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落后产能 转换发展动能
2019-10-24王生
王生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南京市栖霞区深入贯彻国家和省市关于推进生态建设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部署,关化工、治污染、修生态,强化创新驱动,做强主导产业,实现了老化工区向经济强区、创新大区、生态之区的转型升级。
一、栖霞区发展面临的短板和困境
栖霞区位于南京市东部,总面积约395平方公里,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是南京市的化工产业重镇。进入21世纪以来,以资源和环境消耗为代价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栖霞的发展面临一系列困境。
生态环境脆弱,城市宜居度低。栖霞区有长江岸线82公里,顶峰时集聚超过500家化工企业,以及大量工业小作坊等“三高两低”企业。这些企业在带动税收的同时,也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以2013年为基准,区内空气质量优良率仅为55.1%,PM2.5平均指数达77,河道黑臭率超过70%。生态质量差,降低了人民生活幸福指数和投资吸引力,成为制约地区发展的最大短板。
产业结构偏重,经济活跃度低。二产“一业独大”,在三次产业占比中长期保持在80%以上。除位于板块内的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全区化工等传统产业占比偏高,国有、集体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受限。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不足,2009年前仅有金鹰奥莱城一座大型商业综合体。
创新氛围不足,科技驱动度低。2002年起,南京市在栖霞区兴建仙林大学城,集聚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12所高校,科教资源总量约占江苏全省的15%,但长期以来龙头企业核心人才来源于本地高校的比例仅为22%,企业与本地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比例仅为12.5%,创新活力与科教资源大区地位不匹配。
二、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升级转型的栖霞实践
近年来,栖霞以强烈的危机意识和进取精神,一手抓落后产能淘汰,一手抓产业转型升级,在关停大批污染企业、推进生态建设的同时,经济发展交出了年均增长11.34%的“成绩单”。
开展化工“突围”,强力调整区域工业布局。面对“化工围城”的困境,栖霞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宁可舍弃数十亿税收,早在2008年就启动了多轮以化工行业为重点的专项整治行动。一是拉出低效污染企业“黑名单”。2010年,南京市江南小化工整治现场指挥部成立,栖霞区及时成立由环保、工信、安监、工商等部门及9个街道组成的企业整治工作联席会议,对全区污染低效、具有安全隐患、无证经营等企业全面摸排,进入整治名单的企业近3000家,占全区企业总数近1/10。二是打好低效污染企业关停“歼灭战”。树牢工业布局调整是场“持久战”的意识,结合“三项整治”、长江干流岸线专项整治等行动,完成一家“销号”一家,近十年共关停企业2117家,完成落后产能淘汰,全面消除小化工企业环境污染。三是开展低效污染企业整治“回头看”。落实街道属地管理责任,发挥部门执法监管职能,对已经关停、实施技改、退城入园的企业定期开展回头看。对搬迁企业的退出场地开展高标准“祛毒疗伤”,燕子矶地区分别被江苏省、南京市分别列为“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区”。
补齐生态“欠账”,全面推进环境治理修复。在开展污染企业关停基础上,全面推进长江生态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一是大力提升水环境。栖霞区现有入江河道8条、市考以上断面12个,市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占全市总数近4成,任务面广量大。栖霞区迎难而上成立区水务集团,累计投入8亿多元,按照“水岸同治”要求,聚焦“水清岸美”目标,实施控源、截污、清淤、治堤、水体修复、生态重建、环境监管于一体的系统治理,完成黑臭河道整治29条,创建排水达标区272个,彻底消除了黑臭水体。二是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实施重点涉气企业减排管控,推进电厂、水泥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开展VOCs整治、燃煤及生物质锅炉整治、高污染车淘汰等系列整治行动。2018年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69.9%,PM2.5平均指数41.7,比2013年下降46%。三是強力实施增绿保湿。累计投入1.66亿元,重点加强长江干流岸线,高速、高铁、国道沿线,园区、村庄绿化,新增绿化造林面积20811亩,村庄绿化176个,岸线复绿50万平方米。推进湿地保护,保有湿地8094.26公顷,建成八卦洲省级湿地公园。
推动产业“蝶变”,大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前期淘汰落后产能腾出发展空间的基础上,栖霞区以打造平台载体、优化营商环境为依托,以发展支柱主导产业为抓手,大力推动发展动能转换。一是打造优质平台载体。以“高新产业集聚、创新驱动引领、体制机制高效、生态环境优美”为目标,打造栖霞高新区、新港高新园等重点优质平台,建成平台载体478.9万平方米,入驻企业2281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52家。二是壮大支柱主导产业。围绕“新型显示、智能网联汽车”等先进制造业,“科技和信息服务、文旅健康”等现代服务业,“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的“2+2+2”主导产业招大引强,在总投资291.5亿元的8.5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110亿元的FMC新能源汽车、120亿元的华侨城等重大项目建设牵引下,强力推动转型升级。2018年以来,抢抓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先机,迅速集聚AI企业122家,规模占全市70%以上,全力建设70平方公里的“中国南京智谷”,预计2019年产值将突破百亿元。三是营造优质营商环境。以“放管服”改革营造亲商爱商浓厚氛围,“不见面审批”入选2018年度省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2.0版系统上线运行,590个事项实现“不见面”办理,建成融合共享大数据中心。2018年,全区合同利用外资、服贸进出口分别增长25.4%、26%,新增市场主体1.7万余户,并被评为全省“开办企业”评价先进地区。2010—2018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由445.25亿元强势增长到1051.46亿元,三次产业比从1.27∶79.05∶19.68调整为0.72∶58.6∶40.68。
强化科技“赋能”,持续增强创新驱动能力。栖霞区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发挥人才和科技在促进发展中的裂变效应,不断聚合转型升级内生动力。一是牵手高校院所,激活“创新源”。做好校地融合文章,建立南京大学科学园等大学科技园5家,落户新型研发机构34家,其中和“双一流”高校共建达65%,集聚诺贝尔奖得主、两院院士等各类人才900多人。二是围绕产业需求,打通“创新链”。聚焦主导产业发展,畅通“创新在校区、创业在园区、产业化在开发区”路径,共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2个,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27家,建立“霞科行”技术转移市场,累计促成产学研合作协议近500项,栖霞区因此被评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三是强化政策导向,构筑“创新圈”。完善政策扶持,区科创专项资金增至2亿元,10年来工业技改累计投入861亿元,337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验收。强化科技金融服务,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超200亿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2015年以来发明专利申请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年均增长率分别达38%、28%,栖霞区因此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
三、推动区域转型发展的重要启示
栖霞区的产业转型实践,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对于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
区域转型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找准问题关键,方能做到“举一纲而万目张”。在制约栖霞高质量发展的诸多因素中,生态环境首当其冲。区委、区政府深刻认识到,生态的底色决定着发展的成色。由于坚持了“生态立区”,栖霞才不惜代价斩断污染源头,在短短数年内补上了过去数十年欠下的“生态账”,夯实绿色本底,让群众享有更高质量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和諧发展。由于坚持“生态立区”,栖霞才拥有推动绿色发展、实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资源与空间。特别是通过栖霞山文旅度假区、南京万达茂、深圳华侨城三大百亿级项目拉开全域旅游框架,栖霞的绵长文脉和江山盛景得到展现,年接待游客超600万人次,2018年旅游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6%,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由于坚持“生态立区”,栖霞方能甩掉“化工重镇”的帽子,区位优越、依山亲江、腹地广阔的优势不断凸显,企业、人才纷至沓来,仙林副城、燕子矶新城、龙潭港城、新尧新城拔地而起,产城融合走上康庄大道。
区域转型发展是一项长期工程,只有保持战略定力,方能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从栖霞区作出转型发展的决策部署起,区委、区政府就充分预估到未来可能面临的严峻考验,历届班子始终强调“负起历史责任、功成不必在我”。2010年该区因污染企业关停减少税收5.54亿元,占当年财政总收入14.36%。十年来因治理污染而“损失”的税收超50亿,与此同时环保经费支出则从0.85亿元攀升至5.29亿元。栖霞区始终算好贯彻中央精神的“政治账”、推动地区长远发展的“经济账”、兑现满足群众期待的“民生账”,坚持踏石留印、久久为功,扛过了最初的转型“阵痛期”、财税“空档期”,开始进入发展“收获期”,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大关,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以不到南京市6%的土地面积完成全市1/4的工业总产值。
区域转型发展是一项创新工程,只有敢于先行先试,方能做到“狭路相逢勇者胜”。栖霞坐拥仙林大学城得天独厚的科教资源,同时也面临着科技成果“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窘境。只有不断密切产学研合作,培育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氛围,才能化被动为主动。为此栖霞区坚持科技创新、职能改革两手抓,2012年起就着手深挖大学城科教人才潜力,率先组建紧密型校地联盟——仙林科技城发展联盟,在政校资源同享、人才互派、园区共建等方面破题,印发了《青年大学生科技创业扶持政策实施细则》《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若干政策》系列文件,搭建校地合作的“桥梁”,构筑创新和转化的“温室”。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全科政务”成为首个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行政审批、商事制度等改革举措受到省政府通报表扬。以科技助推改革,开发上线“数字城管”“掌上云社区”“智慧工地”“智慧消防”等多个系统,“城市大脑”平台整合初具雏形。
区域转型发展是一项民心工程,只有让群众得实惠,方能做到“众人拾柴火焰高”。栖霞区始终以群众得没得实惠来衡量转型发展成效,十年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了一番以上。关停企业职工均得到妥善安置,各类技能培训8万人次,实现再就业人数达7万人;“十二五”以来实施棚户区改造683.91万平方米,2.4万户群众居住条件极大改善;百姓拥有了更多城市绿地、亲水步道、山体公园,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为第一时间发现和解决转型发展中产生的矛盾,2010年起,推动干部下沉一线“网格”,寓管理于服务,带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变政府独奏为社会合唱。目前全区拥有各类群众团体、志愿者队伍1400余支,万人均拥有社会组织数居全市第二。通过群众参与,栖霞在城市管理、民生保障、经济发展等方面均成效明显。其中仙林街道连续62个月蝉联南京市城市管理考核第一名,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16个国家级荣誉称号。
(作者系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政府区长)
责任编辑:刘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