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集体认知的建构

2019-10-25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三坊七巷近代史福州

(福建农林大学 金山学院,福建 福州350002)

在福州的城市中心,坐落着一片占地大约40 hm2的历史文化街区。它由三个坊、七条巷和一条中轴街组成,自古就被称为“三坊七巷”。论历史地位与文化遗产,其格局发轫于晋,形成于唐末,一直处于福州城的中心位置,宋元时期进一步发展、完善定型,至明清达到鼎盛,成为缙绅官宦、文人墨客和巨商富贾地标性的聚居区,跨越1 700年之久。三坊七巷呈“非”字型,由西面三个坊、东面七条巷和一条中轴街肆组成,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以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和南后街。坊巷内迄今为止保存的200余座古建筑,大部分是士人阶层的宅院居所。

三坊七巷是福州最为著名的一张名片,其名人文化比其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商业文化等更为耀眼。三坊七巷涌现出的诸多历史名人,深刻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进程,人称“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以下简称“一半”)。“一半”意指三坊七巷与中国近代史关系密切,坊巷里的名人事迹代表了半部近代史。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结束于1949年的新中国成立。人们对三坊七巷与近代史关系的认知,在很长一段时期处于“遗忘空白”,现在才成为共识。通过调研发现,就在十年之前,当地人们鲜有耳闻“一半”之说,顶多是一小部分人了解两者关系较为密切,如今三坊七巷已被开发成文化旅游景区,游人如织。当地人提及三坊七巷,介绍其历史文化时,“一半”说法不绝于耳,甚至许多普通人也概有此说。“一半”的符号是怎样产生的?如何受到群体认可,成为一种集体观念?借鉴法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哈布瓦赫(M.Halbwachs)的集体记忆理论:“集体记忆是由社会建构,是一个特定社会群体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1]可见“一半”集体认知的建构,是一种社会集体行为,是成员共享往事、形成判断的结果。“一半”作为一种认知文化,涉及历史事实、大众传播以及社会认知等诸多方面,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

一、客观史实是编码的前提与基础

“一半”对于三坊七巷实体而言,是一种标签,是一种符号。按照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的观点,符号是形意结合体,分为两种层面,一是能指,意符表现为声音或图像;二是所指,意符所指代或表述的对象。能指具有任意性,所指具有指向性。[2]作为能指而言,“一半”属于七言诗句,对仗工整,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具有较强的表达张力。作为所指而言,符号依存于所指事物,要是脱离了事物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半”符号虽为主观创造,但意义有所指,名副其实,言之有物。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三坊七巷涌现了一大批历史名人,如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纾等,多达一百多人(1)数据源自《三坊七巷志》。,他们与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密切相关,甚至成为其中的领导人物,如表1。

表1 中国近代史大事与三坊七巷名人

众所周知,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件极为重要的事件,表1虽然只列了江阴海战,其实三坊七巷跟抗战有关事件颇多,例如安民巷53号曾是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长达一年零四个月,他们在此组织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时任中山舰舰长萨师俊(叔祖父为萨镇冰)在武汉会战中,英勇抗敌,壮烈牺牲,成为抗战中阵亡军衔最高的中华民国海军军官;寄居作家郁达夫以笔为枪号召民众抗战,出任福州文化界救亡协会常务理事长;生于文儒坊的叶在增担任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法官,亲审“南京大屠杀”主犯等。如果说表1中的人物只是代表政治军事史方面,缺乏足够说服力的话,那么林纾、林徽因等文教名人则是社会文化史的代表,如表2。这些文教名人进一步为“一半”之说提供证据支撑,完形历史。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文教名人中还有多名女性代表,她们冲破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束缚,体现了中国女性在近代崛起的历史。

表2 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与三坊七巷名人

除了政治、军事和文教名人之外,还有一些工商人士,如“电光刘”(刘齐衔后人)、欧阳滨等人,对近代工商实业影响重大。刘齐衔是林则徐的长女婿,官至布政使,其孙辈创办了福州电气公司,成为当时清朝邮传部备案的十一家电气公司之一。1912年末,刘家又接手了官办电话,成立了福建电话股份有限公司。欧阳滨出身贫寒,白手起家,创办了福州第一家西药房“屈臣氏”,经营多家商行,在衣锦坊购置深宅大院,成为花厅主人。其他商业大亨,还有尤氏等[3],不再一一细说。总之,三坊七巷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居人物对近代中国影响举足轻重。

正所谓论从史出,持之有故,“一半”的认知源于史实的总结,这是这一符号广为流传,成为共享概念的前提与基础。若上升到哲学层面而言,“一半”属于认识论,现实符合真实,是其本体的比较客观的反应。“一半”并非地方或个人偏见,也非是后生文化,更非是海市蜃楼,它有着坚实的事实基础。

二、创新者编码,名人开展人际传播

“一半”符号源于真实,那谁对其进行符号化,成为编码者?查找历史文献,有关三坊七巷的名人论说,可谓不少。“三坊七巷”的名称最早见于清嘉庆、道光年间,进士刘心香将“三坊七巷”入诗:“七巷三坊记旧游,晚凉声唱买花柔。”道光年间的林枫《榕城考古略》:“卷中·坊巷第二”记载:“俗有三坊七巷之名。”[4]清末广州举人王国瑞客寓福州城,游逛三坊七巷吟唱:“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客里抽闲书市去,见多未见足开怀。”王国瑞把南后街与琉璃厂相媲美,足见其厚重,提高了知名度。民国初年,著名诗人陈衍的名句“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更使得“三坊七巷”一词脍炙人口。

那三坊七巷广为人知后,又怎样与中国近代史勾连起来?晚清时人有言:“晚清风流数侯官”[5]或“晚清风流出侯官”[6]。近代梁启超曾言:“近代风流出侯官。”[7]侯官乃福州旧称,侯官的中心地段之一便是三坊七巷。而中国近代史涵盖晚清史与民国史,三坊七巷也就代表了晚清史,即半部历史了。那么这“一半”的认知萌芽,是怎样破土而出的呢?查找相关文献,有详细记载的要数单霁翔先生。2009年6月首批“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开展评选,三坊七巷以高票入选。在揭牌仪式上,时任国家文物局总局局长单霁翔评价说:“一部三坊七巷史,是半部中国近代史。”[8]一年之后,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在福州举行。单氏在《保护文化遗产建设创新型国家》报告中说:“像福州的三坊七巷,一座三坊七巷半部近代史,作为我们国家的一座社区博物馆进行设计和研究。”[9]单氏对纷繁复杂的坊巷历史素材总结提炼,结晶出“一半”的符号。就此符号本身而言,运用诗句形式,工整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传播力高于普通句子。单氏通过口语和文本形式呈现“一半”符号,再加上其权威的地位以及符号自身的表达张力,迅速成为他人引用的经典名句。单氏不仅是作为编码的传播者,也是一大传播渠道,其关于“一半”的个人认知,犹如一颗火星,点燃了集体认知的大草原。

如果说单霁翔是中央点火主将的话,那么王岗峰、吴可文等福州本土文化学者是地方点火和添柴的大员了。福建师范大学的王岗峰教授长期致力于三坊七巷历史与文化的研究与开掘,不断提炼和传播坊巷名人文化。他在多个场合多次引用单氏“一半”名句,阐释其观念,理论与实践上运用、推广“一半”认知。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的吴可文副教授也长期研究三坊七巷文化,开办讲座,传播坊巷文化,不断扩大认知群体。讲座主题同为“一片三坊七巷地,半部中国近代史”,每场讲座听众达百人以上,涉及海内外人士。美国传播学者约翰·彼得斯(J.D.Peters)曾说“亲临现场恐怕是最接近跨越人与人鸿沟的保证”[10],吴氏在三坊七巷实体空间开设讲座,面对面交流,传播效果应是比较可观的。

根据美国传播学家埃弗雷特·罗杰斯(E.M.Rogers)的创新扩散理论,诸如单霁翔之辈具有“创新者”角色,见多识广,创造和敢于采用这一认知。他们把“一半”认知从私人领域引向公共领域,通过传播让其他人参与进来。除了他们,还有学术群体如闽都文化研究会(成立于2011年4月),围绕三坊七巷的主题召开或参加学术会议,发表文章,时不时论说“一半”。例如,2011年12月召开的“三坊七巷与台湾”文化研讨会,出席开幕式约有200人。[11]与会专家学者一道参观三坊七巷,主持研讨会的福建师范大学国学研究中心主任汪征鲁教授说:“……历史上有句话叫‘晚清风流在侯官’,综合这次研讨会大家的意见,三坊七巷可以配得上这样一句话——‘侯官风流在三坊七巷’。”[12]从汪氏之语可见,三坊七巷可以代表晚清史,也就是半部近代史了。2014年12月召开的福建省社科界2014年学术年会“三坊七巷名人与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分论坛,有105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13]这些群体成员属于学术精英,可谓是“早期采用者”,在传播系统中发挥着意见领袖的作用。一部三坊七巷史承载了半部中国近代史,已成为学术界广泛的共识。[14]在传播无所不至的现代社会,学术界关于“一半”的精英共识转变成为大众的集体认知已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了。

三、政府打造虚实空间,组织传播

如果说名人论说属于人际传播的话,那么政府推动便属于组织传播了。政府出于城市发展的需要,精心保护三坊七巷,深入挖掘坊巷文化,从软硬件两大方面有力推动了“一半”认知及其集体记忆的建构。组织传播具有制度性,属于社会中观层面的传播,上承人际传播,下启大众传播,政府可谓是幕后强大推手。政府是政治权力主体之一,引导、推动集体认知的建构。

涉及三坊七巷管理的政府主要是鼓楼区政府、福州市政府、福建省省政府和国家文化部,其中起主要推动力的首推福州市政府。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三坊七巷逐渐衰败,很长一段时期里遭到忽视。改革开放以来,旧城改造,城市发展,三坊七巷也像许多老街区一样,面临被拆危机。幸运的是,1990年习近平担任福州市委书记后,这一情况得到改善,三坊七巷得到一定保护和修缮。1997年1月,福建省人大批准《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明文保护“三坊七巷”和朱紫坊的传统坊巷格局和典型明清民居。2005年12月,经过多年谈判,福州市政府与福建闽长置业有限公司终于终止了“三坊七巷”保护改造项目合同(1993年5月签订),收回了土地使用权。2006年至2009年,福州市政府筹措30多亿元巨资进行三坊七巷修复保护工程。2008年11月,福州市成立三坊七巷管理委员会及其福州市三坊七巷保护开发有限公司,统筹开展三坊七巷保护管理。实体介入,公司运作,标志着三坊七巷的保护与开发进入专门化、职业化阶段。2010 年上半年开始筹建福州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到了2011年8月正式成立,成为全国首座社区博物馆。2015年7月,福建省政府批准了福州市所报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修编)》。三坊七巷的保护与开发为认知主体唤起有关历史记忆、建构集体认知,提供了有形的城市公共空间。

福州市政府实行文物“动态保护”,以三招发力。[15]第一招是恢复坊巷格局,重现历史风貌。所做的努力,保存了三坊七巷的历史遗迹,为“一半”认知提供了可接触的物理实体。如果说第一招是属于毛坯房建设的话,第二招就是室内装修了。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俗活动、民间曲艺、民间工艺、风味饮食等,为三坊七巷充实内容,为“一半”认知提供了可感受的文化实体。第三招是充分挖掘文化产业资源,政府把三坊七巷开发成旅游景点,经济与文化联合搭台唱戏,吸引海量游客。如三坊七巷景区讲解词中含有“一半”话语,不断扩大“一半”认知群体。以上福州市政府的“三招”,塑造建筑与人文景观,为“一半”集体认知的建构提供了互动媒介。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1世纪以来,我国文化旅游业大力发展。地方政府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大力开发和保护本地历史文化资源。作为“里坊制度的活化石”,三坊七巷被当地政府格外看重,申请各种荣誉称号。2009年6月10日,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获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荣誉称号。2012年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备名单。2015年,三坊七巷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5A级景区,是福州首个5A级景区,同年荣膺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大奖之所以获得在于背后当地政府坚持不懈的努力。这些大奖的连续获得,又在逐渐提升三坊七巷的知名度,推动其名人文化的传播。2012年12月福州市委宣传部与市邮政局联手推出一套“印象三坊七巷”明信片和邮票,该明信片前言中便写道“是可谓: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总之,在各项评选、推介等活动,福州市政府有关部门在软件方面宣传坊巷文化,讲述坊巷故事,不断向大众塑造“一半”认知,推动集体认知的形成。

四、大众传播多渠道长时段塑造共识

一种说法要广为人知,形成一种集体意识,需要大众的认可和接受。毫无疑问,比起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大众传播的受众最多,最具规模化的传播效果。大众传播媒介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现代人而言,信息除了日常自身经验所得,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形形色色的大众传播媒介。“一半”集体认知的建构,大众传播可谓是建构主力。大众传播从社会角落中收集闲散零碎认知,通过关于历史解释的公共与个人讨论,完成集体认知的建构。

传播“一半”的相关话语,涉及的大众传播媒介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纸媒图书、报纸、期刊,也有光电传媒广播电视,还有网络以及新媒体“两微一端”等。新闻媒体级别从中央到地方省市县不等,跨越海内外。这些媒介主要从2009年开始,面向海内外尤其是在福州的读者、观众、听众或者用户,把三坊七巷与中国近代史联系起来,批量生产与重复传播“一半”,整合受众认知,不断使“一半”成为一种集体共识。

第一,图书方面,重要的有《三坊七巷志》《三坊七巷名人家风家训》《三坊七巷名人与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等以及福建耕读书院出品的《三坊七巷文化丛书》系列。其中,2009年6月出版的《三坊七巷志》阐述近代人物事迹最为集中。2016年7月出版的《三坊七巷名人家风家训》,封面上赫然印着“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介绍语。从“近代”到“近现代”,可能是出于历史断代分期的不同,也可能是它把坊巷影响看得更重,认为其波及现代。

在所有纸质媒介中,图书历史最为悠久,内容丰富,保存性强,适合N次传播。上述图书首版印数千级以上,有的甚至多次印刷,对“一半”的传播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报纸方面,笔者通过登录国家图书馆网站,检索清华同方知网、龙源电子期刊、万方数据、方正阿帕比等数据库,发现从全国性的《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等到地方性的报纸《福建日报》等再到行业性的报纸《科技日报》等,直接相关文章不完全统计有一百多篇(截止时间为2019年3月1日),见表3。所刊文章有新闻、散文、软文、广告等,都明文出现了“一半”的描述,只是个别字眼稍有变动,意义皆相通。地方媒体如“福”字系报刊《福建日报》《福州日报》《福州晚报》和都市报力挺地方社会文化发展,所刊文章最多,建构“一半”认知最为有力。地方报纸着重面向当地读者,当地读者又有地方自重心理,乐于接受和推广。外来游客进入福州地域,尤其是三坊七巷,难免受到当地人所传播的价值观的影响。另外,2016年9月全国百名晚报总编与记者进行了五天四晚的“清新福建”采访,采访首站便在三坊七巷。这些全国各地的总编与记者是媒体的把关人,又是意见领袖,影响着“一半”认知的省外传播。正如成都晚报常务副总编张光焰所说:“三坊七巷很有文化底蕴,游过了这里,就对福州传统文化有了非常深的认识。果真是一个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16]《北京晚报》的官方网站“北晚新视觉”刊载了《国庆出游不纠结福建是个好地方:笨游福建APP帮指明路》一文,其中说“在福州提起三坊七巷……有‘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历史’的说法”[17],向在京读者述说了“一半”。

表3 出现“一半”话语的报纸文章

① 此处摘登的是所列报纸中的相关表述,限于篇幅并未按各种报纸一一对应,一种表述只出现一次。下表4同理。

② 本文对《人民日报》所发文章数的统计,包括其海外版。

③ 本文对《福州晚报》所发文章数的统计,包括其海外版。

报纸时效性快,发行量大,又适合传阅,面向读者甚广,而且为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提供了大量的专业内容。表3所列报纸文章,始于2010年,其中2015年出现全国性刊载的小高峰,持续九年不断述说“一半”,扩大认知群体,重复历史勾勒,功不可没。

第三,期刊方面,以学术期刊为主,亦有时政、大众、教辅等杂志,如表4(截至2019年3月1日),所发文章有的是专门针对三坊七巷文化,论述它与中国近现代史的关系;有的虽提及三坊七巷,但都自觉不自觉地把“一半”作为标签性的话语。值得一提的是,闽都文化研究会与研究院主办的《闽都文化》双月刊,创刊于2008年,经常刊登研究三坊七巷的文章,时不时直接或间接地提及“一半”的故事。作为偏向文学性的刊物,它跟其它非学术期刊,常用“讲故事”形式向大众传播坊巷文化,传播力较强,读者喜闻乐见。

表4 出现“一半”话语的期刊文章

续表4

另外,也有一定的硕士论文涉及“一半”,例如《三坊七巷中家族联姻现象及其影响探究》(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福州三坊七巷旅游节庆品牌化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三坊七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群体生存环境研究》(福州大学,2016年)、《基于行为意向的城市公园智慧解说系统使用机制研究》(福建农林大学,2018年)等,明文引入“一半”。学术论文作为小众媒介,虽然面向的是相对同质化的小众群体,但水平层次较高,属于意见领袖,很有可能在写作中转引。小众传播有利于N次传播“一半”的认知,效果也可观。

第四, 广电方面,这是“一半”实现大众传播的主力军,其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是骨干。作为光电媒介,广播电视并不要求听众或观众的识字率,因此面向受众更多更广。

首先,广播方面从中央到省市,重要的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第一套节目“中国之声”,如2014年10月推出《城市传奇》讲述坊巷故事,谈及了“一半”;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华语频道,如2012年5月推出“孔子学堂·三坊七巷——坊巷的记忆”节目,述说了“一半”。还有新媒体广播如“喜马拉雅FM”,其个人频道“旅见旅闻”曾在2017年4月推出《一个个“闽都名人”的地盘——三坊七巷》。不管是新旧广播,节目成本都较低,传播范围广,具有较强的穿透力。

其次,涉及“一半”报道的电视媒体有中央电视台、福建广电系统媒体以及港澳台的一些媒体等。从2010年以来,三坊七巷常年举办各种民俗活动、歌舞表演、艺术展览等文化交流活动,引起各级媒体的关注与报道。2013年初央视新闻联播春节两次聚焦三坊七巷[18],2017年初央视五次聚焦三坊七巷[19],展现福州民俗文化风情。最具传播影响力的中央电视台,从综合频道到国际、综艺、新闻、纪录等频道,近年制播了不少节目,一次又一次述说着“一半”的话语。例如,2015年10月4日,CCTV-1《焦点访谈》栏目播出《穿越时空的城市名片——三坊七巷》;2017年11月20日,CCTV-1 《我有传家宝》播出《三坊七巷故园情》;2018年1月4日,CCTV-3《文化十分》栏目播出《新年文化之旅福州:三坊七巷——开风气之先谋天下永福》;2019年2月7日,CCTV-4《记住乡愁》栏目播出了《福州三坊七巷——把天下扛在肩上》,其中说道:“老街也就有了‘一座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的美誉。”该节目编导王晓宇表示之前就听说过“一座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20]。在华人圈颇有影响的香港凤凰卫视,其《凤眼睇中华》栏目在2012年10月17日播出《讲述福州三坊七巷的故事》,其中说道:“这些名人的故事,把它串起来就是中国近代的半部史。”电视报道视听相结合,纪实性、现场感较强,传播影响面也较大。

第五,网络方面,这是诸多大众媒介中信息最为丰富、活跃的一块。网络被称为第四媒体,其内容大部分源自传统媒体,所以网络上几乎同步出现了“一半”的话语。随着互联网的升级换代,用户生产内容(UGC)越来越多,网民也时不时引用或阐释“一半”认知。诸如门户网站新浪、网易等,新闻媒体凤凰网、光明网、新华网等,论坛网站百度贴吧、简书等,旅游博客网站乐途旅游、马蜂窝等,文档型网站360个人图书馆、豆丁网等,都有许多“一半”系列话语。通过百度输入“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为关键词进行搜索(2019年3月5日),约共有5 530条内容。这些丰富的内容,不断显现“一半”话语,冲击着网民的视觉,扩大和加深网民的认知。

其中两大典型事例值得一提。其一,福州三坊七巷官网大力推介。该官网由三坊七巷保护开发有限公司运作,专门展示坊巷文化,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其首页上方动态画面赫然使用“一半”当作介绍语,并且以加粗、大号字体凸显。其二,娱乐人士的演播展示。福州本土著名音乐人赖董芳2014年创作了福州方言歌曲《三坊七巷竞风流》,歌词中说“一条南后街啊,半部近代史”。这首歌被人广为传唱,甚至进入福州KTV曲库[21],音视频节目在网上甚多。2015年10月福州市福州语歌曲协会主办的“重阳节唱‘福’歌”公益活动,20多位榕城喜娘喝唱团成员表演了《三坊七巷竞风流》。2017年11月,中国首部坊巷文化影音秀《三坊七巷》亮相于安民巷的中瑞剧坊,成为全年驻演文化剧目。歌谣韵律和谐,抒情叙事,意境优美,线上线下都便于传播。

第六, 新媒体方面,主要是“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及客户端)。2011年4月新浪微博“三坊七巷官博”开通,所发文章少不了有关“一半”的话语。2017年7月微信公众号“三坊七巷官微”开通,关注欢迎词便是“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这里是……”。其它机构如新华社的客户端等,或者个人的微博或微信公众号,自己撰写或转发有关“一半”话语的图文,共同推动新媒体方面的“一半”认知。

2017年5月,一位名叫林庆辉的业余诗词爱好者,发表了《三坊七巷赋》,在福州人的微信朋友圈热转[22],由此引发了一股“三坊七巷赋”热。一个月之后,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陈章汉的《三坊七巷赋》出炉,其中明文说到“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焉。”该赋历经三年酝酿,发表之后又推动了当地文化界的热议。在此之前已有数篇同名赋发表,争相歌咏三坊七巷[23],其中浙江乐清中学高级教师李新华在2013年1月所发的文章中也提到“一片三坊七巷地,半部中国近代史”了。2017年6-7月,由东南网、“新福建”客户端、海峡网联合主办《三坊七巷赋》文化大赛,主要面向福州市中学生,征集了300多篇有效作品。各种版本的《三坊七巷赋》掀起了一股认知坊巷文化的潮流,或多或少又推进了“一半”集体认知的建构。

不难发现,大众传播媒介所发内容,大多出自福州本地人士或受其影响。当地人之所以通过各种途径去建构这“一半”的集体认知,不乏有共同的心理情感,即尊重、认可这一事实,甚至以此为豪,热爱推广这一认知。当地人既是传播者,也是受传者。正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雷蒙德·鲍尔(R.A. Bauer)所说:“在可以获得的大量(传播)内容中,受传者的每个成员特别注意选择那些与己兴趣相关,与己立场一致、与己信仰相吻合且支持其价值观的信息;他对这些信息的反应会受到其心理构成的制约。”[24]共同的集体认知框架,使得受传双方选择性接触、选择性认知和选择性理解“一半”。大众传播不断重复提及“一半”,长达十年之久,不断扩大认知群体,加深其在大众头脑中的印象,满足了集体认知的扩大性和延续性。大众传播强大的媒介传播功能把个人认知扩大为群体认知,从精英层面走向大众层面,日渐家喻户晓,海内外皆知。

五、结语

“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这一符号源自福州三坊七巷的深厚历史文化,具有坚实的客观史实为前提和基础。正所谓“文化即传播”,文化赋予了这一符号让人认同、共享的意义,使得个人认知成为集体认知成为可能。“一半”编码来自社会名人,名人论说犹如星星之火,点燃了集体认知的大草原。作为背后强大推手的当地政府,开发实体和虚拟的公共空间,软硬件并举,使得“一半”的传播如获东风,集体认知的大草原火势更加旺盛。作为建构主力的大众传播,采用丰富多样媒介,通过新闻报道、广告、评论、散文、歌赋等形式,整合推广处于社会各个角落的闲散“一半”认知,产生和建构人们社会生活的意义,诚如“传播即文化”,使得“一半”的集体认知最终建构。

猜你喜欢

三坊七巷近代史福州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逐梦福州 只为“她”
寻味福州
品读《中国近代史》背后的“近代史”
近代史上的几个问题(三)
近代史上的几个问题(二)
近代史上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