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变我命运的“阅读自修课”

2019-10-24

中学生天地(C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粮票萧山工具书

1970年7月从杭州机床厂五七中学(现杭州清河中学)初中毕业,同年11月分配到萧山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八团三营十二连,参加围垦海涂和农业生产劳动。1979年考入杭州师范学院(现杭州师范大学),毕业后在杭州第十四中学任英语教师至退休。

记得1966年我小学毕业,停课了两年,到了1968年在“复课闹革命”的指示下,我读了初中。那时候根据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学生以学工、学农、学军为主,真正坐在课堂里学习文化知识的时间只有一个学期,但新的课本还没有编写出来,我们学的知识也根据形势临时决定,少得可怜。记得语文课的“课本”是毛主席诗词,上课时老师挑选其中一篇,给我们讲解分析一下内容和格律,然后让我们按所学诗词的格律来写一首歌颂“教学改革”的诗歌。1970年初中毕业,在毛主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指示号召下,我被分配到萧山的浙江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接受再教育。

在那个年代,我想读、想学一些东西也是无门的,只能自学。记得当时自学过素描、速写,练过毛笔字,读过中草药书,学过针灸,还练过珠算和学做裁剪、缝纫衣裤。然而,在那段时间我更多的还是喜欢读书,可以说,我的“语文课”是一堂堂的“阅读自修课”。

字典、词典本是工具书,我把它们当书来读

记得有一次到萧山新湾镇上,我走进新华书店,看到柜台里有《新华字典》,就想买一本看看,但手头钱不够,就想到用粮票去换钱。我记得当时粮票最值钱时曾达到3毛钱1斤,《新华字典》是1元钱,为了买字典我卖掉了手中为数不多的几斤粮票。把字典买回来后,我每天有空时就看上几页,从头到尾把这本字典读了一遍。

还有一次,我借得一本厚厚的《新知识词典》。这是一本对社会科学、哲学、逻辑、心理学、文学理论、伦理道德等的术语、词条进行解释的工具书,我也把它从头读到尾,还做了许多摘录。

字典、词典本是工具书,我竟然把它们当书来读,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是有些不可思议,就好像你还没有“米”的时候,却在不时地去洗那煮米的锅子,等着有“米”下锅。庆幸的是我等到了那个日子,在后来有书读的日子里,虽然在阅读中会碰上读不出音的字,但很少有我不知道意思的。

在那些岁月里,能逮着什么书就读什么书

除了工具书,我的“阅读课”还读些什么呢?我读过苏联小说《你到底要什么》,这本书给我的生活观带来了很大影响。我从家里带去一本鲁迅的《朝花夕拾》,一不小心就被人“借”走了。我也把我妈早年买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偷偷带去,看完偷偷带回。1974年,特强台风加钱塘江大潮冲垮了围垦大堤,大家撤回老家。待在家里的那几个月,我读了从邻居家借来的屠格涅夫的《春潮》、托尔斯泰的《复活》,看了我爸的藏书《西厢记》《儒林外史》和《东周列国志》。由于没有古文功底,《东周列国志》里一些内容我似懂非懂。总之,在那些岁月里,能逮着什么书就读什么书,包括那时流传的手抄本小说《第二次握手》。

人是有思想的,只要多读书,眼界就会开阔,思想就会丰满起来。我在兵团(后改为农场)时常常考虑一个问题:我的一生就这样在那里度过?读了书以后,我知道生活应该是多彩的,人生应该是丰富的,思想应该是开阔的,人生的价值随着知识的积累也会发生变化。

“阅读自修”不但丰富了我的思想,更是直接改变了我的人生

有一次,我借到一本《中国文学》,其中有篇文章讲毛泽东50多岁了,夜晚还在中南海的路灯下,大声朗读英语。读到此番情景,我就想,他50多岁还要学英语,我这么年轻为什么不去学学看呢?自学英语就从那时候开始。当然,在自学的道路上也遇到不少困难,经历许多曲折。当时,我绝不会想到将来会考上大学的外语系。

1978年5月,我结束八年下乡生活回到老家,第二年我决定参加高考。记得那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是要求考生把一篇题为《第二次考试》的文章改写为《陈伊玲的故事》。这个故事我在电台广播中偶然听过,所以改写起来很顺手。而高考政治卷的第2题讲的是上级指示某农村的生产大队拔掉地里的黄豆改种早稻,做违背客观规律的事,要求我们简要说明这件事情包含的哲学道理。巧的是《人民日报》上刊登过这件事,也做了分析、评论,我认真读过这篇文章,答题就又轻而易举了。因为下乡离开家乡多年,不想再离开了,我就报了杭州师范学院,最终被外语系录取。

一堂堂“阅读自修课”形成了知识的积累,一旦遇上机会它们便改变了我的人生,当了教师,教书育人,人生的价值因读书、学习而改变。所以在人的一生中,不管何时都该多读点书。

猜你喜欢

粮票萧山工具书
书画教师作品选登
萧山瓜沥:打造“沥家园”智慧城市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诗词工具书二种
打通千个发布端口 打造有X-IN媒体——萧山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若干实践
诗词工具书二种
粮票
粮票:承载着多少人的记忆
《萧山日报》:多元发展助推报业转型
网络时代工具书阅览室的建设
小粮票,大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