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化肥上市公司中报分析
2019-10-25
整体业绩情况
2019 年上市公司中报于8 月31日公布完毕。在3689 家A 股上市公司中,共有3236 家实现盈利,占比为87.72%,净利润较上年增长6.91%。但化肥类上市公司业绩较为平淡,达不到市场平均水平。今年上半年,22 家上市肥企共实现盈利36.9 亿元, 同比下降35.1%,结束了此前连续两年利润增长的局面。
今年化肥上市公司业绩出现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去年基数较高,达到了创纪录的56.9 亿元,而今年的整体市场环境不如去年,业绩难以超过去年;二是不少化肥上市公司同时生产化工产品,化工产品价格下跌,影响了企业盈利,如盈利大户华鲁恒升和鲁西化工今年中报业绩双双下降,降幅分别为22.1%和55.6%,均是化工产品价格下跌所致。
从子行业看,磷肥行业业绩相对突出,3 家磷肥类上市公司共实现盈利2.7 亿元,同比增长147.4%。云天化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生产装置运行平稳,主要生产装置实现了20 个“长周期”,保持高效运行,磷酸、磷酸二铵等产品综合能耗同比下降,毛利率增加,提升了公司盈利能力。
氮肥行业滑坡较大。11 家氮肥类上市公司共实现盈利22.2 亿元,同比下降51.6%,河池化工、柳化股份、圣济堂3 家公司出现亏损。今年上半年,尿素、氯化铵价格均维持高位,对提升氮肥企业业绩有益,但由于许多氮肥上市公司同时生产化工产品,化工产品价格下跌拖累了其业绩。
钾肥上市公司呈现差异化,藏格控股盈利超过2 亿元,但盐湖股份却出现了4.2 亿元的亏损。不过盐湖股份的亏损主要是镁业版块和化工版块亏损所致,单纯从钾肥情况看还是不错的。今年上半年,盐湖股份氯化钾销量同比增加3.8 万吨,平均售价同比上涨181 元/吨,毛利率达到了74.64%,去年同期是73.45%,上升了1.19%。
复合肥行业利润有所下降。6家复合肥上市公司全部盈利,无一亏损,但由于受到上游原材料价格处于高位、下游农产品价格仍处于低位的双重影响,不少复合肥上市公司业绩出现下降。然而新洋丰却逆市而上,今年上半年共实现盈利6.3 亿元,同比增长17.1%,成为盈利最多的复合肥上市公司。新洋丰表示,公司近年来在新型肥领域不断加大投入,今年上半年,公司新型复合肥实现销量同比增长23.01%,收入同比增长28.32%,毛利率同比增加0.55 个百分点,在传统复合肥盈利减弱的情况下,新型肥成为盈利新增长点。
化肥类上市公司2019 年中期业绩一览表 利润:万元,每股收益:元/股
部分上市公司中报点评
●湖北宜化:2019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21 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5 亿元。受中美贸易战影响,报告期公司主导产品烧碱销售价格较2018 年出现较大降幅,影响了公司的经营业绩。报告期公司转让子公司雷波县华瑞矿业有限公司71.50%的股权,回笼资金1.19 亿元;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强经营管理和生产调度,氯碱、尿素和磷酸二铵装置稳定运行,产量、消耗创近年同期最好水平。
●四川美丰:报告期内,公司累计生产尿素21.91 万吨(同比增长13.52%)、车用尿素6.57 万吨(同比增长30.88%)、 复合肥15.45 万吨(同比增长9.96%)、三聚氰胺2.53 万吨(同比增长5.86%)、液态硝铵12.18 万吨(同比增长4.28%)、包装塑料制品0.41 万吨(同比增长17.14%)、LNG 8.75 万 吨 ( 同 比 增 长273.93%)。销售尿素20.41 万吨(同比增长19.85%)、车用尿素6.33 万吨(同比增长32.98%)、三聚氰胺2.53 万吨(同比增长4.12%)、复合肥14.84 万吨(同比下降13.87%)、硝酸硝铵8.87 万吨(同比增长20.52%)、包装塑料制 品 0.46 万 吨 ( 同 比 增 长17.95%)、LNG 8.63 万吨(同比增长268.80%)。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1 亿元,同比增长26.1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48.9 万元,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1073 元。
●阳煤化工:报告期内,公司生产尿素173.67 万吨、精甲醇22.52 万吨、烧碱20.42 万吨、乙二醇16.79 万吨、聚氯乙烯12.02万吨、丙烯8.93 万吨。实现营业收入90.85 亿元, 比去年同期98.25 亿元减少7.4 亿元;实现利润总额0.34 亿元,比去年同期2.79 亿 元 减 少2.45 亿 元。
●云天化:磷复肥行业方面,磷肥市场产量和消费量同比小幅下降,价格较2018 年末有所下降;受出口关税调整和国际市场供需影响,磷复肥出口量增加,出口价格下滑较多,上游原料成本下降部分对冲了产品价格波动的不利影响,报告期内,公司生产装置运行平稳,主要生产装置实现了20 个“长周期”,保持高效运行。主要产品综合能耗稳中有降,磷酸、磷酸二铵、聚甲醛产品综合能耗同比下降。升级基础肥、复合肥新品生产稳步开展,复合肥产品质量提升明显。
大宗原料采购降本明显。综合利用低品位磷矿,降低用矿成本;优化物流方式和煤炭供应结构,推进液氨火车运输,降低煤炭和合成氨采购成本。生产统筹高效。优化提升磷酸产量,高效调拨自产磷酸,基础肥板块基本实现满负荷运行;强化复合肥产销协同,调整产量、加大销量,降低产品库存。推进目标成本管理,主要产品成本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统筹装置大修,利用销售淡季,高效完成装置大修,为下半年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六国化工: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产品结构的升级调整,大力推进新产品销售,继续推出系列专用肥、海藻复合肥、植保套餐肥等新品种肥料,持续与中国农大、安徽农大合作,共建长江经济带磷资源高效利用创新平台,设立院士工作站,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与安徽农科院、河北农大、内蒙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科研试验,在各销区、直销点建设示范田;公司为适应农资流通结构变化,持续创新营销方式和实行灵活开放的营销策略,开展“深耕一体、力推直销”活动,持续做深、做细驻点销售网络,大力推进直销渠道建设,推出“乡满福”第二渠道品牌建设,拓宽渠道,提升销量和产品效益。加大新产品、贴牌肥销售力度,推出水稻精准配方肥和“水八鲜”水生作物专用肥等新产品和改良产品,推进产品差异化;大力开展会议营销。
●盐湖股份: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钾肥生产企业,氯化钾的生产和销售是公司目前的主要业务,钾肥设计年产能达到500 万吨。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9.31 亿元,较上年增加26.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4 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亏损7.55 亿元,亏损减少的主要原因钾肥销量同比增加3.8 万吨,平均售价同比上涨181 元/吨。
由于设备故障、资金困难、资源配置、原材料采购价格上涨、环保投入等因素影响,导致镁业公司生产未能按计划实施,部分装置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投入大产出小,产品成本偏高、边际效益未能完全释放,经济性较差,造成亏损17.8 亿元。
●藏格控股:公司拥有察尔汗盐湖铁路以东矿区724.3493 平方公里的钾盐采矿权证,是一家以青海省察尔汗盐湖钾盐资源为依托的资源型钾肥生产企业。报告期内主营业务主要包括两部分:氯化钾的生产和销售及贸易业务,其中氯化钾的生产和销售为公司报告期主营业务的核心部分,公司在报告期内还开展了重钙、氯化钾、硫酸钾等产品的相关贸易。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的生产能力不断扩大,主要产品氯化钾年生产能力达200 万吨,成为我国第二大氯化钾生产企业公司。
2019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8.1 亿元,同比下降29.12%;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2.3 亿元,同比下降45.80%。与上年同期相比,公司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均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察尔汗盐湖降水频率及总量均有所增多,影响光卤石的出矿量并最终导致报告期内氯化钾产量下降;另外,报告期内公司大幅缩减了贸易业务的规模,贸易业务营业收入及利润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
●芭田股份:公司作为中国复肥行业的领导者,致力于以高科技发展中国的农业事业,产品定位始终走在行业前端,产品结构远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新型复合肥销量占比达60%以上。目前,公司持续创新芭田+系列、芭田和系列、硝基肥系列、灌溉施肥系列、长效肥系列、生物有机肥系列、液体肥系列、植物营养调理品系列等新型环保型产品及配套设施。其中植物营养调理品实现了土壤调理剂与肥料的融合,产品既含有中微量元素,保证作物养分的需要;又含有改良根际土壤理化性质、提高作物抗病虫害、抗逆境的功能因子。
●云图控股:截至目前,公司拥有复合肥年产能510 万吨,其中普通复合肥产能70 万吨,硝基、缓控、水溶肥、BB 肥等新型复合肥合计440 万吨,新型复合肥约占86%,产品线覆盖全水溶、缓释肥、高塔尿基、高塔硝基、喷浆硫基、喷浆硝硫基、高浓度氯基、高浓度硫基、中低浓度复合肥、有机-无机复合肥等全线产品,满足不同作物不同周期的营养需求。公司顺势推出精准化服务,量身定制产品服务、种植指导、土壤修复、现代农业示范等全方位服务,帮助农户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金正大:公司先后在山东临沭、山东菏泽、安徽长丰、河南郸城、河南驻马店、辽宁铁岭、贵州瓮安、云南晋宁、广东英德、新疆阿克苏、湖北潜江、新疆阜康等地建有生产基地,具有年产各类新型肥料710 万吨的生产能力。
公司的产品覆盖普通复合肥、缓控释肥、硝基复合肥、水溶性肥、生物菌肥、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植物生长调理剂、土壤调理剂等,12 大类100 多种产品,在我国肥料企业中,肥料品种最为丰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采取“以销定产”生产模式,生产部门严格按照公司销售计划制定生产计划,并根据销售情况,对生产计划及时进行调整。在销售模式上,以“金正大”“沃夫特”“金大地”等实行多品牌进行覆盖。目前公司拥有传统渠道一级代理商5000 余家,二级代理商10 万余家,营销渠道遍及全国。
●史丹利:公司分别在山东省临沭县、山东省平原县、吉林省扶余市、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湖北省当阳市、河南省遂平县、河南省宁陵县、江西省丰城市、甘肃省定西市、辽宁省营口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建设了生产基地,现有复合肥产能520 万吨。
公司产品覆盖各种作物专用肥、中微量元素肥、高塔复合肥、硝基复合肥、水溶肥、生物肥、缓控释肥、海藻肥、有机肥等各类肥料,产品广泛适用于种植玉米、小麦、水稻等大田作物以及瓜果蔬菜等各种经济作物。
公司以市场为导向,采取“以销定产”的模式,依托完善的产品结构和优质的产品品质,通过“史丹利”品牌强大的影响力和成熟完善的销售物流渠道,在全国31 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以县级为单位的3000 多个一级代理商、10 万多个终端网点,产品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在行业内名列前茅。
●司尔特:公司充分依托宣州马尾山硫铁矿、贵州开阳磷矿山储量丰富的优质原料资源优势,形成从硫铁矿制酸至磷复肥产品生产、销售较为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建立起了一整套完善的磷复合肥生产服务体系和循环产业布局。公司现有安徽宁国、安徽宣州、安徽亳州及贵州四大生产基地。产品涉及到各类高浓度缓释复合肥、测土配方肥、高端水溶肥、氯基复合肥、硫基复合肥、硝基复合肥、复合肥微生物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生物有机肥、有机肥料、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土壤调理剂、微生物菌剂、硫酸钾、硫酸、磷酸、盐酸、铁粉等,品种多样,符合多样化市场需求。
●新洋丰:公司按照“磷酸一铵靠近资源地,复合肥靠近市场终端”的原则,在湖北荆门、湖北宜昌、湖北钟祥和四川雷波建立大型磷酸一铵生产基地,在湖北荆门、湖北钟祥、山东菏泽、河北徐水、广西宾阳、江西九江、吉林扶余、新疆昌吉布局大型复合肥生产基地,从而有效加快供货反应速度,降低原料采购和物流运输成本,实现产能布局全面优化,降低运输成本,提升公司整体竞争优势和持续盈利能力。公司具有年产各类高浓度磷复肥逾800 万吨的生产能力和320万吨低品位磷矿洗选能力,配套生产硫酸280 万吨/年、合成氨15万吨/年、硫酸钾15 万吨/年以及硝酸15 万吨/年。
今年上半年,公司常规复合肥实现销量同比增长5.13%,收入同比增长11.84%,毛利率同比减少0.3 个百分点。常规复合肥市场,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处于高位、下游农产品价格仍处于低位的双重影响,行业竞争激烈。为应对行业竞争,公司加大渠道的开拓力度,实时根据市场反馈调整产品品类,重点投放销售速度快、毛利更高的品类。得益于公司的经销商渠道资源优势和执行力强的市场反应速度,常规复合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仍实现了稳定的销量增长。
上半年公司新型复合肥实现销量同比增长23.01%,收入同比增长28.32%,毛利率同比增加0.55个百分点。公司近年来,在新型肥领域不断加大投入。2018 年,公司联合中国农业大学成立了农业农村部作物专用肥料重点实验室,通过该平台持续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强化自主研发和产学研合作。2017 年底,公司设立技术推广部,组建技术服务团队,加大新型肥示范田的建设力度,通过技术服务施行差异化竞争,增强新型肥经销商与农户的认可度与粘性。
公司复合肥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升 级。2016 年~2018 年,新 型复合肥的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 别 为 8.66% 、 11.62% 与13.66%,新型复合肥的毛利占毛利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3.27%、15.98% 与17.02%。2019 年上半年,新型复合肥的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提升至18.82%,毛利占毛利总额的比例提升至22.61%。盈利能力更强、经营壁垒更高的新型肥占比不断提升,公司的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