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健康教育视频在经皮肾镜取石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2019-10-28李金蓉潘洁妙梁美玲蒙慧仙蒙有轩
李金蓉,潘洁妙,梁美玲,蒙慧仙,蒙有轩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1)
经皮肾镜取石术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PCNL)是公认和有效的肾结石治疗手段。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是促进患者疾病康复、改善患者行为方式的重要护理措施[1]。然而,以口头宣读和发放图文宣教材料为主的传统健康教育方式,由于形式呆板、耗时多、同质性得不到保证等原因,往往宣教效果不理想。有报道显示,患者对于传统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的优良率为54.1%~78.4%[2]。与此同时,一些多媒体的健康教育形式也因存在不同程度的弊端,在临床推广中受到一定限制。如集中观看健康教育视频的宣教时机贴合度欠佳,基于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的健康宣教又需要患者配备及会使用智能手机及相关智能软件等。为了提高临床护理健康教育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我科设计制作了PCNL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微课视频,并结合床旁触控媒体终端进行宣教,已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8年3—11月收治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拟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93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首次因泌尿系结石住院,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完成入院-检查-手术-出院的住院周期;年龄18~70岁,沟通顺畅,能自主表达;视力良好;无精神疾病。排除标准:住院期间行2次及以上手术者;由其他科室转入或住院期间转入其他科室者;住院期间发生严重并发症者。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组,以2018年3—7月入院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2018年9—11月入院的43例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学历及术前结石大小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由护士向患者发放自行编制的健康教育手册,并进行一对一宣教。健康教育时机:入院后2 h完成入院宣教,术前1 d完成术前宣教,术后当天完成术后宣教,术后第1天完成引流管宣教,术后首次下床当天完成尿路结石知识宣教,术后拔除肾造瘘管当天完成出院宣教。每次宣教后半小时内进行效果评价,对于未完全掌握者,再次针对未掌握的部分进行宣教,直至患者完全掌握。
1.2.2 观察组 采取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和观看健康教育视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宣教。宣教时机与对照组相同。健康教育视频的制作与使用过程如下。
1.2.2.1 视频制作 ①编制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表,并围绕其中的健康知识、健康信念和健康行为等评价维度制作多媒体课件。由课题组10名成员(主任医师2名,计算机工程师1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和护士3名)组成视频制作与实施团队。团队将术前注意事项、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引流管注意事项、尿路结石知识、出院注意事项等内容制作成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并将每个课件录制成视频,同时将相关内容印刷成册供临床使用。②临床试用。病房每张病床旁安装有触控媒体,将视频导入床边触控媒体后,先在20例住院患者中进行试用。由课题组护士做大致讲解后指导患者观看视频,半小时内由另一名课题组护士评估患者对相关宣教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通过提问了解患者对视频的理解程度和建议。试用阶段患者对于相关宣教知识的平均掌握率为83.2%。③视频改进。制作团队在分析试用结果及对收集到的患者建议进行讨论的基础上对视频做出改进。在视频片头增加了需患者掌握的重点纲要罗列,并在视频结束前运用提问和回答的动画方式巩固知识。经过更新,最终形成5个视频,时长5~15 min。将改进后的微课视频导入患者床边触控媒体覆盖原有视频。
1.2.2.2 临床应用 所录制视频于2018年9月正式投入临床应用。在规定的时间节点进行健康教育,由课题组护士用统一的指导语介绍指导观察者患者观看宣教视频。如“xx您好,明天您就要手术了,为了顺利进行手术,请您认真观看视频,按照视频要求完成术前准备。”“xx您好,手术完成了,您现在会有些不舒服,请您认真观看视频帮助您掌握术后注意事项、缓解不适。”“xx您好,今天是手术后第1天,您的精神好多了,现在请您认真观看视频了解您身上引流管的注意事项。”“xx您好,您今天下床了,身体好了很多,现在请您认真观看视频了解尿路结石的治疗和预防。”“xx您好,您今天拔管了,可以准备出院了,现在请您认真观看视频了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患者观看视频后半小时内由课题组另一名护士用评价表评估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未掌握的患者可重复观看视频,直到掌握。同时,护士应使用统一的指导语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如“xx您好,刚才有些内容您没注意到,我们再重新看一遍。”切不可流露出埋怨、嫌弃等语气。
1.2.2.3 质量控制 责任护士使用健康教育记录及评价表,在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对其提问,以了解其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并根据患者回答情况在评价栏上注明掌握等级,详细记录宣教频次、宣教耗时、每次宣教后患者的掌握程度等。课题组组长检查每例患者的执行情况,对不能完成的项目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1.2.3 观察指标
1.2.3.1 健康教育效果 在参照腹部手术患者健康教育评价指标项目表[3]和杏玲芝等[4]编制的“经皮肾穿刺手术患者健康教育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形成“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表”。评价表主要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健康知识、健康信念和健康行为4个方面。其中,健康信念8项和健康行为11项延用原表;调整后的健康知识共27项,包括疾病知识6项、术前准备知识3项、术后康复知识7项、术后引流管知识6项以及出院后知识5项。各条目选项均采用4级评分。健康知识维度由课题组护士根据第1次宣教评价结果计分,各条目按不明确、不够明确、比较明确和明确4个等级分别计1~4分,满分108分。其中,“明确”为能全部叙述、描述或演示;“比较明确”为大部分能叙述、描述或演示;“不够明确”为少部分能叙述、描述或演示;“不明确”为全部不能叙述、描述或演示。健康信念与健康行为维度由2名护理过该患者的护士在患者出院时评价,各条目按不积极、不够积极、比较积极和积极分别计1~4分,2个维度满分分别为32和44分。其中,“积极”为全部能主动参与或执行;“比较积极”为大部分能主动参与或执行;“不够积极”为少部分能主动参与或执行;“不积极”为全部不能主动参与或执行。得分越高说明健康教育效果越好。预试验显示,该评价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44,内容效度为0.878。
1.2.3.2 健康教育满意度 应用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该表为1998年10月在中华护理学会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联合举办的“健康世纪行”活动中指定使用的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情况和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的知晓情况2部分,共20个问题,每题5分,由患者自行填写,相关条目均通过打“√”或“×”完成,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满意度越高。在完成所有围手术期宣教后,由课题组成员负责数据采集,现场回收调查表。
1.2.3.3 其他 ①健康教育频次及护士宣教耗时。由实施宣教的护士在每次宣教后进行记录,耗时取每次宣教时间的平均值。由于宣教视频是在护士指导下患者自行观看,故视频观看时间不计入护士宣教耗时中。②患者术后住院天数。记录患者手术当天至出院当天的时长,精确到天。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及满意度得分比较 见表1。
2.2 两组健康教育实施情况及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健康教育实施情况及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表2 两组健康教育实施情况及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
表1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及满意度得分比较 (分
表1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及满意度得分比较 (分
?
3 讨论
3.1 床旁健康教育视频的优势 传统健康教育往往形式单一、内容呆板,不利于患者记忆;同时由于实施健康教育的护士能力与水平参差不齐,常导致健康教育效果不理想,教育对象往往不能正确或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且患者满意度低。同时,患者反复询问、验证,也增加了临床护士重复讲解的负担[5]。随着信息技术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多媒体健康教育视频逐渐应用到临床健康教育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6],尤其对于教育程度和阅读受限的群体 (如老年和儿童患者),优越性凸显。目前应用于临床健康教育的信息化方式有多媒体、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并在各类疾病的健康宣教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7-10]。但其中很多方法需要患者会使用智能手机和智能软件,使得临床推广受到一定限制。触控媒体是以平板电脑为载体,根据医院场景定制,针对患者需求提供一对一信息化服务的平台,无需患者使用手机硬件,宣教结束后患者还可根据自身需求随时反复观看,可操作性更强,也具有更好的健康教育效果。此次研究中采用的床旁健康教育视频由专业团队统一制作,并经临床应用不断完善,以确保其内容的科学性和同质性。宣教视频图文并茂、讲解清晰,便于患者理解掌握。床旁配置触控媒体又便于针对每个患者的住院进程安排宣教内容,在宣教时间上更能契合患者需求。
3.2 床旁健康教育视频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围手术期宣教中的效果
3.2.1 有助于提高临床健康教育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结果显示,应用床旁视频进行健康宣教后,患者的健康知识、健康信念和健康行为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这说明床旁健康教育视频解决了传统健康教育同质性差、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有效提升了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认知,有助于改善其健康行为、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同时,由结果可见,观察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02±1.91)d,短于对照组。这也提示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促进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使其更加配合治疗护理,进一步促进康复。研究过程中,患者大都能按健康教育要求配合医护人员开展术后早期活动,并配合做好引流管的护理,有效避免了管道牵拉、打折、意外脱出等不良事件。
3.2.2 有利于提升临床健康教育效果及满意度 结果显示,观察组护士宣教频次为(6.32±0.73)次,耗时(15.31±6.58)min,均少于对照组。这也说明床边健康教育视频可以节约护士宣教时间、提高临床健康教育效率,使护士能有更多时间开展宣教效果的评估等工作。此次研究中,大部分患者对护士宣教后评估表示赞赏,认为这是一种负责的表现。可见,采用触控媒体视频形式为PCNL围手术期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形式更便捷,内容更易于理解,与传统宣教方式相比,患者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更高、受益更大,因此满意度更高。
4 小结
本研究针对常规健康教育效果不理想、耗时多、同质性不高、硬件缺乏等临床难点,制作并应用宣教视频,利用床旁数控媒体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健康教育质量,提升了健康教育效率,对促进患者的疾病康复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