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2019-10-23高兴月唐木兰

科教导刊 2019年19期
关键词:教学评价教学方式教学内容

高兴月 唐木兰

摘 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职院校开设的两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也是高职院校开展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现阶段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更好的推进基础课的教学改革,课题组编写并发放了调查问卷。根据调查问卷得来的数据,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对基础课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7.060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GAO Xingyue, TANG Mulan

(Taishan Polytechnic, Taian, Shandong 271000)

Abstract The course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basic course) is one of the tw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offered b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carry out mor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basic courses.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the teaching reform of basic courses, the research group has compiled and issued questionnaires. According to the data obtained from the questionnair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of basic courses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and puts forward practical suggestions.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evaluation

0 前言

本調查以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了一年级6个教学班、二年级3个教学班、三年级3个教学班,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392份,剔除无效问卷20份,有效问卷372份,有效率为93%。为了解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和高职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态度、学习情况、影响因素、教学效果、课程考核方式等一系列问题,在专家指导下,设计了涵盖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教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目的与收获及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等方面,在进行试调查、教师与学生代表访谈的基础上,几经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1 问卷分析

1.1 教材内容应兼顾理论性和可读性、适用性和趣味性

调查数据统计显示:有53%的学生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材内容结构合理、材料丰富、案例典型、分析到位;约41%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无论是结构布局方面,还是理论联系实际方面都属一般;约有6%的学生认为教材内容乏味,教学材料陈旧,理论性太强,给学生以空洞说教的感觉,无法产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的浓厚兴趣。

在目前所使用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的适用性和可读性方面,52%的学生给予肯定的选择,认为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读性;39%的学生认为“有一些”,95%的学生则认为教材“没有适用性和可读性”。

从以上调查数据可知:高职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内容半数以上学生认可起适用性和可读性,具有科学、生动、丰富的特点,但也有近半数的学生难以认同。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历,2005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内容丰富、有案例分析、阅读材料、也列有阅读参考书目,明显比2015版教材在内容结构上更受高职大学生的欢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新知识、新材料、新观点的吸收和讲授,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审辩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创设情景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审辩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1.2 教学方式多样化,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在“你最喜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授课教师采用的课堂教学方式”问题上,47%的学生选择“讲授式”教学,43%的学生选择“讨论式”,10%的学生选择了其它教学方式。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课堂教学方式上,学生的需求呈多样化。应将讲授式、讨论式、辩论式、演讲式、情景式、观摩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代之以传统的以讲授式为主,课外活动实践活动为辅的单一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变被动式的听讲为主动式的参与互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起其思维方式、甚至激发其学习潜能,培养科学的审辩式思维,使其终身受益,从而达到“授人以渔”的教学教育效果,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1.3 合理的考核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考核形式方面:65%的学生选择“开卷考试”,28%的学生选择“依平时成绩而定”,仅有7%的学生选择“闭卷考试”。

“开卷考试”一般都是开放性的试题,侧重考察学生基本理论的把握和理解以及理论的应用情况,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闭卷考试”则是侧重考察学生知识点的掌握、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理论的内涵,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习、理解教科书。

“依平时成绩而定”侧重考察学生的平时成绩,是一个动态的考核过程,贯穿于整个学期或年度,包括课上学习情况、学习纪律情况、学风情况、作业情况、实践活动情况、论文写作、社会调查报告等等。

综上所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宜采用复合式考核方式:既有一个动态的考核过程,也要有一个静态的考核点;既要封闭式地考核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把握,也要开放式地考察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和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 端正的学习态度能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基础课平时学习中,33%的学生“认真看教材”,60%的学生“有选择地看一下”,大约有6%的学生表示“从来没有看”。

对开设基础课的态度,20%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54%的学生表示“比较喜欢”,约有四成的学生表示“无所谓,不喜欢”。

40%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虽然重要,但实用性不强”,25%的学生认为“内容枯燥难懂”,20%的学生认为“无兴趣”。在高职学生的缺课率方面,其他课程高达50%,基础课次之,缺课率为35%,专业课为14%。

调查显示,在端正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态度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学习自主能力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强。

1.5 应进一步加强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视和投入

对学习的目的,六成以上的学生是为了“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近一成的学生是为了“获得学分,不学不行”,近三成的学生是为了“开阔视野”。

关于学习的收获,30%的学生认为“收获很大”,60%的学生认为“有些收获”,10%的学生认为“没有收获”。在哪些方面有收获?近一半的学生认为“明确了人生目标”,一半多的学生认为“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掌握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对于学习后的作用,三成以上学生认为“作用很大”,近六成的学生认为“有一定的作用,但不大”。

调查数据提供的信息显示: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目的、作用以及收获方面,结果不理想,希望引起各方面的重视。虽然国家大力倡导、非常重视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院在软硬件方面提供了最好的条件,教师们投入的时间、精力都比较大,但调查结果并没有达到预期道德目的和效果。

1.6 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影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最主要道德因素

关于影响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最主要的因素,51.7%的学生认为是“学生的学习态度”,16.3%的学生认为是“教学方法”,16%的学生认为是“老师的理论修养和人格魅力”。

2 建议

(1)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基础课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门核心课程之一,在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和社会生活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基础课的学习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健康成长成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增强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改革基础课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和愿望。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习不仅是教师向学生的单向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自主构建形成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简单的外部信息的积累,而是在学习者内心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引起的观念的转变和知识结构的重组。因此,要变革传统的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调查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情景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和手段,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在教师主导的前提下,讓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满足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情感体验,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3)完善考核方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在考核过程中坚持做到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统一、理论考核与实际表现相统一,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统一,全面考核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促进其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号[2005]9号.

[2]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

[3] 张敏,陶传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道德教育情景式教学设计[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5):137-139.

[4] 丁成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体系若干问题探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01):29-31.

猜你喜欢

教学评价教学方式教学内容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