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心理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2019-10-24河南省宜阳县第二人民医院471000张小利
河南省宜阳县第二人民医院(471000)张小利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是指因胰腺外伤、过度饮酒、感染、胆管疾病等诸多因素激活胰腺内胰酶,引起胰腺组织发生水肿、退化、坏死、出血等炎症反应,好发于青壮年人群[1]。本文就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中应用分级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为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参照组、实验组各40例。实验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1~62岁,平均(38.5±3.4)岁;病程平均(11.8±0.5)h。参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3~65岁,平均(39.0±3.2)岁;病程平均(12.2±0.6)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实验组给予分级心理护理。在患者入院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用于精神障碍、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测定患者心理健康程度,正常值为0~160分)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分数与患者心理症状呈正相关性,评分越低则患者心理症状越轻,根据患者得分情况实施针对性分级心理护理。具体方法为:①三级心理护理 对SCL90得分≤159分的患者给予三级心理护理,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温度适宜的住宿环境,密切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解除患者心中疑虑,增加患者信任度。②二级心理护理 对SCL90得分在160~250分的患者给予二级心理护理,该类患者有明显的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各项目得分情况了解患者常产生哪些负性情绪,每天与患者沟通、交流25~30min,分析患者产生负性情绪的原因,告知患者疾病、护理相关知识,鼓励患者家属及朋友对患者多给予关心、鼓励,为患者提供经济上、精神上的支持,减轻患者心理负担。③一级心理护理 对SCL90得分≥251分的患者给予一级心理护理,该类患者存在严重心理障碍,会有自杀倾向,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该类患者心理情况,耐心开导、安抚患者,时刻陪伴在患者身边,根据患者接受能力选择视频、图片、讲座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为患者播放治疗成功的案例,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告知患者控制情绪方法,可通过播放轻音乐、看电视、下棋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缓解心理不良情绪,使患者意识到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控制病情的重要性。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经统计学里面的t值检验,P(统计值)<0.05则表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2 结果
实验组的SAS评分、SDS评分较护理前明显降低且优于参照组(P<0.05)。见附表。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病人数不断增多,引起临床上高度重视。发病急、患者缺乏疾病相关知识、患处疼痛、对病情进展担忧等原因均会使患者产生恐惧、焦虑情绪,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对患者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疾病知晓率、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起积极作用。本次研究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给予分级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分级护理干预是医改中一种新型心理干预模式,具有科学性、目的性,在患者入院后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根据患者心理症状严重程度给予不同等级的护理方式,能够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减少护理工作的盲目性,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2]。根据患者心理症状严重程度,通过环境护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鼓励患者家属、朋友给予患者精神、经济上的支持,告知患者放松心情的方法,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心态,加快病情恢复。经研究得出,护理后,实验组的SAS评分、SDS评分较护理前明显降低且优于参照组(P<0.05)。
附表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变化比较()
附表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变化比较()
SAS评分 SD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实验组 67.5±2.4 39.6±3.5 75.5±3.0 41.5±2.6参照组 68.0±2.1 55.7±4.0 76.1±2.8 56.4±3.2 t 0.9916 19.1578 0.9247 22.8556 P >0.05 <0.05 >0.05 <0.05组别(n=40)
综上所述,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给予分级心理护理的效果明显,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配合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