲律宾以及其他战略要地作准备。⑨值得注意的是,在强占南部印支之前,军部高层既已预料到,此举将导致美英对日本实施全面禁运,尤其是石油禁运。海军军务局第二课长石川信吾表示:“(我们)预想到了全面禁运。”而军令部情报部长前田稔也谈道:“(我们)考虑到(美国)可能会禁油。”⑩但“南进”行动本来就是为对美战争作准备,因此军部对石油禁运并不恐惧。大本营甚至决定,如果美国对日实施全面禁运,则日本就应立即对美开战。①

但直到1941年6月,军部一直未敢公开提出“南进”主张,因为此时苏联的“威胁”依然存在。在军部看来,一旦抽兵南下,则势必极大削弱本就处于对苏劣势的陆军力量,苏联有可能趁机进攻日本。可见,对苏军备的劣势始终是套在日本头上的“紧箍咒”,制约了日本“南进”扩张的实施。但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德苏战争爆发。在军部看来,日本的“后顾之忧”已然解除,因此可以放手一搏,实施“南进”。于此,军部遂正式提出“南进”要求。

但日本外务省却予以反对。外相松冈洋右提出,应趁德苏开战之机配合德国“北进”进攻苏联。他认为,德军必将击败苏军,苏联不久即可崩溃。即使不这样,远东苏军也必定西调,驰援欧战,这将使日军取得相对远东苏军的军力优势。日本可趁机实施“北进”,一举消灭苏联的“威胁”。对此,首相近卫文麿迟疑不决,不置可否。松冈便与军部之间意见对立,双方僵持不下。

实际上,隐藏在两者之间意见之争背后的是权力之争。此前,因与苏联成功订立《日苏中立条约》,松冈威望“如日中天”。于此,他趁机揽权,大有夺取内阁支配权,甚至自行组阁之势。内阁书记官长富田健治谈道:“松冈今非昔比,他已成了希特勒。”②而木户幸一也写到,松冈曾放言,如果天皇命其组阁,他将毫不推辞。③同时,松冈还排挤军部,意欲独占国家政治的支配权。他狂言道:“穿军装的人不懂外交,因此,不要多管闲事,安守军人本分管好作战就行。”④在联络会议上,他还公开斥责陆相东条英机道:“在外交斗争上,你们都用不着说话。”⑤松冈愈演愈烈的跋扈行径备受众怒,连天皇裕仁也对其不满。⑥

可以说,此时的日本恰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围绕是“南进”还是“北进”的问题,日本高层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双方都在观望德苏战场的情势与远东苏军的动向,希望可以从中捕捉事件的转机。7月中旬后,德苏战场局势日趋明朗。德军虽进展迅速,但苏联国家政权依然稳固,远东苏军也未实施西调。参谋本部《大本营机密日志》7月22日条写道:“远东苏军也基本未动。所谓对苏开战良机何时到来,尚不可知。”⑦

于此,“北进”计划已然无望,但松冈仍固守己见。这使军部、首相以及天皇对他的不满彻底迸发。于是,近卫在与军部、天皇协商后达成一致,决定“换马”。7月16日,近卫宣布内阁总辞职,而后天皇则戏剧性地再次任命近卫组成第三次内阁,其中外相职务则由海军大将丰田贞次郎担任。至此,一度复燃的“北进”计划最终破产。7月28日,日本悍然强占南部印支。这迅速遭到美国的回击。8月,美国宣布对日实行全面石油禁运。于此,日美两国彻底“摊牌”,日美战争遂进入倒计时。

日本高层立即就此紧急磋商,讨论下一步行动方案。在讨论过程中,日美海军实力对比的推演是日本高层始终关注的重点问题。如前所述,日本高层早已下定决心,对美一战。而问题只是在于应何时对美国开战。在军部看来,日本海军实力将在1941年达到顶峰,而此后将愈趋衰退,因此必须在1941年对美国开战。如果继续拖延下去,待美国造舰计划大幅实施后,日美差距将迅速拉大,日本将再无对美叫板之力(见下页表4、5)。

表4:预计日本海军相对美国的吨位比例

表5:预计日美海军飞机对比

军令部长永野修身表示,美国海军的60%部署在太平洋,40%在大西洋,即使美国调动大西洋舰隊驰援太平洋,也需花费相当长时间,因此海军有信心能在一次决战中摧毁美国舰队。而如果等到1942年下半年后,日本就无能为力了,此后情势还将持续恶化。⑧他谈道:“日本……正在走向瘦弱,与此相反,敌方却逐渐强大起来……如果现在就打,确信还有胜利的机会,但我担心这种机会会随时间而消失。”①山本五十六也表示,“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就必须在美国尚未动员其巨大的潜力时就击败他们”。②此外,美军驻菲兵力的增强也是海军的关注重点之一。军令部次长近藤信竹认为,当前驻菲美军空军兵力大约为日本的1/3,日本必须在美军增兵至日本的1/2之前发动进攻。否则,就难以应付了。③

可见,日本海军实力渐趋劣势使日本高层颇感对美战争的紧迫性。在他们看来,时间并不站在日本一方,必须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迅速对美开战。

不过,首相近卫文麿仍希望通过谈判解决日美冲突。但军部已然急不可耐,在军部的威逼下,近卫被迫于10月宣布辞职,由陆相东条英机接替其组阁。11月5日,御前会议通过《帝国国策遂行要领》,将对美开战的期限定为12月1日。⑥这样,日本通过了对美开战的最终决议。11月26日,美国向日本提交《赫尔备忘录》,要求日本从包括“满洲”在内的中国和印度支那地区全面撤军。美国的强硬主张使日本高层异常兴奋。以田中新一为代表的日本高层表示,这对日本来说不异于“天佑”。借此,国民舆论将迅速转向支持对美开战。⑦12月8日,日本悍然偷袭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

五、结论

近年来,日美两国的“历史修正主义”学者肆意篡改历史,刻意美化日本的侵略罪行。他们宣扬,美国有意设计阴谋,强行实施制裁禁运,致使日本陷于资源紧张、石油断绝的“窘境”,遂被迫“奋起自卫”,对美开战。在这种论述下,日本蓄意发动的扩张战争似乎具有了些许悲情色彩。这完全是颠倒事实。

如前所述,日本转而“南进”并非为经济制裁所使,而日本对美开战也并非为石油禁运所迫。日本放弃“北进”转而“南进”是鉴于对美海军军备优势和对苏陆军军备劣势的客观情况。从时间上看,日本实质放弃“北进”转而“南进”是在诺门坎惨败的1939年,而美国正式对日本实施经济制裁则始自1940年实施的航空汽油、废铁禁运,两者时间上不能构成因果关系。日本强占南部印支前也预想到美国的石油禁运,但日本对此并不恐惧,因为此时日本已然决意对美一战,强占南部印支只是对美开战的“前奏”。而日本决定对美开战是基于对日本处于的对美长期军备劣势和短期军备优势的现实判断。可以说,日本转向“南进”和对美开战并非美国制裁禁运的结果,而是日本自主谋划的产物。

而美国则始终力图避免日美战争的立即爆发。美国很清楚,日本拥有对美国的军备优势,如果战争于1941年爆发,则对美国极为不利。当时,美英两国的战争准备工作尚未完成,军备建设不足。同时,美英又将德国视为首要敌人,遂计划将大部分现有军力分配用于对德作战,这便使对日作战的兵力严重匮乏。必须经过一年半到两年时间,美国方可具备与德国、日本同时作战所需的兵力。因此,美国高层不愿立即与日本爆发战争。陆军部长史汀生认为,应“敦促总统和国务院至少要玩弄六个月的外交谈判……到了1942年4月,菲律宾的军事集结将告结束,加上英国答应派出的战舰,英美将第一次拥有足够的军事力量来‘阻止日本南下并确保新加坡的安全”。⑧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也表示,目前是同日本发生摩擦的“最为不利的时刻”。⑨而海军则更力主谨慎行事。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指出,美国海军仅有3艘航母,日本则有10艘。而在其他类型舰艇上,美国也均处于劣势。①总统罗斯福与国务卿赫尔也均表示,应寻求一个“能给我们赢得更多时间”的方案。罗斯福还在11月7日致丘吉尔的电报中谈到,“他在争取时间,以便‘继续努力加强我们在菲律宾群岛的防务……这将加剧日本的隐隐约约的踌躇”。②

由此可見,日本成功地将战争选择在对自己最有利、胜算最大的时期,实质操控了日美战争爆发的时间。而日美开战后的一系列战争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日本在开战之初赢得“盆满钵平”,而美国海军则“一败涂地”,日本几乎实现了其战前的侵略目标。虽然中途岛、瓜岛战役后不断遭遇挫折和失败,但日本仍“单枪匹马”与美国作战长达四年之久!可以说,太平洋战争归根结底是一场由日本有预谋地精心策划,并且尽其所能地力争在最佳条件和最佳时机下付诸实施的扩张战争。

反观美国,其对日政策却始终存在重大失误。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中期,美国忽视自己实际的军备建设,以致日本海军军备急速膨胀。而待30年代中期美国开始强化军备建设后,日本却已然据有了对美海军军备的优势,这为日本的“南进”提供了实力基础。而与此相比,苏联则通过扩充军备,取得了对日陆军军备的优势,从而迫使日本最终放弃“北进”,甚至还牵制其“南进”扩张达一年之久。而在日本实施“南进”后,美国方才转而采取制裁禁运措施,幻想以此遏制日本的扩张,但这无济于事。事实证明,“缺少军事力量这根‘大棒来充当外交姿态的后盾,是导致珍珠港事件的一个因素”。③

从大的方面来看,日本帝国主义虽表面强大,但其经济基础却极为脆弱,不过是“军事上的巨人、经济上的侏儒”。实际上,日本并无与美苏展开军备竞赛的经济实力,这是日本的“死穴”!可以说,巨大的扩张野心与贫弱的国家实力始终是日本扩张面临的终极矛盾。但日本却始终做着“蛇吞象”的迷梦,不断谋求确立其在东亚乃至世界的霸权地位。为此,日本一贯实行“竭泽而渔”的军备扩张政策,这终使日本走向了对美开战的道路,从而为其自身的最终覆灭埋下了伏笔。可以说,太平洋战争“原本就是一场与日本贫困国地位不相符的大战争”,④这是日本帝国主义自酿的一杯苦酒。

【责任编辑:王向阳】

Arms Race and the Origin of the Pacific War

Abstract: Since the Meiji era, Japan has been keen to expand its military strength and launch its external expansion. In the 1920s and 1930s, Japan had an arms race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During this period, Japan was superior to the US Navys military and inferior to the Soviet Armys armaments. This forced Japan to adopt the “Southward Advance” strategy with US rather than the “Northward Advance” one with the Soviet Union. When it comes to the late 1930s, however, Japan gradually became inferior to the US naval arms race, which obliged Japan to launch a Pacific War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rms race to reveal the origin of the Pacific War.

Key Words: Arms Race, “Northward Advance”, “Southward Advance”, The Pacific War

猜你喜欢

军备竞赛
人工智能“军备竞赛”的真正危险是什么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自然界“军备竞赛”中的材料科学*
拒绝学校“军备竞赛”的大人们
无人仓的“军备竞赛”
保护隐私之“军备竞赛”:“声音指纹”识别技术
一类非线性军备竞赛博弈的动力学研究
军备竞赛” BAT并购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