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育德“功力”探寻
2019-10-24邵名果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是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打底色的工程。然而,通过传统文化和教育融合,为学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办学宗旨带来一抹亮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考验的则是学校德育的“功力”及功效。近年来的“国学热”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地区各级各类学校传统文化与教育的融合,其中的一些规律值得深入总结和探讨。
一、依传统文化之根立学生立身之本
2014年教育部就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得到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整体上如何推进?融合学校特色文化会呈现哪些新途径新方法?如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学校德育的育德功力如何得到呈現?一线教师、家长学生能有哪些体验?几年来,我们从以下三“点”出发,面向每个生命个体,循传统文化之魂、展现传统文化之形、表达传统文化之意,找寻传统文化之根基……
1.找寻传统文化育人的“目标点”。面对传统文化活动进校园存在缺师资、缺教材,碎片化、不系统,重知识、轻兴趣,课时紧、难安排,衔接难等问题,以校长为首的学校德育队伍,首先要各自阅读各校的特色及历史文化,走进教师、学生、家长中间,对学校的发展优势、劣势、资源进行深入分析,紧紧围绕育人目标和课程目标,确定传统文化课程进校园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2.找寻传统文化育人的“起始点”。首先是提炼传统文化育人的主题。采取“整体规划、分层设计、有机衔接、系统推进”的策略,从让学生了解和理解从古至今我国的文学、哲学、艺术以及民俗的多样性入手,促进学生拥有民族归宿感和民族自豪感,并具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其次是把脉继承与创新。由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难免会造成盲人摸象式的主观性取舍。学校德育必须有自己的甄别能力,摒弃“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庸俗化,摒弃让孩子穿上官袍,戴上官帽等形式主义误区,深挖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选择具有现代价值的内容,以优秀的传统文化感染学生、唤醒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能力。
3.找寻传统文化育人的“支撑点”。学校德育积极推进传统文化育人,必须有强有力的制度保障,首先要将传统文化纳入课程体系,常抓不懈,同时还要评价跟进。每学年,要对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估, 将课程体系建设、校园主题文化活动的开展、教育条件的保证和育人成效如何等方面纳入自我评价范围。
二、循传统文化之迹筑课程体系之魂
要让传统文化在校园实现全方位的“融入”和“贯穿”,就不能让传统文化教育仅停留在书本上、课堂内、学校中,要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中感受文化精髓,在“知行合一”中收获成长,要充分挖掘社会和学校文化教育资源,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习方式入手进行课程的整体架构,囊括传统美德、传统文学、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书法、传统武术、传统医学、传统技艺、传统节日、传统民俗等10个方面,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发和实践。
显性基础课程“读中学”。文本学习方法,是传统课程中典型有效的学习方式。“读中学”课程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利用教师自身资源建设学科课程群,以加大学科课程之间的融合与整合。如语文传统文化特色课程以“经典诵读”“亲子共读”为纵轴,以儒学经典、儿童文学为横轴,结合大阅读工程、经典诵读、学生社团活动开启学生阅读密码,以美在朗读、美在语言、美在情感、美在人格“四美教育”开启学生的心窗;传统音乐课程以京剧进校园为切入点,由教体局统一协调,聘请从市艺术团退休的资深京剧表演艺术家担任校外辅导员,定期到校教授京剧曲目,讲授京剧常识,欣赏京剧名段等,最大限度地充实了师资力量,更引领着这项活动向更加专业的轨道上发展,中央四台戏曲频道做专题道……学生也在丰富的材料中习得了技能、享受了阅读、丰富了情感。
隐性拓展课程“做中学”。杜威认为,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做”的过程,也是“经验的过程”,一切学习都来自经验。每个学校都开设不同门类系列选课类课程,传统技艺课程最受学校亲睐,因为传统技艺是指有着悠久文化历史背景、由民间传承下来,具有明显的民族记忆,用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必须经过一定的深入研究、学习才能掌握的技术、技能,如剪纸、陶艺、年画、皮影、刺绣、茶道、泥塑、木刻、木雕等等。各学校结合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和非遗教育,将传统技艺作为学生自主选课学习的重要内容,努力挖掘文登草编、脉田糖瓜、鲁绣、胶东面塑等本地民间传统技艺,推进学校办学特色发展。
综合探究课程“行中学”。基于核心素养、学生兴趣、教师的课程执行力,打造研学旅行活动,做到以传统文化为核心,以祖国大好河山秀美迷人的景色为载体,以独具特色的中国节日为依托,深挖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建设探素“踏青寻春、括花入夏、一叶知秋、探雪历冬”“四季”课程,体验“清明祭”“端午棕”“中秋月”“中国年”“中国节”课程,精心组织“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争当“文登小传承人”,孩子们在知识增长的同时,情感也得到净化和升华,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也与日俱增,他们在行走、游历中获得体验、生出志向。
如今, 笔者所在区域,各学校传统文化课程的脉络与枝条日渐清晰和丰盈,她立足于学生的核心素养,表达学校的价值,把学生引向自生、互生、共生的局面。
三、聚传统文化之力蕴价值实现之花
“传统文化”育人课程实现着学校的育人目标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经过多年的课程实践,已逐渐看到其生命之花自主绽放的不同样式。
价值实现。我们面向学生全体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现已融合到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体系当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首先是为学生的道德成长提供了选择性,如我们推行的“武术进校园”活动,已让太极拳、少林拳、五手拳、螳螂拳等8个拳种在各学校生根发芽、开枝散叶,这些承载着民族历史记忆和传统文化基因的优秀拳种,大大增强广大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催生自主性:各校开展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我是国学小名士、汉字书大赛、京剧进校园等活动,没有制度的约束,没有考试的压力,有的是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贪婪汲取,尽管他们未必真正明白,但在以后的漫漫长路里,只要孩子们偶尔和这些警句擦肩而过,定会记得曾经在童年的日子里见过它。
以德润身。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传统文化”课程就是一片沃土,使参与其中的师生耳濡目染,身心在先人的智慧中得到涵养浸润。几年来,我们探索不止,它的“人文性”“伦理性”“兼容性”已在师生的思想上打上深刻烙印,他们自我淬炼,自我悉陶,散发出耀眼的光辉。教师用自己的学识阅历和言行表率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有力地涵养教师,将之贯穿到教师职业生涯的始终,真正实现了立德树人,助力教师成长之功效。徜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感受着中华民族源源不断的文化自信,当积极进取、坚韧不拔、敬老养老、救济孤残、勤俭治家治国等美德成为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之时,当学生真正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时,这股正能量同时也带动了家庭,影响了社会,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原动力。
文化凝练。我们地处城市文登自古就有“文登学”的美誉。秦始皇东巡,曾在文登召集文人墨客登山吟诗作赋,留下“文人登山”的传说,“文登”也因此得名。在人杰地灵的水土孕育下,我们不仅高考升学率走在全国前列,赛时礼、王润滋、张海迪等一大批文登籍文坛精英脱颖而出;没有科学的继承,便谈不上科学的发展,同样,如果没有研究和提炼,所谓的继承就成了空中楼阁。因此,学生在探究中不但传承了古老“文登学”的文化精髓,还在学习中进一步发掘“文德天下、登峰如画”的新“文登学”精神,提炼形成了以士学文化、道教文化、红色文化、李龙文化为代表的文登学文化,让“文登学”文化走的更深,更远……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教体局)
作者简介:
邵名果,男,1969年8月生,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人,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1990年9月入伍,历任文登一中教导处副主任、主任、副校长,文登三中校长、文登米山中学校长、文登区教体局副局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