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不同保存期悬浮红细胞滤除白细胞前后质量变化的研究
2019-10-24广东省珠海市中心血站519000黄昊晖
广东省珠海市中心血站(519000)黄昊晖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①费森尤斯接管机,费森尤斯接管机的型号是coompodock。②泰尔茂接管机TERUMO。规格型号:TSCD-II。③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塑料血袋,生产厂家: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批2016011008。
1.2 方法 操作前先检查去白细胞血袋是否在有效期内、有无破损、霉点等质量问题;起始血液是否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是否在采血后48小时内。具体操作步骤:成品库管理岗或待检库岗从成品库或待检库将采集后48小时内所需制备的起始血液出库。成分制备岗接到所需制备的血液后,经检查合格,轻轻摇动血袋,尽量将白膜与红细胞混匀。血液原袋与去白细胞血袋接驳,将原配血管热合接到转移袋上,打印献血序列号,粘贴在转移血袋上,并核对,一次只对一个血袋进行接驳和热合(采用含去白细胞滤器的采血袋制备时,无需进行该步骤)。粘贴新的产品码。将血袋挂在工作架上,关闭旁路夹子,打开通向滤器的夹子,使红细胞通过滤网进入转移袋。如果在进行白细胞过滤操作前,血液已经处于保存温度(4±2)℃,分别于保存期第7h、14h、24h、30h、36h、42h取出过滤,室温应≤25℃,而且应当尽快放回至既定保存温度的环境中,从取出到放回的时间应<3小时。过滤完毕后,排除血液袋内的空气,然后夹紧所有夹子。再次核对所有献血序列号是否一致,血液是否无异常,合格后进行热合分离。录入新的成分制备信息,入待检库。
附表1 不同保存时间悬浮红细胞过滤前后RBC、WBC、PLT、Hb的结果比较(n=3575)
附表2 不同保存时间悬浮红细胞过滤效果的比较(n=3575)
1.3 观察指标 使用全自血液分析仪测定后Hb浓度、RBC、WBC、PLT计数测定,并对比不同时间WB滤过率、PLT滤过率及RBC滤过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所有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前者表示方法为(均数±标准差),后者为百分比,实验结果以P值是否<0.05为判断标准,若小于则表示组间数据存在差异。
2 结果
2.1 不同保存时间悬浮红细胞过滤前后RBC、WBC、PLT、Hb的结果比较 将4组悬浮红细胞分别于第7h、14h、24h、30h、36h、42h过滤制备,留取过滤前后血样进行检测,在不同保存期悬浮红细胞过滤前后RBC、WBC和PLT、Hb计数,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1。
2.2 不同保存时间悬浮红细胞过滤效果的比较 在WB滤过率、PLT滤过率及RBC滤过率上不同保存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见附表2。
3 讨论
现代输血医学的观点认为,血制品中的白细胞被看着是一种“病原体”,可以引起多种不良输血反应,白细胞去除的目的是降低多种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传染病的发生,提高血液的安全性[1]。
国外认为,白细胞血液在过滤过程中可能会影响血液的质量,原因在于此过程中会导致红细胞机械性损伤[2]。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白细胞去除后,避免了白细胞死亡后细胞内水解酶的释放,降低了储存期内红细胞的溶血率,不仅保护红细胞,还可提高血液的质量[3]。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保存期悬浮红细胞过滤前后RBC、WBC和PLT、Hb计数,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WB滤过率、PLT滤过率及RBC滤过率上不同保存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红细胞平均回收率为92%,白细胞平均滤除率为99%;血小板平均滤除率为94%,表明不同保存时间白细胞过滤未对红细胞造成影响,悬浮红细胞的存放时间与白细胞的滤除率,血小板滤除率和红细胞回收率不相关,不影响过滤后红细胞的质量。
综上所述,不同保存期内滤除白细胞的悬浮红细胞的效果优于未过滤悬浮红细胞,可以安全用于临床输注,此方法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