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套文化融入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实现路径探究

2019-10-24张磊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艺术教育

张磊

摘 要: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既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艺术教育的启蒙阶段。地区文化融入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艺术文化素养,提升幼儿对外界的认知水平,培养幼儿对地区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本文简要阐述了河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分析了河套文化融入幼儿园艺术教育重要性与教育原则性,进一步探究了河套文化融入幼儿园艺术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河套文化;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艺术教育

河套文化是基于河套地区人们日常生活、生产活动而产生的一种地域性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是河套地区人们生活智慧的结晶。河套文化融入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中,能够有效实现地区幼儿园的艺术教育目标,发扬地区文化艺术,提高幼儿的地域文化自豪感,增强幼儿身为河套地区人的自信感。河套文化融入学前艺术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要结合河套文化的基本特征,遵循河套文化的传承原则,将河套文化融入集体教学活动、美工区域环境、音乐游戏环节及艺术特色活动中,贯穿于幼儿教育全过程。

一、河套文化概述

河套文化历史发展悠久,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由于地域原因,河套文化集聚了黄河文化与草原文化,具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精神,主要特质为开放、进取、和谐、宽容。河套文化是河套地区人民在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文化体系,与当地人民的实际生活、思想情况、文化价值及生产活动具有密切联系,影响着当地人民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各种事宜,且在各种节日庆典、民族服饰、民居、工艺、物质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体现出来。河套文化的艺术形式多种多样,比如书画、民间舞蹈、剪纸、蛮汉调、蒙古族风俗、河套二人台及面塑等[1]

二、河套文化融入學前儿童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有利于实现幼儿园艺术教育目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都指出,幼儿要初步感受和体验大自然和生活中的美。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要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地方文化资源让幼儿认识外部世界,培养感受美和欣赏美的能力。河套地区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中融入河套文化,能够丰富幼儿艺术教育的内容,促进幼儿园艺术教育目标的实现[2]

其次,有利于传承和弘扬河套文化艺术资源。人类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生物群体,任何人都无法脱离其所在的社会环境。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中融入河套文化,能够有效传承河套文化,通过河套艺术文化培养幼儿的艺术涵养,促使幼儿热爱河套文化、热爱河套地域艺术形式,从而更好地融入地区生活,融入社会生活,将河套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下去,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再次,有利于增强幼儿本地文化自信和自豪。情感教育是幼儿教育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幼儿的行为习惯、思想价值、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个体的年龄越小,情感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也就越大”[3]。在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中融入河套文化,能够通过河套文化感染幼儿的思想情感,培养幼儿的地域情感体系,促使幼儿对河套地区产生归属感、自豪感及地区自信感[4]

三、河套文化融入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原则

(一)幼儿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

河套文化融入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幼儿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关注幼儿的兴趣方向。将幼儿作为艺术教育的主体,关注幼儿的主体感受,将幼儿的艺术感受作为开展河套文化学前艺术教育活动的主要标准,充分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提高艺术教育效果。

(二)慎重选取内容

河套文化融入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幼儿教师要慎重选取艺术内容,充分考虑幼儿各年龄段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艺术素养水平,选择能够满足幼儿艺术学习需求,激发幼儿艺术潜力,培养幼儿艺术素养健康发展的河套文化艺术形式,如剪纸、面塑等。幼儿教师要灵活利用多种不同的河套文化艺术形式,丰富幼儿艺术教育内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生活性[5]

(三)营造地方文化环境氛围

河套文化融入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幼儿教师就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河套文化艺术氛围,创建良好的艺术文化环境,充分打造幼儿园的区域、室内和走廊环境,保证幼儿始终处于河套文化艺术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思想,提高艺术教育效果。

四、河套文化融入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路径

(一)河套文化融入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

幼儿教师要将河套文化融入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利用新奇、有趣的艺术文化形式,激发班级幼儿的艺术学习兴趣,促使幼儿产生集体交流,强化河套文化的艺术教育效果。幼儿教师可以结合小班、中班、大班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在集体教学活动中适当引进河套文化,如以小故事的形式讲解河套文化的地区历史,以图片视频形式介绍河套地区自然资源,也可以组织幼儿集体参观历史名胜等,调动幼儿了解地区文化的兴趣,奠定幼儿地区文化基础素养,为其艺术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基础[6]

除此之外,幼儿教师还要结合河套文化的相关内涵,在集体教学过程中引进河套文化,创建以河套文化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情境,营造河套文化教育环境。幼儿的艺术教育环境要充分结合地区河套文化的具体内容进行规划与设计,创建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符合幼儿心理发展趋势的互动环境,激发幼儿的互动积极性,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集体教学活动中,主动体验河套文化艺术,学习艺术技能,感受河套文化艺术形式的魅力,从而形成良好的地区文化艺术内涵,既能有利于河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又有利于幼儿艺术素养基础的形成。比如教师可以将“那达慕”作为班级集体活动主题,营造“那达慕”的庆祝氛围,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将骑马改为短距离冲刺跑、将射箭改为“投苹果”,还要带领幼儿跳蒙古舞;教师在集体活动开始时,可以通过“那达慕”的庆典视频营造节日庆祝氛围,通过“小朋友们,有没有参加过‘那达慕的庆典活动呀”等语言引导幼儿进入情境,在利用以上幼儿游戏激发幼儿对“那达慕”的了解兴趣,从而提高集体活动的艺术教育效果。

(二)河套文化合理融入美工区域环境

幼儿教师要在美工区域引进河套文化艺术素材,如面塑、剪纸、板画、窗花等,充分体现河套地区的艺术文化特征。幼儿教师要想在美工区域活动中融入河套文化,就要在幼儿的美工活动区域设置相应的具有蒙古族文化色彩的美工活动材料及美工作品。首先,幼儿教师要结合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美工活动主题,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在其中投放幼儿剪刀、彩纸、布块、铅笔、彩笔、蜡笔、水粉等不同的美术材料及工具。其次,幼儿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展示具有浓厚的河套民族风情的面塑作品、剪纸作品等美工作品的图片、视频、音频讲解及作品实物等,还可以适当融入一些民族故事、传说等,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促使幼儿对河套文化美工作品产生了解欲望与创作期待,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河套文化美工艺术的探索与制作。最后,教师要提出作品案例进行引导,且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款式的蒙古族服饰类型,再利用区域内部的彩纸、画笔及剪刀等进行创作,出一幅幅带有幼儿心理色彩与河套地域文化的版画及剪纸创作作品,逐渐培养幼儿的地域美术艺术文化底蕴。

除此之外,幼儿园的教师及管理人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设置长期的美工区域,且在其中准备河套地区美术艺术作品创作常见的艺术材料、教具等,且在美术区域设置多种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展示,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操作过程中,主动了解河套地区的艺术形式,掌握河套地区的艺术创作基本方法,初步实现河套文化与学前艺术教育的融合。

(三)河套文化合理融入音乐游戏

幼儿教师要提取地区内优秀的音乐、舞蹈艺术形式,将其融入音乐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模仿欲,促使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学习、了解、掌握地区内的音乐艺术形式,丰富幼儿的艺术素养。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相关要求,教师可以将设置具有地区民族特色的音乐游戏活动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歌唱、舞蹈、律动,感受河套文化的音乐艺术魅力[7]

首先,幼儿教师要将音乐游戏与幼儿音乐教育教学相结合,根据幼儿园提供的幼儿音乐艺术教学教材,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音乐艺术教学。其次,从实际生活角度出发,引导幼儿联想实际生活中民族节日庆典、地方电视台中播放过的民族音乐曲目类型,并回忆经典蒙古族民族音乐旋律,还要让幼儿举例说明“印象中的地区民族歌曲名称及音乐乐器”,与幼儿进行互动,为接下来的幼儿游戏做准备。然后,幼儿教师要以班级幼儿年龄特点为出发点,选择符合幼儿认知水平及艺术能力的音乐游戏形式,带领幼儿感受民族音乐中的韵律感。最后,幼儿教师可以开展小组活动,由教师负责指挥,每个小组分别进行游戏,然后评选出“音乐游戏最佳拍档”小组,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参与欲望,强化河套文化民族音乐的艺术教学效果。

比如幼儿教师可以根据时间节点选择临近的民族节日,若临近下半年,则可以选择农历十月二十五的燃灯节,带领幼儿提前感受燃灯节气氛,引导幼儿说出燃灯节庆典中的主要乐器,引出《江格尔》等民族乐曲,且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带领幼儿跟随教师进行“手脚打节拍”;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让班级幼儿4人为一组,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幼儿轮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手脚打节拍”游戏,最终评选出配合最为默契、跟拍整体水平最强的小组。

(四)河套文化融入幼儿园艺术特色活动

幼儿教师要将艺术教育学习成果通过特色活动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和强化。幼儿园开设一些特色社团活动,如面食烹饪,了解河套地区饮食特点、花馍馍文化等,让幼儿在活动中认识、感受河套文化,丰富幼儿的艺术素养。受到河套地区文化的影响,幼儿园的艺术特色活动多种多样,其不仅体现在不同的艺术形式方面,更体现在同一艺术形式的多个样式、手法、表现及艺术欣赏等各个方面。针对河套地区特色文化艺术形式,幼儿教师可以在班级幼儿动手能力范围之内引进“面塑”艺术,为幼儿提供不同颜色的彩泥,且带领幼儿欣赏河套地区的传统民族服饰,比如蒙古女性服装、蒙古武士服装等,幼儿教师要带领幼儿分别从形状、衣服结构、穿着场合及颜色等多个角度进行欣賞与评价;还要适当鼓励幼儿进行创新,让幼儿结合河套地区不同民族服饰的基本特点与形式,捏造出不同颜色及造型的服装。此外,幼儿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参与地区内部举办的河套文化艺术展、地区民族博览会,带领幼儿欣赏河套地区的传统民族建筑风格等。

结语

综上所述,河套文化是具有鲜明地区特征的文化体系之一,幼儿教师要将河套文化融入幼儿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中,就要将幼儿园日常教学为主线,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及性格特征,选取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能够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优秀河套文化精髓,营造良好文化氛围;还要将优秀的河套文化融入幼儿教学的各个环节,全面培养幼儿的地区文化艺术素养,强化艺术教育效果,传承地区文化。

参考文献

[1] 李俊红.论河套文化的自然地理要素[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9(3):81-85.

[2] 李俊红.漫漫文化路  悠悠河套情[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9(1):56.

[3] 李道湘,于铭松.中华文化概要[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137.

[4] 薛巍,刘艺敏.“互联网+”背景下《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程改革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9):69.

[5] 潘长瑜.艺术活动对于培养学前儿童创造力的实践作用[J].北方音乐,2018,38(17):228.

[6] 张志国.再论河套文化的精神特质[J].河套学院论坛,2018,15(3):33-35.

[7] 崔元慧.艺术教育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钦州学院学报,2018,33(7):96-100.

猜你喜欢

艺术教育
群众艺术教育的内容与方式
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区域发展的对策研究
关于舞蹈艺术教育与文化关系的思考
艺术教育综合改革研究
浅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