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文字狱的产生及其影响

2019-10-25段佳薇

人物画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清朝起因影响

段佳薇

摘 要:处于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的清王朝屡兴文字大狱,用残忍的政策对待汉族的知识分子。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株连之广,治罪之严酷都为历史之罕见。这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它的出现有着极其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造成的影响深远而恶劣。

关键词:清朝;文字狱;起因  影响

文字狱,顾名思义就是因文字的缘故所构成的罪案。它的出现和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有一定的关系,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所特有的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在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社会里,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巩固其地位,往往指定相当严格的等级制度,对异己分子和不合自己口味的思想言论进行打击和残酷的镇压。清朝文字狱屡兴,仅有案可查的文字狱案例就有一百三十多起。杀戮之多之惨,为历史所罕见。

一、文字狱产生的历史背景

清朝文字狱的产生,和当时所处复杂的社会背景有着不置可否的联系,有着深刻的思想文化根源。

第一,清是少数民族。在官僚地主与农民军激战时,清兵坐收渔人之利,以异族入主中原,夺得大汉江山。这在以气节自持的明代遗民以及一部分知识分子中,仍然有着强烈的民族情绪和对大清的抵抗情绪。于是,在清朝立国之初,便有各地方各阶级的反清斗争的出现。清朝政府专制政权下的残酷的镇压及行动上的禁锢,带来的却是更多思想上的反抗。这对清朝统治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潜在威胁。文字狱便是他们维护统治,进行防范和打击反清思想的工具。

第二,清朝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大力提倡尊孔读经。为此,他们尊孔子为“至圣先师”。此外,还把宋代程朱理学抬到与孔学同样高的地位。规定所有的思想孔学和学术活动都必须以此为标准,稍为偏离便被扣上“犯禁”的帽子。这是清朝统治者在学术领域里实行的专制统治的强有力表现。

第三,汉族知识分子对清王朝所进行的思想抵抗与不合作态度,也是引起文字狱的原因之一。以气节自持的明代知识分子,在清初时期不参加科举,甚至有些拒绝在清朝为官。对于这种不合作的态度,清朝统治者也由最初的缓慢温和的态度,逐渐失去耐心举起屠刀。由此可见,文字狱的产生,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但究其根源,它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高度发展的结果。清朝在继承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的同时又加以发展和完善,建立了高度集中的专制主义君主统治。所以,为了巩固这一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也为了维护刚刚建立的大一统的局面,清朝大兴文字狱,以巩固其在精神文化领域内的统治地位。

二、文字狱的产生对后世的影响

清朝的文字狱不仅大规模杀人,而且“诛心”,无疑是残酷的。在当时,但凡与统治阶级所标榜的正统思想有一点偏差,或是表现出任何独立人格的思想,全部会被诛杀。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的维护了君主统治,巩固了满清江山,对清统治者来说目的基本达到。但是,它对后世的社会影响却是深远而恶劣的:

第一,对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及大量典籍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乾隆三十七年,即公元1772年,乾隆帝下诏,向全国各地征书以便“汇登册府”,受到当时文字狱的影响,人们对此心有余悸,对书籍的征集与献书并不积极,各地的官员大多也都持观望态度,所以“应者寥寥”。这件事情令当时的乾隆帝非常生气,命令全国各地官员查书名奏。大规模的搜查活动使得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因遭到销毁和删改而失传,致使大量古代历史文化及历史典籍惨遭破坏。后来,乾隆三十八年,即公元1773年,乾隆亲自发起了修纂《四库全书》活动,直到乾隆四十七年全书告成。《四库全书》的编订与整理工作看起来虽然是对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但从另一个层面上来看,它实际上是一场无孔不入的查书禁书活动。它对我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破坏,是无法弥补的。

第二,对当时的文人学者及知识分子是一场严重的思想禁锢。政治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压制与禁锢,使得当时的文人学者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更不能对直抒胸臆的对时政表达自己的见解,严重的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一丁点的疏忽都可能带来杀身之祸,甚至株连九族。这就使得他們放弃很多思想上对现实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讨论,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古籍的编订与整理工作。并成立了考据学这个新的学术领域。它在创立之初以“明道救世”为目的,但由于后期文字狱的加重,众多学者脱离了“经世致用”的实践,更多的从事研究工作。清代学者的考据活动,虽然对我国古籍和史料的整理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由于考据学家们脱离了现实,造成不通事务,不切实际。

第三,文字狱的愈演愈烈使得人际关系变得淡薄,造就了一批不讲廉耻之徒,败坏了民族道德和社会风气。由于政府的政策支持,一些心术不正之徒借揭发检举谋取功名利禄,社会风气形成了告密讹诈的不正之风。康熙时,浙江湖州富户庄廷珑聘请江南诸士著成《明史辑略》,因其书中有“悖逆”之处,被一个丢了官的知县吴之荣看到,吴之荣便以此讹诈,但没有成功。于是,吴之荣摘取书中“悖逆”之处,以造写逆书为题,进京告密。清廷十分重视,严加究办。康熙二年,清政府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庄家治罪。与此书相关者,包括读者,购书者,藏书者均不能免,捕获入狱者达两千多人。

第四,清朝的文字狱,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来说,就是近代中国灾难的根源。文字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但这一时期正是西方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无论是在社会、经济、政治、人文,还是科学与文化艺术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大发展。而中国社会这种违背历史文化潮流的文化政策和思想禁锢,再加上封建政治的黑暗腐朽,使得中国社会发展的节奏大大延缓,社会活力和科技发展也停滞不前。与西方的差距越拉越大,最终有了1840年的百年国耻。

清朝的文字狱对历史典籍的破坏程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超越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相对同一时期西方国家的高速发展,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无疑造成了及其恶劣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冯尔康:《雍正传》  人民出版社  1984年版

[2]王玉德:《清高祖纯皇帝实录》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3年版

[3]孙中山:《中国问题中国的解决》 (《孙中山选集》)中华书局

[5]孟森:《明清史讲义:下册》   北京:中华书局 1981年版

猜你喜欢

清朝起因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论清朝的秋审制度
满蒙联姻政策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探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研究
浅析阿拉善定远营城在清朝期间的发展
清前期的商业政策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浅析电力系统谐波及其研究现状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