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恢复室中全身麻醉术后呼吸异常的临床护理
2019-10-24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461000徐俊鸽
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461000)徐俊鸽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74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7例。对照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26~71岁,平均(40.9±4.3)岁。观察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22~74岁,平均(40.6±4.1)岁。上述自然资料数据,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在麻醉恢复室干预期间实施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麻醉恢复室干预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患者麻醉手术操作全部结束后,由专人负责将其送入麻醉恢复室进行进一步的干预性治疗,通过面罩进行氧气吸入,同时对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监测,从而保证患者的心率及血压水平能够迅速的恢复正常并保持平稳,对呼吸变化情况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如果有呼吸异常等情况产生,需要及时向相关医生进行汇报,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纠正。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定时为患者吸痰,使其呼吸道能够始终保持顺畅状态,对于一些呼吸无力的患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给予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对呼吸状态进行纠正;当患者出现明显水肿的时候,应积极进行消肿干预性治疗。在麻醉恢复室治疗期间,所有患者禁止饮食。待患者的意识状态完全恢复清醒之后,对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水平进行观察,确定处于正常且平稳的状态后,可以将其送回到普通病房进行术后治疗,与病房护理人员要就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的交接。
1.3 观察指标 ①呼吸状态恢复正常时间、麻醉恢复室干预时间、术后住院总时间;②术后不良事件情况;③对护理满意度。
1.4 满意度评价方法 在患者手术结束出院当天,调查护理满意度。<60分定为不满意,≥80分定为满意,其余均定为基本满意,且满分为100分[1]。
1.5 数据处理方法 数据用SPSS18.0处理,计数资料行X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表示,P<0.05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呼吸状态恢复正常时间、麻醉恢复室干预时间、术后住院总时间 观察组患者呼吸状态恢复正常时间、麻醉恢复室干预时间、术后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2.2 术后不良事件情况 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6例,发生率水平分别为2.7%和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对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到94.6%,高于对照组的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附表 两组呼吸状态恢复正常时间、麻醉恢复室干预时间、术后住院总时间比较
3 讨论
常规病房往往不能够充分满足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后护理的实际需求,在麻醉剂的影响下,患者在刚刚苏醒的时候,仍然会有呼吸抑制的情况产生。面对这种情况,需在手术室内建立麻醉恢复室,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在术后实施专门的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的各种护理需求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在麻醉恢复室中可以通过面罩方式进行吸氧治疗,排痰、缓解水肿等,在保证呼吸处于通畅状态的基本前提下,使各种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降低,使术后麻醉苏醒时间缩短,使恢复效果得到显著性提升。但是现阶段多数情况下采用药物护理的方式,使全身麻醉患者在手术后的各种并发症减少,使呼吸异常事件的临床发生率降低,其对一些身体机能相对较差特别是老年患者来说,实际吸收效果并不是十分的理想,因此应该在手术进行期间和手术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护理,使呼吸抑制药物的实际应用剂量减少[2]。
总之,全身麻醉手术后出现呼吸异常的患者在麻醉恢复室干预期间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使呼吸状态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减少术后不良事件,缩短术后治疗时间,使患者满意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