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学归国你想好落户哪个城市了吗?

2019-10-23周梦鸽

留学 2019年19期
关键词:海归落户补贴

周梦鸽

近些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增长迅猛,同时伴随而来的海归热潮不断加剧。从1978年到2018年底,40年里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85.71万人。365.14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4.46%。

海归人才都去哪儿了

全球化智库(CCG)和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18年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这一代海归出生年代集中在1985年到1995年,23岁到28岁之间的“90后”海归成为主力。其中,从海归群体取得的学历来看,硕士学位数量最多,占比高达56%。

据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说,现在每年基本有60万留学生去海外留学,但是有50万留学生都会选择回来就 业。

从“留学潮”到“海归潮”,其实也折射出我国经济的快速腾飞。在经过长期的学习、“山寨”年代之后,中国互联网企业正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代表。对海外优秀人才来说,回国工作已成为一个既可行又极具竞争力的选项。因为国内的公司在硬实力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甚至在某些领域已经有赶超趋势,更重要的是中国科技企业的薪酬也与国外知名科技公司的差距在缩小。

众所周知,当前全球5G市场中,我国科技公司华为无论是在5G标准专利数量排行,还是5G商业合同数量排行中均位列第一。2019年7月,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签发了一份《关于对部分2019届顶尖学生实行年薪制管理的通知》,对8位2019届顶尖学生(博士)实行年薪管理制度,年薪最高为201万元。华为公开顶级博士百万元年薪,也是在告知全球,华为肯定人才价值,希望吸纳真正有价值的人才。

除了就业环境外,创业环境也在不断改善。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2月印发实施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其中,“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一战略定位尤受关注。

信息技术、医疗、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智慧城市产业等未来非常具有潜力的产业体系都是其中一部分。粤港澳大湾区为创新创业提供难得的机遇,众多中青年创业者选择在这里落脚扎根,越来越多科技、文化、金融等类型的中小企业萌发成长,投入到国家高速发展的热潮中。天然的地理优势和各种优惠政策,让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各类创业人才的筑梦高地。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部长王福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硅谷仅是科技研发科技转化,在大规模的量化生产和面向市场方面是有欠缺的。但粤港澳大湾区既可以做研发,也可以做转化,还可以做量产。所以大湾区应该比硅谷更有优势,市场空间更大,更有腹地支撑。

那么在这样就业、创业前景光明的大环境下,海归人才都去了哪些城市呢?从领英发布的2013—2017年海归去向城市可以看出,上海和北京这两个一线城市所占百分比是明显下降趋势,以成都和杭州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对海归的吸引力在逐年上升。可以说我国城市之间的发展逐渐趋于平衡,就业机会、生活水平的差距也越来越小,这一点也反过来加速了海外留学生归国的脚步。

海归不再扎堆北上广

2019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公安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五部门就曾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其中指出,将留学归国人员、港澳台青年全面纳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体系,同等提供就业创业服务。同时,还要求简化就业手续,省会及以下城市要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精简落户凭证,简化办理手续。

为了让海归“愿意来”,杭州、成都、南京、西安、武汉等“新一线城市”,先后推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花式欢迎”,设立留学生落户的各种优惠政策,而且“花式”也实实在在。比如成都专门设立了留学生创业园区,提供资金扶持,创业指导以及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提供生活补贴,还简化了一系列落户手续,通过成都公安微户政微信公众号可在线办理落户申请,省去多次跑腿的繁琐程序。

再加上原本相关政策规定的留学人员可享受减免进口零部件海关关税的优惠购车价格和免缴车辆购置税,可以让留学生买到低于市场价7%—15%的免税车,一项项措施和政策利好都让海外学子感受到各大城市引进人才的热情。

而吸引留学生前来就业创业的原因,除了优渥的人才政策,最重要的还是城市本身的经济发展潜力。对比2019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成都和长沙增速为8.2%,南京和武汉增速为8.1%,郑州为7.9%……“新一线城市”表现格外亮眼。

另据统计,成都市自2017年实行人才落户新政后,已累计吸引大学本科及以上青年人才28.6万余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10.2%,30岁及以下年龄占比达80.4%。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新海归”正在将关注重心投向“新一线城市”,多点开花的“人才磁场”效应进一步显现。再加上人才政策、落户优惠、住房补贴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年轻人生活成本,新一线城市毕业生的留存率在2018年比上年整体上升了3.71%。人才“用脚投票”的结果也反映出现阶段中国城市发展的变化。

沪京落户逐年变难 广州深圳相对宽松

新一线城市的落户吸引力在持续上升,北上广深则保持着各自的稳步节奏。将四个一线城市的留学生落户政策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其中北京与上海的落户政策门槛相对较高,呈现逐年收紧的趋势。北京每年都会对留学生落户名额进行调控,对申报企业的要求也很严格,这就意味着即使留学生自身条件符合,如果就职的企业没有落户指标,也不一定能够在第一时间落户。而且要满足连续留学360天,以学业结束后第一次回国护照上的入境時间为准。对于读一年制硕士的同学而言,这意味着整一年都不能回国,只能在国外度过。

与北京相比,上海虽没有落户名额的调控,只是要求留学生回国之后第一份工作一定要在上海,且待业时间不能超过2年,而且还有就业创业补贴,浦江人才计划:最高50万元工作政府资助资金。浦东创业:15万元创业资金。不过,上海在薪资方面有要求,根据学历的不同,留学生每个月的社保基数必须高于上一年度上海市的职工社会平均工资1倍或者1.5倍。2019年11月起,留学生上海落户最低社保基数要求达到8211元 (国内211或者国外500强的留学生)、12316.5元(非国内211或者非国外500强留学生)。

视线再向南移。与北京和上海相比,广州和深圳的落户政策就宽松许多。在广州,留学生只要自身的学历和年龄满足要求,找一家广州市的企事业单位,就可以落户。国外硕士及以上的海归,没有社保基数和连续缴纳时间的限制。国外本科生需要有连续6个月的社保缴费记录。广州黄埔区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发放2万元,硕士研究生补贴3万元,博士及副高级以上专业职称补贴5万元。南沙区则是本科生补贴2万元,硕士研究生补贴4万元,博士研究生补贴6万元。

2016年毕业于布里斯托大学国际关系硕士专业的海归黄琳,告诉《留学》记者,她创办的广州地球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已经申请到了第一笔创业项目补贴,其他创业补贴项目因为政策要求不一样,还在申请中。广州不同项目可以申请到补贴和奖励的额度不同,少则一万多则20万,一些项目达到企业经营存续半年以上的基本条件,根据不同的项目申请即可。

而在深圳,不管有没有工作,只要自身年龄符合,有学士以上学位的留学生就可以申请落户深圳。深圳的留学生落户补贴本科生1.5万元,硕士2.5万元,博士3万元。宝安区向新落户的本科生奖励3万元,硕士5万元,博士6万元。留学人员创业前期费用补贴资金,标准分为三个等级:一等资助100万元,二等资助50万元,三等资助30万元。特別优秀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资助。纳入“孔雀计划”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可以享受80万元至150万元的奖励补贴。相较于上海的就业创业补贴金额,也毫不逊色。

新一线城市落户率上升

2019年5月,第一财经发布了《2019年新一线城市官方名单》收集了170个主流消费品牌的商业门店数据和18家各领域头部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行为数据和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按照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维度指数来评估了337个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

名单显示,2019年,15座新一线城市依次为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西安、苏州、天津、南京、长沙、郑州、东莞、青岛、沈阳、宁波、昆明。头部4座新一线城市在近几年的排名中,位次相对稳定。

排名第一的成都,近两年在吸引海归上不仅把功夫下到如何吸引人才上,更关注人才到了成都后的生活就业质量。比如《成都市支持留学回国人员来蓉创业就业政策》,为毕业5年内的留学回国人员发放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回国创业人员最高可享50万元的资助;博士学位回国稳定工作9个月以上,可最高享受30万元的资助;为青年人才免费提供7天人才驿站居住等,这些措施积都在为落户者提供一个安身、安心、安业的好地方。

排名第二的杭州,对入选“521人才计划”的入选者,提供80万元的安家补助,并提供购买一套不低于120平方米的人才专项住房;对在杭州工作的硕博研究生一次性补贴2万元—3万元;高层次留学回国人员来杭创办企业的,提供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资助资金。

从新一线城市的落户政策可以看出,各个城市深谙城市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拥抱人才的城市更有未来。而新一线城市年轻化优势凸显,当下年轻人才包括留学归国的人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幸福指数的衡量越来越多样,其实也是对城市生活要求的多样性,提出自己潜在要求。

现代城市人的生活方式早已从传统的衣食住行,升级到更丰富的层面。消费多样性指数与休闲场所丰富度、自然环境、气候特点、美食、人文气息、城市归属感,甚至博物馆的多少、公共设施打造的健身便利性、周边旅游景点的丰富度,这些看似隐性的指标都在海归选择城市落户的考虑中占据更多的决策比例。所以诸如杭州、成都、重庆等气质更为开放、张扬及包容的新一线城市,也成为了更多年轻毕业生包括留学海归学生的选择目标。相信这些新一代海归人才的不断涌入,不仅会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也会让城市的发展更具活力。

猜你喜欢

海归落户补贴
Who They Are Decides Where They Go
图表
农机购置补贴的绩效分析
海归如何看待海归工资仅5000元
二战老飞机落户桂林
新海归
80、90后海归创业新头牌
3 000万元支持海口灾后种植业 补种橡胶1亩补贴600元
30万海归将加入就业竞争大军
解读六大误区:限制中仍有机会