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种药剂对杧果炭疽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2019-10-24黄琦韦宝义李成林王忠文

广西植保 2019年3期
关键词:咪鲜胺吡唑炭疽病

黄琦,韦宝义,李成林,王忠文*

(广西大学农学院 南宁市 530005)

杧果炭疽病是由真菌胶胞炭疽菌引起的,其主要的症状是发病部位出现不规则的黑色斑状或点状的病斑,病斑处微微下陷,受外力作用时病斑处出现裂痕。

果实幼果期感病,发病幼果的果实表面出现黑色病斑,发病初期病斑较小,随后病斑逐渐扩大,严重时果实变硬和脱落。果实采收后也会发病,随着病原菌侵染,果实表面形成较大的病斑,病斑处会腐烂,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发病部位可观察到红色孢子。本试验旨在筛选出防治杧果炭疽病的理想药剂,为田间防治杧果炭疽病的药剂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药剂

42.4 %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SC(健达)、42%肟菌.戊唑醇SC(拿稳敌)、22.5%啶氧菌酯SC(阿砣)、35%氟菌·戊唑醇SC(露娜润)、25%吡唑醚菌酯EC(凯润)、50%咪鲜胺锰盐WP(施保功)和45%咪鲜胺EC(施保克)。

1.1.2 试验对象

杧果炭疽病。

1.1.3 供试材料

试验区(一):供试杧果品种为桂七,于2013年1月种植,种植规格为5.0m×4.0m,长势较整齐一致,施药时正处于花期,试验前整园没有施用其他杀菌剂。

试验区(二):供试杧果品种为桂七,于2015年3月种植,种植规格为4.0 m×3.0 m,长势较整齐一致,施药时正处于花期,试验前整园没有施用其他杀菌剂。

1.1.4 试验区环境条件

试验区(一):试验地点在广西百色市右江区澄碧湖杧果示范园区的杧果种植地进行。试验地土壤属于酸性偏粘土壤,土壤酸碱度pH值约为5.8,有机质含量中等,水分含量较大,杂草较少。

试验区(二):试验地点在广西南宁市铭和农业发展公司的杧果种植地进行。试验地土壤属于酸性偏粘土壤,土壤酸碱度pH值约为5.5,有机质含量中等,水分含量较大,杂草较少。

两个试验区在同一时间段施用相同的有机肥。

试验区(一):试验期间降雨偏少,共降雨5 d,雨量中等偏大,属于正常年份。施药前期属高温季节,施药期间气温逐渐下降,最高温度35℃,最低24℃,平均28℃。

试验区(二):试验期间降雨偏多,共降雨11 d,雨量中等偏大,属于多雨年份。施药前期属高温季节,施药期间气温逐渐下降,最高温度34℃,最低21℃,平均27℃。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小区设计

共设8个处理(见表1),每个处理4个重复,共32个小区,随机排列。每个小区3株,每个处理共计12株杧果树。

1.2.2 施药方法

配制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SC(健达)3000倍液、42%肟菌·戊唑醇SC(拿稳敌)2000倍液、22.5%啶氧菌酯SC(阿砣)1000倍液、35%氟菌·戊唑醇SC(露娜润)1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EC(凯润)2250倍液、50%咪鲜胺锰盐WP(施保功)1500倍液、45%咪鲜胺EC(施保克)1000倍液和空白对照(清水处理)。于病害发生初期施药,均匀喷雾间隔10 d施药,连续3次施药。选用常用器械进行常量喷雾,药量准确,雾滴分布均匀。

1.3 调查方法

随机调查每株杧果的50个杧果数,记录调查病果数及病级。第三次药后7 d和15 d各调查1次。

1.4 病害分级标准方法

果分级标准:

0级:果上无病斑;1级:病斑数3个以下;3级:病斑数3~5个;5级:病斑数5~10个;7级:病斑数10~20个;9级:病斑数20个以上。

计算公式:

病情指数[∑(各级病果×相对级数)/调查总果数×9]×100

防治效果(%)=[1-(施药前对照区病情指数×施药后防治区病情指数)/(施药后对照区病情指数×施药前防治区病情指数)]×100

使用邓肯新式极差法(DMRT)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施药前各处理发病情况

试验区(一):药前调查结果表明,试验地杧果炭疽病的病情指数在0.72~1.00之间,正处在发病初始期,病害分布较均匀,适宜开展化学防治试验。

试验区(二):药前调查结果表明,试验地杧果炭疽病的病情指数在0.61~0.83之间,正处在发病初始期,病害分布较均匀,适宜开展化学防治试验。

2.2 7种药剂在不同条件下对杧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在第三次施药后7 d和15 d,对试验杧果进行调查,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 7种药剂对试验区(一)杧果炭疽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表2 7种药剂对试验区(二)杧果炭疽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结果表明,试验区(一)的杧果植株在第三次施药后7 d,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SC(健达)3000倍液、42%肟菌·戊唑醇SC(拿稳敌)2000倍液、22.5%啶氧菌酯SC(阿砣)1000倍液、35%氟菌·戊唑醇SC(露娜润)1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EC(凯润)2250倍液、50%咪鲜胺锰盐WP(施保功)1500倍液、45%咪鲜胺EC(施保克)1000倍液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0.67%、50.85%、49.66%、51.82%、47.43%、70.21%和69.85%。其中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SC(健达)30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为70.67%。试验区(一)的杧果植株在第三次施药后15 d,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SC(健达)3000倍液、42%肟菌·戊唑醇SC(拿稳敌)2000倍液、22.5%啶氧菌酯SC(阿砣)1000倍液、35%氟菌·戊唑醇SC(露娜润)1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EC(凯润)2250倍液、50%咪鲜胺锰盐WP(施保功)1500倍液、45%咪鲜胺EC(施保克)1000倍液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9.89%、44.60%、35.44%、42.70%、41.14%、68.70%和68.61%。其中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SC(健达)30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为69.89%。

试验区(二)的杧果植株在第三次施药后7 d,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SC(健达)3000倍液、42%肟菌·戊唑醇SC(拿稳敌)2000倍液、22.5%啶氧菌酯SC(阿砣)1000倍液、35%氟菌·戊唑醇SC(露娜润)1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EC(凯润)2250倍液、50%咪鲜胺锰盐WP(施保功)1500倍液、45%咪鲜胺EC(施保克)1000倍液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3.19%、53.78%、51.40%、51.84%、48.91%、70.86%和70.21%。其中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SC(健达)30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为73.19%。试验区(二)的杧果植株在第三次施药后15 d,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SC(健达)3000倍液、42%肟菌·戊唑醇SC(拿稳敌)2000倍液、22.5%啶氧菌酯SC(阿砣)1000倍液、35%氟菌·戊唑醇SC(露娜润)1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EC(凯润)2250倍液、50%咪鲜胺锰盐WP(施保功)1500倍液、45%咪鲜胺EC(施保克)1000倍液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2.37%、44.47%、36.81%、41.57%、41.22%、70.79%和70.37%。其中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SC(健达)30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为72.37%。

3 小结

在田间试验中发现,7种药剂在2个试验区的防治效果差异不大。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SC(健达)3000倍液,50%咪鲜胺锰盐WP(施保功)1500倍液和45%咪鲜胺EC(施保克)1000倍液对杧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较好。

在施用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SC(健达)3000倍液,50%咪鲜胺锰盐WP(施保功)1500倍液和45%咪鲜胺EC(施保克)1000倍液15 d后,防治效果均达到65%以上。在实际生产中推荐使用健达、施保功和施保克这3种药剂防治杧果炭疽病。

猜你喜欢

咪鲜胺吡唑炭疽病
苦瓜长“雀斑” 警惕炭疽病
HPLC-MS/MS法测定32%肟菌·咪鲜胺水乳剂 有效成分含量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在小麦上的应用技术
猪炭疽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在玉米上的应用技术
联吡唑含能化合物合成及性能研究进展
超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测定蒜薹中的咪鲜胺残留
咪鲜胺降解菌群的富集及降解特性研究
多吡唑胺与金属络合的研究
辣椒炭疽病究竟该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