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越半世纪的 傣汉情缘

2019-10-24罗嘉

今日民族 2019年8期
关键词:傣族店员昆明

文·图/罗嘉

“餐馆不会关门,这里是傣族人在昆明的一个家,孩子们需要一个落脚点。”

15年来,聂蕊一直把精力放在两件事情上:认真打理“双家傣味”餐馆的生意,悉心照料在店里工作的“孩子们”。

“孩子们”是清一色傣族青年,来自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芒市和陇川县。其中,芒市风平镇芒赛、法帕、那目等几个村的人又占了大多数。他们平均年龄不超过24岁。若按年纪算,67岁的聂蕊可以做这群“九零后”的奶奶,但“孩子们”平日里既不叫她奶奶,也不喊她老板,而是亲切地称她“阿姨”。

“孩子们”都说,聂阿姨从不摆老板架子,对人关怀备至,店里每个人都得到过她的帮助,“就像我们的‘咩’(miē,傣语,妈妈)一样”。

聂蕊

双家傣味

50年的情缘

为什么对员工这么关心?聂蕊一家和傣族的故事,还得从50年前说起。

1969年,16岁的聂蕊成为一名知青,去到潞西县团结公社(今属芒市风平镇)插队。边疆少数民族村寨较为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以及语言习俗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让这个自幼在昆明城区长大的汉族姑娘很不适应。

“特别想家,我哭,其他女知青也跟着哭。”聂蕊回忆说,知青生活非常艰苦,出工做农活体力消耗很大。累了一整天,也没什么可吃的。“连蔬菜都十分稀罕,更别说肉了,几乎每顿都是野辣椒拌盐巴下饭。”

刚到村寨的时候,知青们被分散安排到傣族村民家中居住(知青称之为“东家”)。聂蕊的“东家”从不为难人,从不让她干诸如挑水之类的力气活。“女知青都怕挑水,因走不稳摔跤而湿一身是常有的事。我比较幸运,‘东家’不让我挑水。”

与此同时,村里还有个“毕朗”(大嫂)对聂蕊特别关照,每隔上一段日子就会悄悄给她一点菜吃。有时是两三片水腌菜,有时是几颗花生,“菜不多,两口就能吃完”。

这点东西放在今天完全不值一提,但却让当时缺吃少喝的聂蕊感受到了傣族同胞的浓浓温情。下乡的经历让聂蕊与当地村民结下了深厚友谊。即便是在返城之后,傣族人也没有忘记她这个老朋友。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一个夏天,聂蕊“东家”的孙子双岩到昆明贩卖西瓜。临行之前,长辈一再叮嘱他“别忘了给聂阿姨家送去几个”。

那是双岩第一次到省城,由于通讯不便,事先没能和聂蕊联系上。家里人只是简单告诉他聂阿姨在建设银行工作,人生地不熟的双岩顶着烈日、抱着西瓜在昆明城区穿街过巷,每见到一个建行储蓄点就进去打听。就这么找了3天,问了20来个储蓄点也没能找到人。

“西瓜虽然没吃到,但心里有种说不出的甜。”聂蕊说。

“双家傣味”的由来

2004年,对聂蕊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双岩揣着多年来卖西瓜攒下的钱,领着几个同乡来昆明“闯天下”,开了一家傣族风味小餐馆。但由于不善经营,生意惨淡,不到3个月就赔了个一干二净。

在准备回乡的前一天晚上,双岩十分沮丧地向聂蕊一家辞行。餐馆关门沉重地打击了他在城市立足的自信心,“摆在面前的只剩下回家种地一条路了”。

“你就这么走了,让我们面子往哪里搁?这事我们要是不管,以后哪还有脸见你父母?”聂蕊极力安抚创业受挫的双岩,并带着“孩子们”重整旗鼓。

“双家傣味”员工合影

聂蕊一家帮着分析生意失败的原因所在,并主动出资盘下了位于昆明市桃源社区的一家双层店面,激励“孩子们”从头再来。新店取名为“双家傣味”。“‘双家’有两个寓意。一个是代表我们家与双岩家携手同心,另一个是代表汉族和傣族互帮互助。”

新店开张之后生意火爆,一连多天座无虚席。与此同时,店员服务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也暴露出来。

“主要是汉语水平不高,和顾客沟通存在困难。”由于从小在傣语环境中长大,“孩子们”对昆明汉语方言听不大懂,也不会说,常常弄错客人的意思。“曾经有顾客要两根竹筒饭,店员却给上了两根黄瓜。顾客又把要求说了一遍,店员把黄瓜换成两双竹筷,让顾客哭笑不得。”

仅仅是点菜一关,就让“孩子们”备感压力,惧怕重蹈覆辙的他们,再次向聂蕊寻求帮助。

架不住“孩子们”再三要求,聂蕊放下了原本闲适的生活,硬着头皮承担起点菜、收银、完税、进货等工作,“同龄人一个个退休了颐养天年,而我却越来越忙,时常累到坐下就不想再站起来”。

每天的闲暇时间,她会领着“孩子们”写汉字、说汉语。一段时间之后,店员面对客人能说了、不腼腆了;聂蕊也在朝夕相处中掌握了傣语。

不止是管生意,聂蕊一家还管“孩子们”的生活。见到店员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思乡情绪,聂蕊定下了“想吃什么做什么”的规矩。店员每人每天都可以做一两道想吃的菜,把大家做的凑在一起,每顿饭桌上都不会少于10道菜。除此之外,店员的住宿也由餐馆全部承担。“他们的年龄和知青时候的我差不多,特别需要长辈的关心照顾。只有吃饱住好,才不会特别想家。”

生意蒸蒸日上,让第一批到“双家傣味”工作的“孩子们”成了村寨里的红人。他们把大电视、DVD和摩托车等当时农村需要的东西陆续买回了家,“很多小伴看了都说想跟着来昆明发展”。

2019桃源社区泼水节

为了安置新来的傣族青年,聂蕊选择继续投资扩大经营,顶峰时期达到了3家店面、80多名员工的规模。“孩子们”在昆明不但吃住不愁,而且还能通过师带徒的方式,学习厨艺和管理经验,并把工资寄回去贴补家用。

有的店员在学得一技之长以后,返乡开起了餐馆;有的因练就了过硬本领,成为业内小有名气的厨师。还有的在工作期间相识相恋,“结成夫妻的有30多对”。

15年间,前后在“双家傣味”工作过的傣族青年有400多人次。“家乡的亲友来昆明看病拿药或者读书旅游,都会抽空到‘双家傣味’聚一聚、聊一聊,餐馆成了一个固定的联络点。”

聂蕊一家也常年在芒市与昆明之间不停往返。新老员工有结婚、建房、生子、开业等各种喜事,都会邀请他们参加。“15年来没有在昆明过一个春节。每次他们等我们到了才杀猪。”

社区泼水节上“挑大梁”

民族餐企也为促进昆明社区文化繁荣和民族团结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当昆明市鼓楼街道桃源社区工作人员在走访中得知“双家傣味”的员工全部来自于数百公里之外的德宏州之后,社区党委把“积极引导和帮助进城务工傣族群众顺利融入城市生活”作为工作重点予以落实。

“社区每月都会深入餐企访民情、找问题,让少数民族群众遇事能够‘见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成事’,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切身利益。”桃源社区党委书记王芳介绍,根据进城务工少数民族实际需要,社区先后举办了有关民族政策、就业技能、心理健康、消防安全、禁毒防艾等各种专题培训上百场次,为少数民族儿女融入城市铺平道路,得到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好评。

与此同时,社区工作人员还创新工作思路,借助民族餐企人力资源的独特优势,以傣族传统节日泼水节为契机,于2006年联合“双家傣味”举办了社区第一届泼水节联欢活动,邀请“双家傣味”员工“挑大梁”。

敲响象脚鼓、跳起嘎光舞、泼出祝福水,身着节日盛装的傣族青年男女成为了节日舞台上的主角,并在欢快的气氛中迅速与社区居民融为一体。“参与活动的人非常多,场面也比村寨里热闹得多。”“双家傣味”的主厨方二还对13年前的场景印象至深。平日深在庖厨的他,那天被现场街坊们的热情所感染,情不自禁表演了一套傣族拳法。周围响起的热烈掌声让他热泪盈眶,“找到了存在感,为傣族文化而自豪”。

“迄今为止,我们的泼水节已连续举办了13年,规模逐年扩大。”王芳介绍,近几年来,社区泼水节每年都吸引了上千名在昆工作学习的傣族和其他各族群众参加,成为昆明市区内又一大泼水节活动举办地。

而作为活动发起“元老”之一的“双家傣味”,每次都不忘带上亲手制作的泼水粑粑、手捶干巴和米酒等傣味美食与街坊邻居一同分享。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边疆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傣族青年比以往拥有了更多的就业渠道和创业良机,“双家傣味”的“孩子们”有了更多的发展出路。但每当员工问及餐馆的未来时,聂蕊都斩钉截铁地表示:“我们会坚持做下去,这辈子和傣族人的情缘是割不断的。”

猜你喜欢

傣族店员昆明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雪中昆明 一梦千年
Task 11
昆明赏花地图
Splash Water for Happiness 泼水迎新年
多功能
当个店员不容易
试析西双版纳傣族南传佛教教育
西双版纳州傣医常用姜科植物
很快就会冷的,请趁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