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阳山镇山嘴头村更新设计策略研究1
2019-10-26史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文/史明(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
引言
党的十九大所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方针,是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总体要求。同时,明确要求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树立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的理念,在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方面,因地制宜地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方案。可见,在乡村振兴中村域规划与村庄规划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包括浙江省在内的长三角地区是新农村建设的先行区与示范区,其中浙江省是国内率先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省份,以2008年浙江省安吉县启动的“美丽乡村”计划为主要标志。数十年来,浙江省各地有大量、集中的“乡建”实践案例得以实施,并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与持续的影响。前几年起,笔者带领研究团队曾对建筑师在长三角地区的“乡建”实践,以及作为浙江省大力推进乡村建设的重要标杆——松阳县及其周边的众多乡村所进行的不同规模的更新设计实践,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研究认为,建筑师在长三角地区的“乡建”实践主要侧重在如下四个方面,即改良发展传统产业、拓展旅游休闲功能、在地特色人居生态保护、乡城交融的文创基地等。这四个方面的实践亦即为长三角地区的“乡建”的四大主题1史明,蒋玙潞. 建筑师在长三角地区“乡建”实践的设计主题[J].山西建筑, 2017(30):2-4。浙江省松阳县依托其优美的自然田园风光、悠久历史的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及手工技艺等,进行了包括政府主导、建筑师主导以及自发性改造等三种基本模式的“乡建”改造实践探索,对浙江省内以及全国的美丽乡村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参考价值2史明,李佳颖. 浙江松阳“乡建”实践基本模式的分析[J].创意与设计, 2017(04):99-104。同时,这些研究结论亦佐证了在乡村振兴中村域规划与村庄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上述众多优秀的村庄更新实践大多或为传统古村落修复,或为地处偏远山区、有着独特的自然风景资源或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鲜明,类型典型。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国范围的进一步推广,地处城乡结合部、受城市化影响较大的一大批特色并不明显的非典型性村庄亦亟待更新和提升。如何促进其在更新过程中深入挖掘各自的自然、历史、人文和产业等地方特色,保留乡村记忆,避免同质化趋势,真正实现“一村一策”值得探讨。
近期江苏省无锡市启动了全市范围内的美丽乡村和农村住房建设规划设计,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山嘴头村被列为2019年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村和示范村。笔者受相关政府部门的委托,在对国内新农村建设进行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带领研究设计团队完成了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山嘴头村村庄规划概念设计,结合国家层面对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就城乡结合部非典型性村庄如何准确定位、凝练特色,如何保存乡村记忆、空间活化与再生、既有建筑的适应性改造等方面问题,从设计层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一、阳山镇及山嘴头村概况
阳山镇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西部城乡结合部,以盛产水蜜桃而享誉全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阳山镇长期坚持以种植水蜜桃为主要经济基础上的多种经营,即便在上世纪苏南模式时期,亦未受到当时乡镇企业的扩军与大量建设项目的影响,故使阳山地区在进入新千年后仍保留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阳山镇充分发挥阳山水蜜桃的品牌优势,加强地域文化资源的挖掘,凝练成“百年书院、千年古寺、万亩桃林、亿年火山”的地域文化与自然资源的特色,积极培育和开发美丽乡村旅游新景点,并突出其绿色生态环境的特色。加之全国首个乡村综合体——“田园东方”的入驻,阳山镇先后被列为全国美丽宜居小镇、4A级景区等,目前阳山镇已成为江苏无锡特色农业、旅游的一大亮点。阳山镇距无锡市中心仅约21公里,有直达无锡市区的公共交通,同时,镇区周边有沪宜高速与S261省道,交通便利,可达性较好。
山嘴头村隶属阳山镇新渎社区,是位于长腰山北侧山脚下的一个自然村。该村的北侧为水蜜桃市场,南接南京艺术学院的写生基地,西邻烈士陵园,东面为无锡安阳中学。根据阳山镇核心产业布局规划,山嘴头村所在的阳山桃花源景区,被列入长腰山狮子山旅游度假集群之中,其西北方向有田园主题乐园、田园小镇、农业乡村休闲旅游综合体,东北方向有已建成的田园东方一期。西边为新城镇产业集群和大小阳山度假群。可见,山嘴头村周边未来的旅游景观资源将更加丰富。
山嘴头村的地势整体上呈现为西南高,东北低。村民以种植水蜜桃和茶树为主。村庄有东西两条道路与其它片区相连,通达性较好。另外,村庄周边设有公共停车场。村内共有30户人家,户籍人口为96人,实际居住人口约65人。60岁以上的老人占主要部分,平时在家亦多为老人。村庄的居住用地面积约2公顷。村内的建筑(农民私宅)大多为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所建造,宅前屋后栽植着各色果树。进入山嘴头村内部,会强烈地感受到整个村子的小巧、静谧与淳朴。
二、有关山嘴头村的调查研究
2.1 相关资源
人文资源方面,在阳山众多种植水蜜桃的村庄中,山嘴头村种植水蜜桃的历史较为悠久。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民周耕生专门为自家种植的水蜜桃印制了“耕生桃圃”的商标,并在上海等周边地区广为销售,为无锡阳山水蜜桃的对外推广和销售,建立了良好的社会口碑。是为山嘴头村是阳山水蜜桃重要发源地与推广者的有力佐证。
在自然资源方面,山嘴头村有一定规模的水蜜桃林、茶园,出产水蜜桃、茶叶以及桃树的副产品——桃胶。另外,村庄西南是长腰山的山坡,有良好的山景。亦是村庄称为“山嘴头”的缘故,说明了它所处的地理位置。
在旅游资源方面,每年3-4月桃花盛开和6-8月水蜜桃丰收的季节,吸引着本地与外地的众多访客。同时,如前所述,山嘴头村处于阳山桃花源景区内,且位于景区东南入口处。村庄周边的旅游景观资源较为丰富。另外,村庄周边已建有水蜜桃市场、南艺写生基地、烈士陵园,以及精品民宿,故周边人流量相对较大。
2.2 人群及活动情况
围绕山嘴头村的更新改造,其未来村内的目标人群主要包括村民、目前已有的短暂访客以及潜在的访客等三类。
其一,实际居住的村民部分,数量仅为65人,约为户籍人口的三分之二。60岁及以上的老人占主要部分,主要从事力所能及的农事活动,如种植水蜜桃、茶叶,以及晒桃胶、炒茶叶等,并保持着原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生活宁静而安稳。而村中青年,多以外出务工,并以水蜜桃相关产业为主。住在镇上的中青年人,则在节假日时才回家探亲。住在村内的中青年人,则白天在外上班,晚上回家。另外,少年儿童,村内少见,多随父母在外读书。总之,实际居住村民的人口结构老龄化现象较为突出。
山嘴头村村民日常户外家务和后期农事活动主要集中于宅前屋后的空地,村民休闲活动多集中在傍晚或晴好天气,仅在村内开阔场地或者在自家门口闲坐聊天。因村内公共场地单调,故仅承担日常交通、闲聊和农作物晾晒活动为主,娱乐活动较少,村民的户外活动方式较为单一,村内公共空间缺乏活力。另外,村内公共活动地点集中于村庄的东侧,且靠近村庄外部道路入口。据笔者带领的研究团队所作的入户问卷调查的分析总结表明,村民对村内休闲空间的满意度一般,对自家村子缺乏集体自豪感和归属感。村民的日常活动反映了山嘴头村村民淳朴、散逸、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和浓郁的乡村气息。
其二,目前已有的短暂访客,主要为来自无锡的城镇人群,以及周边江浙城市的人群,如上海、苏州、南通、杭州等城市。这类访客的主要活动以购买水蜜桃,寻亲访友为主。并集中于每年3-4月桃花盛开、6-8月水蜜桃丰收的时期,每年访客集中访村的时间短暂。
其三,潜在的访客,受阳山镇旅游项目的不断培育与落地,以及山嘴头村周边南艺写生基地、烈士陵园的影响,村内潜在着旅游参观、团建活动、民俗体验等活动的开发。
2.3 村落空间基本情况
总体而言,作为一个临山的自然村落,通过较长历史时期的、不断的自组织建设,山嘴头村具有小巧亲切、开合有致的村落空间基本特点。
山嘴头村目前有两个机动车出入口,一条贯通全村的主路,可供村民日常通行。另外,村内支路发达,交通便利。村中有两个面积较大的水池,多数人家设有水井。村内的公共空间多而散,但尺度宜人。其使用以健身广场、村民聚集地为主,多为硬质铺地。村口有大片香樟林;邻里街巷种有各色果木,品种有桂花、石榴、桔树、枣树、梨树、李树等;宅前屋后还种有榉树和朴树,形成村内别具特色的种植方式,亦应和了无锡地区农村传统民宅在植物配置上“前榉后朴”的传统习俗。山嘴头村的植物栽植体现了较好的在地性与乡土性,亦反映了村民的价值取向,即实用性大于观赏性。以可食用的果树为主,同时注重文化内涵。
山嘴头村的建筑以村民的私宅为主,几乎没有公共配套用房。从农民私宅的建筑外观与平面布局可以看出,这些私宅形成于不同的年代,最晚的建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大多为二层。其基本建筑户型主要呈现为窄面宽,多进深的长条形,即无锡当地俗称为“肋条肉”的平面布局。多数住宅单元,面阔一至两开间,一般为两到三进,中间为庭院(天井)。常常为两至三户住宅单元进行并列组合与合建,俗称“合山墙”,即相邻单元合用同一山墙,旨在节约建筑材料。这些住宅单元的户主大多是父子、兄弟或者其它亲戚。当然村内还有三开间及以上的农民私宅,只是这些住宅建造的年代稍晚。村中建筑外观处理简单,囿于经济能力,以及实用功利的思想,建筑外墙多为石灰粉面或者瓷砖贴面。山嘴头村村民的私宅间因祖上宅基地的限制、建造的时序不一以及村落建筑自组织建造的缘故等,并无现代建筑学理论上所谓的空间序列、层次与秩序关系。而这种建筑学学理上认为的无序,反倒给今日的山嘴头村留下了现代美学意义上所追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之美。
2.4 更新优势及主要问题
通过对山嘴头村多角度较为深入的调研,以下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不同层面,对村落更新的优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一定的梳理与总结。
从宏观层面来看,山嘴头村地处阳山桃花源景区内,且在历史上曾诞生了“耕生桃圃”商标,为阳山水蜜桃的发源地之一;村内除去种植有大量桃树,还有桔树、石榴树、无花果树、梨树、李树和枣树,以及葡萄等果木,可谓果树资源丰富;南面山坡上另有大片的茶园。日常村内传统农耕文化氛围较浓郁,如村民在收获的季节会在户外空间,进行晾晒作物、晒桃胶、打芝麻、炒茶叶等日常劳作活动。另外,村庄周边活动内容多样,农业旅游资源丰富,存在着潜在的消费市场。同时周边高速公路与省道等建设较为完善,机动车通达性高。但是山嘴头村在特色农业资源的开发与再利用方面较为欠缺,亦缺乏在阳山农业旅游风景区内自身角色明确的规划定位。村落整体无论在自身定位还是空间形象上,都缺乏鲜明的个性特征,对于未来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培育以及旅游项目运营方面思考的不足,均导致其缺乏对潜在游客足够的吸引力。最为关键的是,面向未来产业结构转型的新农村建设,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创新实践,虽政府一再力推,但村民顾虑较多,目前30户中,仅有4户人家有翻建改造的意愿。
从中观层面来看,西南部的山体对山嘴头村形成U型围合的态势,使村落整体具有一定的向心性。山嘴头村村落建筑外部空间多样、形态各异,街巷空间整体尺度较为亲切。尤其有许多具有宜人尺度的小型户外空间,可形成吸引人流聚集的重要的公共场所。而果木树林附近的空间尤为出色,小巧而宁静,空间开合关系恰当。村内宅前屋后有较多成组的绿植,可形成具有乡村特色生活场景的角落。另外,从村落的轮廓线来看,村中部地带的建筑群所形成的天际线显得起伏有致,有一定的节奏感,而村北部与南侧地带的建筑群的天际线则较为乏味。村内主要外部公共空间均集中在东部及东北部,而山嘴头村东北角现为紧邻阳山水蜜桃市场和城市主要干道的主入口,导致村庄主要外部空间受城市喧嚣的影响较大;同时,村落外部空间缺少有效的组织,层次感不足,缺少具有标志性的主导空间,整体上显得松散单调,加之外部空间公共基础设施的缺乏,也导致山嘴头村村民日常活动的类型较为单一,村内娱乐活动少,村落外部空间的利用率低下。整体而论,山嘴头村村落的外部空间显得较为零乱,空间的层次与秩序尚未建立,支持公共活动开展的公共配套设施不足,且受城市生活影响较大,无以帮助村民形成对场所和文化符号的认同以及归属感和自豪感的建立。
从微观层面来看,山嘴头村内建筑主要是农民私宅,正如前文所述,作为自组织的建造活动,一方面带来了建筑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使个体建筑具有了识别性,另一方面亦造成了整个村落的建筑风格显得较为混杂,建筑立面显得凌乱无序。同时,村里的建筑均为二、三十年前所建,加之建筑外观处理及建材选用均较为简单实用,建成后的房屋随着年轻群体的大量外流又缺乏一定的维护,故山嘴头村整个村庄建筑面貌显得较为破败老旧。由于山嘴头村地处城乡结合部,无论是建筑的形式还是外墙材料的选择均受城市化影响较大,因此建筑风格的地方性并不显著。村中仅有的两处较大水池均为死水,水质较差,边界处理简陋而生硬,显得十分单调而孤立,未发挥其应有的景观游憩场所的作用。另外,因主入口紧邻阳山水蜜桃市场,每逢水蜜桃上市,村落北部主入口附近的香樟林下的绿地常被访客的机动车侵占。
三、更新设计的策略与方法
3.1 凝练特色,准确定位
目前阳山镇已实施的村落更新方式大抵有两种,一是仅对村落的公共空间进行一定的整治与景观美化,如朱村;二是统一拆旧建新,整村翻建,如冯巷。前者仅关注了村落外部空间和农民私宅外观的“出新”,完善了公共设施的配套,但未涉及其村落特色的打造以及环境对人们交往与活动的行为支持,也未对既有农民私宅作功能改善;另外,过度统一、简单的外观整治与景观美化处理,有照搬或模拟城市住区景观和田园东方乡村综合体之嫌,而忽略了原有自然村落的空间特色,丧失了自然村落中建筑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之美。而后者在整体改善农民生活居住条件的同时,却抹杀了原先村落的历史记忆和村民祖祖辈辈的传统生活场景,建筑户型亦因受自上而下的指标限制,不符合农民的传统生活方式。由此可见,以上两种方式均不可取。
如上文所述,整个阳山镇的旅游和经济,都围绕着与水蜜桃相关的经济链这一主线展开,地处城乡结合部的阳山,受城市生活的辐射和影响较大,大多数村庄无论从建筑外观、建造的年代和建造方式,还是产业结构均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对山嘴头村来说,找准其村落更新设计的独特定位,最为关键。
基于山嘴头村的自然、文化、历史资源,结合现实村落环境特点,笔者的设计研究团队发现,山嘴头村早在近代便拥有蜚声海内的“耕生桃圃”的品牌宣传,堪称无锡阳山水蜜桃的发源地;外有桃林茶园环绕的生态环境,内拥屋舍俨然、小巧亲切、开合有致的村落生活空间环境,各类果树散布在宅前屋后,花果飘香,四季不断;30户人家的小山村里,保持着邻里间淳朴交流、自然交互、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和浓郁、静谧而亲切的乡村气息。走进山嘴头村,不禁使人联想起陶渊明留下的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千百年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成为一代又一代世人心之所向的远离城市喧嚣的心灵栖息地,更是一份心灵自由与生活的惬意。
放眼周边较有影响力的新农村建设,有强调田园主题的旅游度假区田园东方乡村综合体,有轻奢型民宿小筑沐野,有强调文艺、精致生活的四合院式的民宿四合桃舍,还有桃源乡旅游示范村朱村,与之相比较,结合山嘴头村的历史和现状特点,将其更新设计的基调定位确立为“桃花源里小乐惠”便成为再恰当不过的选择。其中“桃花源”包含了以下三个层面的寓意,既是一个氛围静谧朴实的“桃花源”,又是一个村民怡然自乐的“桃花源”,更是一个游客心之所向的“桃花源”,同时亦强调其为阳山水蜜桃发源地之一的历史底蕴;而“小乐惠”一是强调山嘴头村小而精巧的空间特色,更是源自无锡的方言俚语,意指实惠而安乐质朴的小日子,也正是当地村民以及当下城市人群所追慕的闲适生活情境的典型写照。(图1)
3.2 分步实施,促进产业结构的逐步转化
如何为日益老龄化、空心化的乡村注入新的活力,探索面向未来产业结构转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建设和振兴模式,是前无古人的创新之举,其间各类政策的出台和更新模式的推广,虽经政府和专家的多方论证,亦征求部分村民代表的意见,但仍具有一定的实验性。事关千家万户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之前的乡建更新实践有成功的经验,亦有失败的教训,这也导致村民们往往心存顾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而正真意义的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主人的积极参与,因此,乡村规划不能持一蹴而就的心态,需要摸着石头过河,采取分步实施的渐进式改造更新模式,通过以点带面的改造,让村民们看见实惠,积累经验,建立信心,变被动怀疑为主动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只有调动和依靠乡村的主人——村民的主人翁精神方能取得成功。
图1 桃花源里小乐惠
乡村要振兴,既需要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又需要吸引大量外来的新鲜血液人群的充实和介入,山嘴头村的空心化和老龄化是不争的事实,只有着眼于未来的乡村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并打造具有独特性的可生长的山村环境,让村民活得自在,活得自信,活得有尊严,筑巢引凤,才能吸引村里的年青一代返回家乡,并吸引更多城市中热爱乡村生活的人群常来常往度假休闲,甚至落户乡村成为新村民,共同建设新农村,实现真正意义的城乡融合。
如前文所述,笔者的研究团队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山嘴头村的村民对自家村子缺乏集体自豪感和归属感,这样的村子,又何谈吸引外来人群!针对山嘴头村的改造更新,我们提出“分步实施,促进村庄产业结构的逐步转化和调整”的规划思路,第一步,梳理村庄环境结构,完善公共配套设施,打造“桃花源里小乐惠”的闲适、野趣而宜居的小山村环境特色,丰富村民的公共文化生活,提升山嘴头村民的幸福感和自豪感;第二步,“丰富业态+文化输出”,吸引游客,拉动经济,激活乡村活力。以点带面,在村里户外设施和公共景观得以提升、村民自组织的文化生活得以活化并丰富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村中靠近核心公共空间的四户农家率先进行更新改造,植入民宿、茶室等功能,为城市休闲观光的人们提供观察、体验进而参与乡村生活情趣的平台,也为其他村民家的后续更新与改造探寻思路、积累经验并增添信心;第三步,吸引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返乡,反哺乡村建设,同时通过商业介入来提高村民收入。通过产业运营的方式,除了增添民宿及其他服务功能外,充分利用村内丰富的果树资源,形成采摘体验、加工销售为主的乡村业态,对村内多户农民私宅采用就地翻建,除考虑居住功能外,还考虑未来改为民宿的可能性。其间,还可以吸纳热爱乡村的城市人群成为常住于此的新村民,新村民的介入将会带来更多的城市固定客群。
3.3 以“隐”与“藏”的方式,增加村野之趣
山嘴头村的主入口位于村庄东北角,紧邻城市主要干道阳山西路及阳山水蜜桃市场。一进村口,一条宽阔笔直的道路直插至村中最具特色的开放空间(此空间由原史上耕生桃圃旧址——由大片香樟林覆盖的村东南侧土墩和村中最大的水域围合而成),并串联了村中另外两个面积最大的户外空间,从尺度以及空间逻辑上均将山嘴头村与城市空间紧密地联成一体,成为城市空间的延伸段,导致村庄受城市喧嚣的冲击而失却了应有的宁静,同时,一览无余也打消了外来游客到乡村寻幽探秘的好奇心。
图2 蛙鸣桃岸图
图3 悠悠藤下图
图4 潺潺跌泉图
基于对山嘴头村更新设计策略中“桃花源里小乐惠”的特色定位,笔者以为,要将山嘴头村打造成世人心中的桃花源,须从人们进入村庄的方式入手,梳理调整交通流线,丰富空间层次,引入中国传统园林中“隐”与“藏”的空间处理手法,隔离外部喧嚣,增加村野之趣,以增加山嘴头村相对于游客的心理距离和神秘感。
在规划方案中,我们首先将村庄主入口西移,一则避开了水蜜桃市场嘈杂的人流和车流,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主要进村道路的线型,开辟了一条步移景异、渐入佳境的寻访世外桃花源的曲径。顺着蜿蜒的曲径,果树环绕的山嘴头村中一幕幕烟火气息浓郁的村居乡景图便次第呈现在访客眼前。此外,对于村里原本零散、彼此孤立而单调乏味的大小开放空间进行了逐个排查梳理和分级,因地制宜,结合村民长期的生活活动的习惯,兼顾游人在景观空间中活动时的心理节奏需要,同时考虑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在山嘴头村空间布局上的可能性,将户外空间划分为入口空间、核心空间和一般空间等不同等级的空间,设计打造了曲径村影图、潺潺跌泉图、荫荫夏木图、蛙鸣桃岸图、悠悠藤下图等一幅幅淳朴自然恬静悠然的乡村生活化场景,(图2-图4)并通过改造和调整,将其整合成相互联系、彼此呼应的一个完整的景观结构系统。
3.4 塑造标志性空间形象,增加场所归属感与自豪感
在一座令人骄傲的城市,或是一个令族人自豪的传统村落中,我们都会看到寄托当地人精神骄傲的标志物——地标性标志物或标志性空间形象的存在。这些标志性形象就是当地人的精神文化符号,每当人们谈论到这座城或这个村时,跃入人们脑海中的首先就是当地的标志性形象,它促进了当地人自豪感和归属感的建立,也方便了当地文化的对外传播。因此,山嘴头村改造更新中,标志性空间形象的塑造,对于其特色形象的树立,新老村民归属感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图5 体现村野之趣的村口形象
图6 土墩上增设开放性的村民议事厅
图7 增设灰空间为多元化的户外活动行为提供支持
规划设计方案中,重点从入口形象和核心公共空间形象着手塑造其地标性。村口形象是人们对山嘴头村的第一印象,有别于众多乡村改造中贪大求洋的做法,针对“桃花源里小乐惠”的更新定位,我们选择了亲切的入口尺度,并选用了当地的乡土材料——毛石、竹、木、茅草等,以体现村野之趣。(图5)改造方案还将东南侧土墩与其北侧水塘等进行整合设计,以打造村庄标志性核心公共空间。在原“耕生桃圃”所在的土墩上设置村民议事厅及休息亭,供村民集中议事和休闲,同时也是对山嘴头村悠久的水蜜桃种植历史的纪念和宣传。还原水塘部分自然驳岸,增加以跌水景观为中心的视觉焦点,增设游步道将土墩、水塘及民宿区加以串联,丰富游憩者的空间体验。对土墩西侧闲置的建筑加以改造,作为村民及游客的露天电影院及图书角。丰富村民和访客的公共生活。(图4,图6)
3.5 完善配套设施,为多元化的户外活动行为提供支持
山嘴头村虽有不少尺度亲切、开合有致的户外空间,宅前屋后散布着各种果树,但终因缺乏必要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各空间缺乏景观视觉上的必要的呼应和联系,导致村民缺乏多元化的户外活动的媒介和相关支持,虽2008年政府曾对村庄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如铺设水泥机动车路面、修建了篮球场、增设了村口宣传栏等,但离提高村庄内部空间的使用率、丰富村民的户外交往活动方式、打造山嘴头村的自身特色等要求则相去甚远。
根据扬·盖尔的户外空间理论,户外活动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每一种活动类型对于物质环境的要求都大不相同。行为支持及物质环境不足时可以阻碍甚至扼杀可能发生的活动;相反,充足的行为支持及良好的物质环境设计可以为更广泛活动的产生创造条件。1(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3要吸引村民参与户外公共空间的活动,首先要提供与休憩行为相应的行为支持。笔者团队在改造方案中,通过在各公共空间中结合现有的果树布局,增设廊棚、藤架、挑檐等形式多样、可供人们户外休憩的尺度亲切的灰空间,既丰富了户外的空间层次,又增加了公共空间的视觉焦点,且为村民的户外活动及观赏果树等行为提供了遮风避雨的全天候的驻足点和观赏点。(图7、图8)此外,还在东南侧土墩上增设了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村民议事厅及休息亭,不仅可供村民集中议事,灵活开放的空间还为人们多样化的游憩活动提供了行为支持。让村民喜爱并时常逗留在自家村落的户外公共空间,是激活乡村生活,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一步。
图8 增设灰空间为多元化的户外活动行为提供支持
图9 梳理街巷空间时注重塑造多样化节点
3.6 尊重乡土风貌记忆与生态保护需求的适应性改造
人类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大量的城市记忆被抹去,乡村是城市最后的根,是人类的共同家园,近年来大批城市人群涌入乡村,既有对亲近自然的渴望,更是一场精神家园的寻根之旅。因此,美丽乡村建设首先必须尊重乡土风貌记忆与生态保护的需求,其次须针对村民的动态化发展的需求作出适应性改造。
对于山嘴头村的改造,首先是以传承为基础,即保留山嘴头村原有的空间格局、延续场地原有肌理关系和尽可能保持村内浓郁的乡土气息。其中在建筑空间形态方面,对场地上既有建筑物作出质量与形式评估的基础上,考虑分步改造的现实,杜绝劳民伤财的化妆式立面统一美化,尽可能保留不同年代建造的建筑及其原有形式,结合宅前屋后及街巷的空间微更新,在建筑一二层高度间局部增设挑檐,既增加了支持村民户外活动的灰空间,又对村庄中暂未改造的老旧建筑立面起到统一、协调和美化作用。并针对村民的动态化发展的需求由点及面地渐进式地对村中旧建筑进行适应性改造。在梳理街巷空间格局时,注重塑造多样化节点。(图9,图10)如在宅前屋后及街巷,设置必要的檐廊和具有视觉中心效果的廊架。利用村内原有水池,引入活水,改造成休闲亲水场所,突出山嘴头村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在景观营造方面,保护自然生态,尊重原生植物与植被,强化村内果树众多的特色,丰富外部空间层次。
图10 梳理街巷空间时注重塑造多样化节点
图11 农民私宅的改造,既考虑原先的居住功能,还考虑未来多种经营的可能性
其次是提升,即提升村民生活的便利性、舒适度和幸福感。主要是改善村内功能布局,塑造地标性乡村场所,营造特色生活活动空间,完善辅助功能空间。如对村东北部的村口空间进行必要的调整,增设标志性构筑物、机动车停车场等。再如在宅前屋后增设停车位置,增添前后院落,减少原有的硬化地面的比例。另外,利用原有林下空间,增设服务于村民的小型公共建筑等。
最后是着眼发展,即通过商业介入来提高村民收入。主要通过产业营运的方式。充分利用村内丰富的果树资源,形成采摘体验、加工销售为主的乡村多种经营的业态。如对村内多户农民私宅的改造,既考虑原先的居住功能,还考虑未来多种经营的可能性。既保留了稳定的空间形象,又拓展了功能的适应性。(图11)又如对处于南部山脚下的茶果园,通过整合空间,增设茶室,并增加种植采摘、室外聚会等相应的功能空间。
结语
在乡村振兴中进行村庄更新设计时,加强前期的研究十分重要,一是村落的历史、自然环境的研究,保护历史记忆,是自然村落建筑及环境所具有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之美的重要基础。二是对村民的现实生活需求以及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的需求的研究,是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与产业拓展,实现村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村落的更新设计,其实亦不外乎“一村一策”。深入细致的研究,将使村落的更新设计工作事半功倍。相信当代村庄更新设计方式,亦会日趋更加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