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超级英雄”的《小丑》为何走红
2019-10-23freelee
freelee
10月4日,刚刚斩获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影片《小丑》全球公映。
“超级英雄”作为幻想文学分类下的一条支流,往往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有人尝试在浪漫的幻想世界中加入现实主义成分,结果促成了超级英雄作品的升华。阿兰·摩尔的漫画《守望者》,通过谱写一群退休英雄的时代悲歌,反映现实中冷战的压抑与恐怖,因此成为超级英雄漫画中的殿堂级作品。克里斯托弗·诺兰在创作蝙蝠侠电影时,把蝙蝠侠相关作品中过于“玄幻”的元素删除,集中力量刻画英雄与恶棍的理念对立,《黑暗骑士》三部曲也因此被视为超级英雄电影的标杆。
《小丑》则对超级英雄作品的创作理念进行了再度革新。小丑一角来自DC漫画,但《小丑》电影几乎没有浪漫主义元素,而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作品—如果说电影中小丑的诞生,来自被凌辱后自卫的那一声枪响,那么在一个处处暴力的现实世界,人们无不希望“这是最后的一枪”。
真实的暴力
现实主义作品的一大特点是忠于现实生活。《小丑》同样能令观众相信,影片中的人物、故事,有机会在现实世界中出现。
小丑是蝙蝠侠作品中的经典反派,以极端的反社会人格著称。他与蝙蝠侠常被视为一枚硬币的两面:两人都是“疯子”,只是蝙蝠侠疯狂追求秩序,只负责制止犯罪,而不会代替正规的官方机构—例如警察、法庭—来制裁犯罪,因此无论多可怕的恶棍,蝙蝠侠都不会私下“判刑”,即使故事中腐败无能的官方往往会把恶棍放回社会,造成新的犯罪。
“大笑病”其实取材于漫画小丑的经典武器“小丑毒气”。
而小丑的人生哲学是混乱与疯狂,他享受一切对常态、对秩序的颠覆,以令人毛骨悚然的笑声,嘲讽所有人哪怕一点点“维持底线”的努力。执着于秩序而没有真正解决犯罪问题的蝙蝠侠,更加是小丑的头号耻笑对象。
《小丑》剧照
《小丑》讲述这样一个可怕人物的起源故事。中年人亚瑟一直梦想成为优秀的喜剧演员,然而长期生活潦倒。在家庭、工作、社交等压力交织下,亚瑟选择反抗社会,最终变成小丑。
电影背景设置在20世纪80年代。现实中的80年代美国,恰恰处于所谓的“经济衰退期”,日本等新兴发达国家的快速崛起以及冷战格局下国际社会的不安气氛,令当时的美国人感到焦虑。《小丑》电影也试图还原这种集体焦虑的大环境,并将小丑的诞生归咎于畸形社会。焦虑氛围下市民躁动不安,畸形社会制造反社会人士,显然都并非虚无缥缈的想象,反而能令人联想到严峻的现实。
整部电影几乎没有超现实元素。黑化前的亚瑟,是一位际遇坎坷的社会底层人士;后来变成小丑,导火索是一次偶然的犯罪,真正的驱动力则是主人公发现了自己悲剧人生的背后真相。现实中,不少犯罪分子都有类似的“心路历程”。
此外,作为一种电影分类,超级英雄电影通常着力呈现视觉奇观。而《小丑》不但没有这类作品常见的飞天遁地场景,甚至连鸣枪镜头都屈指可数。《小丑》更着墨反映的是“真实的暴力”。虽然暴力场景不多,但每一幕拳打、脚踢、穿过脑袋的子弹、暴动分子的破坏,都可以在现实场景下还原。
因此,《小丑》可以说是一部现实主义犯罪电影。小丑没有超能力、身体变异、高科技装备、魔法技能等“超人类角色”元素。他以普通的血肉之躯,拿起区区一把手枪就走上犯罪道路。这个小丑,与现实中的穷凶极恶分子并无本质区别—或者说,现实人类社会早就制造过无数“小丑”。
社会的产物
放在超级英雄文艺作品中来看,《小丑》的现实主义色彩独树一帜。
过去,有创作者借助超级英雄作品观照现实,但浪漫主义美学特色很难被抛弃。以诺兰的《黑暗骑士》系列为例,诺兰已经对蝙蝠侠的幻想元素进行了大量裁切,但这顶多是把蝙蝠侠的故事从“美国神话”变成“美式武侠小说”。漫画中的蝙蝠侠,常常驾驶飞船,与超人、神奇女侠等拥有“神力”的人物一道,对抗达克赛德、布莱尼亚克等宇宙恶霸。蝙蝠侠本人面对的不少反派,如毒藤女、急冻人、杀手鳄等,也都属于变异人物。诺兰可以把这些元素删除,但他无法删除万能腰带、蝙蝠车、蝙蝠洞穴、蝙蝠电脑数据库这些造就蝙蝠侠基本角色特性的内容。
因此,假如小丑的起源故事加入蝙蝠侠,浪漫主义色彩大概率再度呈现。小丑起源故事此前有很多不同版本,最经典的一版是摩尔创作的《致命玩笑》。该故事的小丑,本身也是一名潦倒的喜剧演员。他的妻子即将分娩,为了支撑家庭,他决定铤而走险,替黑帮干一些肮脏工作。然而“开工”之前,他收到妻子难产而死的噩耗。黑帮强逼他继续“工作”,结果潦倒演员遭到蝙蝠侠追捕,最终失足跌进一个化学液体桶中,头发、肤色变色,心理也终于扭曲,成为小丑。这个故事中,蝙蝠侠仍然是一名超级装备控。即使摩尔以“只要遭遇糟糕的一天,最理智的人都会陷入疯狂”这样的主旨句来发出“社会吃人”的现实批判,《致命玩笑》始终没有剥离超级英雄文艺作品的基本幻想成分。
《小丑》显然在故事内核方面参考了《致命玩笑》,强调小丑就是社会之恶的产物。但由于蝙蝠侠不需要登场,导演托德·菲利普斯可以在“写实派”超级英雄电影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另外,菲利普斯和诺兰一样,都花了较大力气处理超级英雄故事中的幻想元素。独树一帜的地方在于,菲利普斯不是直接地抛弃幻想元素,而是将这些元素在現实主义的框架下予以重塑。
最典型的例子是亚瑟的“大笑病”。他会不受控制地大笑,因此总被旁人视为“怪胎”。“大笑病”其实取材于漫画小丑的经典武器“小丑毒气”。小丑毒气的吸入者同样会大笑,直至最终毒发身亡。这件武器是塑造小丑反社会人格的关键,他不但以制造他人死亡为乐,并且将“死亡”也视为“笑话”,试图传递一种扭曲的生命观。
《小丑》中的亚瑟,也是因为“大笑病”而“死亡”。他在一次疾病发作时被人殴打,最终为了自卫枪击殴打者。这成为亚瑟堕落为小丑的关键点,亚瑟走向“死亡”、小丑从同一个躯体中诞生。同样用于塑造一名反社会角色,“大笑”从致命武器变成精神疾病,控诉的力度不减,但后者更有可能在现实世界中发生。
蝙蝠侠的对手
尽管在漫画作品中,蝙蝠侠和小丑的故事都存在大量幻想元素,但《小丑》能拍成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与原著故事的设定密切相关。
蝙蝠侠角色,最早登场于名为《侦探漫画》的漫画杂志中,可见蝙蝠侠本身的定位是一名乔装成蝙蝠形象的侦探。早期蝙蝠侠遭遇的反派,不乏帮派大佬、抢劫犯等现实存在的犯罪分子类型。因此,蝙蝠侠故事本来就富有现实主义基因。
如果说莱杰版小丑以冷酷造就真实,菲尼克斯版小丑就是以痛苦造就真实。
蝙蝠侠故事体系逐渐成形之后,现实主义的元素依然占重要组成部分。蝙蝠侠和他的助手罗宾,经常要打击各类犯罪分子。其中像企鹅、双面人、谜语人、猫女、缄默、日历人、猪面教授、扎斯等角色,其形象特点主要来自造型特征和犯罪手法特征。即使把这些角色附带的幻想色彩去掉,他们的特色依然鲜明。他们的故事同样可以沿现实主义路径讲述。
事实上,蝙蝠侠漫画中的现实主义元素,是促使读者认同这个角色的重要因素。一个坚定与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民间英雄,远比一个戴着披风穿梭于蓝天上的外星人、一个放出蜘蛛丝飘荡在大楼间的变异人,更有可能出现在现实世界。读者因此更容易对其产生现实共鸣感,并随之更热爱这名角色。公认美国漫画的三大人气角色是蝙蝠侠、超人和蜘蛛侠,超人和蜘蛛侠谁排更前面可能有争议,但蝙蝠侠稳坐“一哥”位置。
当诺兰粉丝或《黑暗骑士》电影粉丝喊出“希斯·莱杰之后再无小丑”时,他们其实也是被更富现实主义色彩的小丑所折服。莱杰版小丑冷静、阴狠、富有计谋,将蝙蝠侠、后来成为双面人的哈维·登特以及哥谭市警察局,玩弄于股掌之上。他在电影高潮处所制造的轮船炸弹困局,有条件在现实中还原。想到这一层的观众,难免冷汗直冒。
为了演绎出这名犯罪大师的冷峻,莱杰甚至尽量不表演小丑标志性的大笑。须知,过去小丑形象深入人心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90年代版《蝙蝠侠》动画中,配音员马克·哈米尔用高超的技巧演活了小丑。尖锐的嗓子以及放肆的笑声,一度定义了小丑的屏幕形象。然而,莱杰版小丑说话声线低沉,笑声也不如哈米尔版富有戏剧性。结果,莱杰版小丑也因此剥离了卡通式的荒诞色彩,制造出另一种恐怖气场—以极度冷静姿态执行犯罪的极限反社会表现。莱杰之前有杰克·尼克尔森、之后有杰瑞德·莱托在电影中演绎小丑。这两版小丑固然各有特色,但若论“真实的恐怖”,那肯定以莱杰版最为突出。
《小丑》中,杰昆·菲尼克斯饰演新一任小丑。如果说莱杰版小丑以冷酷造就真实,菲尼克斯版小丑就是以痛苦造就真实。后者更贴近小丑在漫画和动画的经典形象,包括标志大笑,也包括体现小丑自恋及迷恋犯罪的跳舞桥段。不过,尽管这个版本的小丑更像是“从漫画中走出”,但脑部疾病的设定令其行为夸张却依然可信。尤其是菲尼克斯演绎出亚瑟试图控制大笑却未果时的挣扎,充分呈现出这个人物“没有一秒钟开心过”(片中小丑的自白台词)的绝望心境。
DC重放光彩
更现实主义的小丑,为影迷漫迷都带来更多谈资。但这倒不是说幻想成分更重的小丑就落于下乘。实际上,《小丑》彻底走现实主义路线,对于超级英雄文艺作品—尤其是超级英雄电影—来说,最大的价值在于开拓了新的创作维度。
当下是超级英雄电影的“黄金时代”,然而成功的掘金者却屈指可数。2012年,对于DC和漫威这两大美国漫画巨头来说,是其电影业务发展的转折年。这年5月,漫威的《复仇者联盟》叫好叫座,英雄集结的模式被验证成功;8月,DC的《黑暗骑士崛起》为《黑暗骑士》系列画下句号,留下“DC更有深度”的口碑。
然而,自此之后,两家的超级英雄电影作品走势截然相反。漫威的“漫威电影宇宙”(MCU)迄今已推出23部电影作品,荣膺影史最赚钱的系列电影。DC则在模仿MCU打造“DC衍生宇宙”(DCEU)时频频遭遇挫折,英雄集结的重头戏《正义联盟》沦为票房、口碑双毒药,再回看当年《黑暗骑士崛起》,竟成DC电影的最后荣光。
今年上映的《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以摧枯拉朽之势登顶全球影史票房总冠军,可见MCU是当下不可撼动的超级英雄电影王者。然而,MCU作品屡被诟病流水线、没营养,仅靠型男靓女、市场营销、视觉效果等元素来包装,其作品的大卖反而被视为好莱坞幻想类电影创作力走下坡路的标志。目前钱包鼓胀的漫威影业,似乎没有什么大刀阔斧改革的迹象,更令不少厌倦当下超级英雄电影过于同质化的影迷和漫迷为之气结。
《蝙蝠侠:黑暗骑士》剧照
MCU加入的英雄越来越多,格局却越来越束手束脚,不过其独大形势短时间内不会改变。曾被视为MCU有力挑战者的DCEU,其体系已经基本瓦解,有名无实,后续的电影大概率无视已有电影的故事和设定。而《X战警》及《神奇四侠》系列的发行方福斯,已被漫威的母公司迪士尼收购,《X战警》系列随之草草收场,未来《X战警》角色大概率加入MCU。狮门试图重启《地狱男爵》系列,可惜今年上映的《地狱男爵:血皇后崛起》同样爆雷。拥有《蜘蛛侠》电影版权的索尼,今年秋天也和漫威影业的母公司迪士尼谈崩,这意味着他们永远不能明确地引用蜘蛛侠遇到过的来自漫威电影宇宙的角色—钢铁侠、美国队长、哈皮、神盾局、尼克·弗瑞或者玛丽亚·希尔这些角色。
在这个时刻,《小丑》的崛起为改写超级英雄电影市场格局注入新血液。《小丑》是一部DC“拨乱反正”的作品,不属于DCEU系列,投入成本也不过数千万级别。然而,单是夺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就再度令“DC深度”的招牌重放光彩。更重要的是,《小丑》的成功在反衬出MCU流水线作品的固步自封后,可能激发超级英雄电影创作者更积极的探索心态。
尽管MCU近年来也自诩探索严肃话题,例如《黑豹》中的种族命运问题和《惊奇队长》中的女性主义探讨,但实际上影片主题先行、内容却平平无奇,雷声大雨点小。在《小丑》之前,其实已有一批超级英雄电影创作者在试图突破MCU模式,例如《金刚狼3》讲述英雄迟暮故事,《海王》打造海底大型战役的视觉奇观,《蜘蛛侠:平行宇宙》将漫画中的平行宇宙设定搬到大银幕上……而《小丑》向“流水线式创作”刺出了最尖锐一枪。
正如小丑是对抗英雄蝙蝠侠的反派,《小丑》也仿佛是一部“反超级英雄”的作品,其创作旨趣有异于传统超级英雄创作模式。但正是这样的突破,方能令已经有审美疲劳苗头的超級英雄电影市场,浮现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