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素养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法治教育研究
2019-10-24姚丙午
姚丙午
摘 要: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职业素养对整个教育起到关键性作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一门让学生形成良好德行,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课程,需要教师结合职业素养要求,通过亲身示范带动,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保证道德與法治课程教育更加科学合理。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教师职业素养下初中道德法治课程法治教育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职业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法治教育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具备专业知识之外,应该具备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初中阶段加强法治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养成知法懂法的习惯,而且在今后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规范自我行为,形成良好的思想认知,真正成为一名守法懂法的合格公民。教育部门为了响应国家政府部门关于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将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更名为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切实发挥自身的带动作用,以此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感。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
初中阶段在开展法治教育过程中,一个本质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习国家基本法律法规知识,在初中阶段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此就需要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在具体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就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法律基础建立负责,严格把握课堂进度和课堂秩序,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常识。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树立保护自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范自我行为的意识,才能够真正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
在过去不管是家长、教师还是学生对过去的思想品德课程存在认知方面的误解,在很多学生的思想中都认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副课,可有可无。自己只需要学习好语文、数学、外语等主要课程就行,从思想中觉得这门课程并不重要,这就导致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并不能全身心地参与其中。而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普遍存在消极态度,不能很好地维持课堂秩序,不能引导学生全面参与其中,最终导致该门课程受重视程度越来越差,达不到既定的教育效果,不能很好地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使得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缺乏正确的思想道德约束,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教师职业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法治教育对策分析
(一)亲身示范开展道德认知教学
良好的道德教学需要依靠良好的道德认知,只有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认知,才能更好地支配主体的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在该门课程中的示范带动作用,要根据教师职业素养要求,依靠教师的带动,保证学生全面参与到教学当中。在开展道德认知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思想认知产生深刻影响。教师只有保证自己心理健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产生正确的道德认知。教师在教授学生遵守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和学生行为守则的同时,也应该在课上和课下遵守这些规则,主动参与到学生活动当中,通过教师的示范带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做到明辨是非。
(二)升华道德情感,引发共鸣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法治教育的成果,不能仅依靠道德认知这一个条件,还需将共鸣性的道德情感转变成共性的道德情感。道德感主要包括了社会道德情感和自身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依靠课本当中的枯燥理论知识来树立学生的思想认知,还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产生正确的情感共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插入自己或其他学生的事迹,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和教师共同体验,共同同交流,在借鉴中学习,在交流中学会分辨善与恶,美与丑。
(三)关注学生思想健康
在初中道德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仅将教学活动简单地理解为传授知识,讲授知识,答疑解惑,那么很难获得学生的认可,也很难引发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为此就需要教师放下身段,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学生的思想健康。作为一名教师,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需要更加尊重理解和贴近他们,通过与学生打成一片,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做一个服众、威而有信的老师。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密切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当学生犯错或遇到困难时,不能一味指责和批评,要爱护学生的自尊心。通过教师的逐步引导,能够让学生自觉去树立美好的形象,更好地遵守纪律,遵守道德规范,主动学习,最终能够将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国家栋梁。
参考文献
[1] 赵国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实现途径[J].新课程(中),2019(5):167.
[2] 蒋桂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5):104.
[3] 罗华东.道德与法治课堂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J]. 新课程(中),2018(1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