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冰雪运动在高校的拓展策略研究

2019-10-24王忠波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冰雪校园运动

王忠波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基础科学学院,山东 东营 257000)

冰雪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善于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人类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已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冰雪文化。冰雪活动,已经成为北方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国北方尤其是东三省地区,至今还活跃的冰雕、雪雕、冰尜、马拉爬犁、冰上拔河等冰雪运动形式,就是鲜活的例证。随着我国经济整体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传统的地域限制早已被越来越快捷的交通所打破,冰雪运动不再是北方人的专享,逐年活跃的冰雪旅游将更多的人带到了北方。其中,冰雪运动展现出它独特的魅力,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与此同时,我们与国外的冬季运动交流也逐渐活跃起来,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在逐渐扩大。国家目前也将建设冰雪运动强国纳为“中国梦”中的一个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之一,就是要不断扩大冰雪人口,积极交流,培养高质量的冰雪运动群体。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也是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尤其是高校,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他们好奇心重、对事物充满求知欲,实践能力强,是培养冰雪运动的重点人群。因此,激发大学生的冰雪兴趣,培养他们的运动能力并养成自觉从事冰雪运动习惯,引领他们多渠道的学习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提升个人冰雪运动素养等,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一种责任,更是一份期待和希望。

一、校园冰雪运动的内容及开展意义

(一)校园冰雪运动的内容

校园冰雪运动,指的是学校以冰雪内容为主开展的教学、训练、课余活动及相关社团活动等。校园冰雪运动的内容和外在表现形式见表1。

表1 校园冰雪运动内容及形式

校园冰雪运动从基本内容以及表现形式上看,校园冰雪运动的开展具有其独特的复杂性,这里面即需要良好的校园冰雪运动氛围,又需要场地、制度、器材管理等条件设施。因此,校园冰雪运动的开展要达到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离不开学校多部门的互相协作。综上所述,校园冰雪运动不是单一的活动,在其拓展过程中,需要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和实效性。总之,校园冰雪运动拓展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有其较为独特的开展特点与要求。

(二)校园冰雪运动的开展意义

校园开展冰雪运动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除了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之外,还有着独特的人文价值(见表2)。

表2 校园冰雪运动的人文价值

任何一项运动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校园冰雪运动开展的价值,不单单体现在促进身体健康、技能、心理、社会适应、个人发展等方面。校园冰雪运动的积极开展是为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创造浓郁的校园氛围,同时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3亿人上冰雪”的宏伟目标提供良好的群众基础。高校作为连接学校和社会的桥梁,积极开展校园冰雪运动,培养学生冰雪运动的终身体育意识,无论从经济层面还是全民健身层面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和个人发展价值。

二、校园冰雪运动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尽管“北冰南展”计划开展多年,大部分南部省份始终未能形成相应的发展气候[1]。在我国各高校,校园冰雪运动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展,所谓“冰雪不出山海关”的现象十分明显。即使是在开展冰雪运动条件最好的东北三省,各个高校校园冰雪运动开展的情况也不是很理想。以黑龙江为例,多数学校仅仅开设了滑冰内容为主的冰上课,而雪上项目,截止2015年底,仅有一所学校开设了越野滑雪课程[2]。尽管黑龙江有近90%的高校开设了滑冰教学内容,但开设滑雪内容的学校不到40%,至于开设其他形式的雪上项目内容的,不足10%[3]。而李伟从东三省的范围内进行了研究,发现相关数据更低。开设滑冰内容的院校不足60%;开设雪上项目内容的依然不到10%;除了开设雪地足球的院校达到23%外,开设其他形式冰雪内容的院校不足5%[4]。由此可见,作为最具冬季气候优势的北方院校,其校园冰雪运动开展的活跃程度依然偏低,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目前影响冰雪运动进校园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冰雪运动的开展受制度影响较明显,形式较为单一

冰雪运动所衍生出的一系列安全保障问题,对高校的决策者和教学活动带来极大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决策者对冰雪运动开展的决策部署。

(二)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不合理

北方高校存在着课时安排相对死板、教学内容陈旧单调、教师培训力度不足、冬季社团活动少、寒假相对较长等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校园冰雪运动的开展。

(三)高校冰雪运动文化发展滞后

高校本应成为体育文化发展和传播的沃土,但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校园的冰雪运动文化传播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政策驱动者缺乏“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导致冰雪运动文化迟迟走不进校园。

(四)个人能力提升缺乏有效指导,社团建设以及相互交流有待进一步完善

校园冰雪运动良好地开展离不开浓郁的氛围,冰雪运动的某些特点对新接触这项运动的人来说具有很强的“排斥”作用,另外,没有良好的社团建设,个人在能力提升上也会受很大的限制。

(五)场地、器材经费不足

根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冰雪运动场地主要在学校以外的营利性场所,对院校来说,制约校园冰雪运动开展的最大障碍就是场地条件[5],这是毋庸置疑的。另外开展冰雪运动,除了必备的场馆、场地之外,还要在运动设施、交通食宿、安全保障上花费大量的经费,致使大多数学校难以负担,这是开展校园冰雪运动最大的瓶颈,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针对以上几种情况,学校要做的就是积极应对,从主观因素入手,开阔视野,善于借鉴,努力拓展活动方式,逐步丰富活动内容,多角度、多渠道,努力推动校园冰雪运动健康地开展。

三、校园冰雪运动拓展策略

(一)形式及内容的多路径设计

教学活动是校园冰雪运动的重要体现方式,它主要担负着传授必要的理论知识、提高冰雪运动技能,培养学生利用冰雪健身的意识和习惯等。尽管大多数北方院校都开设了冬季体育课程,但从设置的内容看,有关雪上内容接近于零,基本都是按照冰上竞技项目进行设计的。如速滑、花样滑冰甚至有的设置了冰壶项目。竞技项目只是冰雪运动的竞赛体现,而不能代表冰雪运动的全部。事实上,院校主要培养学生对冰雪运动的兴趣、知识和基础技能,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场地及冰雪条件,丰富课程内容,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来实现这一目标。

对于不具备冰雪场地的高校,可以开展与冰雪运动形式相近的项目,如旱地冰球、轮滑、校园滑板、滑草等项目。这些项目在技能上与冰雪运动相近,能够有效储备学生的冰雪运动能力,使之在冰雪环境下能够快速学习和掌握。

体育教学是以贯彻学生“三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技能)为目的展开的,其中基本能力主要是指通过教学保持和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重点是提高学生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的素质水平;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则是紧密围绕着课程自身特点,来培养学生某一项目的体育素养水平。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具有其内在的必然联系。因此,体育教学是系统而连贯的过程。冰雪项目教学亦是如此,完全可以根据气候、场地等条件的变化来合理设计年度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分阶段、有目的的培养,这样做不仅保持了教学的连贯性,还使教学内容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校园冰雪项目教学,除了上述几个形式外,还有开展较为成功的项目,如,雪地足球,雪地定向,冰上技巧等。不少人认为这些形式受季节限制太严重,没有可持续性。其实不然,就冰球来说,完全可以做到全年教学设计。平时可以进行轮滑教学,发展学生滑行能力;另外还可以进行旱地冰球的教学,来提高学生手上的技术以及抢位、传接球的意识和配合能力;在冰期到来之际,就可以在冰上进行冰球教学。雪地足球与雪地定向运动,都可以按照这个思路,进行全年的教学设计。此外,由于校园冰雪项目教学并不普及,多数学生对相关项目的理解仅仅是出于好奇和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展开时要秉承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并重培养的思路,不但要重视教学的实践培养形式,还要重视理论课的设计,结合现代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冰雪知识、技能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点面结合,既要培养学生对某项目的理论深度,又要拓宽相关项目的知识面。

此外,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网络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应充分利用网络来实现校园冰雪运动内容的拓展。如网络冰雪教学、冰雪运动欣赏[6]、冰雪项目的起源及竞赛规则等。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已经成为了现实。学校可以通过慕课、联合外校共建等方式来推动冰雪理论教学水平的提高。这些都是课程形式和内容的拓展方向,需要学校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二)完善高校冰雪运动队和社团建设

校园社团承载着建设校园文化,创造校园氛围的重任。校园与社会有着一定的区别。同时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是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缓冲地带。这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需要各校认真对待。事实上,北方院校社团活动方式共性较多,特色不够。尤其是以冰雪运动为主题且能够充分开展的学校属于极少数,需要学校改进并加以完善。

社团能够以冰雪主题开展的内容有很多,如冰雪艺术。首先,校园空间广阔,冬季冰雪量足,学生操作空间很大,想象空间也很大。社团可以组织学生以冰雪为主题进行自由创作,既能锻炼学生,也能为校园冬季增添一道别样的风采。其次,北方冬季的活动形式很多,以民间尤其丰富。学校可以适当借鉴,甚至自己动手设计,举行多种多样的冰雪游戏和小型竞赛活动,如拉爬犁、出溜滑、雪上拔河、冰上障碍、雪地角力等,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能为校园增添活力。

代表队是校园运动的高水平展现,是学校交流的名片。目前,北方高校冬季比赛交流活动较少,代表队都是短期集训形式并且是以冰上项目为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雪上项目的比赛。由此可见,北方高校冰雪项目的开展水平还有待提高。不过可以预期的是,随着我国冰雪项目建设的需要,北方高校会形成一个较为活跃的竞赛交流机制,这对提高我国冰雪人口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水平的竞赛活动对校园冰雪运动有着极为重要的引领作用,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现在北方大部分院校都可以满足日常的冰上训练。至于雪上项目的训练,受场地、时间的限制比较严重。因为雪上项目训练需要外租场地,为了充分利用场地,又要采取集中训练的方式来进行。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抓好日常的训练工作,积极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同时要做好校园政策的支持和鼓励工作,在学校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来积极选择比赛项目,借以改善校园冰雪文化氛围。至于参加雪上项目比赛,可以通过利用冬季冰雪期进行集中训练和提高,同时积极寻求商业支持,来弥补校园场地、经费的短板。

(三)充分利用社会力量促进个人冰雪能力的提升

每个人的爱好是不尽相同的,目前,热爱冬季运动的大有人在,并且这些人不分南北。对于这些兴趣较为集中和专一的学生群体来说,他们渴望着交流和提高,而当前的大多数高校并不具备这一条件。面对这种状况,走出校园、与外界进行积极的交流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事实上,现在社会上社会团体很多,并且发展得比较健康和良好。如滑雪俱乐部、滑冰俱乐部、单板俱乐部等,许多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参与。对于这些学生,校园应该起的最大作用就是介绍、鼓励和合作,而不是各种担忧和阻拦。我们校园体育培养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出社会适应力强的人才,使之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社会团体活动,是一种提前锻炼和适应,也是一种教育的补充,可以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支持。

(四)场地设施的进一步完善

没有场地的保障,想要正常开展冰雪运动是不可想象的。我们需要通过努力来进行改善。首先在校园内,要保证校园内有一块冰场,这是开展冬季冰雪活动的基础条件。北方高校室外场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尤其是进入冬季冰期,许多场地已不适合进行篮球、排球等项目的运动,从而进入闲置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变球场为冰场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事实上,现在已经有了通过薄膜覆盖技术将球场变冰场的先例,既不损伤原场地基础,又给学生提供了冰上运动场地,并且费用不高,学校完全可以承担。另外,可以根据学校条件,充分利用校园地形,研究建简易滑雪道的可行性,丰富校园冰雪运动形式。

四、结语

尽管由于冰雪项目的自身特点、场地条件等制约着校园冰雪运动的开展,但冬季校园冰雪运动现已不再是北方校园的专利,很多南方高校也在不断尝试开展,由此可见校园冰雪运动的重要性。但无论怎样,不断改善场地和条件仍然是校园冰雪运动开展的关键前提。学校可以积极加强校际之间的合作、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适当采用商业化模式,通过租用、共建场地等,实现资源共享,进而解决场地瓶颈问题[7]。此外,校园冰雪运动应以大众参与为基础,以提高竞技水平为目标,二者相辅相成。学校既要立足现在,更要展望未来,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校园冰雪运动,要勇于拓展活动形式、内容、场地等,多渠道入手,突破条件制约因素,确保校园冰雪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冰雪校园运动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不正经运动范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冰雪幽默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