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趣味教学策略探析
2019-10-23曹楠梓
曹楠梓
【摘 要】 音乐趣味教学主要指围绕学生的音乐理想,音乐兴趣,音乐情感以及音乐目标等多方面综合开展的教学,它旨在培养学生对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兴趣性,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在小学音乐中,进行趣味性教学不只是为了进行简单的课本知识传输,而应更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小学音乐;趣味教学;音乐审美
趣味一向是儿童世间万物的最佳途径,而趣味化教学正是利用小学生的兴趣,摆脱传统教育模式中的单调乏味的知识传授,将书本知识以更具趣味的方式传达给学生,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思维能力和综合审美能力。针对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开展趣味化教学,进行合理的课堂实践,本文接下来将分四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节奏教学与口头讲解相结合,用汉语拓展音乐趣味
悉心审视音乐趣味教学的核心思想,大致可以总结为:以音乐审美为指导目标,以兴趣爱好为主要核心,重视学生个体发展,在教学中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从而达到发扬民族音乐文化,完善音乐教学体制的目的。将上述思想还原到音乐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首要的任务应当是增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音乐的机会,再发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师生一起在课堂实践中探寻音乐的真趣。
观察小学音乐课本,除了辅助理解的歌词外,大都是音律、音符和节奏这些较为抽象的内容,小学生仅凭一己之力很难完成对它们的理解。教师只传授理论知识的话,音乐课程则未免变得无聊,令学生失去耐心。这时教师可以适当采用一些生活化、通俗化的语言来进行教学,比如大家都耳熟能详的“Do Re Mi Fa Sol La Ti”,先教会学生简单的发音特点,比如“Do”是舌头与上颚轻触然后分开,“Mi”是嘴唇轻合通过舌尖来发音。基于发声简单、容易模仿的特点,学生们很快就能学会这几个音节,这时再教给大家如何把握节奏,如何根据拍子正确地演唱一首歌,就会容易得多。基于小学生接触音乐时间较短,印象不深的特点,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应该以简单、有趣、易于容易接受为主,技能的培养则是次要的。教师在讲课时采用丰富多彩的语言来形容,将音乐中趣味因素充分拓展,学生的学习印象得以加深,又能反过来从教师的语言表达中产生抽象性联想。比如教师形容“音符像是小蝌蚪拖着长短不一的尾巴”,学生脑海中浮现蝌蚪的形象,自然對音符的概念有所理解。
二、组织多种课堂活动,带动课堂趣味气氛
小学是孩子知识启蒙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往往音乐的可塑性和求知欲望比较强,但是坚持性和理解性比较差。主要表现为刚接触音乐课一时新鲜,对教材上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动听的音乐感到新奇,但过一阵子后往往兴趣度下降,失去学习欲望。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有必要由繁化简,切合实际,制定出科学的教学方案。除了利用日常生活的具体经验外,还可以利用游戏、歌唱比赛、合唱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
以《金孔雀轻轻跳》这首歌的学习为例,考虑到这首歌曲风活泼、朗朗上口,而且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学生们很容易喜欢上这样富有特色的歌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分成小组,进行情境演出,小组的学生可以自己设计表演动作,比如唱到“金孔雀,轻轻地跳”时,可以弯腰模仿孔雀展翅的样子,唱到“雪白的羽毛金光照”时,羽毛可以用裁好的白纸来代替,没有金光,也可以用手电筒的光。也可以揣摩演唱方式,尝试如何将这首歌唱的更具有感情,例如当唱起“傣族的竹楼彩虹绕”时,大家一起合唱,唱到“小朋友们拍手笑”时,就一起拍手开怀大笑,大家一起比比哪个组演得更认真,场景更生动,还可以票选出优胜者给予表扬。学生们在表演过程中不仅学会了歌曲,还培养了合作精神,对这种趣味游戏式的游戏教学一下子就产生了兴趣,教学难度自然大大下降。
三、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趣味表达
小学阶段的学生不光有着好奇心强和好动的特点,相对的也好表达,对于观察到的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体验。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音乐过程中耐心引导,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音乐体验,传达音乐魅力的同时也活跃了趣味性。
在学习《爷爷为我打月饼》这首歌的时候,考虑到这首歌蕴含一定的历史文化因素,比如歌曲中的“爷爷”是参加过革命的老红军,八月十五打月饼则是民间传统习俗。教师在学唱环节结束后,可以试着倾听学生的想法,回答他们的疑问。比如“为什么爷爷要打月饼呢?”“买的月饼不是更好吃吗?”教师就要耐心回答,打月饼代表的是劳动人民庆祝中秋节的一种独特方式,爷爷为“我”打月饼则是出自家人间的情意与爱护。有的学生不明白“爷爷是个老红军”的含义,教师可以简单的讲讲红军的抗战历史,告诉同学们不能丢弃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珍惜现有的生活。这样通过教师耐心的引导,学生争相用稚嫩的语言表现出在这首歌体会到的想法和情感,歌曲内涵瞬间就生动起来。这样学生既感受到了音乐情感的传达,又从音乐中汲取到了更丰富的内涵,意识到音乐本身作为一门艺术的魅力所在。
四、联系实际生活,将教学与生活情趣相融合
小学音乐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陶冶情操,逐步形成审美能力,并学会在音乐中释放情感,感受音乐中的人文气息和浪漫情怀。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认真权衡,从实际出发,可以考虑将学生日常喜欢的东西纳入课堂,让他们在课堂上体验现实生活中的乐趣,从而达到乐学的目的。比如在课前五分钟,先播放一段富有特色的音乐选段,比如喜气洋洋,锣鼓齐鸣的新年音乐;富含自然气息,让人听之流连忘返的田园音乐;或者旋律富有特点,有教育意义的通俗音乐,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激发他们的音乐兴趣,在浓厚的生活氛围中享受音乐的快乐。
总的来说,随着素质教育地不断深入,我们有必要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对现有的音乐课堂教学进行变革。对于教师而言,及时转变自己的音乐教学理念,用全新的音乐教育观点来指导音乐教学实践,才能真正把趣味教学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为音乐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刘菁.小学音乐趣味教学[J].快乐学习报:信息教研周刊,2013(6):108—109.
[2]汤锡梅.探究小学音乐趣味教学[J].北方音乐,2016(1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