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2019-10-25李怀营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9年9期
关键词:美罗培南化脓性脑膜炎

李怀营

(许昌市中心医院NICU,河南 许昌 461000)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是指出生后4周内化脓菌引起的脑膜炎症,常为败血症的一部分或继发于败血症,25%败血症患儿会演变为化脓性脑膜炎,危及新生儿生命[1]。报道显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发生率占活产儿的0.2‰~1.00‰,而早产儿发生率超过3‰[2]。该病发病早期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且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呕吐、神志异常及眼部异常等。美罗培南是临床常用的抗菌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均有良好的效果,多用于小儿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中[3]。研究发现,美罗培南用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中能提高近期疗效,有助于改善患儿硫化氢(H2S)和一氧化氮(NO)水平[4-5],但是临床上对该方案的不良预后危险因素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以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探讨美罗培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预后危险因素,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男54例,女46例;年龄3~27 d,平均年龄(15.32±0.98)d;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15~20分,平均评分(18.21±0.84)分;体质量 2 348 ~ 3 400 g,平均体质量(2 645.98±25.88)g。观察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1~29 d,平均年龄(15.41±1.02)d;APACHE Ⅱ评分14~21分,平均评分(18.32±0.88)分;体质量2 321~3 434 g,平均体质量(2 678.09±25.93)g。两组临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监管下完成。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6]中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标准;②均经过CT、MRI检查或脑脊液病原菌监测确诊;③符合美罗培南治疗适应证,且近期均未使用其他抗感染治疗。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肝、肾等器质性病变或伴有其他先天性疾病者;②所用药物耐药或病情持续恶化,预计生存期<3个月者;③无法配合治疗者。

1.3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营养支持、免疫增强、电解质平衡调节。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钠(吉林省辉南长龙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5641)治疗,50 ~ 80 mg/(kg ·d),静滴,q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美罗培南(深圳市海滨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249)治疗,29 mg/kg,每天2~3次,静滴,持续治疗1周。

1.4 观察指标

生化指标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取空腹静脉血5 mL、脑脊液5 mL,35 min离心,离心半径60 cm,速度4 000 rpm,血清分离完毕后放置在-30℃冰箱中。采用敏感硫电极法测定H2S水平;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水平[7];

预后危险因素分析。根据患者不同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查阅病理整理两组惊厥、休克、贫血、嗜睡、持续发热时间、脑脊液有核细胞数、脑脊液蛋白质含量、脑脊液糖浓度、外周白细胞数、血小板计数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对不良预后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H2S及NO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液及脑脊液H2S和N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及脑脊液H2S和N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治疗预后危险单因素分析

20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治疗,其中预后不良10例,预后良好190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包括惊厥、休克、贫血、嗜睡、持续发热时间、脑脊液有核细胞数≥500×106/L、脑脊液蛋白质含量、脑脊液糖浓度、外周白细胞数过低或过高(P<0.05)。见表2。

2.3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治疗预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预后与休克、脑脊液有核细胞数≥500×106/L、脑脊液蛋白质含量、脑脊液糖浓度及外周白细胞数过低或过高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见表3。

表1 两组H2S及NO水平比较

表2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治疗预后危险单因素分析

表3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治疗预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血清、脑脊液中的H2S均会明显升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者,机体内会出现大量的NO,具有生理、病理双重作用,表达水平能反映脑损伤程度。美罗培南具有广泛的抗菌活性,能抑制厌氧菌及需氧菌药物,稳定机体内β-内酰胺酶水解作用,穿透脑膜屏障进入脑脊液、体液中,获得良好的药物浓度。近年来,美罗培南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8]。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血液及脑脊液H2S和N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美罗培南有助于降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H2S和NO水平,利于患者恢复。

本研究中,2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其中10例预后不良,190例预后良好,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包括惊厥、休克、贫血、嗜睡、持续发热时间、脑脊液有核细胞数≥500×106/L、脑脊液蛋白质含量、脑脊液糖浓度、外周白细胞数过低或过高(P<0.05)。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不良危险因素较多,且不同因素之间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为了提高临床疗效,治疗过程中应加强生命体征监测,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善于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使治疗更具科学性、合理性。

综上所述,将美罗培南用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者中近期疗效较高,有助于改善患者H2S和NO水平,但是预后危险因素较多,应根据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美罗培南化脓性脑膜炎
美罗培南对小儿重症感染治疗效果及对PCT水平表达的影响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16SrRNA基因检测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美罗培南骨水泥的体外释放研究Δ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IL-6,IL-10的临床价值
美罗培南的药动学/药效学研究及治疗药物监测研究进展Δ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对比
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及不良预后的观察
Vaccination
尼日尔脑膜炎流行已致76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