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适合的职业教育”理念的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019-10-26童永华崔元刚

模具制造 2019年9期
关键词:框图模具职业

童永华,崔元刚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交通分院(江苏无锡 214000)

1 引言

“适合的职业教育”缘于“适合的教育”,是“适合的教育”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体现。这一概念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发布,提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1]。

模具素有“工业之母”之称,是国家基础工艺装备能力的体现。最紧缺的几种模具人才包括:新产品开发设计工程师;模具设计与CAE分析工程师;模具制造钳工技师;数控车、数控铣、数控加工中心编程师、操作技师;模具制造工艺师。此外还有冲压模、塑料模、压铸模、挤出模等设备操作与维护领域的专才。因此在5年制高职模具专业学生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给每个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使各个层次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专业学习的发展区域,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合理的人才培养实施模式非常重要。

2 模具职业能力分析

课题组通过长时间的社会与企业调研,对所需模具人才专业职业能力进行了客观分析与总结,如表1所示。

3 模具专业能力分层与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模具专业职业能力分析,以适合的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专业人才培养方式采用分层递进的理念,课题组精心设计了以职业能力为主导的课程体系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第一、二层为专业基础能力构建层次,第三层为专业专向能力构建层次,第四层为专业综合能力构建层次,目标让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知识、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层次,通过一定的努力,去获得相应的职业能力与职业资格证书。

通过课程体系结构框图分析,得到各个岗位各层次能力目标学习所对应的核心课程,如表2所示。

表1 模具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表

4 模具专业教学实施模式

根据课程体系结构框图,开设基础、能力、综合3个层次班,学生根据自己能力特点、兴趣、技能能力选择适合自己想获得什么职业能力,想获得什么职业资格证书,选择班级,在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依据各层次学生可接受的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设疑、辅导、训练、评价,进行动态管理的教学模式。

图1 课程体系结构框图

表2 专业核心课程表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式教学方式,结合学生能力层次,个人兴趣与需求,选择不同难度的项目,基础班项目实践注重习惯的培养和特长潜能的开发;能力班项目实践注重方法的指导,特长优势的培养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和实践技能的培养;综合班项目实践注重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创设工作情境,加强考证的实操项目的训练,结合企业不同难度的项目,在合适的情况下,优秀学生可派至去企业顶岗实习。通过这种积极科学的人才培养观,引导与激励学生,激发学生向高层次奋进的动态效应,适时穿插职业资格认证考核,结合模具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发展趋势教学,构建专业教学“专业+专业综合实训+企业项目+企业顶岗”的教学实施模式。

5 模具专业课程教学评价

围绕“适合的”职业教育发展评价理念,采用过程考核的办法,遵循多元智能理论,依据学生不同智能特点,实行发展性、过程性、差异化评价,从工程能力(专业知识能力)、工程素养(团队合作、学习态度等)、职业考证等方面进行评价,让学校、教师、家长、企业和学生共同参与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与个体之间的差异,了解学生学习发展中的需求,及时发现学生潜能与特长[2]。要创设良好的互动环境,增加师生之间、校企之间、教学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机会,在评价中重视学生的现在,着眼于学生的未来。

6 结语

通过以上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从重视思想引领、转变育人理念开始,奠定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的基础。改革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造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的条件。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模式来打造适合的教育的环境[3]。培养各层次学生胜任的专业职业能力与工作思考能力,团队协作的精神,使学生真正具备继续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在其职业生涯中逐步胜任模具设计师、模具工程师、模具制造管理岗位奠定知识和能力基础。

猜你喜欢

框图模具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捷豹I-PACE纯电动汽车高压蓄电池充电系统(三)
《模具制造》月刊2020年订阅通知
第十三届Asiamold广州模具展盛大开幕
职业写作
电路图2017年凯迪拉克XT5
擦擦模具
算法框图的补全
我爱的职业
模具制造中高速切削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