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生活的“旁观者”
2019-10-28梅子老师
梅子老师
考场试题
每个人都在从自己的角度看世界,对于陌生人或者熟悉的陌生人(那些经常见面却彼此不交流的人)的生活,我们是一个旁观者。但是,我们必须扮演好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做一个有心人,通过观察他人的生活引发自己对生活的深层次思考。请站在旁观者的视角,以擦肩而过的陌生人或者熟悉的陌生人为素材,写一篇习作,字数不少于500字。题目自拟。
一.构思引路
缺乏素材是同学们写作文时经常遇到的难题。很多人抱怨自己的作业太多,生活圈子太窄,遇到题目经常无从下手。实际上,这并不是问题的根源,我们缺的不是素材,而是一双善于观察、发现的眼睛。那些和我们擦肩而过的陌生人、地铁里和我们同乘一节车厢的匆匆过客,你注意过他们的表情、衣着吗?观察过他们携带的行李吗?倾听过他们和同伴的对话吗?我们有眼睛,却成了不会观察的人;我们有耳朵,却成了对一切置若罔闻的人,这才是造成写作素材缺乏的根本原因。
我们不能为了写而写,也许你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人,他或许衣衫褴褛,却旁若无人地在马路上纵情高歌。你对他印象深刻,于是记录下他的行为,但字里行间却毫无感悟,只如实记录了一个你看到的“疯子”,这就是为了写而写,是“无病呻吟”。生活中的素材能从你的笔下“走出”,一定是因为它能为你想表达的东西服务,你想表达的东西才是习作的灵魂。比如:你从这个“疯子”身上发现了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又或者你看到一个自由洒脱的灵魂,总之我们必须把自己的思想融入习作中。
二、点石成金
1. 学会“看”
我们生活的世界丰富多彩,我们应该注意观察哪些事物呢?大多数时候,人和事是交织在一起的。人是事的发动者,所以,看事也是看人。无论是在街头巷尾、公交地铁还是广场公园,我们要观察的是那些有特点的人,比如:街头卖花的小姑娘、广场上默默捡拾垃圾的人、高峰期的公交车或者地铁上主动维持秩序或者平息争吵的人、路边小店一对朴实的卖饼夫妻、公园里练轮滑不断摔倒又不断爬起来的孩子……总之,你观察的目标最好是一个个体,而不是一个群体,因为只有独特的个人才能激发你内心的情感。其实,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挖掘某个人身上与众不同的“点”。
2.学会“听”
听分为两种。一种是我们平时听到的有价值的事情,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也可能会成为作文;另一种是你亲耳听到的一些有挖掘价值的对话。语言比表情、动作更能直接表现人的内心。不同职业、不同文化水平、不同生活环境的人的语言风格也是不同的。学会倾听,才能让笔下的人物更加真实生动。
3.学会“想”
很多同学之所以从生活中挖掘不出素材,是因为想得太少,而不是看得太少。现在大家的物质生活大多都很优裕,寒暑假甚至黄金周都有机会跟着父母出游,这些都是增加阅历、拓宽视野的机会。但即使拥有这么多好机会,还是有很多同学出游回来之后脑子里空空如也,那是因为他们看而不想,看过即忘。一件事情,只有经过你的思考,才会成为作文素材。所以在看到一件事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挖掘一下、探讨一下、分析一下,你的思路就会更加清晰,眼界就会逐渐开阔,思维也就更有深度,文章自然越写越好。
三、实战演练
收废品的老奶奶
江苏省苏州市星洲小学六年级 潘静宜
我们小区楼下,有个收废品的老奶奶。她面色蜡黄,脸上布满了皱纹,穿的衣服也洗得看不出原色了,上面还打了好几个补丁。她总是领着小孙女,孙女十分怕生,总是紧紧地跟在奶奶身边。
不论什么天气,老奶奶都会在楼下等着卖废品的人。没有什么活儿干的时候,她就会哄着小孙女躺到车上打盹儿,自己坐在一旁用慈祥的目光看着她,给她盖些衣服。烈日炎炎的时候,她们就跑到树下,铺开一张报纸坐在地上。遇到大雨,老奶奶就会用一块麻布把整辆车罩起来,再在车后撑开一把大伞,祖孙俩躲进去避雨。渴了,她们就拿个空矿泉水瓶到小区的理发店里接点儿水。为了省钱,老奶奶常常不吃午饭,而小孙女呢,也只是啃一两个馒头便算打发了一顿饭。
有一次,妈妈叫老奶奶来收我们家阳台上的废品。收完后,她没有零钱,给了妈妈50元,妈妈多找给了她15元,让她们去买瓶水,中午再买些饭,可老奶奶拒绝了。她说:“谢谢你的好心。不过这钱我不能收,不能占别人便宜。”这让我十分意外,她为什么不要呢?有了这些钱不就可以买好吃的了吗?我觉得这位老奶奶有点儿傻。
有一次,我做完了作业,来到阳台看风景,忽然注意到楼下老奶奶正在和她的孙女玩“你拍一我拍一”的游戏。她们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别提有多开心了。我后来才想明白那天老奶奶不收妈妈钱的原因:也许她们的生活在外人眼中无比艰辛,但这并不影响她们安贫乐道,热爱、享受自己的生活。她们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着她们幸福的小日子。正是这种用自己的双手谋生而不接受施舍的生活才让她们在精神上更自由、更快乐吧,愿你们永远快乐、健康!望着楼下笑语连连的祖孙俩,我默默祝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