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智能手段抑制扬尘污染
2019-10-24郑秀亮
郑秀亮
臭氧、PM2.5,这些空气污染的“元凶首恶”,如今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防治力度也越来越大。与之相比,被人们逐渐忽视的PM10,在一些地方开始有抬头迹象,其对空气污染的“贡献”丝毫不逊色于其他两个污染物。
2013年以来,惠州空气质量排名稳定在全国前十、珠三角前三。然而,与之不太匹配的是,惠州PM10年均浓度在珠三角排名有所下滑。为了抑制这种势头,惠州向智能要支撑。
不容忽视的扬尘污染形势
“惠州市发展迅速,建筑工地增多,机动车保有量上升,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道路扬尘的比例。而扬尘源直接影响PM10浓度,经二次转化后影响PM2.5浓度,并对人的身体造成一定影响,可能诱发呼吸道疾病。”惠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城市扬尘污染是PM10的重要影响因素,相关研究表明,道路扬尘对惠州市PM10贡献率达54%,对PM2.5贡献率为11%。可见,惠州PM10排放主要来源于道路扬尘。控制道路扬尘污染成为确保惠州市空气质量持续向好的主攻方向之一。
“如果施工单位对施工出入口没有硬化,没有配备冲洗设施,车辆出入未及时清洗车身、车胎,势必会造成道路污染。”惠州市城乡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说,运送泥土的车辆如果超载或者覆盖不好引起抛洒,也会造成道路扬尘污染。在建筑工地施工现场,沙土物料未覆盖,易起尘作业面没有炮机等湿法施工,这些行为都会造成严重的扬尘问题。另外,施工人员活动或机械运转而产生的大量扬尘,不仅会使粉尘浓度增加,也会降低空气质量。
为了进一步擦亮“惠州好气质”这块招牌,加强建筑工地文明施工及规范泥头车运输管理秩序,惠州市近期启动了泥头车暨工地扬尘、跨区域倾倒固体废物专项整治工作。通过整治,着力解决建筑工地产生扬尘、运输车辆污染道路及跨区域倾倒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等问题,严厉查处惠州市建筑工地落实“7个100%”扬尘防治标准不到位、泥头车超高超载、沿途洒漏、扬尘污染、跨区域倾倒固废物的违法行为。
目前,该项工作已进入集中整治阶段。相关部门按职能开展整治工作,各县(区)城管执法部门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辖区内的建筑工地及泥头车污染路面行为进行集中整治;落实工地扬尘监控系统,工地门禁系统必须接入工地扬尘监控系统。交通运输部门落实高速路卡口设立智能监控管理系统,对泥头车进入卡口实施预警,并及时开展联合执法。
10月1日至10日,整治工作的监督验收阶段,各成员单位对照各项工作任务,抓好日常监管,加强对各项整治工作的督促检查,全面实现对泥头车管理、工地扬尘、跨区域倾倒固体废物整治的常态化。“我们将像拆‘两违一样开展‘三项整治工作,严厉查处在整治中发现的各种违法行为。”惠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确保管理措施到位,惠州市对整治不到位、人员不到位、职责不到位的单位,将以书面形式予以通报;对有渎职、违法乱纪等行为的人员将移交纪检监察机关。
新型泥头车助力扬尘整治
高速行驶、噪音污染、超载严重、渣土遗漏、尘土飞扬……城市建设离不开泥头车运输,但工地多、工程紧,导致部分泥头车存在超载、污损和遮挡号牌等违法违章行为,这些行为对城市环境空气、城市管理、道路安全和市民生活带来一定危害,也备受人们诟病。
但是,从今年5月起,一种身披“绿衣”、车厢密闭、干净整洁的车辆陆续亮相惠州各大建筑工地,负责运输工地渣土。这些智能环保自卸车具有自动开合全密式顶盖,保证装运作业时不发生泥土泄漏。其斯文的外表,与有粗活、累活标签的建设工地形成强烈对比。
“这就是新型的泥头车,密闭行驶,完全不用担心洒漏。”惠州市自卸车行业协会会长黎育雄说,长期以来,泥头车(渣土车)超限超载、洒漏、扬尘、超速行为屡禁不止,而开放式车厢遗撒导致的尘土飞扬,直接影响空气质量监测指标中的PM10浓度。为了从根源上杜绝这种行为,惠州市引进智能渣土车,并成立自卸车行业协会,强化企业内部监管,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智能泥头车的智能不仅具有亮丽的车身,在每个细节也都体现出对车辆的严格监管。比如,车厢盖没有密闭,车辆将无法启动,从源头上杜绝超载和遗撒。同时,车身安装有6个摄像头,对驾驶员行为、载重情况、路况等进行在线监控,在线及时提醒驾驶员纠正运输过程接听电话、吸烟等危险驾驶行为,从源头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一般的车辆只有一块牌,而智能泥头车有两块牌。黎育雄说,每辆智能泥头车除了正常的车牌外,还有市自卸车行业协会备案号蓝牌,并配上专属身份识别芯片。通过该协会开发的惠州城市渣土车智慧动态管理平台接入惠州市工地扬尘监控系统,进行限制车速、违规锁车、限制举升、远程抓拍车厢图片指令等实时监管并全面掌握车辆情况。
据惠州市城乡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负责人介绍,10月1日起,惠州4区(惠城、惠阳、大亚湾、仲恺)将全面启用全密闭式智能环保车进行土方运输,禁用旧式泥头车运输。今年内,全市70%的泥头车将更换成全密闭式智能环保车。接下来,只有经核准取得运营资格的车辆方可运输建筑垃圾,一旦发现不符合规定的泥头车运营,不仅要顶格处罚泥头车,还要顶格处罚相关建筑工地。
在线监控+环保渣土车,管住污染源头
在惠州大亚湾区,5万平方米以上的建筑工程及大亚湾全区混凝土搅拌站,如今都安装上了视频监控系统,并接入大亚湾区智慧城管平台接受监管。这些视频监控系统,24小时全天候监控施工工地扬尘,提升扬尘执法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扬尘在线监控系统的操作原理,就是在工地出入口或下风向安装扬尘监控设备并接入智慧城管平台,工地颗粒物一旦达到‘报警值,监控设备就自动报警,智慧城管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可以通过后台清楚了解是哪个工地发出报警信號,然后将情况向城管、环保等部门反映并立即处理。”大亚湾智慧城市大脑服务方负责人介绍说。
在大亚湾区格兰丽景雅苑项目施工现场,随着马达的轰鸣,新型环保密闭渣土运输车车厢上的盖板缓缓升起,挖掘机将渣土平整装载到车厢内时,盖板合上,车辆在蜿蜒崎岖的工地上一路颠簸,却极少有渣土撒出来。与传统渣土车相比,这种新型环保密闭渣土运输车的拖斗上多了一道防遗撒“神器”——全自动的封闭盖板,还加装了新型智能车联网技术,配备车辆定位设备等。这种新型环保密闭渣土运输车不仅能做到渣土运输全程无撒漏,而且不超载不超速,达到国六排放标准,是国内最先进最环保的运输车辆之一。
2018年,依托智慧城管平台,在智慧城市大脑的基础上,大亚湾区创新建立了渣土车监管平台。区内400多辆渣土车实现备案并安装GPS。此外,大亚湾区对在建工地试点智能卡口管理,通过高、低位监控视频对出入车辆进行监控,这些智能卡口和视频监控都已接入智慧城市大脑。
“一旦有渣土车上路,智慧城市大脑就会实时计算,通过工地出入口智能卡口自动判断苫盖是否完好、是否密闭运输、车体是否整洁等车况,并根据GPS数据判断是否行驶在规定路线,然后通过渣土车监管平台展示给指挥中心,把控渣土运输车的实时进展。”大亚湾区城管执法分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智能监控,渣土车实现规范运行,但传统渣土车容易遗撒滴漏,部分渣土车不规范运行,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且大部分车辆车龄大、外形老旧,已与城市形象不符。
有鉴于此,今年5月,大亚湾区城管执法分局积极参照深圳市新型环保渣土车标准,联合交通、交警部门在惠州全市率先推行新型环保密闭渣土运输车。截至目前,大亚湾全区渣土运输车已全部替换为新型环保车,车辆到位约475台,备案使用新型环保车的工地共26家。
“新型环保密闭渣土车都是全密闭的,装了一车泥土但看不到泥土,路上也不见遗撒了,而且新型车挺漂亮的,与城市建筑也很相配。”新型环保密闭渣土车的上路,不仅有效解决道路扬尘污染问题,也得到了市民的肯定。(图片由惠州市生态环境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