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抑郁状态的影响研究
2019-10-24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50000韩金兰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50000)韩金兰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入选2017年5月~2018年5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8例用作对象实施研究,纳入标准: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无肿瘤疾病者、知情并自愿接受治疗。排除标准:精神障碍、智力障碍、老年痴呆等患者。将其分为数目等同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回顾性分析这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57.2±7.6)岁;该组患者给予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47~79岁,平均年龄(58.5±7.7)岁;该组患者给予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性别、年龄等资料,发现其差别性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实施比较。
1.2 研究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生命营养支持、健康指导、用药护理等基础护理模式。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包括:①优质环境护理:患者入院后为其介绍医院及医护人员的基本情况,帮助患者熟悉环境。保持病房安静、整洁,科学、合理的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及光线,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为患者创造温馨、舒适的环境[1]。②优质心理护理: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理情况,针对患者的心理行为,采取相应的支持性心理方案进行治疗,如安慰、倾听、鼓励、疏导等,增强信心,缓解其消极情绪。③优质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规范化、全面化的健康教育,让其深入了解慢性心力衰竭相关知识、治疗方法、预后情况以及护理要点,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严格遵照医嘱,积极配合。④优质用药宣教:向患者讲解各种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毒副作用及注意事项,提高治疗安全性[2]。指导患者遵循并坚持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的用药原则,提高其治疗依从性。⑤优质运动护理:针对患者的病情为其制定循序渐进的运动表,扩大患者的生活圈,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对症状、疾病影响、活动能力三部分进行评分,分值范围0~100分,分数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差。②评价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情况。焦虑情况采取SAS评定标准评定,抑郁情况采取SDS评定标准评定,分数越低则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越轻。
1.4 数据处理 本文采用SPSS19.0版统计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n,%)给予X2检验;P<0.05表示对比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比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 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2。
附表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对()
附表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对()
组别 n 症状 疾病影响 活动能力对照组 3965.71±16.0785.67±13.5273.34±10.85观察组 3952.42±13.6376.85±12.9565.31±12.92 P - <0.05 <0.05 <0.05
附表2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比较(,分)
附表2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比较(,分)
?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有着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治疗周期长等特点,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降低,给患者的心里带来严重的压力,造成患者的意志消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威胁其生命安全,不利于患者预后[3]。优质护理以患者为主体、核心,是一种体现人性化的护理模式,不仅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护理,而且更加注重对患者心理上的护理,使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身心达到最佳状态,帮助患者建立疾病康复的信心,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令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方面意义(P<0.05)。
总之,优质护理干预能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抑郁状态,属于理想的护理模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