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合理用药十大原则
2019-10-25李峰
李峰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不断发生改变,朝着老龄化趋势发展,老年人合理、安全用药逐渐受到重视。老年人的器官功能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退行性变化,从而造成老年人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发生改变,同等条件下可能出现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强、药物的吸收排泄减少、减慢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增加。下面就来讲讲老年人合理用药应遵循的一些原则。
一、避免用药原则
老年患者部分疾病在可用药、可不用药的情况下以不服用药物为主,如:患者存在失眠症,可通过调节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等手段改善患者的症状,避免使用药物治疗。
二、确定用药适应症
明确诊断的老年患者用药前,应询问患者病史、用药史。
三、个体化原则
针对老年患者,尤其是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者,应根据患者的自身条件调整药物的品种和使用剂量,要遵循个体化原则。相关学者经过大量研究实践证明,水杨酸钠应用于老年患者中,用药后的反应因个体化差异会比其他年龄段的人群表现更为突出,应及时对患者的肾功能情况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使用剂量,以提高用药安全性。
四、低剂量用药原则
任何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应从低剂量开始,随后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逐渐增加使用剂量,直至适合治疗剂量。老年人因其处于生理退行性病变过程中,老年人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均有其独特的特点。一般老年患者服用剂量为成人的1/3~3/4,该比例是一个粗略计算的结果,实际用药应根据老年人肝肾功能等情况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不能随意增减剂量。
五、联合用药原则
多数老年患者一般存在多种疾病,常常需要合并用药,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使用药物的最低有效剂量,联合应用的药物低于5种为宜,避免作用类型相同或不良反应相似的药物联合应用。明确老年患者用药史,避免其可能同时服用不同医生开具的药物,也不得随意服用如保健品、民间偏方等,避免重复用药风险。
六、不可乱用补药或抗衰老药物
老年患者由于身体处于退行性病变当中,合理使用滋补药物或者抗衰老药物,可使衰老的过程得以延缓并能够对疾病的治疗起到促进作用,在进补过程中应遵照医嘱,否则可引起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七、中药和西药不可随意合用
不合理的中西药合用可能会造成药效降低或者不良反应发生,例如抗菌药物红霉素与四季青片、舒痔丸等含鞣质的中成药共同应用时效果会降低;降糖药消渴丸含有格列本脲,与其他降糖药合用可能会增加低血糖风险。
八、抗菌药物使用原则
老年患者存在感染時,与年轻人有所不同,其临床症状及实验室等辅助检查可能不典型,疾病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存在差异,因其机体免疫力下降、基础疾病多,可能导致病情发展迅速,一般选用作用快、具有杀菌效果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老年患者肾功能与正常人相比相对较差,避免选择庆大霉素等毒性大的药物。
九、止痛药物的原则
老年人因退行性病变发生疼痛的较多,一般推荐对乙酰氨基酚为轻度疼痛的一线药物;老年患者针对吗啡等阿片类药物应用的效果敏感性极高,使用等剂量比年轻人的用药效果高出3~4倍左右。
十、试验用药原则
在临床工作中,门诊医生常需要进行诊断用药,观察药物疗效从而对疾病进行间接判断,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增加对药效的观察频率,若发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