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招生方式与实践

2019-10-24陈铁军杨帆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39期
关键词:考核

陈铁军 杨帆

摘要:近年来,我国多所高校率先全面实施了博士研究生的招生“申請—考核”制,逐步构建了招生全流程的制度,逐步建立完善了分级负责、尊重学术的高效、科学、公平治理体系和综合考核、侧重志趣的人才选拔指标体系,充分发挥专业自主性,选拔最具培养潜力的优秀生源。

关键词: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人才选拔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9-0056-02

一、前言

国外的世界一流大学在博士生选拔时主要通过“申请—考核”制对申请者进行全面衡量和考查。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博士生一直采用的是“笔试+复试”的考试招生制度。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率先探索试点,进而全面实施的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以适应和满足高层次创新人才选拔的需求,为人才选拔增添了新的模式。博士生“申请—考核”制,主要解决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选拔中的科学问题、公平问题、效率问题。

1.科学问题。传统的考试制度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一些共性素质的考查存在先天不足,而这些素质对博士生的培养成才起着关键的作用。而这些共性素质需要通过经验丰富的专家对申请人进行判断。“申请—考核”制依靠专家的学术判断能力,发挥学科专家的作用,建立不同学科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选拔方式,能够提高人才选拔的科学性。

“申请—考核”制实质上可以适用于普通招考、硕博连读、直接攻博三种招生方式,其本质是将人才选拔自主权与计划使用权交由招生单位,因此,“申请—考核”制以其自身的科学性也赢得了招生单位的心理认可和倾向性选择。

2.公平问题。作为稀缺的公共资源,博士生教育资源招生的公平公正性是公众关注的焦点。目前社会普遍接受的是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拔依据,博士生选拔中需要综合考查学术志趣和基本素养,其核心是人才选拔的责任和权力的下放,尊重导师和专家的学术判断力。“申请—考核”制的集体负责制能否打消在高层次人才选拔中用专家的判断作为公平依据的疑虑,科学、规范地设计“申请—考核”制,能够体现以专家的集体判断保障人才选拔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3.效率问题。传统考试招生制度,组织考试包含命题、制卷、考试、阅卷等多个环节,风险和压力较大,选拔效果不明显。考试招生,众多考生多次往返校园和住地参加考试,明显达不到要求的申请者需要付出较多的经济和时间成本。“申请—考核”制可提高人才选拔的科学性和公平性,降低或减少国家教育考试风险,降低社会成本,也提高了人才选拔效率。

二、博士生“申请—考核”制的实践

清华大学从试点到全面实施博士生“申请-考核”制,逐步建立完善了分级负责、尊重学术的治理体系和综合考核、侧重志趣的人才选拔指标体系,充分发挥专业自主性,选拔最具培养潜力的优秀生源。为了实现“申请—考核”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公平公正、能够适应培养目标的研究生选拔录取机制与治理体系。

1.构建并实践招生全流程的制度体系。清华大学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是在院系不断实践、总结、完善的基础上,形成“个人申请—材料审核—综合考核—监督保障—事故处理”的一系列政策与措施,打破了传统的考试制度对学术志趣和基本素养等方面素质考查不足的桎梏,是人才选拔新模式,是拓展不同类型生源招生模式的有益探索。(1)构建并实践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清华大学在“申请—考核”制实践中总结出一系列的经验和措施。院系(学科)在人才选拔中采取专家组和导师互补、综合能力测试、全方位综合考核、申诉制度、择优录取等措施,保证了博士生招生质量和社会公平[1],如:S学院采取轮转择导制度进行博士生名额的分配。在新生入学后给予2个月的轮转协调期,进行至少3轮轮转,让导师和学生双方进行充分的相互考察、双向选择。“轮转定导”的方式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选择空间,有利于学生找到真正的学术志趣,现已成为吸引学生的重要原因之一。J学院适应多元化生源特点,分学科按综合复试成绩统一排序录取,保证最优秀的学生进入下一轮考核,面试综合成绩排名靠前,但所填报导师名额已满的考生,如与新填报导师达成一致,可予录取。通过集体选拔实现择优录取、双向选择,并推荐好的学生找到适合的导师,有效提高了博士生招生生源质量。(2)建立完善了分级负责、尊重学术的博士生招生治理体系。清华大学通过完善研究生招生治理结构、构建与实践科学规范的选拔机制、强化研究生招生保障制度建设的“组合拳”,构建并完善了分级负责、尊重学术的博士生招生治理体系。对于研究生招生治理结构,发挥好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集体决策职能,制定了校系两级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成立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委员会,发挥咨询建议作用;对于强化制度建设,出台了“申请—考核”制实施办法与监督保障实施细则、招生责任事故处理规定,确保全程有规可循,无暗箱操作空间,打消社会对公平公正的疑虑。

2.基于完善的综合考核、侧重志趣的博士生选拔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归纳不同学科专家对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共性素质的判断,提炼出三大学术人才素质的一级指标,并细化至十三个学术人才素质的二级指标;通过实践,构建了多维度、模块化、易实践的《学术人才素质及测量方法关系表》,科学、全面、有效地评价学术人才,对于提升清华大学生源质量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三、博士生“申请—考核”制的实效实例

1.助力学术人才选拔生源质量提升。通过对清华大学2015—2018年全面推行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前后的报考、录取数据分析,得出:(1)普通博士申请人数大幅增加,吸引了大量因不适应统一笔试方式而“不敢考、不想考、不能考”的人申请,改革后申请人数保持相对稳定高位,社会逐渐认同我校招生制度改革。(2)申请人学术背景趋向多元化,生源结构高度多元化,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学习讨论和思想碰撞,有利于学术交叉和创新。我校归国硕士生源占比由2015年的3.4%逐年增加至2018年的4.4%,吸引了一大批具有海外名校学历背景的申请人。(3)“申请—考核”制能够充分发挥专业自主性,根据学科自身特点设计相应选拔方式,选拔出最具培养潜力的优秀生源。跟踪2011年首批参与改革的传统工科院系D系人才培养,2012—2015级人均发表SCI论文数的平均值相对于2008—2011级人均发表SCI论文数的平均值提高达116%。

通過对清华大学2014—2017级全面推行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前后的入学的博士生调研,结果显示:(1)在学博士研究生学术志趣有了较大的提升,在已攻读博士研究生群体中,无论是内在动机还是外在动机,2016级和2017级显著高于2014级和2015级;(2)在学博士研究生学术在保证基本素养、学术能力的前提下,对于学科前沿了解度、研究方向清晰度有了显著提升,在攻读博士研究生群体中,各级学术准备整体、研究方法娴熟度、学术圈子熟悉度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学科前沿了解度、研究方向清晰度、整体满意度,2016级、2017级显著高于2014级、2015级。综上所述,学术人才选拔的指标体系,能够科学全面而有效地评价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共性素质。

2.专业人才选拔中的有效推广。实践证明,“申请—考核”制不仅适用于学术型人才的选拔,同时也适用于专业型人才选拔。“申请—考核”制已成为清华大学面向应用和实践的高端人才的主要选拔方法,成功应用于清华大学工程博士、教育博士的招生,同时在特色硕士项目中进行了试点,为清华大学专业博士、特色硕士项目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四、总结

综上所述,恰如文献2所述:“在全国部分重点高校试点了‘申请—考核制,实践证明,此种招生方式更有利于增强高校人才选拔自主权的获得感,更有利于继承发扬‘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和‘择优录取基本原则,更有利于践行‘管办评分离和‘放管服结合治理理念[2]。”

参考文献:

[1]王任模,屠中华,等.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3):6-9.

[2]李芹娜.中国博士研究生招生政策文献质性考察与量化研究(1981-2017)[D].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46-48.

The Enrollment Mode and Practice of Doctoral Student's "Application-Examination" System

CHEN Tie-jun,YANG Fan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many universities in China have generally implemented the doctoral student "Application-Examination" system.Gradually, the system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enrollment has been constructed, and an efficient, scientific and fair management system with graded responsibility, respect for academics and an index system of talent selection focusing on interests have been gradually established, so as to give full play to professional autonomy with the greatest potential for cultivation.

Key words: doctoral enrollment; Application-Examination; personnel selecting

猜你喜欢

考核
内部考核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思政课“翻转授课”式考核改革实践审思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展演期间基本功考核
如何考核院长是难点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