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的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第2课时)
2019-10-24邬淑颖
中国教育科学 2019年6期
邬淑颖
【设计理念】
基于单元整体备课的设想,对二上年级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整合,通过指向核心内容的活动设计,以达成教学目标。
1.连续性的目标设计。体现单元学习优势的连续性教学目标。指向以节奏要素、旋律要素、和声要素和其它要素为主要脉络的教学内容,依据(感知-认知-掌握-运用)的認知层级单元渗透,并在每个要素的分课时教学中体现连续性。
2.模块化的教学内容。每一个教学内容指向一个教学目标。一节课由多个教学材料组成,每个教学素材在一个课时中解决一个主要教学目标。在教学素材的选用上,体现一材一用(在单一课时中主要解决一个教学目标)和一材多用(在不同课时中重复性使用)。
3.阶梯式的活动支架。每一种音感能力遵循技能形成规律。在一个元素的认知教学中遵循从听觉到符号的框架。在音感能力的培养中遵循感知-认知-精熟-运用的四阶流程,并探索在不同阶段的具体学习顺序。
4.活动化的教学组织。音感能力的培养遵循音乐学科实践特征。除了认知能力的培养,在音感能力的培养方面,通过音乐活动(听、唱、奏、动、创、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主题化的教学话题。主题化的教学情境串联音乐模块。在教学组织上,采用单元教学主题,以教学情境或音乐方式实现教学模块之间的连接。
【单元教学目标】
【课时教学目标】
1.能听出X- -的时值,认识音乐符号X - - ,并能用肢体和唱名进行表现。
2.能跟随老师进行三部的顽固伴奏。
3.能用身体和声音表现力度和速度的不同。
【教学素材】
1.《下雨了》2.《云》3.《蜗牛与黄鹂鸟》4.《水族馆》
【教学准备】
1.节奏谱 2.闪示卡 3.三角铁
【教学流程】
(作者单位: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