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留学生的中国城市融合之旅
2019-10-23徐垚琳
徐垚琳
在中国,来华留学生已经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并且数量上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教育部最新的统计结果显示,截止2018年底,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185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1004所高等院校学习,相较2017年增加人数为3,013人,增长比例为0.62%(以上数据均不含港、澳、台地区)。
究其原因,中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不容忽视,加之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国内教育资源的日趋丰富,华夏儿女热情好客的国民性格,大量外国留学生涌入中国生活学习便不足为奇了。
在来华留学生的洲别划分中,可以发现来自亚洲的青年比例最高,达59.95%,可见地缘亲近感会促使临近国家/地区的人民更多的选择来华交流。而中国较为发达的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更是受到国外留学生的青睐。那些远离家乡,在一个语言不通、生活习惯迥异城市完成求学生活的广大外籍留学生,他们在中国城市将进行怎样的文化融合之旅?《留学》记者带着疑问,线上采访了部分外国留学生并结合网络外籍留学生的留言,从中找寻答案。
异质文化的别样冲击
出国留学,语言通常是遇到的第一个拦路虎。在天津师范就读的来自美国的A同学抱怨说:“中文实在是好难呀,而且还有很多的隐喻、双关,对于外国人来说真是一头雾水。”采访中,A同学向《留学》记者询问了自己的疑惑,“有一次,我问班上同学最近是否有时间出来玩,得到的答复是‘等我方便的时候。后来有一次班级聚会,中途有一个女同学起身说,不好意思各位,‘我想出去方便方便。这个‘方便和之前那个同学说的‘方便是否是一个意思?”
据A同学介绍,在美国,说话一般清楚直接,不会有这些让人费解的双关词语。“我来中国很久之后,才逐渐适应大家的说话习惯。而且中国每个地区的人都有自己的方言,如果去其他地方旅行,就会感觉即使自己中文听说已经比较流利了,可还是会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比如在广东省要说粤语或者到上海要说上海话,去西藏要说藏语之类的,就会遇到完全听不懂对方说话的意思的情况。”
饮食文化的差异也给外籍留学生带来了别样的体验。在浙江传媒学院就读的来自英国的F同学关于中外饮食差异方面对《留学》记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英国的饮食或许没有中国那样精致与复杂,但也不像大家调侃的那样只有炸鱼薯条。我们的食物好吃的是甜点之类的,比如英式下午茶,可能来自其他国家的朋友不是很能适应英国的主食。但我来中国以后,真的觉得中国的食物体系很庞大,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我在杭州读书,超级喜欢西湖边上的绿茶餐厅,西湖醋鱼真是棒极了。我很想知道其中的料理方法,回去做给我的英国朋友们尝一尝”。来自美国的留学生S小姐向《留学》记者补充道:“在中国吃到的中餐比我在美国吃到的中餐要美味的多,并且量大实惠。我在美国的中餐厅经常爱点左宗棠鸡,酸酸甜甜超级好吃,但我在中国的许多餐厅都找不到这道菜,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留学生从国外买一些当地特色的产品带回国的现象较为常见,其实外国留学生也同样喜欢购买来自中国的产品。据网上投票统计,最受外国人喜欢的中国产品竟然是风油精。外国留学生表示,如果身体有任何的不适,只要抹一抹“中国神油”,就立刻见效。国外超市或者药店很少见类似的产品,因此在外国留学生之间颇为流行。而“充电宝”、“自拍杆”这些深受中国百姓喜爱的产品,也使得刚接触到的外国人感觉很奇特。
用交流打破壁垒
文化交流是消除误解的最佳方式,通过外籍留学生的频繁往来交流、学习与生活,既可以促进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也能逐渐消除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人民对中国的误解,使世界更加了解中国。
外籍留学生要克服语言障碍、生活习惯的不同、远离亲友等各种生活障碍,其中过程可能是我们难以想象的艰辛,可这段经历同时也是一笔很好的财富,让他们更加的了解中國的风土人情,并且能消除偏见,用更加客观的视角重新认识中国。中国鼓励越来越多的外国优秀人才的到来,只有文化的碰撞才会创造新的成果。
每一个外籍留学生都像是一束光,他们让我们看到了外面世界的样子,我们也让他们体会到了中国的别样风情。当他们学满回国的时候,会将满满的中国回忆带回去,让这束光照亮更远的土地,总有一天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加的理解与包容,这就是文化交流与碰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