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训练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性研究
2019-10-26王丽娟刘欣王红霞刘荧吕娜李皓
王丽娟,刘欣,王红霞,刘荧,吕娜,李皓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痴呆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社会功能及身体健康。据统计预计到2050 年,全球老年痴呆症患者将达1.3亿[1]。而我国随着老龄化及独居老人增多,痴呆的发生率逐年增加,目前我国痴呆人群达900多万[2]。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正常老化和老年痴呆之间的过渡状态,虽然没有影响日常生活功能,但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给个人及家庭带来极大困忧。在MCI人群中向痴呆转归危险性远远高于正常人群[3],是开展痴呆防治研究的重点干预人群。贾建平教授[4]2014年报道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MCI患病率为20.8%。早期识别MCI,寻找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防止和延缓MCI向痴呆方向的发展尤为重要。目前对于认知障碍治疗有效药物不多,针对非药物治疗-认知康复训练是近年研究热点,多项研究发现给予认知功能训练可提升患者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5]。本研究通过对MCI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危险因素控制、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探讨综合认知干预模式对MCI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连续收集2017年4月~2018年11月在中关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门诊、体检中心就诊患者100例,入组标准:年龄≥60岁;符合2003年国际工作组制定MCI的诊断标准[6]:患者或知情人报告或临床医师发现认知的损害;存在1个或多个认知领域损害的客观证据;复杂的工具性日常能力轻微损害,但保持独立的日常生活能力;未达到痴呆诊断;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25分;知情同意,愿意参加本研究者。排除标准: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或伴有精神障碍、严重器官病变,如肝肾功能衰竭等不能参加认知训练患者;以前参加过认知训练患者;严重的阿尔茨海默病或脑炎、中毒、外伤导致的认知功能下降;严重焦虑抑郁或中途退出实验。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2组各50例。2组之间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病类型、不良习惯、居住情况、家庭收入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例,(%)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健康宣教及危险因素控制。干预组:在健康宣教,危险因素控制基础上,结合MCI不同认知领域受损(单领域遗忘型MCI、多领域遗忘型MCI、单领域非遗忘型MCI、多领域非遗忘型MCI),由医生及康复医师制定个体化训练方案。应用计算机辅助的认知康复模块进行计算机辅助训练,每周3次,每次30min,共6个月。训练内容包括:①注意力训练:专注力、警惕性、注意广度、注意选择、注意转移、注意分配;②记忆力训练:图形及拓扑记忆、工作记忆、图片再认、路径回忆、情景记忆、面容记忆;③知觉训练;④单侧忽略训练;⑤思维及计算力训练。训练过程中根据患者情况设定参数,训练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该系统具有15种专业认知训练模型,25种训练模式,覆盖注意、记忆、思维、计算、知觉等多方面,同时可提供跟踪式个性化参数功能,为不同患者保存各自的训练参数,保证训练简便快捷,并定期收集反馈信息。每次训练30min,每周3次,共6个月。
1.3 评定标准 入组患者在干预前、干预后3、6、12个月后随访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该量表包括:视空间与执行、命名、记忆力、注意力、语言、抽象、延迟回忆、定向力7项不同领域测评,总分30分,以MoCA得分≤25 分评定为存在MCI,教育年限≤12 年者可加1分,分值越高提示认知功能越好,由经专业培训后人员进行标准化评定。同时,2组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分别进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Instrumental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IADL)测评,该量表包括日常生活8项内容:上街购物;外出购物;食物烹饪;家务维持;洗衣服;使用电话能力;服用药物;处理财务能力,共24分,分值越高,独立日常生活功能越好。
2 结果
在治疗3、6、12个月后,干预组MoCA值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同时间对照组(P<0.01),在治疗6个月、12个月后对照组MoCA值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1),2组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158.6,P<0.01),见表2。
治疗12个月后,2组IADL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的IAD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2 2组干预前后MoCA评分比较 分,
与治疗前比较,aP<0.01;与对照组比较,bP<0.01
表3 2组治疗前后IADL评分比较 分,
与治疗前比较,aP<0.01;与对照组比较,bP<0.01
3 讨论
MCI 是发生痴呆的高危人群,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认知功能训练以其独特的精准化、多样化、个性化、情景模拟等优点逐渐取代传统认知训练模式。且多项研究发现在计算机辅助训练过程中,MCI患者通过学习数字化的程序,对不同认知领域的缺损进行个体化刺激与训练,得到患者广泛的认可与接受[7]。在本次研究中,大部分患者可准时、定期来门诊完成认知训练任务。虽然MCI患者是发生痴呆的危险人群,但有些研究发现部分MCI患者认知功能可转归为正常水平,而只有4%左右的人群发展为痴呆患者。其中,压力降低、MMSE分值、主观认知功能提高是MCI人群转归正常的预测因子。而高龄、低教育水平、合并代谢性疾病是向痴呆进展的危险因素[8]。与既往研究发现MCI发生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女性)、学历、农村等因素大致相符[9]。针对以上研究提示我们应早期重视预防因素:减轻工作及生活压力,参加有氧运动、健康饮食、继续教育、提升认知功能关注度,可有效减少MCI的发生[10-11]。
本研究对MCI人群进行计算机辅助训练6个月,结果显示在干预组与对照组的MoCA值到显著升高,认知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平均提高3.5分,对照组平均提高0.9分,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干预组中MoCA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计算机辅助认知功能训练结合危险因素控制的综合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MCI患者认知功能。考虑与大脑可塑性有关,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通过听、说、读、写等方面感知觉反复刺激,激活以前存在的认知储备或建立新的神经网络,促进神经环路建立及激发神经储备的释放[12]。在认知训练过程中可产生对海马、右下顶叶、额叶、颞枕叶等部位神经电活动[13-14]。本研究训练内容包括:记忆力、注意力、偏侧忽略、思维、计算力等领域训练,模式包括图形及拓扑记忆、工作记忆、图片再认、路径回忆、情景记忆、面容记忆、专注力、警惕性、注意广度、注意选择、注意转移、注意分配、思维及计算力训练等。可以在不同认知领域给予刺激,提高认知功能。在12个月随访时IADL量表评估中发现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组IADL明显升高。考虑与MCI患者认知水平升高,自信心增强,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更好地规划与安排自己的生活有一定关系[15]。本研究发现在危险因素控制、健康宣教合并计算机辅助认知功能训练综合干预后,MCI患者的整体认知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与既往研究一致[16-19]。提示我们对MCI患者应进行综合干预管理策略,尤其对MCI转向痴呆高危人群是非常有必要的,可有效减少或延缓认知功能下降和向痴呆的转化,对老年人群日常生活及健康状况产生长久积极的影响。
同时,多项研究发现对于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给予综合的非药物认知功能干预可通过危险因素的一级预防,健康生活习惯、有氧运动、饮食改变、体重控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等方式有效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降低痴呆的发生[5,20]。虽然既往研究对MCI人群的认知训练方式不一样、干预时间不一样,但得到结果都是可以肯定的,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改善有重要作用,可大大减低痴呆的治疗与照料成本,减轻社会负担。
综上所述,计算机辅助认知功能训练对MCI人群有着积极作用,对MCI人群进行综合干预策略,不仅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减缓MCI患者向痴呆患者的转化,同时可有望将部分MCI人群恢复正常认知功能。在提高老年人自尊心、减轻心理压力、提升幸福指数、提高独立自主生活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本项研究可以为医护人员对MCI患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因本研究样本例数偏少,需要更大样本、更长时间的干预及随访的队列研究进一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