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宋科举制度与现代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

2019-10-25兰洁邢望张子祥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30期
关键词:科举制度

兰洁 邢望 张子祥

摘 要:古代中国社会的官员录用形式的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按照时间顺序,分别为开创于两汉的察举制度、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度和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三个发展阶段。其中,科举制度最早建立于隋唐时期,北宋的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与此同时,现行的公务员制度建立的时间却并不久远,还留存着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北宋科举制度的总体情况及其影响的利弊,进而提出了公务员制度对公务员录取制度的启示。

关键词:科举制度;公务员制度;人才选拔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0.042

自秦朝开辟,为满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求,先后确立和发展完善了以察举、考试为主体的,同时以荐举、辟署、征召、军功等为辅助的多种途径的官吏选拔制度。而隋唐以来,更是出现了科举制度,并且北宋时期科举制度在废除掉科舉制度的诸多弊端的同时,更是有了新发展,这对于我国现有的公务员制度有着借鉴作用。

1 北宋科举制度新发展

从古至今,古代中国衍生出了很多有中国特征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理论,包括创于两汉的察举制度、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度和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而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也正是其中之一,这些官员的选拔制度在我国历史上的作用举足轻重,尤其是并且尤其以科举考试制度最为浓墨重彩。至于科举制度的解释,中国的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其中有一种说法,认为唐代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大类,另外还有武举、童子举等。常科有秀才、进士、俊士、明经、明法、明字、一史、三史、开元礼等科。

境内外研究者对于宋朝科举制度改革褒贬不一。首先有一部分学者肯定了它的价值,废除诗赋、废除明经等学科等,实行三舍法等行为进行了高度赞扬。与此同时,而还有一些研究者则从北宋科举制度改革对于北宋文学影响的视角展开讨论。其中有些学者认为北宋科举制度改革对于北宋文学发展有着促进诗文革新的作用,在纠正科场及文坛上的不良风气的同时,提倡诗文的实用性,“有助于以理道和时事之质救委弱之文”;而另一些学者持相反意见,其认为北宋科举制度改革对于阻碍了北宋文学发展,唐朝重视诗赋,所以才形成诗赋上的大唐盛世。而北宋“罢诗赋,行经义”,摧毁了文人的创作激情,不利于后期文学的发展。

2 北宋科举制度新影响

2.1 科举制度稳定了民心,为维持社会稳定起到了极大作用

首先北宋科举制度使北宋宫廷再次将掌握了官员选拔权。将分散的人事选拔选再次集中于中央,对于官员的选拔占据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又扩大了政权的社会基础,给广大文人学子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平台,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以科举这种方式为正轨而又以儒家学说为科举考试内容的做法,使中国封建社会统一的观念更深植于百姓的心中,增强了维护民族团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其次在于科举制度本身,自隋唐之后,科举制度作为基本选官制度,牢不动摇。科举制度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他的作用,实施着功能,自隋唐科举制度初建到中国封建社会瓦解,科举制度最为最基本的选官制度的地位没有动摇过。朝代的更迭交替并没有撼动科举制度的地位。也就是说,科举制度起到了稳定民心的作用,在广大文人心中,科举制度一直作为刻苦读书的动力和最终目的。通过科举获得功名,进而成为官员成为上层阶级,成了文人中最普遍思想。

2.2 北宋科举制度保障了选官制度的公平性

首先是报考条件的公平性。需要明确的是“科举制的实质,就是一种开放报名、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考试制度”。科举制度没有身份上的限制,出身无高低贵贱之分。但是没有出身的限制并不代表没有限制,考生必须接受学校教育,有着生员的身份。

其次是录取方式的公平性。科举制度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考生的成绩,各位考生凭借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高低进行排位,优胜劣汰。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考官不会因为考生的身份高低贵贱来左右自己的主观判断力,只是单纯凭借学生的考卷完成质量来作为判卷标准,从而做到了选取方式的公平性。

北宋时期科举制度实行的这些防止舞弊事件发生的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考试公平和公正,在当时就广受赞誉,如欧阳修就赞誉说:“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盖累圣留心,讲求曲尽。以为王者无外,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进士.混合为一,而唯才是择。又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厚薄于其间。”通过这些手段,即不断完善科举制度,才能改革考试程式,预防舞弊事件的发生,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竞争。

2.3 北宋科举制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

科举制度同教育制度密不可分,二者互相影响,相辅相承。科举考试的学生主要来自学校,学校主要是为培养考生而设。更有甚者,则是北宋时期,若考生无官办学校的生员身份,则无法参加科举考试。这也就使得学校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总之,北宋科举制度带来了积极影响。对于当时的北宋社会而言,科举制度稳定了民心,为维持社会稳定起到了极大作用。同时在严格规范了考试制度,保证了官员廉洁性,进而保障了选官制度的公平性。并且还有一些更为深远的潜移默化作用,将科举制度同教育制度密切联系,从而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总之,在科举考试中,公平是方法和方法。换句话说,公平是科举制度应该采用的标准。

3 现代公务员制度同北宋科举制度的比较研究

3.1 目的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科举制度的主要目的选拔出拔尖的文人学子,从而被国家官僚体系所录用,辅佐封建统治者管理国家。国家公务员考试是录取优秀人才进入国家公共服务机构,更好地实现党为人民服务的原则。科举制度和公务员制度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来辅助管理国家,进而服务社会,维护国家的安定和平。

3.2 报考资格

科举制度始终承袭着公开、公平、公正的理念和原则来选拔官员。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更是通过不断完善制度从而保证这种理念的延续。科举制度报名条件公开公平公正,开创了面向全员选官的先河。而公务员制度也正是如此,公务员考试面向社会,平等公开进行。

3.3 考试科目

科举考试形式可以分为笔试面试两种,而笔试中最主要的是以下五种:即口试、帖经、墨义、策论、诗赋。北宋时期,在唐朝时期过于重视诗赋的文采而忽视了文章的实用价值的历史教训下,对考试方法进行了改革,强调了文章的实用性,并对以诗赋决定科举成绩进行了批判。而我国公务员录用则主要是分为笔试和面试两种方式,其中笔试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以及专业知识考试。其中实用性的文章和申论题型有着相似性。

3.4 考试程序

让广大的文人进入官僚階级,能够录用优秀的知识分子,是科举制度选官的录用原则。招聘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各级考试,逐步选拔和招聘优秀人才进入国家官僚机构。同时,正式录用前,还要考察待录取文人的道德素质和外貌形态。相比之下,目前我国的公务员考试,通过公务员考试来选拔优秀人才,并且还要通过面试、体检及政审,以及相关专业性资格考试。可以说,这与科举制度有着深厚的渊源。

3.5 监督立法机构

宋代的科举考试也有很多规定,不仅在综合法典中,而且在官员的选拔上。而且独立的取士法规也屡有修订,而综合性的科举立法大多收录在《宋刑统》《宋大诏令集》《宋会要》等中。

2016年10月1日起实施中国颁布的“公务员考试中违纪行为处理办法”。与此同时,宣布取消2009年颁布的“公务员职业考试(试行)违法行为和纪律处分办法”。与此同时,经修订的“刑法”对第284条中为组织作弊提供作弊设备或其他帮助提出了相应的处罚。较轻的刑罚被定罪或控制,有严重情节的人被判处有期徒刑或刑事拘留。

4 科举制度对公务员制度启示

4.1 考试是公务员录用的有效方式

考试是科举制度中的最为重要的选拔方式。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也称赞中国古代考试制度。他认为考试最重要的就是公正性,而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考试选拔制度,也做到了公平公正,这对于政府官员的选拔任命是至关重要的。他在《五权宪法》等演说中多次说过:欧洲和美国的考试系统几乎都是关于英国的。追根究底,英国的考试制度最初是从中国学到的,所以应该传承科举制度中的优秀部分。资格考试基于综合能力和政治素养和写作能力的考察。由县区组织,考试排名不分主次,只设分数线在保证公务员考试中考生数量可控性的同时也确保了考生的高质量,也就是有助于考生的保质保量。

4.2 公务员的录用应注重考生的个人全面发展

在孔子教育思想中,道德教育处于核心地位,自然知识课程属于艺术教育,处于次要地位。这一教育传统经汉代独尊儒术而逐渐强化。受此影响,所有古代科举考试都关注人类主体和鄙视自然主体。应该重视公务员综合素质的考察,力求录取到全面发展人才。公务员录取,在笔试和面试的同时,还要参考该人员的政治修养、道德素质、工作水平、表现和实绩等。这些可以通过报名条件的限制条件及政审等实现。

4.3 公务员应注意完善的监督和立法机制

为了维护科举制度的公正性,从科举制度建立之初,朝廷便出台了科举相关的法律制度,这可以从邓宇的“中国考试制度史”中得知,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不仅具有完整的文科科举法律体系,它对武科和宗科也有严格的法律规定。

与此同时,我国公务员考试在面试、政治考核、体检等环节的主要负责部门为各级组织部门和人事部门,而这些招录工作环环相扣,容易受到逐级部门机关的人为因素的干扰。错综复杂的人际联系极大地影响了考试工作,考试的公平性和法律的尊严都受到了挑战。

4.4 公务员录用要有专门的考场设置

在考场设置方面,在古代中国,都建立了古代乡试、会试的专门的考场,也就是贡院。例如始建于宋乾道四年的江南贡院,并且经过后代的不断修缮扩建,成了中国古代科举考场之最,而他的规模在中国各省贡院中无出其右。

但是目前,我国公务员考试场供考生考试的场所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临时借用的考试场地,一般多为学生的教室,而其往往条件较差,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师生的正常,并且不利于防范考试场地的舞弊行为。

5 结论

科举制度和我国现有的公务员制度两者同为公开选拔的考试制度,两者进行比较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由于目前我国现有的公务员制度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参考借鉴科举制度的优缺点,在汲取其优秀之处的同时,防止科举制度中的漏洞所造成的不利影响,这都对于完善现有的公务员制度有着很大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何忠礼.二十世纪的中国科举制度史研究[J].历史研究,2000,(06):142-155.

[2]刘海峰.“科举”含义与科举制的起始年份[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70-77+91.

[3]张希清.科举制度的定义与起源申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99-106.

[4]田红艳.从科举制度反思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J].文史博览(理论),2014,(02):26-28.

[5]刘海峰.多学科视野中的科举制[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6):19-26.

猜你喜欢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起始与结束
浅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
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
宋代书院对举业与德业的调和
从匡超人的形象变化看《儒林外史》的主题
唐朝科举制度对当今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