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区域协同角度谈“阅读圈”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设计与实施
2019-10-24林红
文/林红
前言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阅读对于提高学生英语能力和兴趣的重要性以及对学生身心发展的深远影响,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重点关注阅读教学。但是在如何帮助学生进行有效阅读这个问题上,一些老师还是没有应对方法。比如,部分老师只会运用图片环游进行阅读教学,导致学生一直不能进行自主阅读,制约了学生阅读素养的发展。
“阅读圈”(Reading Circles),又称“文学圈”(Literature Circles),是一种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使其享受阅读的方式 (Greef,Jenkins &Comer,2002,转引自罗少茜,李红梅,2016)。老师在开展“阅读圈”活动时,通常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问问题,比较文化并联系生活实际。“阅读圈”通常包括六个角色:阅读组长、总结概括者、文化连接者、实际生活连接者、单词大师和篇章解读者(见图1)。阅读时,学生根据自己的角色,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汇报、整理任务的过程,完成自己的角色任务。每个角色有一个任务表,包括角色名称、故事名称、职责介绍和写作空间(罗少茜,李红梅,2016)。六个角色引导学生关注词汇和语篇、总结故事、获取信息,或者联想身边的人和事、对比中外文化。这种教学途径为学生自主阅读提供了空间,有助于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养成。
图1.“阅读圈”包含的六个角色
研究设计
1.研究内容及目标
本研究主要以如何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展“阅读圈”教学为研究内容,力求形成一套在小学推广“阅读圈”的教学策略。同时,本研究通过观察“阅读圈”教学途径在实践中的运用,检测该阅读途径对于学生阅读素养各要素的发展是否有促进作用。
2.研究团队
课题组由来自全区不同区域的12所学校组成,包括5 所城镇学校,6 所平原农村学校和1 所山区农村学校。这些学校的阅读教学发展极其不均衡,既有进行过三年阅读课题研究的学校,也有对阅读教学稍有尝试的学校,还有一所学校从未开展过英语绘本教学。
3.面临的困难
学校教学背景不均衡。12 所实验校无论是从学校的研究能力与前期研究基础,还是从师资水平、学生能力水平来说都存在极大的差异。如何在研究实施的过程中使每所学校的师生都有所收获,如何使研究真正走向深入、形成立体的研究模式成为了思考的关键问题。
研究方案设计
基于师资情况和年级特点,课题组整体设计,以“分组协作,各有侧重”的方式展开研究。
1.一校一重点,形成梯队建设
虽然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为“阅读圈”,但“阅读圈”教学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均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课题组安排有绘本阅读教学基础、师资力量较强、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较好的学校直接进行“阅读圈”教学实践,而其他没有相应基础的学校则通过图片环游及拼图阅读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实践。通过任务分配,每个学校都有明确的研究任务,这样能方便校与校之间的交流与分享,更好地推进研究。
2.一组一途径,合作分享协作
根据各校分配的任务及老师所任教年级,课题组将12 所学校分成3 大组,即“阅读圈”组、图片环游组、拼图阅读组。每组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研究工作。
3 种不同的阅读途径在3 个组长的组织下按计划推进。每一种阅读途径都能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关注,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这样的安排便于积累、总结经验,为更好地研究“阅读圈”这一途径作好铺垫。由于各个学校的研究重点不唯一,各校在重点关注自己研究重点的基础上,参与其他组活动,进而促进本校的研究,形成不断推进的良性循环的“研究圈”。
研究方案实施
1.分层推进
在以“阅读圈”为途径的阅读教学中,学生需要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因此“阅读圈”在小学的推广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老师在实施前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教学。而且“阅读圈”更适合高年级的学生,因为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各方面能力还在形成阶段。因此,课题组确定了按年级分层推进的研究方式(见图2):
(1)全体运用持续默读,增加阅读量及阅读频度,提高阅读兴趣。
由于持续默读是无负担的阅读,不会给学生的阅读施加压力,所以学生的阅读兴趣会得到保持和提高。因为持续的阅读,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频度也会增加。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学生的语言输入就会有保证,这为“阅读圈”教学提供了足够的阅读材料的支持。
(2)一、二年级实施图片环游方式,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解码能力。
图片环游教学能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拼读能力和阅读流畅度,让学生在预测、确认、分析、论证、评价活动中,发展阅读技能、运用阅读策略、提升思维品质;在总结、比较、交流的活动中发展文化认知和多元思维,增强文化意识。在图片环流教学中培养的这些都是“阅读圈”教学中的必备技能,而当学生的能力形成后,“阅读圈”就可以顺利开展了。
(3)二、三年级实施拼图阅读方式,培养自主阅读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拼图阅读教学以小组合作为主,同时发展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老师恰当地使用拼图教学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逻辑思维的能力,让学生在相互合作和交流讨论中形成合作能力,为“阅读圈”教学打下基础。
(4)四年级起尝试“阅读圈”,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
2.重点突破
(1)分析“阅读圈”角色,使研究有的放矢
“阅读圈”中每个角色都有相应的任务。通过角色任务分析及课堂实践我们发现,阅读组长的任务不难,因为学生在教材学习和阅读学习中都有提问的经验。而单词大师和篇章解读者的任务学生较难完成,因为老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极少设计分析单词和句子的任务,另外这两个角色需要学生基于所选词句阐述原因,这需要学生在深入理解阅读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文本整合思维与篇章语言,对于小学生来说有非常大的难度。文化连接者需要学生通过阅读找到文本中的文化与自身所处文化的异同点,这对学生来说也有很大的挑战:一是在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材料中,文化内容体现得并不非常明显;二是小学生对于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入。总结概括者和实际生活连接者两个角色任务对于学生来说都难度适中,因为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也有机会完成类似的任务。
(2)做好角色训练是顺利实施“阅读圈”的关键
基于角色任务分析,我们认为参与“阅读圈”的学生需要有清晰的角色意识,明确角色任务。而受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多重局限,老师在教学初期就直接应用完整的“阅读圈”模式是不现实的。只有当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可以进行自主阅读时,“阅读圈”教学才能顺利地进行。同时对于小学生来说,每一个角色都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既包括明确角色本身承担的任务,也包括储备为了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能力。因此,角色任务训练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另外“阅读圈”实施中要求学生在每一次阅读中承担不同的角色,所以学生需要熟悉每一个角色任务。
因此,课题组首先从单一角色训练入手,尝试运用单个绘本帮助学生逐个熟悉角色。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与示范和分层次的小组讨论中,逐渐掌握角色的任务和语言框架。学生必须通过多次的前期训练,才能够逐渐熟悉每一个角色。
3.隐性、半显性、显性相结合的角色训练
在单一角色训练阶段,课题组通过不同的训练方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角色意识。
(1)隐性训练
隐性训练即在角色训练时以理解文本意义为主,把角色训练渗透在文本处理过程中。老师在学习过程中不明确告诉学生任务名称,只是让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例如在《攀登英语阅读系列》第五级Easy Job May not Be Easy 的教学中,老师运用任务单(图3),帮助学生扮演篇章解读者这一角色。老师还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熟悉实际生活连接者这一角色。这样的训练不会使技能训练显得太刻意,主要教学内容仍然是学生对于文本意义的理解。
但是这样的隐性训练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不明确他们所做的任务,而且他们一直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任务,到了他们需要独立完成任务时,仍会无所适从。
图2.研究内容分层设计
图3.隐性训练任务单
(2)半显性训练
半显性训练是在隐性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的半显性的角色训练,即告诉学生我们在练习什么角色,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训练。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对文本意义的理解仍是重点。比如,在《领先阅读·X 计划》六级Max the Detective 一课中,老师运用任务单(见图4)对于单词大师进行半显性训练,帮助学生学会完成这一角色。通过这样的半显性训练,学生能非常清晰地了解角色任务,并能够通过老师的指导及语言框架独立完成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文本意义的理解,并未刻意凸显技能训练。但是由于要兼顾文本意义的理解和角色的训练两个任务,课堂教学的连贯性被打乱,教学时间明显不够。
(3)显性训练
显性训练即以技能训练为主,老师明确告诉学生本节课的任务。它以角色任务训练为主,文本意义理解为辅。在《丽声妙想英文绘本第四级》Mr.Fox’s Socks 一课中,老师重点训练阅读组长这一角色。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封面提出问题,把问题分类后,再通过对重点图片提问的方式继续训练学生学习提问。整个过程中,学生一直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角色训练,本节课结束时,学生对于如何提问有了清晰概念,并能够提出较好的问题。
但是,技能训练占据了课堂大部分时间,因而弱化了对文本意义的理解,这对于阅读本身来说并不是一种很好的体验。
隐性训练可以给学生一种潜在的任务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潜在的能力;半显性训练作为显性训练的补充,可以对学生更好地进行角色训练。而显性训练则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角色意识,达到角色要求。在准备完整的“阅读圈”教学的过程中,三种训练方法都不可或缺。总之,角色训练是“阅读圈”途径教学实施的基础,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研究结果
课题组开展工作一年多来,实验校坚持至少每两周进行一次阅读教学,学生的阅读量均有大幅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各要素也有相应提升。
2017 年9 月和2018 年9 月,课题组运用中国英语阅读教育研究院根据《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实验稿)》研制的分级阅读测试《中小学生分级阅读测试系统》对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测评,以学生阅读能力等级的方式呈现了学生在实验前后的等级变化。通过对比部分实验校的数据,我们得到表1 的结果:
通过表1 我们可以看出,运用“阅读圈”的三所学校在阅读等级的提升上效果比较显著,等级提升超过三级的人数分别为81.67%,69.35%和75.89%,均超一半。其中实验校一的502 名学生中,中期测试等级比前测等级提升了10 级及以上的比例达到了14.74%,更有两名学生的阅读等级增长了17 级,四名学生增长了16 级;而实验校二、三等级增长6 级及以上的人数达到19.35%和33.04%。另外三所实验校运用了图片环游和拼图阅读,虽然学生成绩也有较大幅度增长,但并不如“阅读圈”组显著。
图4.半显性训练任务单
等级的提升意味着阅读能力的提升。联系三所实验校的实际运用频率,实验校一在每周一节“阅读圈”绘本教学课之外,也会把“阅读圈”运用在教材内容的教学上。而实验校二、三除每两周运用“阅读圈”进行绘本阅读教学外,很少把“阅读圈”运用到教材教学中。由此我们得出,“阅读圈”运用得越多越频繁,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的效果越好。
另外通过分析表1,我们还认为,学生水平越高,通过“阅读圈”的学习对阅读能力的培养效果越好。由三个实验校的阅读等级增长情况可以看出,实验校一的起点在三所学校中最高,而它的实际涨幅也明显大于实验校二和实验校三。
表2 是对学生的阅读品格相关因素实验前和实验后两次进行测评得到的结果。其中“1”为实验前数据,“2”为实验后数据。数据反馈了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英语学习兴趣、阅读外部动机和阅读效能感。学习兴趣和阅读兴趣数值的提升表示兴趣的提升,而外部动机随着数值的降低显示学习的内部动机的增加,效能感数值的增加意味着学习更有成就感。实验校一和实验校三的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英语学习兴趣及英语阅读效能感与实验前均基本持平,而实验校二在阅读兴趣和阅读效能感两个数据上还有一定的提高,说明“阅读圈”对于学生整体的阅读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结论与反思
1.“阅读圈”对学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表面上看,“阅读圈”更适合语言能力强、善于思考和阅读的学生,因为他们在课堂上会积极表达,主动参与。但其实基础较差的学生在“阅读圈”学习的过程中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他们能够通过听,或者通过在小组内的交流,再或者通过两人合作完成任务的方式参与课堂学习。比如有一个上课时一直睡觉的学生,在老师运用“阅读圈”教学后,再也没有在英语课上睡过觉。因此,我们认为“阅读圈”教学法虽然体现出学生水平的两极分化,但是它确实能促进每一个学生在自身基础上更好地发展。
表1.阅读能力相关因素测评结果
表2.阅读品格相关因素测评结果
2.“阅读圈”的角色可以单独使用或进行改变
“阅读圈”的六个角色不是不可分割、不可改变的。老师在常规教学中运用单一角色的任务,同样能促进学生不同能力的发展。比如老师可以在读完一组对话或者一个故事后,请学生用一句或几句话复述故事内容,这其实就是总结概括者的任务。老师也可以根据学情和文本的不同进行有机增减“阅读圈”中的六个角色。比如在《丽声经典故事屋》第五级Oh,Jack 一课中,基于文本没有篇章这一特点,老师可以把单词大师和篇章解读者合并为角色分析者;同样,老师可以基于绘本丰富的图片资料把阅读组长和篇章解读者整合为思考者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和文字,进行思考和提问;再比如,老师还能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文化连接者”和“实际生活连接者”整合为连接者。角色经过贴合实际情况的改编,更适合学生扮演,从而能更好地推进阅读和分析讨论。另外,我们还可以增加新的角色,比如,基于绘本图片较多的特点可以增加引导学生从图片信息中提取信息、展开讨论的图片观察者。
3.“阅读圈”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学生在“阅读圈”教学中认真阅读文本、完成角色任务以及不同角色间的交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高阶思维能力。例如在Oh Jack的读后分享中,有一个学生质疑道:“Jack is so stupid,can they live happily ever after?”,这是学生分析与评价思维的表现。而其他学生的回答更是体现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例如,学生们说:“Yes,they can.The girl is rich,so they can use the girl’s money.”“No,they can’t.Because when Jack was lazy,they will break up.”“Yes,they can.Because the girl will teach Jack.”又如在《丽声妙想英文绘本》第五级Alf Saves the Day 一课中学生用:“Did Alf just save the ball?”质疑,得到的反馈为:“He saved his hobby.”“He saved his dream.”这就是深层次的思考。
总之,“阅读圈”教学在小学具有可推广性和可操作性,虽然老师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是笔者相信经过有计划地培养与训练,学生一定能够在“阅读圈”中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